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任继愈禅学论集

分享到:

定价:¥21.00

  •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 页数:378页
  • ISBN:7-100-04400-6
  • 主题词:任继愈禅学论集
  • 人气:194

显示全部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降,二千多年来,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它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融入固有文化主流,不断发展,几千年沿着既定的方向,走着自己的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从来都是以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思维模式来迎接外来文化的。大致可以举出以下几种特点和品格:不失自我的兼容性;与时俱进的应变性;取之有节的开发性;刚柔相济的进取性;和而不同的自主性。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道路,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色。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中国人士看作黄老清静无为的理论。景教(西方基督教的一派)在唐代最初传入中国,中国人士认为这个教“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虚,后后而妙有”,“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法浴水风,涤浮华而洁虚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无拘”。这完全是当时唐人的新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学者著《天方性理》以迎接这一外来教义。中国最早介绍佛教的著作《四十二章经》及《牟子理惑论》,都以中国传统忠孝观念来理解这一外来宗教。
  还应当指出,佛教的根基虽出自天竺,但中国人所认识的佛教并不是直接取自印度,而是来自中亚。魏晋时期,佛教经典均根据西域文字翻译成汉文转手引进的。
  中国传统宗教的忠孝观念曾得到一切宗教的认同。后来的儒佛道三教会同,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圆融无碍、海纳百川的特点。佛教文化虽然带有佛教的某些特征,但这些特征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研究佛教不知不觉与儒、道两家会合;研究儒教又必然与佛、道两家贯通;研究道教又必然与儒、佛二家相会。
  我的这些发表在不同时期涉及不同题目的文章,可以看作是佛教论文,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哲学史的论文。它既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某些论点,也体现了多年来一贯的思想方法。
  古代曾有人“悔其少作”。这是由于作者后来有了更多更好的作品,回头再看少年时期的作品,发现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才“悔其少作”。如果到了老年还没有自己满意的成果,自然用不着后悔,只能说明此人从少到老没有什么长进。还常听到一种成语,“好汉不提当年勇”,这说明此人少年时期才华横溢,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我对自己已有的成果从未感到满意,希望下一次做得好一些,等到完成后,仍然不满意。因此发表过的文章,不自珍惜,任其流散,应当属于眼高手低、了无长进的实况吧。
  多承刘烜同志关怀,不顾病躯行动不便,多次会同任雪芳同志枉顾督促,又烦劳他的高足马奔腾同志代为收集文章,送给我。我不得已,把旧日文章拼凑成一册,勉强应命。
  虽然交了卷,心里并不踏实,把若干自己并不满意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就能令人满意吗?还很难说。
  希望将来有所进益时,会有较好的成果拿出来,生也有涯,学无止境。继续努力吧。

                             任继愈
                           2004年2月20日

显示全部后记

  我生于山东平原县,4岁以后,随父母在鲁南一带生活读书。9岁以后,在济南省立第一模范小学读书(听说现在改称实验小学)。当时北洋政府提倡尊孔读经,我读《四书》是在上小学时读完的。小学老师曹景黄先生给我打下阅读古汉语的基础,是我永远怀念的第一位老师。
  1928年上初中,1931年上高中,中学时期有几位国文(现在称语文)老师,任今才(幹忱)、刘伯?、张希之先生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或哲学系毕业的,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读过梁启超、胡适、冯友兰几位先生的著作,也读过他们关于老子年代的争论文章。
  1934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旧社会读哲学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那时年轻,不考虑那些,一心想寻找真理,追究人生的归宿。入学时有十几个人,毕业时只剩下三个人,我是其中的一个。
  大学三年级,暑假期间发生了“七•七”事变,北大南迁。文学院设在湖南衡山脚下。半年后又迁往云南蒙自县。由湖南到云南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湘黔滇旅行团”。徒步旅行,走了两个多月,行程一千三百多公里。有机会看到农村败落和农民贫困景象。靠了他们承载着这个又穷又大的国家。人生的归宿,最后的真理,如何与当前广大贫困的农民和败落的农村发生关系,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问题,无法解决。我深信探究高深的学问,不能离开哺育我的这块灾难深重的中国土地。从此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不但细心阅读了大量的原始著作,甚至还照着去做。那时我只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积累丰厚,它有生命力,是活着的文化,不同于某些西方学者把中国文化积累看成考古的对象。我们的文化不但活着,还要发展,应对世界有所贡献。但苦于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清理方法。前人、外国人和时贤的著作,我觉得都没讲清楚。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各阶层。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多年,我力图把中国佛教思想纳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看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个文集中关于佛教的文章也就是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分。道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下于佛教,今后还要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向社会和学术界推荐。因为这一门学科的研究比佛教研究迟了数十年,见成效、被承认,还有待将来更多学者的努力,这个文集没收这方面的文章。
  学术研究要扎根于这块土地上,要有补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间没有纯学术,这个文集杂而不纯,但有一点可以说:我写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没说别人的话,我反对跟着凑热闹。
  全国解放后,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学着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社会和分析历史现象。初步学到了这个方法,使我十分振奋。回头来再剖析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有了下手处,过去看不清楚的,现在看得比较清楚了。这个文集的文章都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中国文化、说明中国哲学发展的习作。活到老,学到老,还要不断学习,力求有较大的长进。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神秀北宗禅法
南北禅宗异同
超脱与成仁
敦煌《坛经》写本跋
禅宗哲学思想略论
农民禅到文人禅
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三教中的佛教
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
武则天与宗教
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
佛教与中国思想文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序
隋唐哲学概说
禅学与儒学
佛教向儒教的靠拢
从程门立雪看儒教
北宋儒教对佛教的继承
从佛教到儒教——唐宋思潮的变迁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
主敬、慎独与坐禅
朱熹与宗教
南北朝佛教经学的中心议题——心性论
南朝晋宋间佛教“般若”、“涅槃”学说的政治作用
中国佛教的特点
中国的宗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宗教
佛教与东方文化
宗教、哲学与人生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导言
从中华民族文化看中国哲学的未来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美学与宗教
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中国居士佛教史》序言
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小词典》序
《世界宗教丛书》总序
介绍《中国佛教宗派丛书》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序
方广锠《八-十世纪佛教大藏经史》序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序
潘桂明《智顗评传》序
陈克明《韩愈诗文系年》序——论韩愈的历史地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