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者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学者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数十年课读《汉书》所得——《汉书窥管》平议
2016.08.0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浏览人次:23

  杨树达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字训诂名家之一,他一生涉猎广泛,在语法、文字、史学、文献诸领域,皆斐然名家。不管是《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居小学述林》,还是《积微居金文说》,抑或《汉书窥管》《论语疏证》,这些颇为人称道的著作中,令人赞叹的闪光之处几乎都是其训诂之得。


训诂之学  闻名学界


  张岱年1931年于《大公报·文学副刊》撰文评价江侠庵所译《先秦经籍考》(日本学者先秦典籍研究论文集),称日本多学人,而当日中国学人,只有冯友兰之哲学,陈垣之史学,杨树达之训诂学,足以抗衡日本。此年张先生尚为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其论尽显青年人的青涩意气,虽不可当真,但也足见杨树达闻名学界的看家本领,正是其具有自我特点的训诂之学。

  杨树达的训诂方法与黄侃的不同。他不仅有传统小学的基础,还融汇了西方语言学之长。因此他的训诂学与陈寅恪的史学相似,虽所治均为传统文献,然问题的发掘已然是一种新的方式。这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学术类型。只是相比陈寅恪,杨树达更多显现出清代朴学家的趣味。其文章也多以短札形式写就,重一字一词的训诂,这些均与清代学人相似,由此他也往往被误认为是守旧的小学家。


卅年精力  幸资小结


  杨树达一生名著若干,最为人称道者,非《汉书窥管》莫属。此书是王先谦《汉书补注》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汉书》学著作。杨先生于1925年3月14日出版的《汉书补注补正》(六卷)是《汉书窥管》的基础。从书名不难发现它与《汉书补注》的关系,这是一部给《汉书补注》纠谬的著作。此书出版之后颇为畅销,同年9月,商务印书馆即告知杨树达《汉书补注补正》卖出3.4万余册,而3年后出版的《词诠》则仅售出600多部。这部书为杨先生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望,狩野直喜赞其为班氏功臣,柯劭忞称其为集《汉书》之大成。1932年陈寅恪与之通信,赞其“汉事颛家,公为第一,可称‘汉圣’”。

  但《汉书补注补正》毕竟仅是一部补正之作,学问的格局并不阔大。随着对《汉书》玩味愈深,浸淫日久,杨树达所积累的札记也越来越丰富,并跳出了《汉书补注》的窠臼。1936年年中,杨树达开始在《汉书补注补正》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读书所得,整理撰写一部全新的《汉书》考释训诂之作,这就是后来的《汉书窥管》。此书于1941年初步完稿,但因战时原因未及出版。1952年秋,杨树达重新整理此书,并新增补了数卷的新注。1955年,《汉书窥管》终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杨树达在自序中说:“卅年精力,幸资小结!”卅年,遥指1925年《补正》之出版也。

 

披沙拣金  水准不凡


  《汉书窥管》有校有注,有析疑,有考讹,是杨树达数十年课读《汉书》的所得,披沙拣金,自然水准不凡。此书有三个特点:

  其一,明《汉书》行文之通例,以正句读、文字。如《金日磾传》有“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一句,这是《汉书》述及金日磾两子金赏和金建的仕进,金赏为奉车都尉时,金建为驸马都尉,因此“赏为奉车”似丢“都尉”二字。王念孙《读书杂志》即校增之。杨先生依其对《汉书》的精熟,发现这是《汉书》行文之法,非缺逸文字。他举《儒林传》“龚为弘农,歆河内,凤九江太守”,因后文有“太守”,故“弘农”、“河内”后省“太守”。又《王莽传》述六经祭酒一事,省五“祭酒”。明此,则知《汉书》通例,亦见王念孙之误。

  其二,通《汉书》上下文,以释字句,纠讹误。如《外戚传》“时又数有灾异,刘向、谷永等皆陈其咎在于后宫”,下文又有“上于是采刘向、谷永之言以报”。杨树达发现《谷永传》确实明确记载此事,但《刘向传》无之,《杜钦传》反详载此事。同时,《谷永传》曰:“时对者数十人,永与杜钦为上第焉。上皆以其书示后宫。”《五行志》载录此事,亦以谷永、杜钦并列。《外戚传》下文许皇后引《书》实出于杜钦对策之文。杨先生据此三证断言《外戚传》两“刘向”乃“杜钦”之误,所辩极是。

  其三,据《说文》以为训诂。虽无准确统计,但《汉书窥管》征引较多的文献中,无疑就有《说文》,多见于疑难字的训注。如《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曰:“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汉书窥管》则曰:“红假为  。《说文》七篇上《米部》:,陈臭米。”这是很精彩的考证。

  《汉书窥管》也偶有刻意求新而失之穿凿之处。然而美玉微瑕,并不能掩盖其学术辉光。1932年,黄侃曾告人曰:“遇夫于《汉书》有发疑正读之功,文章不及葵园(王先谦,号葵园),而学问过之。《汉书补注》若成于遇夫之手,必当突过葵园也。”二人后来虽有学问上的歧见,但当黄侃公允地评骘杨树达时,他对杨树达在《汉书》学上的功夫还是极为佩服的,而这仅是依据《汉书补注补正》作出的。若将之后二十余年杨氏治《汉书》所得加上,恃才的黄侃又会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4日第1022期)

 


《汉书窥管》(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