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俄罗斯当代术语学

分享到:

定价:¥16.00

  •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页数:288页
  • ISBN:7-100-04260-7
  • 主题词:俄罗斯当代术语
  • 人气:146

显示全部序言

  《俄罗斯当代术语学》一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黑龙江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前期领导人之一,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合作在术语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十分乐意为此书作序。
  术语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学者维斯特(E.Wüster),到了70年代,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学术流派为俄罗斯学派、奥地利学派和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等。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成果向全世界播散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清醒地认识到术语规范化建设对发展科学技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纷纷急起直追。
  国人对术语的认识,最早也许要从“西学东渐”说起。至于说到较为正式的术语工作,则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9年,我国已经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科技术语的审定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术语规范化工作一直在有系统地、大规模地进行着。1950年政务院设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1985年,国务院又批准成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开展这项重要工作。经过以郭沫若、严济慈、钱三强、卢嘉锡、路甬祥等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术语工作成绩斐然,现在应该说已具有一定规模,基本上涵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主要方面,规范的科技名词框架已经大体形成,对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和促进作用。术语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因为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新学科、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名词新术语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知识化的渴望与追求日益急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知识社会文明的基石,不仅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产生很多新的概念、新的名词需要统一和规范,同时,科学名词术语对社会的影响力、渗透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长期坚持,更加努力,深入研究,科学规范,大力推广,这是科学技术名词工作者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应该作出的贡献。
  我们在肯定术语工作的成绩与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指出,我国的术语学理论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术语学本身具有很明显的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而我们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造成了文理科分家、文理科内部分工细化、学生知识面狭窄,致使人们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术语学所提出的多方面要求。2002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赴欧考察归来后,对今后术语工作的六条建议中,第一条便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求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因为这样的课程必然给予学生以多学科的知识和强烈的术语规范化的观念,完全符合“科教兴国”的方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教育理念,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术语工作内在实力的重大措施。
  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始终是国际术语组织非常活跃的成员。他们的术语学研究起步较早,特别在术语学理论方面,成果较为显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俄罗斯当代术语学》一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一著名术语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重要的理论主张。对国内读者来说,无论是想一般地了解术语学科的内容,还是想熟悉俄罗斯术语学派的情况,这本书都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当然,对于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派来说,它只能起到辅助和借鉴的作用。要建立具有对我国术语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较为系统的术语理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我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对国内的术语学理论研究以及术语学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还希望,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黑龙江大学拟议开展的其他方面的合作也能取得有效的进展和成果。

                           许嘉璐

显示全部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爆炸的发生,必然也会产生术语爆炸;在任何语言中,专业词汇的总量都要远远超过普通日常词汇的总量;而在每日每时大量涌现的新词当中,专业词汇(其核心是术语词汇)也同样占绝大多数。仅凭这几点,就可以明白,研究术语,尤其在当前,是一项多么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术语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术语学派来自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最初,术语学附属于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到20世纪70年代,则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但同时仍与哲学的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控制论、科学学等诸多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本书以概括介绍俄罗斯术语学派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建树为宗旨。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现时序性。描写术语实践,就是要交代清楚:是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些什么。其中的时间因素是个极其重要的线索。无论对全书的章节安排,还是对术语学的某个研究方向的发展历程的描写,基本上都以时间发生的先后为序。
  二、理论归纳与实践描写并重。在描述时尽量把两者糅合在一起。
  三、力求内容的客观性与资料性。为此,对一些重要学者的重要论点,采用直接翻译为主、转述为辅的办法。这对那些没有条件接触原文资料,但又对相关理论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提供较大的便利。
  四、在重点描写俄罗斯术语学派的同时,兼顾一般术语学的介绍,俾使阅读本书的读者顺便也能熟悉术语学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情况。
  全书共分八章,每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导论: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章包括人类原始的知识、科学与语言、欧洲语言的变迁、哲学从认识论到“语言的转向”以及科学界为克服“语言障碍”所作的种种努力等内容。这一章为全面深入了解术语学的一般意义与性质打下了基础,也为认识俄罗斯术语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作了铺垫。
  第二章 俄罗斯术语学派产生的背景
      ——本章描述18—19世纪俄语科学语言发展的概况。俄语是俄语术语的载体,也是俄罗斯术语学理论的“培养基”,因此,熟悉这一部分内容是认识俄罗斯术语学派必要的前提。同时,本章还介绍了推动俄国术语学产生及发展的外部因素,即主要来自西方的哲学、逻辑学以及术语学本身的理论影响。
  第三章 俄罗斯术语学派的“经典人物”
      ——本章介绍被俄国术语学界习惯上称为“经典人物”的洛特、德列津、维诺库尔以及列福尔马茨基在术语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主要功绩与建树。
  第四章 20世纪50—90年代俄国的术语学研究
      ——本章概述这一时间跨度内俄国术语学发展的一般情况,并特别对术语学内部形成的不同研究方向、术语学与其亲缘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术语学的研究方法作更深入的阐述。
  第五章 术语基本理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本章围绕科学语言与专用语言的概念、术语的定义、术语与词的关系等一般术语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阐释有代表性的俄国术语学家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六章 历史术语学
      ——本章描述历史术语学产生与发展的一般状况、历史术语研究中形成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术语历史发展的语言学因素与非语言学因素。
  第七章 术语的整理与统一
      ——本章概述术语的整理、统一与标准化工作的一般情况、理论认识的发展、整理工作的具体步骤,并提供经过整理推荐使用的文本样式。
  第八章 术语词典学
      ——本章从介绍洛特怎样编词典开始,概述术语词典学的发展历程,特别对术语词典的类型划分、类义术语词典及叙词表的编写加以阐述,并提供叙词表的样式,以使读者对有关文本有更直观的了解。
  上述前四章基本上以发展历史为主线,后四章则以学科内的不同研究方向为线索。至于每一章内的内容安排,则多半按“史”与“论”相结合的原则处理。
  本课题属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立项时的题目是《俄国术语学的理论与实践》,成书时最后定名为《俄罗斯当代术语学》。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的“俄国”既指十月革命前的帝俄,也指苏联时期,以及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联邦。这样表述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词典、词汇、术语,可以算是概括本书作者一生业务活动的三个关键词。前两个关键词大约占去了1/4个世纪还要多,而正式从事术语学研究的时间却仅仅只有三年。然而,从另一层意义上说,前两者又可以看做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又似乎是前两者一个有机的、合乎规律的自然延伸。但三年的时间对于了解并熟悉一门学科,尤其是像术语学这样涉及多个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来说,时间还是太短了。这里写下的只能是作者的一得之功、一孔之见,错误与缺点在所难免,作者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课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黑龙江大学的合作项目,其最终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我最初萌发念头选定这个课题之日起,直到最后付梓成书,一直得到潘书祥、黄昭厚、刘青等有关同志的鼓励与实际帮助。本课题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后,始终得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及其主要负责人张家骅教授的关心与支持。我还要特别感谢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的吴丽坤副教授的大力帮助。是她在莫斯科进修期间,不辞辛劳地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没有这些原始材料,整个研究工作就会无从下手。最后,我还要感谢潘红梅与吴艳二位女士为书稿的电脑录入与排版付出了辛勤、细致的劳动。成稿之后,又经郑志宏先生作了文字校对。对他们的热心帮助,我也表示由衷的谢忱。

                          郑述谱
                       于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2004年6月14日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           结 束 语</STRONG></FONT>

  按着本书原订的提纲,写到这里就该打住了。就本书应该涵盖的内容来说,这也只能是一部概括介绍俄罗斯术语学派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一般理论建树的著作。然而,就完成这个课题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材料来说,我们却深感言犹未尽,意犹未尽。考虑到国内读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把许多与俄语自身语言特点紧密相关的论述有意舍去了。另外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例如术语与认知科学、术语学与称名学等,也因为资料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割爱。
  俄罗斯术语学派创下的业绩,尤其是其理论研究成果,实在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系统介绍。尤其是在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爆炸的发生,必然会发生术语爆炸。这绝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说法,而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必然。只要回顾一下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知识与概念系统的关系,便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术语研究的进展和水平,能直接反映出全社会知识积累和科学进步的程度。仅凭这一点,我们也殷切希望,有人,哪怕不是我们,会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我们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对这个蕴藏量丰富的矿脉进行了初步的“踏勘”,或者说在彼此相隔很远的距离上,试钻了几眼“探井”,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里肯定是个值得深入开采的“富矿”,到这里来“寻宝”的人,肯定不会失望,不会空手而归;怕只怕由于我们的知识准备不足,或者其结构不适应,难以做到充分的挖掘、穷尽式的开采;但话说回来,“充分”、“穷尽”这样的字眼用在这里,本身就可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竭泽而渔”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期望并相信,在我们之后终归会有更合适的新人,持续地来做这件客观上很需要的事。
  然而,不管是俄罗斯学派也好,其他什么学派也好,归根结底,它们只能是“他山之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可以引以为鉴,但最终建立面向汉语术语的术语学理论,还只能靠我们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所做的一点点工作,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很重。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郑述谱,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词典编纂与词典学、词汇学研究,是《大俄汉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等大型词典的主要编写人员之一,并主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术语是凝集一门学科知识系统的关键词。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必然会发生“术语爆炸”,因而需要术语理论对术语实践活动的指导。俄罗斯术语学派是世界上继奥地利学派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本书全面阐述了俄罗斯术语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建树,是我国术语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及对术语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的基本读物。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
  §1.引子
  §2.原始的知识、科学与语言
  §3.欧洲语言的变迁
  §4.哲学:从认识论到“语言的转向”
  §5.克服“语言障碍”的种种努力
  §6.术语学破土而出
第二章 俄罗斯术语学派产生的背景
  §1.18—19世纪俄语科学语言发展概说
  §2.俄罗斯术语学派产生的外部因素
第三章 俄罗斯术语学派的“经典人物”
  §1.洛特——俄国术语学的奠基人
  §2.德列津的术语活动
  §3.作为术语学家的维诺库尔
  §4.列福尔马茨基的术语学思想
第四章 20世纪50—90年代俄国的术语研究
  §1.一般情况概述
  §2.术语学内的不同研究方向
  §3.术语学及其亲缘学科
  §4.术语学的研究方法
  §5.今后发展的展望
第五章 术语基本理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1.科学语言•专用语言•次语言
  §2.术语的定义
  §3.术语与词的关系
第六章 历史术语学
  §1.历史术语学的产生
  §2.有关著述的内容简介
  §3.历史术语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4.影响术语历史发展的语言学因素
  §5.影响术语历史发展的非语言学因素
第七章 术语的整理与规范
  §1.一般情况概述
  §2.相关的不同用语
  §3.对术语整理工作认识的发展
  §4.整理术语的具体步骤
  §5.科学院系统内的术语工作及其指导原则
第八章 术语词典学
  §1.洛特怎样编术语词典
  §2.20世纪60—90年代术语词典学发展概述
  §3.术语词典的类型划分
  §4.类义术语词典与叙词表
结束语
人名译名表
俄、英、汉术语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