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快讯︱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2018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
联谊会暨第九届学术论坛举行
2018-07-29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1266

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2018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暨第九届学术论坛举行

 

  7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学书院、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2018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暨第九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此次论坛的议题为“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来自北美、欧洲、日本和中国香港、澳门、内地的50余位语言学者参加了论坛,中国语言学书院研修班的30余位学员列席论坛。论坛分两个阶段,主题发言阶段由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先生主持,自由发言阶段由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生主持。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解释此次论坛以“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为主题,是考虑到目前虽然中文正在向世界快速传播,但是中文在国际学界边缘化的趋势仍比较明显。科技知识领域的语言边缘化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须通过英语获取现代知识,这对整个民族而言是不便利、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政府和知识界对此必须有危机意识,除了提高全民的外语能力之外,要努力发展以中文为中心的20种语种的自动翻译技术,完善信息获取与推送的现代知识工程,让中文成为国人获取知识所依赖的语言。更要通过政策支持建立“中文自信”的学术评价体系,提升中文文本的国际声望,这是更为根本的打破语言藩篱之策。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以“中文的学术地位取决于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为题做主题发言,他认为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达中国理念,背后需要伟大的学术作品来支撑。他强调,要提高中文的学术地位,首先必须提高中国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学者必须先进入国际学术共同体,先适应国际学术规则和规范,逐步取得话语权和影响力,由此逐渐产生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成果,中文的国际学术地位才能水到渠成,舍此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朱威烈教授的发言,阐述了“国际知识的中文供给”为历史经验和近现代大国的实践所证明,是我国开展大国外交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他强调,正如我们要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一样,中国也应该积极从国际知识的供给大国走向供给强国。努力的方向包括加快国际知识供给的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继续重视翻译并加大对国际知识的储存。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祝华教授从可信度与关注度两方面反思了中文研究提高世界学术地位的难点,在于真实、踏实地在国际学术中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在国际上顶得住、站得住、有声音、有影响,“立地”是接地气,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她强调话语权不是谁能给予和谁来决定的,而是靠实力打拼出来的。话语权与中文自信的建立,一是要考虑研究的社会现象同哪些国家和地区能产生共鸣,二是思考研究成果是否会对已有的理论或学术研究方法有所创新、改善。

 

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做主题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朱威烈教授做主题发言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祝华教授做主题发言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张洪明教授结合论坛主题以及三位专家的发言,分享了他的体会。他认为,今年的论坛主题 “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用中国的语言讲好世界知识,二是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知识。在中国讲不好世界知识,那么在世界上也很难讲好中国知识。他以语言学的实例阐明,如果没有真正理解世界知识,在中国的话语语境中扭曲以后再反馈到世界上,这样创立的所谓国际学术共同体,它的性质必然存在很大问题。要让中国语言在世界上赢得地位,必须先准确理解世界故事,准确陈述中国故事,然后才能使中国故事在世界中有一席之地。

  与会学者结合论坛主题和三位主讲人的发言,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论坛气氛热烈。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发言强调,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涉及文脉、国脉,语言是知识的容器,也是获取知识的藩篱,要拆除这个语言的藩篱、提升中文文献的声望已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他建议,必须让汉语稳健、健康地走向世界;加强双语教学,加强翻译工作;还要依靠国人文明程度的提升,这是汉语走向世界和提升中文声望不可忽视的条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张洪明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所长做总结发言,他将各家之言归纳为五点可行的策略:第一,对于已经位于某些话语系统和学术系统制高点的学术范式,必须首先去了解,达到合格的程度;第二,区分西方学术中普遍性价值和民族特色,主要借鉴其普遍价值;第三,在过渡阶段,先有中文原创,再及时把中文原创用外文介绍,甚至中文原创是全本的,外文翻译是节译的。第四,需要从扎实的个案研究,逐步推导到方法和理论的讨论。第五,好的文化学术需要好的传播,即“好的行销”。在一定阶段,要考虑用更好的方式把中国人的成果传播出去。最后他强调,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汉语取代英语、全世界人都学汉语,而是建立一个更均衡合理的世界和文化交流、学术交流、语言交流的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所长做总结发言

 

 

【论坛图集】

 

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李行德教授

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

日本同志社大学李长波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顾钢教授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林华教授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雪松教授

日本明海大学史有为教授

澳门理工学院周荐教授

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

日本广岛大学卢涛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洪波教授

澳门大学徐杰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宜华教授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生主持论坛自由发言阶段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先生主持主题发言阶段

会场陈列展示的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