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向读者需求更进一步
2013-11-06作者:赵英新闻来源:出版广角浏览人次:142

   

   

    出版业正经受着从业者信心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关口,我以2013年BIBF为切入点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从根本上,信心的短缺并非源于市场,而是源于自身。出版业今天所面临产业转型及激烈竞争的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算什么。而持续散发出的恐慌,90%源于从业者的自我否定。
 
    以我个人来说,2013年1~8月购书约50本,花费近2000元,这个量是过去两年的总和。而且我看到好书会爱不释手,直至拥有。这个宇宙个案表明:人类的阅读永不止步。
 
    数字出版又如何?内容的制造者还是出版人,或者是泛出版人,互联网与出版的融合将赋予我们新的身份(满清进京后不也融入大汉了吗)。真正挑战是——如何做出让读者尖叫的产品。
 
    为什么品种少了?那是因为投放过多。阅读市场有个看不见的总容量,超出的产品注定被退货,况且相当一部分产品内容严重同质。
 
    为什么退货多了?那是因为货架不够。一方面是既有的店铺,另一方面是暴涨的品种,很多“准畅销书”失去了露面的机会。
 
    为什么销量低了?那是因为人民的阅读取向变了。微博、微信,互联网不断将免费分享推向高潮,更关键的是这些免费阅读占用了读者原本读书的时间。
 
    为什么利润小了?那是因为盈利模式变了。“以规模取胜”已经远去,“以精品取胜”已然来临,不愿意承认、不愿意调整能行吗?
 
    结论已经很明显,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不是数字化,而是思维与创新的相对枯竭以及如何重燃激情?
前几天看到一篇美国的一篇文章,讲基础性研发与应用性研发的关系,基础研发不断大投入,但很多课题研发成功后并未产业化,人们开始思考其意义在哪里?结论是,技术研发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否则没有意义。
 
    反观出版,突破性出版工程非常罕见,超级畅销作品可遇不可求,对于非“金黎组合”的大量市场化图书出版从业者,如何考虑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在2013BIBF上,我找到了答案——出版,要向读者的需求更进一步。
 
    《遇见世界最美的村落,然后住下来》就具备这个特点,前几年出版的《世界上最美的100个风情小镇》《一生必去的100个地方》《中国最美古村落》等销量一度火爆,而《遇见世界最美的村落,然后住下来》,“住下来”的这一动作,则向读者需求更进了一步——不仅关注读者的欣赏,更关注读者的体验。据我所知,很多读者会选择到鼓浪屿、乌镇、三亚、桂林去住上一段时间,切身体会那种阅读中似曾相识的美。
 
    在2013BIBF上看到第二本具有此类特点的产品是《欧洲,缓慢行走》,中国人在世界上到处抢购奢侈品的新闻屡见不鲜,种种数据显示,国人旅游外出已成常态,但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拍完走人”的习惯仍未改变,《欧洲,缓慢行走》在此基础上,向读者需求更近了一步——不仅关注读者的欧洲旅游,更关注读者旅行中如何获得体验。该书建议读者以204KM/H的速度缓慢行走,品味欧洲的历史、人文、遗迹、气息。少就是多,真正理解一处,胜过狂逛十个景点。
 
    在2013BIBF上看到第三本具有此类特点的产品是《中国茶叶,鉴赏•购买•冲泡》,关于茶叶的书不胜枚举,多集中在茶叶的鉴别、储藏、购买上,《中国茶叶,鉴赏•购买•冲泡》则向读者需求更近了一步——不仅关注读者的茶叶选购,更关注读者的泡茶体验。不得不说,冲泡茶叶成为谈生意、会友、休闲的一大主要消费,该书增加冲泡方法与文化的解说,使得整个茶叶的消费形成闭环,对读者价值最大化。
 
    在2013BIBF上看到具有“向读者的需求更进一步”部分特质的图书还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珠宝专卖店设计》。前者和《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如出一辙,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选取最美的几首,奉献给读者,确实向读者的需求更进了一步。后者则准确地把握住了珠宝专卖店这个高端消费群体,从大设计中为其量身定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聪明的出版人知道目标读者对价格不敏感,可以翻翻地往上定价。
 
    满足读者需求,经营的是一个既定市场,出版人已经完成探底。而向读者需求更进一步,是用爱与热情激发为市场扩容,科技与文化结合,艺术与文化结合,在已有资源基础上考虑提升人民的阅读享受、进一步创造读者价值,这将为低迷的出版气氛带来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