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观点 | 邬书林:出版人要关注知识服务新趋势
2018-01-22作者:邬书林新闻来源:百道网浏览人次:229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出版协会和百道网主办,得到协办的“2018中国知识服务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会长邬书林在致辞中分析了信息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为应对这些变化,出版业应作哪些努力。以下系他在此次峰会上的致辞,根据录音整理。

 

 

  我做一个简短的致辞,对会议做一个简要评价,同时就会议的主题讲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这次会议非常值得称道的是,高度关注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出版的新趋势、新进展、新走向,抓住了出版业最本质的功能——知识服务。其实,“知识服务”这个词是出版作为朝阳产业最值得重视的,是关乎到整个行业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古到今,出版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无数次变化,但是每一次它的核心都是借助于新技术把服务做得更周到、更有效,让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和方便,让内容更加深化。现在,我们的会议响亮地喊出了“知识服务”这个词,使得未来出版业的走向更加明确。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我们此次年度致敬的单位,既有通过线上产品来做好知识服务的传统出版单位,如商务印书馆;也有包括“得到”等一批敏锐地抓住新技术机遇,用各种方法把知识服务做得更精彩、更精到、更有效的企业。所以我感觉到,这个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我要向为这次会议付出辛劳的所有策划者、贡献者,尤其是向那些知识服务平台的创意者、设计者和领导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提议大家鼓掌感谢他们。

 

 

  利用今天的机会,我想就“信息技术革命性的进展对于出版业带来哪些变化”简要地讲三点看法:

 

  第一,我们先看现象。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服务在做好传统的纸本、数据库和传统知识产品之外,近两年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即出现了“融合发展”,尤其是音频市场井喷式的快速发展。音频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听书和讲书,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全世界健全发达的出版市场都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去年一季度,美国的听书市场实现了28%的增长,二季度是30%,三季度是38%,全年超过30%。中国的听书市场同样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不仅激活了传统出版物,而且使传统出版物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有一天我在家里看英文书,不知不觉地流眼泪了。我的夫人拿我开玩笑,说都老成这个样子了,还卖萌,读书还感动地流泪。我说不是,是因为眼睛跟不上了。此时,我想起了一位浙江文人的对子,大意是:小的时候好读书,不好读书;老了好读书,不好读书。小的时候耳聪目明,有机会看书,大家都不看书,所以“不好读书”。到老年的时候,他感觉到想好好读书,眼睛却跟不上,“不好读书”了。现在我们的听书恰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解决的好处就会带来无限的商机。

 

  比如岳麓书社,三年前他们把出版了几百年的四大名著请最好的播音员、演员来进行朗诵,请权威专家对名著内容做精准解读。这一产品推出之后,他们把四大名著印成精装本,25块钱一册,由于有了增值服务,这一版四大名著卖了数百万套。再比如薛兆丰在“得到”上开设的经济学课,帮助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我这两年经常跟外国人宣传中国有两个世界第一,一个是我们的网络小说,包括网络小说形成的IT生产链。另外是在中国,包括“得到”在内的一批出版人,用新的理念及新技术,提出了一个值得出版界高度尊重的理念,就是把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传授精准、可靠、系统的知识。以上这些现象,既激活了老产品,也创新了新产品。

 

  第二,我们要分析现象后面的原因,要从科学角度把这个现象为什么存在、将来的走向是什么说清楚。信息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更多的音频、视频、VR等产品,它们的本质是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由于有了互联网这样一张无所不包的网。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麦克卢汉先生在《理解媒介》里面讲的观点:人类需要信息。在最早的社会里面,谁的身体强壮,谁干活最多,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楚,因为外部是封闭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慢慢变得不对称。上世纪60年代,当互联网没有出现的时候,麦克卢汉先生就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会再一次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政治活动等工作。

 

  我们今天来看,互联网恰恰是把全世界连成了一张网,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更好地使信息、知识来推动社会进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音频产品的本质就是在回归人类最早的认知和接受知识的方法。众所周知,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是很有限的。但是要知道,人类从结绳记事之前就开始了音频交流,音频交流是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也是最符合人的生理机能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今天音频市场井喷式增长和这一因素密不可分。但是怎么把音频向深度开发,怎么把音频用得更好是一篇大文章。刚才主持人欧宏说今年是知识服务的元年,其实准确来讲,世界上最早有人提出这一概念是2003年,当时的说法是:要用知识和信息的解决方案改造出版业,提升出版业的服务功能。应当讲,这一概念提出至今仅仅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10多年产生的各种平台,在2015年时就已经有8千多个,今年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此类平台已有6万多个。我相信这一数字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长,我们要使出版工作跟上这个态势,跟上新技术的步伐。

 

  第三,有了现象及本质之后,我们出版工作应该来干什么?为此我想提几个想法:

 

  一是,我们要提升出版最本质的功能,用新技术,使知识传播、信息传递、文明传承更有效、更快捷。首先是拓展功能,使功能得到更好的拓展。

 

  二是,拓展不是一句空话,要有理念更新。刚才我讲的“得到”的理念,要结合每家出版单位的出版工作和传统优势讲出来,做出来。

 

  三是,这个世界在理念更新的同时,伴随着流程再造。2015年国际STM大会向全世界的会员提出了信息条件下的流程图,这是一个出版融合的概念,要求我们的科技出版工作更自觉地融入到科学研究、教育、经济发展、社会活动过程当中,使大家在一个社区里面及时交流信息。

 

  四是,做好知识服务,要有专门的工具。现在世界上开发出来的工具厉害极了,这样的工具每秒跟踪所有重要领域的科学研究,只要你买它的数据库,它就会给你通报世界上其他人怎么做这个事情的。总之,我们不管认识它的功能也好,发展工具也好,改造流程也好,最终的结果是要做出产品来,是通过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使知识服务更加有效。

 

  全世界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都以为出版会消亡,我们出版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出版不仅没有消亡,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我们还提升了水平,提高了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全世界的出版业去年开始又一次出现了喜气洋洋的景象。开年之初,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出版单位到年底的时候喜洋洋地交出你们最新的答卷,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