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于殿利:年俗是一面镜子
2014-02-10作者:王坤宁新闻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浏览人次:323

    对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来说,直到年三十下午办公楼变得越来越安静的时候,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

    “我今年在武汉过年。”从小生长在东北、在北京生活时间最长、现在偶尔在南方过年的于殿利对各地的年俗有一个切身感受:无论年俗多么具有地方特色,总有一根无形主线,串着几个共同的主题,“这根贯穿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社区的主线就是团聚”。共同的主题第一是吃,第二是发财,第三是好运。

    “这个吃与平时不同,必须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那就是团圆饭。”于殿利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什么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仅存于形式了,而“团圆”及其所代表的亲情作为过年的核心或本质,已牢牢地固定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了。“压岁钱或送红包是亘古未变的年俗,延续至今。”另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免的,那就是到庙里拜财神,甚至把财神请回家。以武汉为例,大年初一和初五,老百姓都纷纷到归元寺上香,乞求财神爷保佑,其中以大年初五香火最旺。“中国有句老话叫‘平安是福’,不仅平实,而且道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近些年来中国的年俗又增加了新内容,或者说新的年俗正在形成。新的年俗仍然保持着“团聚”或“团圆”的主线,增加了“纯文化”的新主题:其一是全家游,包括出国旅游、驱寒游和冰雪游等;其二是赏花或逛庙会;其三是全家围着电视看春晚。

    “年俗是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以及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人们的面貌,每个人都可以对照镜子照出‘本我’。让这个‘本我’成为健康年俗的有益成分,应该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吧。”于殿利如是说。

    作为出版人,谈及目前在社会公众中对春晚的质疑声甚至谩骂声,于殿利认为对此不必惊慌。“因为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人格独立的时代,在几乎人人都会玩微信、微博以及人人都能成为意见领袖的庞大群体中,也许再没有哪一件事能赢得众口一词、齐声欢呼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他认为,对春晚的恶评倒是有益于我们反思,那就是同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版业,时刻都不能忘记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之生命就在于创意。”他谈道,自己春节给导师拜年时,85岁高龄的先生提到的观点很有价值:真正的创新不只是形式的花样翻新,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回答或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作为内容产业的出版业,更是要把内容创新聚焦在新时代所提出的一个个新问题上。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他说,目前“十二五”规划就是时代课题。“我把2014年定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因为很多大项目在2015年能否顺利出版,关键在2014年。”他表示,春节后一上班就要对此进行安排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