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2014中国书业大势大事
2014-07-11作者:郭虹 蓝有林 刘海颖 孙珏  王晓妍新闻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浏览人次:158

分销、版权

民营书业面临发展机遇
 

    “书不好做”虽然是民营书商一致的感受,但大家少了抱怨,添了理性务实和希望。2014上半年,稳中求发展成为民营公司的发展基调,他们不盲目地扩大产品线。一些民营小公司为了压缩成本,开始实行渠道单一化。数字出版和衍生产品开发也成为民营公司的选择。有的民营公司正在由教育出版商向教育内容与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型。有的民营公司则以上市为方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给民营教辅商的影响正加剧。2014年,他们尤为重视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上的突破,一批酝酿多年的数字出版产品即将投入市场,接受检验。诸多民营教辅商都将2014年看作其自身谋求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在网络书店冲击、租金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仍在持续的情况下,民营书店坚定了向阅读服务提供商转变的决心,并以此来构建独特的书店魅力。

    对民营书企来说,2014年是政策的春天,民营书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机会包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改制;抓住网络出版和对外出版特许经营权;抓住要素市场建设机遇。

    发行集团追“新”县级书店向“外”

    上半年,部分新华发行集团掀起了一波电子商务网站的搭建热潮。这批网站围绕生鲜、大教育、海外图书销售等做垂直电商,不再一味求大求快,而是有意识地将精力先放在区域性电商的打造上。同时,大部分新华发行集团还积极尝试微信营销。迫使书店从传统营销、服务甚至交易、支付等方式向更利于与读者沟通、交互的方向上转变。微信用户年轻人居多,这些人正是书店的主力客户群体,微信拥有的优势资源成为书店迫切想拥有的客户财富。但新华发行集团的微信应用中,粉丝不多,信息发散面不广,响应力还不够。

    上半年,县级新华书店立足4个方面创收增效,包括拓宽教辅发行范围、开辟农村图书发行市场、提升店外销售实效、打造营销活动文化内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门店销售增量有限、外部不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他们走出门店寻增量、主动出击谋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举措更加切实可行。

    协会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显现。上半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协会民营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中发协馆工委致力于在全行业内贯彻落实国家出版物发行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行业信息、发展需求和政策建言;搭建规范发展平台;完善行业自律,畅通信息共享;开展专业培训,举办行业展会;增进国际间合作交流,从而带动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发协馆工委成立当天就发布了《全国出版物发行行业图书馆馆配公约》。中国版协民营工委以适应出版业的发展需要服务会员为宗旨,将积极发挥中国出版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中国出版协会,向政府反映行业诉求,维护会员权益和利益,与政府进行交流沟通,服务于民营出版业发展的需求。

    重拳打击网络盗版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半年实施,着重加强了社会诚信建设,充分细化消费者权益,并强化了经营者的义务,尤其是对网络购物等新型购物方式作了专门规定,完善和补充了网络销售平台的责任。这让多年来饱受图书盗版之害的出版社叫好,《新消法》中关于7天无理由退货、销售平台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协会可发起公益诉讼、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将被记录在信用档案等规定,让他们看到了突破盗版打击困局的希望。但除了出版社和网络销售平台,政府相关部门、作者、读者等也应积极参与进来,打击盗版,维护各方利益,促进图书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也于今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

 

专业出版

非书渠道拓宽市场价值


    随着出版社纷纷拓宽出版领域,尤其是专业社和教育社的选题日渐贴近大众出版领域,有必要开辟新的营销渠道;加上诸如民营书店和实体书店的式微,电商平台力量的兴起,渠道本身的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出版社不仅在客户分级管理、供货品种等有所区分和侧重,还专设部门在特色渠道、自营渠道等方面发力,比如开辟加油站、超市、户外用品店、机场、高铁、母婴和玩具店等非书渠道,同时还与行业部门、高档会所、拍卖会、艺术机构,以及异界企业等厂商探索合作模式拓宽渠道。

    “全版权”运营时代来临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畅销图书被改编为热门电影、电视剧和网络游戏,影响力不容小觑。同时,一条围绕图书的版权而构建的产业链亦初现脉络。业内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全版权时代”的来临,希望在“全版权”的运营上展开部署和规划。2014年伊始,这样的信号就接连不断:唐家三少与盛大文学携手成立国内首个网络作家全版权运营工作室。随后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宣布“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的成立,开启全版权运营的大门。对于众多专业社、教育社而言,拥有大量的贴近市场的中医、养生、职考等作者资源,其中“培训”、“讲座”等都是全版权运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定制出版成新趋势

    “定制出版”对于客户而言,是宣传手段、营销手段,对于出版单位来说,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经营方式。近年来,逐渐有出版社意识到这一商机,为文化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客户”提供“定制出版”的服务,出版相关图书。而“定制出版”除纸质图书外,还可以是数字、网络出版物,包括企业宣传册、内刊、主题出版物、企业杂志、商业指南,此类定制出版物可以帮助企业为加强与目标客户的关系、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增进客户忠诚度,对企业而言颇具营销价值,应该不乏市场需求。

    电视节目又现出版热潮

    以电视节目的内容为基础,丰富剧情结构,对特定的题材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创作,运用书面语言的独特魅力对电视图像进行新的诠释,再对相关信息进行平衡与调整,出版单位近两年频频针对电视资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俨然成为一股潮流。

 

教育出版

高考变革冲击出版业

 

    201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新一轮高考改革思路浮出水面,如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其中语文和英语的相关调整尤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改革引发出版业应急反应,考辅市场仍然是第一反应区。相关出版、策划机构迅速调整出版方向、选题方向,为2014年高考备考针对性地设计推出一批新产品。与考辅市场相对,高考变革也对机构发展总体思路带来一定影响,甚至被视为“中长期挑战”。高考改革引发的评价标准、选拔模式的变化必然会对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和模式产生影响,这无疑给出版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答案和机会。相关出版企业需要从教育服务产业定位出发,进行渐进式的调整和布局。

    出版社学术期刊新变化

    在出版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出版社也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有了新定位,正在从体制机制、运营管理、平台搭建、内容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集群拉动的方式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如2014年年初,浙江大学社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精品期刊群建设”。清华大学社期刊中心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积淀,整合学术资源,通过自办刊与合作办刊的方式,稳步拓展期刊种类,将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作为长远目标。此外,上海交大社、广西师大社等在学术期刊群建设方面也在逐步推进。与一般的杂志编辑部相比,学术期刊的集群化管理能够统一调配资源,在经营手段上更为灵活,市场适应性更强,对于期刊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等都不无裨益。

    教辅探寻深度出版之路

    近年来,特别是教辅新政出台后的这两三年间,一度受困于品种高度饱和、内容高度同质等市场弊端的教辅出版和策划机构,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向“深度出版”求发展的趋向,而这种“深度出版”说到底还是要以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满足目标群体的学习需求乃至体验需求。在新技术一路深入的大出版环境之下,在新生代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移动终端的骨灰级粉丝的当下,教辅出版在被动与主动中顺应媒介融合的大势,越来越多的相关机构以“多媒介复合出版”作为深度出版的切入口。华东师大社、外研社、江苏教育社、世纪金榜、曲一线等都以多媒介复合产品进行初步试水。教辅书的复合出版在细节上也涉及方方面面。

    大学社新媒体营销盛行

    眼下把新媒体作为营销窗口的做法正在大学社中盛行开来,并且在新媒体工具不断出新的情况下,各社逐步形成了多管齐下、复合运作的状态。微博、微信、豆瓣小站在大学社中最为流行,多数大学社都有相关官方账号,这也成为营销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但其中还存在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如在维持稳定的信息更新基础上,如何扩大粉丝关注度、如何与市场销售挂钩等。

 

大众出版

中版集团深度介入少儿出版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4月10日在京召开做大少儿出版专题会。提出目标“做大少儿板块、做强少儿图书、做响少儿市场”。基于对当下少儿出版整体市场出版、竞争态势以及中版集团的少儿出版市场竞争力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从各自实践出发,介绍了其在少儿出版领域的探索与成效,并提出了未来三年各社对少儿板块的发展思路。分别计划在少儿百科全书体系、漫画绘本出版、多角度多层次的产品线布局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首个以作家名为主导的全版权中心启动

    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1月10日在京成立后,动作频频,介入影视、培训、手游、书刊互动等全版权运营工作,六大项目陆续铺开。其中曹文轩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青铜葵花》电影的筹备工作已开始,前期投资预算约3000万元。此外,曹文轩作品《我的儿子皮卡》改编电视剧以及签约曹文轩作品《大王书》的手游开发等项目也具有相当的先锋效应。该中心从成立到投入运营,以单体出版社为依托,为结束儿童文学名家经营上的混乱以及改善作品重复出版,向精品化、优质化发展提供了极大可能。

    美术社产业链拓展初见成效

    2014年,不少专业美术社开始着手实现从传统的美术图书产品提供商向艺术传媒综合服务商转变,比如湖南美术出版社旗下的三个美术馆相继完成了硬件上的升级。也有出版机构在不断探索“出版+展览+艺术品+衍生品”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此外,也有诸如山东美术出版社的“数字艺术资源库”正在建设中等等。整体来说,尽管美术社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彼此间的资源掌控能力和运营能力也有较大差距,但美术社的产业链拓展已初见成效。其通路包括切入从少儿动漫出版延伸至相关幼教文化产业,切入图书衍生品开发、艺术品收藏、再造、经营、展览等领域。数字技术则为美术社的转型升级提供着有力辅助和支撑。

    微信卖书

    3月6日,腾讯微信首度卖书,主打余秋雨的新版《文化苦旅》(由北京时代华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5天时间,销售4000册。此后,读库、华文天下等公司陆续在微信上开店。此后,大量出版商更新了微信版本,即使没有申请开店系统,也都陆续开通了“找书——我要买书”的板块功能,引导读者转到当当、亚马逊、豆瓣小站等,搜寻书目或直接下单购买。与现有的网络售书平台相比,微店的确有更多明显优势,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拥有非常扎实的用户基础,不再充当出版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经销角色,而是将作家、出版商、读者,从源头到最终消费者全面打通。时代华语表示,将打算以店家的身份入驻微信平台,跳过渠道商,直接接轨线上销售。

 

世界出版

并购加剧大众出版再洗牌

 

    5月伊始,哈珀•柯林斯的母公司新闻集团宣布以4.55亿加元(约合4.12亿美元)收购禾林公司(Harlequin),以进一步巩固哈珀•柯林斯在美国第二大大众出版商的地位。无独有偶,今年3月,贝塔斯曼与阿歇特也先后并购大众类出版社,先是企鹅兰登书屋的母公司贝塔斯曼以7200万欧元收购了西班牙语地区最大的教育和大众类出版商Santillana旗下的巴西大众出版社Objetiva,随后霍德出版社的母公司阿歇特以1260万英镑收购了Quercus。
 
    新闻集团意在借助禾林这个爱情小说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及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在全球新兴市场的数字化策略。

    贝塔斯曼通过收购大力拓展巴西市场,此举除了向该地区推广其出版物外,向全球推广西班牙语作家作品也是其重要战略之一。阿歇特英国公司则是在中小出版社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收购了Quercus出版社,收购有助于阿歇特占据更多优质作家资源。

    同时,根据各主要国际出版传媒集团2013年的财务年报显示,大众出版市场的电子书销售增长减缓,再版书的影响力显现;教育出版市场环境依然严峻,出版商更加重视与终端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学术出版巨头们则在突出核心业务和技术升级的动因驱使下,持续进行着业务剥离和并购。

    与阿歇特争端亚马逊再惹众怒

    因为在电子书销售条款方面存在分歧,阿歇特出版集团美国公司不接受亚马逊提出的打折条件,今年春天起,亚马逊开始减少对阿歇特美国公司出版图书的采购进货和零售订单履行,并鼓动作者给阿歇特施压。双方就此展开明争暗斗。其他很多出版商虽然不敢得罪亚马逊,但还是纷纷表示对阿歇特的支持。而欧洲出版商协会目前正在对28个成员国展开调查,评估他们是否像阿歇特一样,处于亚马逊的商业压力下。欧洲出版商协会主席皮埃尔•杜蒂勒尔表示,希望在9月初宣布调查结 果,并呼吁所有各方采取必要的行动。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计划向亚马逊提出滥用市场垄断地位的指控。法国议会近日通过法令,依照1981年的定价法,禁止 免费赠书。这显然是针对亚马逊的举措。

 

传媒、新媒  

BAT多方发力,抢夺移动入口


    2014年,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的竞争早已延伸至各个领域。春节刚过,移动支付领域便上演激烈混战。与之相应,移动地图战场也掀起巨浪,剑指O2O市场。至此,BAT“撒钱路径”已明朗。此外,三巨头又聚首在线教育领域。在线旅游行业,BAT的投资收购亦非常频繁,在线旅游业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自媒体日趋规范渐成主流

    自媒体已从过去的“边缘”进入“新锐”阶段,其发展呈现出账号团队化运营趋势,多平台多渠道运作、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让自媒体收益增多。4月,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获得新加坡投资机构华映资本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这成为自媒体形态诞生以来的首个融资案例,同时联盟还宣布将投入1000万元扶持优秀自媒体。搜狐设立了搜狐新闻媒体平台,网易有网易新闻媒体开放平台,百度有《百家》,腾讯有《大家》,6月12日,新浪微博自媒体计划也启动并公开招募自媒体作者。门户网站以开放者的姿态吸引着传统媒体的驻站和自媒体的涌入,甚至用高稿酬的方式圈住了作家和作者资源。门户网站正在试图复制传统媒体的成功经验。这一切正表明,中国当下的内容产业格局在发生变化。

    “今日头条”现象惹争议

    6月初,关于“今日头条”的热议打破了媒体人的平静。这样一款资讯类APP估值竟达3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6亿元人民币,随即很多原创媒体开始质疑其版权问题,6月5日,《今日头条》发布声明否认存在侵权行为。6月24日,门户网站“搜狐”愤然以涉嫌盗版侵权起诉“今日头条”,并索赔经济损失1100万元。事件迅速占领了各大新闻头条,将互联网圈日益严重却又习以为常的内容盗版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日前,国家版权局已对“今日头条”进行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