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高层论坛:出版界的高端盛宴
2014-01-14新闻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浏览人次:258

    1月9日,作为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首场大型活动的“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迎来满棚宾客。来自管理部门、出版机构、新媒体公司及我国台湾行业协会的精英代表,围绕“新形势·新变革·新融合”主题,纵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与趋势。当天,逾200人参加了论坛,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本届高层论坛共有7位重量级嘉宾发表演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因临时参加总局重要会议,由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代为宣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因临时参加总局重要会议,由总编辑林清发代为宣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敖然;我国台湾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杨克齐,多看科技副总裁胡晓东发表了书面和现场演讲,他们为论坛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思想盛宴。北京图书订货会暨订货会高层论坛,素有“中国出版风向标”之称。风向标的作用体现在哪里?本次论坛主持人、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认为,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第一时间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上。2014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版业界举办的首个行业盛会,对整个行业如何与三中全会精神“对表”有着先导意义。二是第一时间感知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腕们的战略思考、观念创新和年度谋划。三是第一时间感受行业改革发展大势和技术革新趋向。四是第一时间感应行业的市场冷暖、供需情况和产品形态上。刘建国指出,举办订货会就是通过展会搭建一个业内外战略研讨、前景展望、信息交流的平台,而高层论坛的形式起到了这个平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每年订货会不可或缺的重头节目,大家的踊跃参与就是一个明证。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发行协会副会长纪存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发行协会副会长孙月沐;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兼会展部主任刘丽霞等领导出席论坛。本届高层论坛受到了出版业界的高度关注,陈克韶、陈纯跃、吴雪勇、王忠义、何骏、张辉、石巴胡、李飞、李文、戎文敏、刘冬燕、王尔新、周蔚华、王琦、臧志君、王江、刘晓东、常绍民、纪秀荣等出版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国内知名出版发行机构的负责人出席论坛,认真聆听嘉宾发言。

 

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出版企业新格局

 

■谭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出了动员令,也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出了动员令。《决定》的第十一部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从四个方面探索了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径,其他部分的内容也对如何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进行了充分论述。初步学习后一个总体感觉就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出版业将迎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潮,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浪潮,迎来下一个充满理想愿景、富有生机活力的“黄金十年”。具体来说,出版企业将在内容生产、机制创新、品牌经营、 资本运作、数字转型、国际传播六个方面,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内容生产新格局。《决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52%,到2020年将 达到60%左右,这当中有8个点的增长空间。城镇化的本质是市民化、知识化,这就意味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新知人群。《管 子》中说过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它的意思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将越来越强烈,对文化的消费越来越旺盛。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调查数据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 30%,而当前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8万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6.6%,存在3.662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这说明我国文化消费远未达到供 需平衡点,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版业将面临一个新的文化消费“井喷期”,要进一步发挥政治导向、思想导向、文化导 向的引领作用,生产更多贴近时代、贴近市场、贴近读者的文化精品,满足更多新市民、新知人群的阅读需求。

   二是构建机制创新新格局。过去10年,国有经营性出版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成为独立的竞争主体,迸发出新的市场活力。这只是第一步,与优秀的市场竞 争主体相比,与国际知名出版传媒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决定》指出,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 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这为进一步深化出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事、资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动力,有利于冲破 旧的思想藩篱和机制固化,进一步形成允公允能、德才并举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激发动力、富有活力的收入分配机制。

   三是构建资本运作新格局。《决定》指出,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 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这段话意味着,在国有资本之外,将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参与某些重要环节的出版经营活动。实践证 明,非公资本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资本形态,是一种反应灵敏、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融合越来越 多、越来越密切,并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在确保内容安全、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国有出版企业通过吸纳非公资本,提升了竞争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市场价值和公 司价值。另一方面,在金融资本的杠杆撬动下,诸多品质优异、沉淀多年的潜在文化资源会将更好地激活,转化成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四是构建品牌经营新格局。《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是我国出版企业 提升品牌、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前10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大概占据该国60%~8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不仅有利于集约出版资源,扩 大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还有利于避免过度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对于中国出版集团而言,将进一步通过“三跨”经营,通过品牌延伸、品牌兼并、品 牌激活等方式,通过完善分公司、分支机构有效发展的办法,推动以内容资源为根脉的适度多元发展,形成品牌扩张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战 略目标。

  五是构建数字出版新格局。当前,欧美国家在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对于中国出版产业而言,数字出版作为一种主流发展方向,不仅是人们形成的普遍共识,还处于一个亟待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经济,数字出版企业作为一种新实体,有必要根据《决定》精神,探索包括 股权激励等在内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以便从根本上激发产业转型的内生动力。2012年8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召开了数字化战略推进会,部署了数字出版转型 方案。2013年,集团公司的数字化收入预计突破4.5亿元,其中进出口领域的数字平台“易阅通”将达到4亿元,数字化语言服务平台“译云”达到3400 多万,百科、上海世图、三联的数字产品收益之和也突破了1000万元。这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六是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决定》中指出,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育外向型企业,支持文化 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随着中国资本的扩张,中国文化的产业化将成为国际产业格局的热流,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也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 热潮。我国的出版企业也要顺时应势,进一步做好版权经营,探索版权多元立体开发,扩大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加强国际化人才培训,探索公司化运作、本土化执 行、数字化运营的海外运作模式,从而不断提升中国出版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力、国际竞争力。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出版产业将加快产业的变革、转型、融合进程,形成新的战略发展格局和产业增长态势,为推动文化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少儿出版的转型升级之路

 

■李学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少总社)近几年来坚持“真做出版、真办企业”的办社理念,以出版能力建设为核心,在转变观念、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整合资源、加强 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总社发货码洋10亿元,销售收入4亿多元,利润总额近6000万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 到,中少总社的发展依然是建立在传统体制特别的传统业态、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是量的增长而不是质的升华,纸介质读物的生产、销售仍然是主要的商业模式,数 字产品销售收入、版权贸易收入、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很小。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业态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

   改革。2010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少总社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近三年来,我们着力推动企业运营机制的转变。从2010年下半年起,我们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工资制度的改革,从2012年1月起,实行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年终业绩工资的结构工资制。全社员工,无论原来是否 拥有事业编制身份,一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同工同酬,不搞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同时,我们建立了与结构工资制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改革,总社初步建立起员工总体收入水平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员工个人收入与能力、贡献相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焕发了企业活力。我们还建立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员工录用培养晋升办法、企业年金制度等项制度,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配套改革,中少总社从运营机制上初步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

  2014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内部运营机制改革。完善结构工资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同时,按照编辑、发行、管理、服务等不同类别岗位,建立覆盖全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彻底打破原有行政层级,使所有员工都能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自身能力水平,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转型。转型是出版业态的转型。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态转型的必由之路。从2009年起,中少总社把数字出版纳入总社发展总体战略,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目前,我们已建成了包括1951年《中国少年报》创刊以来、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以来所有报纸、期刊和部分图书的出版资产管理平台,完成了具有较强阅读功能的少儿快乐阅读平台一期工程,完成了全媒体出版平台的建设并开始试运行,开发了数字图书馆、电子书,语音智能玩具等产品。2013年,数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2014年,我们要加快业态转型的步伐,在2015年基本完成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业态转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一是实现全媒体出版。目前中少总社全媒体出版平台已在低幼读物出版中心试运行,内容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存储都在该平台上完成,可以完成纸质书报刊、电子书刊、动画、影片等各种介质产品的制作和推送,实现一种内容,多种介质出版。计划2014年下半年在全社范围内推广运用。二是建成可以面向各种终端推送产品的数字传播平台。将实施包括阅读、学习、娱乐、社交、活动推广等功能的少儿快乐阅读平台二期工程,面向不同终端、不同用户推送阅读服务产品。三是运用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进、优化对传统渠道的管理,使传统渠道升级。通过数字传播平台的建设和传统渠道的升级,实现线上线下对读者的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总社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及时应用水平,夯实数字出版的技术基础。

   升级。升级是出版产业的升级。近几年来,中少总社在延伸出版产业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开办了以提供体验式阅读服务为主要特色的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开发了红袋鼠系列语音智能玩具。2014年,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由阅读产品供应商向阅读服务供应商的转变,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少儿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变。一是坚持编辑为本、内容为王,加强原创出版,打造精品力作,培育品牌产品和品牌形象。内容是出版产业升级的基础,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资源,没有自主品牌产品和形象,少儿出版的产业升级就失去了基础。2014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原创出版的力度,夯实数字出版的内容基础。继续发展儿童文学、低幼、历史读物等优势板块,重点开发动漫、科普读物。2014年,已列入年度生产计划的动漫新书近百种,科普新书40余种。二是实施青少年阅读体验大 世界二期建设工程,进一步开发阅读体验产品丰富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的阅读体验功能。三是依托低幼读物中红袋鼠系列品牌形象,开发玩具、动画、游戏、儿童用品、微型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并拓宽销售渠道,使衍生产品成为我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充分重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的作用,积极实现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融合。

  国际化。“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既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少儿出版的要求,也是少儿出版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少总社在加强原创出版、积累版权资源的基础上,以实现实质性的版权输出为目标,于2013年3月独立组团参加博洛尼亚书展并与国际少儿出版主流圈子开展交流活动,成效明显,实现版权输出57项。之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对中少总社“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作了系统规划,拟定了中国少年儿童国际出版创意贸易联盟项目。这个项目包括策划创意平台、版权贸易平台、书展平台、交流与合作平台、数字出版与衍生产品交易平台。2014年,我们将以实施项目为重点,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一是通过召开研讨会、策划会等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儿童出版人、策划人、作家、插 画家等,建立融合中外优质出版资源策划创作团队,推出一批以世界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儿童读物,成功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二是建立中少总社版权输出常备书目。重点选择一批儿童文学图书、图画书,组织一流译者并制作样张、样书,有计划地向国外出版商推介,使版权输出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三是通过参加书展、参与国际少儿阅读联盟活动、聘请外国专家为国际合作顾问等形式,扩大和加深与国外特别是欧美少儿出版界的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畅通版权输出的渠道。四是邀请国际著名少儿出版人、作家、插画家对我社编辑、版权贸易人员进行培训,与中国作家、插画家进行交流,增进他们对国外少儿出版和国外儿童阅读习惯的了解,增强针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策划和创作的能力。五是建设面向国际的少儿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加大数字产品的输出力度。

 

黄金十年 五大畅想

 

■王亚非(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公司董事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2014年及未来十年有了更加不同的预期、景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相信经历改革、探索,走过风雨、震荡,出版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对未来黄金十年,我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具体来说,我们有五大畅想。

  畅想1.大融合时代的到来。未来黄金十年,出版产业必将与多元产业融合,与其他产业融合,发挥内容价值最大化。出版作为内容创意产业,更是技术与数据的融合、互联网与互动阅读的融合。从内到外的大融合,将彻底冲破企业天花板、产业天花板。

  出版价值的判断,将不再以出版数量为标准,而在于出版质量的提升,在于有多少是有效出版;不在于出多少书,而在于书里的故事、道理、价值观,在于谁会说故事、讲故事、演绎故事、传播故事。

   过去二十年、十年,在企业发展、产业做大上始终有一个天花板:无论怎么做,只有那么大。比如在京出版集团,已经在京了,还能去哪儿?比如地方出版集团, 已经把省内的相关企业整合了,还能整合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最大政策红利,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是要解决全盘问题,深化是要啃硬骨头。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版产业一定会冲破多年来的地域、制度、行业限制,冲破人情、惰性、习惯限制,实现从区域到全国、全球,从出版到文化、技术、信息、商业的大融合。

  大融合时代,将突破产品、人才、机制等微观层面的改革创新,进入资源、企业、产业、行业等宏观层面的改革创新。大融合带来大竞争、大挑战、大变革,创造大资源、大故事、大机遇,带来整个产业的爆炸式发展,诞生国家层面、国际层面的出版集团、出版产业。这样的发展才堪称黄金十年。

  畅想2.大创意时代的到来。未来黄金十年,出版怎么利用信息消费的商机扩大自己的产业,活跃业态,提升影响力;怎样利用互联网为商业、实业服务的机会,发挥创意出版的功能,将成为出版产业新的增长点。

  出版产业习惯把出版当出版,用出版干出版,说出版道出版,因此有文化、缺创意,有规模、缺效益,有数量、缺质量,而“苹果”却把苹果变成“苹果”。这种变,在于创意。有创意,不在人多,不在历史,就有大规模、大效益。

   创意出版,在于创文化、技术和商业的意。创意越来越依附技术,技术让一切文化创意皆有可能,要用技术实现创意、扩大创意,让一本书变身N次。创意的空间,不在于文化出版本身,而在于商业缝隙,在于找到文化出版与影视娱乐、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商贸流通等等之间的商业缝隙,嫁接新需求、创造新需求。

   畅想3.大市场时代的到来。未来黄金十年,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时代,把企业交给市场,挖到黄金就是黄金,挖不到黄金就只能挖沙子。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的生命在市场,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挖黄金是目的,用挖黄金的过程培养挖黄金的本事是更高的目的。把出版主业变成富余的矿源是再高的目的,可以成为文 化发展繁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源泉。

   产业发展要先挣钱再发展,以发展促出版文化繁荣。挣钱才能挖到资源,实现大发展。发展在市场,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命运,要以市场为战场,在战场上只有生存自己,才能继续战斗,迎接胜利。企业必须要先生存,再盈利,有盈利,才能再投入,黄金没人送给你,所以,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是第一位的。

   大市场时代,要高度关注并发挥市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改革进一步打开,政策进一步放开,市场风暴将席卷而来。只要市场可行,出版就能与广泛的市场要素、模式嫁接,不再是企业挑资源、资本、平台,而是市场挑企业。只要市场可行,业内外企业就会蜂拥进入,没有人关心谁会倒下去,一个倒下去,还会有千百个顶上来。资源的自由流动、主体的自由进退,考验的是市场经营能力。有的企业会挖到一桶又一桶金,有的只能挖到一桶又一桶沙。前十年,出版产业主要是看政策,后十年,当政策框架既定,将主要看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的成败、存亡。

   畅想4.大国际时代的到来。未来黄金十年,一定是国际大融合的十年。出版国际化是主要潮流,出版人具备的不只是国际视野,更要有国际战略;出版“走出去”不再局限在有限的版权贸易,更要企业“走进去”;国际出版的衡量标注,不是看输出多少版权,而是看输出多少影响力,看出版企业“走进去”,中华文化 “扎下去”。

  大国际时代,不再以“走出去”论英雄,而是要撬动国外市场。国际化发展将集中在效益和影响上拼功夫,从数量向质量、效益升级,从版权向项目、实体升级,从形式向市场、价值升级,从出版向文化、影响升级。谁能打造具有国际效益、国际影响的图书,谁能让企业、中心、基地走向海外、扎在海外,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谁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掘到金,谁就能抢到国际化发展先机。

  畅 想5.大人才时代的到来。未来黄金十年,出版产业将迎来大编辑,更迎来大创意家、大经营家、大管理家。一切事在人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推动力。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材。把合适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就是人尽其才。黄金时代需要金牌人才,需要企业综合型经营管理通才,更需要专业化的领军人才,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出版家、大编辑家、大企业家。小聪明,小有才,无以支撑一个企业,无以支撑一个行业,无以支撑一个时代。

   人才与产业是互动的。产业发展壮大依赖人才,产业能否配得上人才,值不值得人才为你拼命,是另一个问题。过去,高新技术人才到出版社,只能干网管、电脑 和网络维修,最多是编辑;高端经营管理人才进出版社,能给的岗位是编辑部主任,最多是副社长、社长,没有金融、资本、兼并重组等更大的舞台去施展。这是出版产业缺乏高端人才、多元人才的原因。

  大人才时代,随着改革的深化、创新的推进,文化、技术、资本等从小缺口渗透,到全面涌入,出版产业能够承载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金牌人才。

 

信息消费力推出版产业

 

■敖然(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搅动了大家的神经。我非常认同该文件中开篇的表述“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相比于现有的设备计算能力冗余、信息处理终端泛滥,有效信息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信息消费的主力军恰恰是新闻出版业。信息消费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关于信息消费市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 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我们不能妄想这3.2万亿都归集于出版业,但是我们能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进而在信息消费中把握主动权,通过信息消费创造出比我们传统出版业要大得多的一个市场,这正是大家所想,也是大家所需。

   第二,关于信息消费产业边界。也许大家会认为,信息消费也许会给带宽、网络、终端等硬件和软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或者给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可是并没有任何人给我们限定信息消费产业的边界。自从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负面清单”一词被大家所熟知,实际上国际通行的协议边界均以负面清单形式出现。 对于信息消费产业,没有谁制定负面清单,我们可以是内容提供商,可以是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商,也可以是系统集成商。到了今天,我们如果还仅仅抱着传统出版不放,固步自封,发展速度和结局基本可以预期。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认为我们出版行业不能变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企业。

   第三,关于信息消费内容。文件中提到的信息消费内容包括“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其实人们需要的只是信息,而不是那些硬件终端,现在我们的产业都本末倒置了,我不知道没有一本书和杂志在里 面的Kindle它还能叫Kindle吗?咨询界流传一个笑话,如果你手头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出版业不能再想当然认为还有那么多读者喜欢纸质图书,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已经显示纸质书、报刊、杂志阅读率或持平,或下降,而电子书报刊的阅读增长65%。世界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出版业必须要为这个变化的世界做些什么。

  第四,关于信息消费政策扶持。从文件来看,信息消费政策支持是全方位的,从降低审批成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带宽成本、完善制度环境等一揽子计划。一直以来,经济学界认为,企业必备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近年来经济学界又把制度也作为了企业必备的生产要素。当然,除了这个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更加有助于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相信这将激发企业活力,带来一轮快速发展。

  国家倡导的信息消费成为我们必须抓住的时代机遇,出版产业必须要迈入新时代,创新成为我们不二选择。不过,我们所说的创新,不是要成为新技术上的先锋,或是第一个尝试其他公司没有做过的事;相反,这里的“创新”更多是成为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公司。

   创新一,领域创新:我们要成为跨界者。我们注意到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近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融合。3C融合、三网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融合,等等,与其被动成为信息消费的附着物,不如我们破釜沉舟,自己成为自己的颠覆者,自己主动成为跨界者,或许能够赢下未来。在企业内部注入互联网基因,允许一部分人、一些部门先互联网起来,两条腿走路,去实践,去探索。或许,我们要进入比数字出版概念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内。

   创新二,产品形态创新:学会倾听用户的需求才能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多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发展成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并行,纸 质、电子、网络、卫星通讯多种传播方式同时存在的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的方式。客户对于信息消费不再是直线的、单向、被动接收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我们应该在同人社区、作者平台建设、大数据分享、云服务以及其他能够更贴近读者和客户上做更多的努力。我们要倾听传统读者对我们图书以及关联产品的需求;我们要倾听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终端设备拥有者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我们要倾听作者对出版机构、自媒体以及经纪代理的需求。

   创新三,组织形态创新:我们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就像上文提到的互联网企业,改变他们企业行为的是资本。中国的出版产业中尚不存在一家能称得上大数据的大公司,我们无论是在全面性还是个性化需求上均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分类信息需求,每家出版社拥有的数据和信息内容、作者的真知灼见淹没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中。应对这庞大的信息消费市场,要昂首挺胸进入出版新时代,依靠出版社自身的积累是很难实现的,我们需要在公司化、股份化上走得更快,在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源整合上做各种路径的探索,部分出版传媒领域要实现商业模式的突破。

 

融合与转型:迎接视听新时代

 

■庞井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回溯历史长河,我们可以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综合维度,以文化传播介质为基本标志,把人类文化发展历程划分为前语言时代、听说时代、阅读时代和视听时代四个时代。电子视听的产生和蓬勃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是人类文化的又一个分水岭,它把人类带进了文化的视听时代。今天,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剧烈转型,甚至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方式也因之发生强烈震荡和改变。从历史和文化总体上看,电子视听产生于信息传播领域,之后不断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以及教育、科研等文化深层领域渗透,视听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相互交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精神成长方式受到深刻影响和极大改变,文化的影响力和主导力越来越强。视听主导的文化格局成为当今人类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如果我们考察近十年来新闻出版业态与广播电视业态的变革,不难发现,就内容资源的积聚与传播形态而言,两个领域、两种资源、两类传播在各自快速变身的同时,也在发生着融合、聚合、统合。例如,在传统的听书、音像电子产品、出版与影视互动之外,点读笔、电子书、数据库、动漫、游戏等数字出版新形态,为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以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智能电视的通用资源奠定了基础。纸质阅读时代与数字视听时代并行又交织并存的现象,为创造新型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商业模式提供了无限遐想。

  文化的视听时代创造了文化的新繁荣和新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凸显了事业和产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磨合与矛盾。以文化消费的视角看,不论是出版还是广电造就的视听新资源、新业态、新体验,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阅读和视听的关系。在视听文化时代,传统文本阅读模式日渐衰微,视听冲击甚至损害阅读已成为一种普遍隐忧。伴随视听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人类精神的高度和深度受到削蚀、想象力匮乏、历史观被蒙蔽等一系列问题。关于文字符号和视听符号与人的认知心理和文化心理的关系,孰优孰劣,不单纯是一个静止的学理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文化选择和历史选择问题。视听文化并不是要背弃阅读文化。有技术的支撑和人性需求的推动,未来视听与阅读的结合的前景无限广阔。文字阅读一定会转换介质和表现方式,并与视听深度融合,但人类文字阅读活动不会消失,正如即使进入了阅读时代,人类远古形成的体态语言、口头语言、实物传播等仍然很有生命力和存在价值一样。

  二是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视听时代的文化创造主体和目标受众由文化精英和向普通大众的过渡已日益明显。低门槛、批量生产、利益驱动、迎合大众、媚俗心理与视听文化大众化相伴而来,这是视听文化建设必须克服解决的文化弊端。但是大众化并不等于去精英化,精英文化也离不开大众文化土壤。阅读时代的文化发展逻辑一定会在视听时代延续。视听时代在满足大众一般性文化需求的同时,的确需要更多的文化精品和文化精英来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这是视听文化建设在解决了海量内容、传输快捷、接受方便问题之后的主要用力方向。

   三是视听泛在和媒介素养的关系。在视听时代,大量的视听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海量的视听信息,在给我们带来丰富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时间荒废、思想的匮乏、精神缺失和人格畸变。一些低劣出版物和节目泛滥对青少年心灵成长和道德发育造成的损害更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应该清醒地看到,暴力、色 情、淫秽等不良内容借助视听传播具有比阅读时代强千百倍的放大效应,对人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在于加强监管监督和媒体自律,另一方面在于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培育全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鉴别、选择、运用和监督各类视听媒介的能力,以规避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四是人性化与异化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人的任何一种创造及其产品,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如果运用不当都会反过来对人的发展产生异化。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享受的同时,也会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和危机,新的异化问题会更加突出。克服视听文化带来的异化,关键在于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尺度建构新的文化模式和做出科学的制度安排。很少有人再幻想扭转人类文化视听化的发展方向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充分认识视听时代的特征,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出版媒介的内容资源整合、文化业态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报刊图书出版与广播电视的视听资源融合,将创造多种产业形态,如报刊的广播版、电视版,广播电视节的图书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传、游戏出版等多元数字形态。未来,在物联网、云平台的大时代,还会创造无限奇妙的视听文化盛宴。

  由阅读文化到视听文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巨大文化转型,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在文化视听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理当更应重视视听文化建设。 

 

齐心干实事 中华再复兴

 

■杨克齐(台湾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理事长)

   1993年,辜振甫与汪道涵两位长者吗,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局,也带动了两岸出版产业的正式来往,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了,两岸出版同业密切地交流,从陌生摸索一路开展到如今亲如兄弟的情谊,也务实地在商机开拓上,逐渐加强两岸的互信与实际的效益成长。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信息科技不断创新突破的挑战,我们相信,两岸产业的交流必须更紧密,两岸合作的内容必须更踏实,所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目标及愿景都必须透过脚踏实地的方式才能完成,对处境艰困的出版产业而言,尤需如此。

  出版产业肩负文化创意产业的火车头角色,为振兴产业,寻找契机,台湾出版同业在2012年成立了“台湾出版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简称“联合会”)。“联合会” 是台湾出版产业的代表团体,必然要出面整合台湾出版力量,义不容辞地要为产业发声,并不断为争取产业共同利益而向行政机关争取政策支持与协助。也因此,面对未来两岸出版合作,如何干实事、谋发展,汇聚两岸出版产业经验与创意人才,携手共同打造“华文阅读共同市场”,迎向国际竞争,将是“联合会”与大陆出版同业所必须共同努力的目标。

  积极促成服贸协议签订,加速两岸出版业务交流。面对“华文阅读共同市场”的目标及愿景,首要工作就是强化两岸出版市场的进一步交流。“联合会”在成立大会的记者会上,我们公开宣示要排除两岸交流的障碍及误解,积极促成两岸服贸协议的签订。虽然出版业尚未包含在现阶段两岸服贸开放项目中,但在已开放对等投资的流通发行与零售业务项目上,我们主张不但要加速进行,更应实质性整合,为“华文阅读共同市场”打下根基。有了更多通路与发行的基础投资,更能有效服务不同生活圈的华文读者;共同提升阅读品位、包容差异、促进彼此了解。同时,藉由两岸发行流通业务的开放,将促成华文读者与书籍内容的多重媒合,除有助于出版发行从业人员的职能养成训练外,更将形成出版产销讯息的良性回馈机制。产销相互良性支援,引导出版产业将创意开发与市场导向做出完美的结合,最终创造出具有大中华文化 特色、足以媲美欧美日等国际文创竞争力的产品。

   两岸互设办事处,建立书籍资料库。两岸服贸协议签订后,人员及货物的交流往返势必更加频繁,“联合会”积极主张两岸出版业者应互设办事处。在此互信互动的落地机制下,两岸将建立起更深更广的出版发行交流。可藉由两岸互设业务办事处,进一步扩大到港澳、星马、欧美等已行之多年的华文书籍流通平台,跨越简繁藩篱,初步完成全球华文阅读市场的整合,甚至于可以将影响面扩大到数字出版品,藉此打造一个属于大中华的电子书阅读平台,以数字科技与纸本工艺、虚实并进之姿,迈向国际舞台。

  建立两岸出版人才认证平台。展望两岸出版合作,首重人才培育。两岸交流多年来,出版人才络绎于途,但彼此规范不尽相同,作业机制也有差异,联合会是唯一可办理出版产业人才培训与认证的组织。为此,“联合会”将推动出版专业认证制度,认证的内涵也将大量参考大陆目前的做法及观念,务必让认证结果能互为两岸出版产业所用。以专业职能认证累积公信力,逐步建立两岸出版人才资料库,长此以往,不但将为同业解决人才评鉴问题,更可为培育明日杰出的出版人才而预做储备,两岸出版同业面对国际将更具竞争力。

  建议常设台版书专区。在“华文阅读共同市场”的愿景下,“联合会”已经向中国出版协会提出,从2014年起,每年在大陆各地新华书店办理繁体字书展,常态推动台版书籍销售,创造两岸出版同业新的商机;同时也为大陆广大读者提供多元的出版品,促使两岸阅读共同市场的加速形成。台版书籍在这样的常设书展里,将逐步因读者的熟悉而强化销售。也可藉由常设书展累积、建立台版书籍进口审批资料库,简化目前进口台版书籍的作业流程,达成两岸书籍发行零时差的目标,同时让大陆读者熟悉简繁并陈的书籍销售方式。“联合会”向中国出版协会提出具体的方案,在全国的新华书店挑选特定地点,以“重点试办”的方式推动台版书籍的长设书区,让台版书能有更多机会与大陆读者见面。

 

移动互联时代阅读的嬗变

 

■胡晓东(多看科技副总裁)

  前段时间与我国台湾出版业同仁沟通的时候,他们问我作为跨界人,对数字出版中出版业者与IT业者分别有什么看法和体会,我回答道:在这个变革期,目前出版业最大的问题是“妄自 菲薄”,IT业最大的问题是“妄自尊大”。前者忽略了自己的内容价值而不思进取,后者沉浸在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美梦里不可自拔。技术无生命,内容有灵魂,信息应用正在取代信息获取成为互联网核心。只有“真正有用”才会“真正持久”。技术固然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加快了内容传播的速度,但它并不是“欲望”与 “内容”本身。事实上,信息越丰富、内容越庞杂,反而越需要专业人员的分类、整理、规范与引导,内容组织、加工的职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会强化,不会消失。信息只有经过人工的、专业化的选题、筛选、整理的系统化编辑后才可以成为“知识”,才可以用起来。编辑态度、内容主张与思维导向都需要专业的人员与团队去实现,但它需要换一个形式、换一个角色定位。编辑与出版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会产生远超以往的巨大力量。

   300年前培根讲过:阅读带给你文雅、乐趣与能力,现在依然如此。一切的产品都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生的,无论阅读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依然为王。可见内容企业的玩法和互联网完全不同,互联网依托技术进步以模式创新为主要发展形态。而内容商只需将自身的内容打造到极致,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封装成不同的形态就可以了。当然这个形态包括纸书、电子书,可你能说微信公用账号不是吗?视频不是吗?培训讲座不是吗?内容如水,模式如杯,有了内容根据市场变化设置模式就好了,不必去太过纠结于形式。为什么要到极致呢?因为移动互联与社交网络会让一切透明化,你不做极致就无法在该领域创建足够持续的“影响力”,就没有足够的 支持人群,商业基础就像在沙子上一样没办法搭建起来。

   但是,坐拥内容不看变化也是不行的,我们看到的出版“转型”,其核心还是在内容上,只是你需要适应变化去重构不同的“产品封装形态”。请注意,在这里我提的是“重构”,而非转型,在人类商业史上,我们看不到建立在旧模式上的“转型”案例。即使是如日中天的微信,也是在腾讯内部出现了一支全新运作的创业团队,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弥散推动整体变革。其余如IBM、Apple,其转型途径都是如此。

   上面我们谈了很多“破”的问题,那怎么“立”呢?很多出版人将目光投向了它所不熟悉的IT领域,所以迷茫了。事实上,你只需要看好一件事:从内容出发,走向读者的需求。阅读是一种很特殊的需求,它不像一个物品满足的是人的单一需求,所以必须从内容本身与用户需求制定不同的产品结构、体验形态与营销方式,依靠一种固定模式,把书做成一个样子去包打天下是不靠谱的。一个从属于文学类——小说子类——青春小说分类的网络文学完全采用了互联网的模式,就可以成为今天数字出版的主流,出版业潜藏的价值可想而知。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中信的数字出版以及它所代表的“中信模式”。

   众所周知,在数字阅读方面,中信无论是意识还是举措,在国内的出版社中是非常先进的:中信出版社投资6000万元成立中信联合云科技公司,按照移动互联网企业特征,采用独立架构整合出版社资源;通过三年的尝试,中信充分认识到出版社自建平台无论在技术、推广以及发展上都是有限制的。故此新的数字出版公司 回归内容本质,在“纸书电子化”的同时,全力打造原生电子书产品品牌;在业务探索方面,中信并不困守在原有的纸书销售模式上,而是与电子书平台相互配合,积极探索如内容产品试错与迭代开发、预售与自我更新、话题式推广等新兴内容开发与营销模式;多看与中信一起创建了真正定位于战略合伙伴的新型关系,共同打造原生电子书产品。在这一合作关系中,多看以其对移动互联用户的把握与数据分析向内容提供商提供选题策划、内容结构、营销方式的支持与建议,而中信根据这些反馈实时调整、优化内容产品,同时,实际参与到电子书的开发与营销活动中去,效果非常明显。

   在打造新型的内容与平台合作关系方面,多看注重“共赢”与“透明”,我们启动了TOP级内容合作伙伴计划,它的定义是,是否在某个领域具备不可或缺的、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与集聚能力,而不是出了多少本畅销书。因为内容才是出版社把握未来的唯一利器,也是数字出版突破重围的根本所在。除中信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参与了新内容的打造过程中,如专注于建筑的天津大学出版社,在军事方面具备独到资源的中航传媒等,他们都在以“重构”的方式去和多看一起寻找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