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上海书展 • 推荐|《国子监官韵诵唸•中庸》
2015-08-20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294

主编:潘姝雅
定价:380.00
页码:75页
开本:16开
ISBN:978-7-100-11384-7

 

    古香古色、清雅绝伦——明清官话读书之遗韵

 

   【书展活动信息】

    时间:8月21日 13:15-14:15
    地点:西阳光篷活动区
    嘉宾:张卫东 国学推广者、国家一级演员、兼职教授


    【内容简介】

    诵唸是中国古代的视听练耳,本书即是开发这一文化遗产的成果之一。本书《国子监官韵诵唸•中庸》是当代昆曲名家张卫东先生诵唸、潘姝雅女士整理的一部线装文化艺术珍品,包括《中庸》正文、工尺谱、诵唸光盘三个部分。《中庸》的版本为宋人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人张廷焕所书。三色套印,宣纸线装。诵唸传承自近代经学家吴鸿迈先生,系明清以来国子监所习官话。

    【作者简介】

    张卫东,著名昆曲艺术家、理论家,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兼职教授。受家庭熏陶,张先生自幼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向吴鸿迈、周铨庵以及上海昆曲研习社樊伯炎学习老生、老外以及正旦、小生等行当,被文博大家朱家溍收为入室弟子。擅演昆曲老生、末、外等剧目。

    【悦读】

    历史渊源

    古时读书都是以吟诵方式传播,学生们以唸、诵、吟、唱四种方式来学习识字与音乐,再以背诵、默写、解字、作文等方式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多以琴(古琴)和之,作为读书发音咬字的音高标准弹奏,因此这种吟诵古代又称之为“弦诵”。
    古代私塾的年幼蒙童自四五岁到六七岁不等,学习唸书后再解决识字问题。而此时的“念”字就是加上“口”字边的“唸”了,是代表有腔调、有节奏“唸书”的读书调,这就是吟诵中的最基础练习——“诵唸”。有了诵唸古文的基础再吟诵感情内涵丰富的古诗,因而产生不同心境和声调强弱的微妙变化,使之成为一种既有规律又自然随意的吟唱方式。
    《诗经》是我国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吟诵作品,如今我国各地仍有众多古文爱好者吟诵《诗经》。
    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前朝的诗歌腔调逐渐湮没,曲词却成为经典文学被保留,而此时新的吟诵腔调也就相应诞生了。因此,这种以四声阴阳为规律、强调字音准确的吟诵方式,就是吟诵中最基本的简单腔调,而“诵唸”恰是最能增强记忆的学习方式,也能对音韵有初步了解,是音乐教育最基础的声乐练习。
    自春秋以来,前朝留下的诗、骚、乐府、词、曲等唱腔逐渐失传,但读书人却依照当时的字音行腔作歌。此时的古诗文又被新鲜的时尚腔调传诵,而这种新腔又会慢慢改革发展。因此在文辞上才不断地推陈出新,咬字切韵的行腔方式以自然抒情为先。于是,新的文体也就悄然而生,这些作品无不与吟诵息息相关。
    
    《文心雕龙• 神思》篇曰: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这说明吟诵自己创作的辞赋能有文艺合一的美感,故而在用字、饰词方面强调可歌性是最基本的创作理念,如果不会作朗朗上口、用典恰当、可歌可泣的辞赋,在彼时就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文人。
    唐宋以来,中国的音乐、歌舞、戏曲随着国力的盛衰,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唐诗的曲调逐渐被民歌、戏曲借鉴发挥,又因战乱而导致民众迁徙,此时的诗逐渐被词取而代之,不仅音韵有所改变,文学创作上亦有更新,使得我们目前只能寻找些宋代以来的腔调痕迹。元末以后,宋词的演唱曲调被南曲吸收,有些曲调逐渐凋零,到明清时期,宋词的歌唱曲调多被吟诵调子取而代之。明代以来,新的音韵也没有全部把旧韵抛弃,俗唱曲调的口语化音韵不断地影响着古文诵读,而它们之间又是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的牵连。因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一百五十多年,南北曲形成突起之势。到了元朝,北曲杂剧逐渐超越了宋词的歌唱体系,使得音乐声腔形成固定模式,而后的明朝则是传奇剧作时代,利用南北曲演唱则是昆腔一统的局面。因此,这时的唐诗、宋词只在读书人的口中吟唱了,又因《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的影响,其中亦有变通着《广韵》字音的吟诵。
    明清时期,由于四书、五经等儒家正统经典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其吟诵腔调又不能如诗词那样随意多变,因此在个性声腔以及节奏方面平易古直,这是当时诵唸经典不可按照心境自由发挥的缘故。所以在音韵上虽然逐渐向近代语音过渡却又能坚守入声,虽有地方语音的影响,各地在吟诵古文的切韵咬字上仍是大同小异。
    光绪三十一年( 一九〇五),清政府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制度,这表明随着近代化的不断深入,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已不能满足政治的需要。废除了中国始自隋代的科举制度,儒学便如同冰山崩倒,一败涂地。在当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意义,那么这种读古书的诵唸方式自然也就逐步消失了。
    民国以来,新学堂兴起,废止私塾,部分旧学只能在幼童学前作为识字启蒙。而后的新式教育摒弃了四书、五经,所以,吟诵风格的读书调子自然走出教育的视野,新式的音乐教育则取代了那种悠悠冗长的唧唧书声。
    此时的音韵基本成为以北京音为准的北音系统,人们也就不重视入声字和一些应该读古音的文字了。
    民国初年,曾倡导以南京音为主的吴音普通话作为国语,但终究抵不过明清以来自然而然流传的那种文牍官话。此时读书诵唸的调子正在被新派教育人士唾弃,新式的音乐教育以及白话文章和白话诗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也是当时中国文化进程的必然。
    民国初年,吴承仕先生在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国文课堂上曾传授些吟诵腔调,但终不属正式课程范畴而没有提倡起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江苏常州地区还有一些能用吴音吟诵者,赵元任先生有感于吟诵濒临失传而专门录音抢救研究。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则是以身作则,索性把吟诵安排到他主办的学校裏,经他传授过的弟子多达数百名,后世把唐文治先生吟诵的调子称之为『唐调』。如今常州的吟诵已经成为方言吟诵遗产的代表作,以婉约绮丽的古歌声腔演唱着诗词经典,在文学艺术界久负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教育体制逐渐有了固定模式,学习古典文学以当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如此在古文音韵方面就自然存在一些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北京语言大学王恩保教授曾经为抢救吟诵而专门做课题研究,留下很多弥足珍贵的录音资料。近来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气候下,有些研究中文的有学之士不断呼吁把吟诵继承传播下去,在传承古汉语、古典文学方面又有了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