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现场快报
现场快报
2017上海书展︱汉译名著分科本120年纪念版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2017.08.24来源:商务印书馆作者:官网报道浏览人次:167

“汉译名著分科本120年纪念版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8月17日, “汉译名著分科本120年纪念版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书展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先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周兴先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参加座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主持座谈会。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翻译丛书。丛书自1982年开始出版,至今单行本已出版了15辑650种。所选之书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皆为文明开启以来,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精粹。丛书按广义的学科分为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地理、经济、语言学五类,分别用橘、绿、黄、蓝、赭五色标识。

  “汉译名著”自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肯定和赞誉,被誉为一项伟大的文化事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最宏大的基础工程之一,也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2017年是商务印书馆创业120年。值此华诞,商务印书馆特别推出汉译名著分科本120年纪念版700种。分科本纪念版将于2017年9月全部出齐,包括哲学类255种、政治•法律•社会学类165种、历史•地理类135种、经济类130种、语言类15种。

  座谈会上,陈小文先生首先介绍了 “汉译名著”分科本的出版情况。分科本不仅包括已出版的第1辑至第15辑的六百余种,还包括即将出版的第16辑和第17辑的部分品种。分科本在以往出版的单行本基础上做了文字和体例上的统一校改,进一步提升了译文质量。装帧上采用硬面套装,封面做了烫金处理,凸显了“纪念版”的主题。汉译名著分科本纪念版的出版,可谓对这一学术品牌新的阶段性总结。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主持座谈会

 

  在对谈部分,于殿利先生回顾了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译名著”的历史。商务印书馆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出版了众多包括《天演论》《原富》《汉译世界名著丛书》等在内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促进了晚晴民国以来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打下了思想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的出版领域被确定为“以翻译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为主,并出版中外文的语文辞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商务的领导人陈翰伯顶住了各种压力,组织翻译出版了三百余种学术译著。后来“汉译名著”结辑出版时,最初几辑的大部分品种都是这个时期翻译的。改革开放后,“汉译名著”正式结辑出版。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现在已达到了700种的规模。可以说,“汉译名著”的出版几乎全程参与了中国吸收世界知识成就以促进中国当代改革事业的历史,它既是这段历史的推动者,也是这段改革的成就之一。

  于殿利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需要更多地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商务印书馆未来会以更大的力度继续推动“汉译名著”的出版,除了西方思想文化,还将关注日本、印度、阿拉伯、伊斯兰等民族的文明成果,并将学科范围扩展到文艺理论等领域,使汉译名著的地域分布、学科分布更趋于平衡。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先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周兴先生

 

  童世骏先生回顾了自己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所受到的“汉译名著”的影响。他高度赞扬了“汉译名著”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这套丛书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的贡献。他认为“汉译名著”选目好,译者佳,对中国的学术翻译做出了特殊贡献。他希望能进一步将“汉译名著”的选书范围扩展至更多国家、更多文化,同时在出版过程中与高校教师有更密切的互动,以推动中国学术往前发展。

  孙周兴先生已翻译出版了近十种“汉译名著”,在“汉译名著”所有译者中“产量”最高。他介绍了自己从“汉译名著”的读者再到译者的经历,畅谈了对学术翻译及西方哲学汉译的看法。孙教授认为目前700种的出版规模对于“汉译名著”还只是开始,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大,为中国人放眼世界、学习借鉴全人类优秀成果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观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