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实践理性批判 平装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分享到:

定价:¥28.00

购买电子书:
  • 著者:725 
  •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本印时间:2021年05月
  • 版次:1印次:14页数:200页
  • 开本:32
  • ISBN:978-7-100-02699-4
  • 主题词:实践理性批判
  • 人气:1174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3年10月

显示全部前言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理性的理论应用处理单纯认识能力的对象,并且着眼于这种应用的理性批判根本上只涉及纯粹的认识能力,因为这个能力激起疑虑,这个疑虑后来也得到证实:这个能力容易逾越它的界限而迷失于不可达到的对象或者甚至相互冲突的概念之中。至于理性的实践应用,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形下,理性处理意志的决定根据,而意志或者是产生与表象相符合的对象的一种能力,或者竟然就是决定自身而导致这些对象(不论自然的能力是否足以胜任)的能力,亦即决定其自身的因果性的能力。因为在这里理性至少足以决定意志,并且如果只是事关愿欲的话,那么理性总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于是,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纯粹理性是否自身就足以决定意志,抑或它只有作为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才能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呢?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已由纯粹理性批判证明其有正当理由然而无法经验地描述的因果性概念,这就是自由概念;现在倘使我们能够找到根据证明,这个特性事实上属于人类意志(并且因而也属于一切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那么这就不但表明纯粹理性能够是实践的,而且还表明,唯有它,而不是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因此,我们无需从事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只需从事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因为纯粹理性一经证明存在,就无需任何批判了。正是纯粹理性自身包含着批判其全部应用的准绳。因此,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就有责任去防范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想要单独给出意志决定根据的狂妄要求。只有纯粹理性的应用,倘若这种理性的存在得到证明的话,才是内在的;相反,自封为王的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应用则是超验的,并且表现在完全逾越自己领域以外的种种无理要求和号令之中。这与能够就思辨应用中的纯粹理性所说的,刚好是相反的情形。
    不过,因为正是纯粹理性的认识在这里构成了实践应用的基础,所以实践理性批判的布局在大体上仍然必须按照思辨理性的布局来安排。于是,我们必须有实践理性批判的要素论和方法论,而作为第一部分的要素论必须有作为真理规则的分析论,以及描述和解决实践理性判断中的假象的辩证论。不过,分析论之下的布局次序将与纯粹思辨理性批判中的次序相反。因为在当下的批判中,我们将从原理出发而至于概念,随后才从这里,如果可能的话,进到感觉;与此相反,在思辨理性那里我们必须从感觉出发而在原理处结束。其所以如此的根据又在于:我们现在必须处理意志,并且必须不是从与对象的关系中,而是从与这个意志及其因果性的关系中来考虑理性,因为不以经验为条件的因果性原理必须先行,然后我们才能设法确定我们关于这样一种意志的决定根据的概念,确定这些概念在对象上、最后在主体和主体的感性上的运用。源于自由的因果性法则,亦即任何一个纯粹实践原理,在这里不可避免地形成开端,并且决定惟有它才能与之相关联的那些对象。

显示全部后记

       译 后 记
    康德著作的汉译,无论于译者还是于读者,都是一桩难以轻言撂开手的事情。译者之所以放心不下,乃是因为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堪称经典的译本出世,其中原因多多,不一而足。但康德研究至今仍是哲学领域的显学;即使在中国,至少康德的三大批判不知为人们逐字逐句地爬梳了多少遍,批评者是一字一句来挑剔译文的遣词造句的,而不必替译者费心全书的照应,更遑论康德整个体系的照应。这可以算作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另一方面,康德研究在中国虽然历史不短,然而无论在深入和全面两方面却依旧是大有欠缺的,而此种不足无疑制约了译本水平的提高。读者之所以放心不下,乃是因为中国绝大多数读者是借助汉译来阅读和研究康德的,即使专家中间,单凭原文无需汉译之助研究康德的也在少数。这样,汉译对于多数研究和喜爱康德的读者,便是进入康德哲学堂奥的唯一门径。
  鉴于这样的一个事实,人们对于康德著作汉译的不满和期望,不仅其出有自,而且理由也是十分充足的,但是,这同时也使我们明白,今日中国的康德研究,无论它的研究水平如何,大大得益于先前的译本和先驱译者。而新出的译本,无论有多大的改进,总会或在积极意义上或在消极意义上,以直接的方式或间接的方式,受惠于既有译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的第二部,1788年初次出版。此著在康德实践哲学中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它在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中的位置,是一个颇大而且奥衍的题目,笔者已经另有专论,这里只拟撮要介绍与移译此书有关的版本、术语和缘起。
    在笔者的新译之前,《实践理性批判》有两个中文译本,其一出自关文运先生之笔,这是多少年来大陆的唯一译本,但因为受到许多批评,已经绝版多时;但大陆研究康德实践哲学的很少有人能够离得开这个本子。另一个汉译是由牟宗三先生完成,在台湾出版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上能够读到这个本子的人很少,笔者以前看过这个本子。由于牟宗三先生翻译康德的宗旨,并且由于他的行文在风格上与现代汉语相去较远,而且所用术语与我们现在通行的也有很大的不同,是故实有其不足之处。这样,重新移译《实践理性批判》便有十分的必要。
    笔者所据《实践理性批判》德文原本是普鲁士科学院的《康德全集》第5卷,即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V,heraus.von Königlich Preussischen Akadämie der Wissenschaften,1922。为了便于对照,汉译在页边注明上述版本的页码。同时,笔者参考了德国Felix Meiner出版社“哲学丛书”中1993年版的《实践理性批判》。此本原是由著名新康德主义者和康德研究专家卡尔•福兰德(Karl Vorländer)校订的。笔者还参照了贝克(Lewis White Beck)英译本的第三版,以及艾博特(Thomas Kingsmill Abbott)英译本第六版。贝克译文比较注重英文的流畅和可读性,因而对于德文原文的句式结构有较大的改动,而艾博特的译文相对而言较为注意保持康德原文的风格。不过,笔者注意到,贝克的译文实际上受艾博特的影响颇大,在一些较为艰涩的段落,贝克的行文往往与艾博特的几乎一致。牟宗三的汉译主要依据艾博特的英译,同时参考贝克译本。关文运译本从版权页上看是依据卡西尔主编的康德文集本第五卷译出的,但从其译文来分析,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参照了艾博特的英译本。
    术语一向是翻译哲学著作的难点。笔者措置术语时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基本术语的翻译力求一以贯之,而不随意变换;第二,术语尽可能采用哲学界公认或普遍采用的成译,只要所用术语基本切合所译德文原辞的本义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功能;第三,几乎不生造新词,而采用汉语既有的词汇,尤其是古汉语里面既有词汇。后者本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可惜由于文化断代,现代汉语使用者竟大多无力很好地运用其中的资源。
    笔者参照Felix Meiner本编制了一个索引,基本术语的汉德对照都可以在其中查到,因而就无需在这里赘言。只有一个概念例外,需要予以专门的解释。这就是“禀好”,此词的德文原文是Neigung,意指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而非人后天的选择。人的自由体现在抗拒这种禀好,而听从道德法则的决定。在康德实践著作的汉译诸本里面,此词的译法各不相同。牟宗三译为“性好”,这是一个自造的词。如果“性”按其本义,乃指人之本性,那么将Neigung理解为本性之好是不符合康德原意的,因为Neigung至多只是人的禀性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道德来说,是消极的方面。人的本性还包括积极的方面,这就是自由意志及道德法则。苗力田先生译作“爱好”,其缺点一如苗先生自己所说,“减弱了倾向的客观性”。关文运则没有通译,由好恶,爱好,喜好,而至情欲等等,从而使康德实践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消失在毫无定见的随意之中。基本概念译法的不统一,这是关译的最大缺陷之一,而对于像《实践理性批判》这样的著作来说,这往往会产生致命的误解。原因当然在于译者根本缺乏研究。笔者“禀好”之译,也出于自造。“禀”一辞用其本义,表示所受于天或自然,而非人自己的选择,“好”则表示倾向,“禀好”则意指一种自然的、客观的倾向。
    康德句式的繁复与诘屈聱牙是读过康德著作的人都深有体会的,有时长长一个段落只有一个句号,其中包括着许多分句和插入语,所谓十个手指不够用的笑话就是指此而言。艾博特的英译较为尊重原文的语势,而贝克译本对康德原文的语势和句子结构作了较大的改动,有流畅简练之美,然而尽管这种更动大多有充分的根据,却也有不少出于主观的推测。笔者的译文以尊重原著句式,语势和风格为准则,而不做过分的改写,同时也力图避免笨拙的欧式句子,遣词造句以符合汉语的规范为准;如果规范尚付阙如的话,就采取汉语的习惯用法。这自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笔者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尚需读者评判。
    翻译本书的缘起是笔者在1995-1996年第二学期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康德实践哲学”讨论班。笔者为讨论班布置了许多阅读材料,接近于欧美大学讨论班的阅读量。虽然参加者都是出于爱好来研读康德实践哲学的,但要求他们完全阅读英译或德文原著,毕竟是不现实的,而学生们也希望有一本方便阅读的汉译本。于是,建议出版社重新刊印关译《实践理性批判》,以解读者之渴。商务印书馆的武维琴和陈小文先生于是希望笔者能够校对一遍。然而历时数月,从头至尾校过之后,改动的文字已经超过原译的四成以上,而且为了照顾原译的风格,许多不尽切合原文意思的美文也未尽数改正过来。这样一个状况自然令大家都不满意,重译就是势所必然的了。笔者从1996年11月动手,至1997年1月底赴加拿大从事政治哲学研究之前,已经译毕全书三分之一强。是年9月回国后,笔者一边同时开设了《纯粹理性批判》和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两门研究生讨论课,一边开始续译《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实践哲学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罗尔斯受康德实践哲学影响之深,尤其《政治自由主义》所体现的康德实践哲学的精神,是尚少为国人所知的。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都是从康德实践哲学出发的,前者采纳的是康德的道德原则,而后者在理性信念,在理论基础和方法方面以现代的视野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康德实践哲学的精髓。这样一种研究境域,精神气氛和思想维度为翻译《实践理性批判》创造了一个绝好的状态。全书于1998年2月2日译毕;接着又费时几近一月,至1998年2月26日又校毕一通;然后再行修改润色,至3月26日最后合成定稿。
    孙永平先生帮助笔者解决了翻译中的拉丁文疑难问题,杜丽燕先生细心地通读了全部译稿,指出行文中的一些疏漏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核对了所有索引页码,笔者对于两位表示特别的谢意。武维琴和陈小文两位先生的信任和关心,使此译能够顺利完成和出版,笔者谨表谢忱。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刘风罡和厉才茂帮助核对了索引页码,于此致谢。
    翻译《实践理性批判》这样一部著作,即使在研究康德十余年之后,对于笔者来说,依旧是一个艰难的任务,而使笔者怀有诚惶诚恐之心。因为我们的职业固然有谋生的重负,但学术却恝然置之而颁行自身的法则,它并不承认这个外在的理由可以为一切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的东西辩护。在《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节,康德写道:“一方面(这是更其急迫的)避免才华横溢,通过后者,就如在聪明的点金术士那里常常发生的那样,尚无方法论的探索和关于自然的真正认识,梦想的珍宝就先行许出,而真正的珍宝却被挥霍掉了”。当笔者读到这一段文字时,愈觉康德所引的那句拉丁语,即“它受到赞扬并饥寒而死(laudatur et alget:其意思是,某种东西受到普遍的景仰,却没有人真正地去身体力行)”含义的沉痛。少年时代读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时,大生爱上层楼的情绪;而在今天便能够体会到,它们之所以负载着这样沉重的心境,原来里面蕴涵着遵守职责的决心,更包含着千古的不忍之心。人文学科因其思想和视野的独特性,原本是极其个人性的精神活动,独持己见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你还要坚持学术本身的原则,那么在我们这个喧哗翻腾的时代里,就有其极大的风险和巨大的压力了。黍离之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于是,笔者要感谢给我以理解和鼓励的朋友。
    译文容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以便日后改正。

                           译 者
                                       一九九八年三月廿六日
                            识于北京大学燕北园听风阁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言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 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第一节 定义
      注释
  第二节 定理一
  第三节 定理二
      系定理
      注释一
      注释二
  第四节 定理三
      注释
  第五节 任务一
  第六节 任务二
      注释
  第七节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注释
      系定理
      注释
  第八节 定理四
      注释一
      注释二
  一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演绎
  二 纯粹理性在实践应用中的一种拓展权利,这种拓展对于
    思辨应用中的理性本身乃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概念
   有关善恶概念的自由范畴表
   纯粹实践判断力范型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批判性阐释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概论
 第二章 纯粹理性在决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
   一 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二 实践理性二律背反的批判扬弃
   三 纯粹实践理性在与思辨理性联结中的优先地位
   四 纯粹实践理性公设之一:灵魂不朽
   五 纯粹实践理性公设之二:上帝存在
   六 概论纯粹实践理性公设
   七 如何能够思想:在实践意图下拓展纯粹理性而不因此同时拓展理性的思辨认识
   八 出于纯粹理性需求的认可
   九 人类认识能力与人类实践决定的明慧比配

第二部 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

结论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