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周易经传研究

分享到:

定价:¥29.00

  •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 页数:321页
  • ISBN:7-100-04402-2
  • 主题词:周易经传研究
  • 人气:308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STRONG>
<STRONG>               出版说明</STRONG>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代表国家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平。为集中展示这些优秀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编辑出版《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文库》将按照“高质量的成果、高水平的编辑、高标准的印刷”和“统一标识、统一版式、统一封面设计”的总体要求陆续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6月

显示全部前言

  《周易》,周代筮占之书,约形成于西周初年。这部书,其主体部分由卦爻象和卦爻辞两部分组成。卦爻象由“——”和“— —”两种符号构成,极具抽象性;卦爻辞,则保留了诸多古代文献史料及“古之遗言”(帛书《易传•要》)。所以,在先秦,它的价值便超出了筮占的范围,而对诸子之学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例如,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在其晚年认真研读《周易》,所谓“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同上),“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并从“德义”的层面对《周易》中的部分卦爻辞做出了有别于“巫”、“史”的解释。战国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继承孔子解《易》的宗旨,借助于《周易》筮法的独特结构形式,综合诸家之说,演绎儒家的价值观念,编成《易传》一书。汉代尊《周易》为五经之首,成为经学家们研治的一项专门的学问——易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周易》便始终稳居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术核心的地位,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
  传统易学,关于《周易》经传,有一套系统的观念。如关于其成书,经学家们普遍认同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孔子作传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之说;关于其性质,普遍认为经传均是讲圣人之道的哲理之书;至于研究的方法,虽然有象数、义理的区别,但都不出经学解释的臼窠。其他如卦名、卦序、卦爻象与卦爻辞的关系……,等等,传统易学也都有一套比较公认的看法。这套“系统的观念”或“看法”,可以谓之关于《周易》经传的“系统的知识”。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其中还寄托了经学家乃至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因而,在他们的眼光中,《周易》经传同时也是一部教人“进德修业”、“穷理尽性”和“乐天知命”(安身立命)的圣经宝典。可以说,这套“系统的观念”或“看法”,融知识、信仰、行为于一体,人们往往透过对它的注释,来理解宇宙自然,认识社会人生,践履行为规范,提高精神境界。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嬗变,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上述“系统的观念”和“看法”受到了普遍的怀疑,例如上世纪初叶,学术界几乎到处涌动着一股“去经学化”的思潮。人们不仅抵触“经学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对两千年来“经学家”们精心建立的有关《周易》经传的“系统的知识”,也颇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于是,八卦是否伏羲所画,六十四卦是否文王所重,卦爻辞是否文王(周公)所系,《易经》究竟成书于何时,《易传》是否出于孔圣之手,《周易》经传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易传》对《易经》的解释是否合乎《易经》的本义,研究《周易》经传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在传统“经学家”那里大都不成问题的问题,一时竟都成了聚讼纷纭的热点问题。这种情况延续了约有大半个世纪,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包括与《周易》经传有关的材料在内的大量出土文献的整理发表,人们才渐渐地意识到,对于传统“经学家”们的“系统的知识”有所质疑固然有其合理性,但“疑古”而至于“过勇”,也准免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因此,不少学者利用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重新梳理传统旧说,以企纠正前此学者作出的种种“不切实际”的研究结论。有学者将这种学术研究的转向称为“走出疑古时代”。”与这种“走出”相适应,“五四”以来颇受抵触的“经学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也渐渐获得了多数研究者的“同情地了解”;有些学者甚至还对此种“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表现出了陶醉的心态。笔者曾将上世纪百年中国的这种学术走向概括为从“打破经学”到“回归元典”。而有趣的是,在此“打破”拟或“回归”的过程中,《周易》经传都曾受到了格外的“垂青”。因此,如果说,传统“经学家”关于《周易》经传的“系统的知识”,反映了传统易学中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在上世纪初叶,这些“基本问题”几乎都曾经成为经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这些“基本问题”又几乎都成了经传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拙著《周易经传研究》一书,便是要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前述基本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作一系统的梳理。
  这本小书,由上下两编共十五章组成,上编七章集中讨论《周易》古经(本书简称为《易经》),下编八章集中讨论《易传》。在上编七章中,主要涉及了卦爻象、卦爻辞、象辞关系、卦名与卦序、《易经》的成书年代、《易经》的性质、以及《易经》中的人道教训等七个专题。下编的八章,主要讨论了孔子与《易传》、《易传》成书的时代、《易传》成书的思想文化资源、《易传》解经的合理性、《易传》解经的思路、《易传》中的天人问题、《易传》中的“道”、《易传》与中国哲学等八个专题。本书力图透过与《周易》经传相关的这十五个专题,看一看在经传研究的领域中主要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其中哪些问题是传统易学讲对了,哪些问题是近人(或今人)讲对了,哪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尽其可能,对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层次问题作出反思;并努力于知识的层面,还经传一个相对准确的说法;于学术的层面,探寻现代易学研究的新思路。
  例如,卦爻象的起源问题,向来的研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古人虽然都服膺于“伏羲画卦”的成说,但在此大前提下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详见本书第一章)。近代以来,则更是言人人殊,千奇百怪,有所谓生殖崇拜说、龟卜兆纹说、古文字说、筮数说、结绳记事说、太阳崇拜说、天文历法说……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与原始时期的文化现象有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涉及到了。那么,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先哲时贤的种种观点时,究竟能不能找到一种有史料支持的、相对合理的解释呢?本书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对此做出了回答。又如卦爻象与卦爻辞的关系问题,从《左传》《国语》中记载的筮例到《易传》,再到传统易学,都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也都以揭示并说通此种关系为其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也都透过解释并说通此种关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而近代以来,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否认象辞之间有联系,注释卦爻辞也不考虑卦爻象的价值。对此,本书利用现代学者关于卦爻辞编撰体例的研究成果,证明与近人的说法相比,《易传》和传统易学的理解更具合理性。又如《易传》的学派归属问题,自汉代尊《周易》经传为经书以来,两千年间,《易传》一直被视为儒家的经典。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有学者提出异说,力证《易传》是道家的作品。于是学者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本书对这一问题则从《易传》成书的思想文化资源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易传》一书,是在汲取先秦诸家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撰述而成的,其中明显地受到了巫、史传统的影响,以及道家、阴阳家、儒家等等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系统融合诸家之说的集大成之作。而其传承或汲取诸家的思想,目的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彰显儒家的价值理想。所以,一般说来,我们仍视《易传》为儒家的作品。又如经传关系问题,传统易学虽然也承认经传的成书“世历三古”,但因“人更三圣”,圣圣相传,所以向来把《易传》看作是《易经》的标准解释,看作是认识《易经》的惟一路径。所以,两千年来以传解经,牵经就传,经传已经成为相即不离的一个整体。近代以来,有学者认为,《易经》与《易传》,性质不同,历史观念不同,因而不能根据《易传》来解释《易经》,相反应该是经传分观,以还其各自的本来面目。对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本书则从“实证的层面:经有故传有”,“解析的层面:经暗有而传明之”,“诠释的层面:经无而传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化解。
  由于上述问题的性质,决定了本书在各项专题的研究中,主要运用了实证的方法。虽然在这个讲究“包装”,重视“感觉”,追求“解释”的时代,这种方法难免显得迂腐而不时髦;但对于哲人推崇,术士标榜,“私官”两面,“雅俗”各方都能“打通”的《周易》来说,“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实证方法尤其显得合适而值得信赖。”当然,实证并不是目的。所以本书在实证的基础上,还适当地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解释学的方法等,对经传中的概念、范畴、思想进行了探讨。在上编中,本书根据孔子“学《易》可以无大过”的心得体会,透过对卦爻辞中的“断占之辞”的分析,讨论了《易经》中的“人道教训”。在下编中,本书透过《易传》解经体例的分析,从“钩沉筮法体例、揭明吉凶之理”,“借助筮法结构、演绎阴阳法则”,“超越筮法局限、贯通生命之道”等三个层面,讨论了《易传》把筮占之书《易经》引向哲理之书的解释学进路。在此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易传》中的天人问题,《易传》对“道”的认识。最后结穴于“《易传》与中
国哲学”。
  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生前对中国哲学充满信心,曾深情地指出:“中国哲学将来一定大放光彩!”但同时又语重心长地指示后人:“要注意《周易》哲学!”。本人谓之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最后的反思”(见本书第十五章)。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一直透过对《周易》经传的解释,来发掘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分明是意识到了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中的核心地位。著名易学家朱伯良教授的具有原创意义的四卷本巨著:《易学哲学史》,则在在说明,易学乃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不打通易学,将很难打通中国哲学。因此,可以预计,21世纪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能否有所突破,易学研究的深入与否将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21世纪的中国新文化建设能否继续在易学的文化宝藏中受益,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与否又将成为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
  “要注意《周易》哲学”!

显示全部后记

  1996年,笔者有幸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易学史研究”。由于该项目的学术定位是透过易学在20世纪的研究历程,反思20世纪中国学术的基本精神。加之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的写作体例的限制,所以,当时对于《周易》经传本身的基本问题未能予以系统关注。2002年,本人申请并获准立项了又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易学专题研究”,拟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集中对《周易》经传中的问题作一系统梳理。即将付梓的《周易经传研究》一书,就是这一“梳理”的最终成果。
  今年适逢笔者高校执教20周年。1984年,经商聚德先生推荐,笔者留河北大学哲学系任教。此后,曾相继师事方克立、石峻二先生研究先秦哲学。也曾问学于天津名儒杨柳桥、卢育三等先生。近年来则在朱伯崑、张立文等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易学。诸位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另外,长期以来,亦渥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诸同仁,特别是中国哲学教研室的宋志明、向世陵等先生关怀和支持。在此,利用本书出版的机会,谨向以上诸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又,该课题自立项到结项,始终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表衷心的谢意!

                          杨庆中
                   2004年10月于京郊天通苑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编,分别对《易经》、《易传》的成书年代、性质以及蕴藏宗教哲学思想等诸多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阐发。是我国近年来社科研究的优秀成果。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STRONG>             上    编
</STRONG>
第1章  《易经》中的卦爻象
 1.1  卦爻象的起源
 1.2  卦爻象的结构
 1.3  卦爻象的功能

第2章  《易经》中的卦爻辞
 2.1  卦爻辞的结构
 2.2  卦爻辞的文献史料价值
 2.3  卦爻辞中的诗歌
 2.4  卦爻辞中的“古之遗言”

第3章  《易经》中的象辞关系
 3.1  《易传》的解释
 3.2  传统易学的解释
 3.3  近人的新理解
 3.4  象辞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4章  《易经》中的卦名与卦序
 4.1  卦名的形成
 4.2  卦序的特点及排序规则
 4.3  卦序的思想特征

第5章  《易经》成书的时代
 5.1  从筮辞中的故事看
 5.2  从筮辞的语言特征看
 5.3  从筮辞中的宗教思想看

第6章  《易经》一书的性质
 6.1  《易经》为哲学书
 6.2  《易经》为历史书
 6.3  《易经》为筮占书

第7章  易经中的人道教训
 7.1  悔
 7.2  吝
 7.3  厉
 7.4  咎
 7.5  凶
 7.6  利
 7.7  吉
<STRONG>             下    编
</STRONG>
第8章  孔子与《易传》
 8.1  否定说
 8.2  肯定说
 8.3 谨慎肯定说

第9章  《易传》成书的年代
 9.1  《彖传》  
 9.2  《象传》  
 9.3  《系辞传》
 9.4  《文言传》
 9.5  《说卦传》
 9.6  《序卦传》与《杂卦传》

第10章  《易传》成书的思想文化资源
 10.1  巫、史的影响
 10.2  阴阳学说的影响
 10.3  道家思想的影响
 10.4 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11章  《易传》解经的合理性
 11.1  经传分观
 11.2  以传解经
 11.3  实证与诠解

第12章  《易传》解经的思路
 12.1  钩沉筮法体例、揭明吉凶之理
 12.2  依据筮法特点、演绎阴阳法则
 12.3  超越筮卦局限、诠释生命之道

第13章  《易传》中的天人问题
 13.1  《易传》论天
 13.2  《易传》论人
 13.3  《易传》论天人关系

第14章  《易传》中的道
 14.1  “道”的存在形式
 14.2  “道”的基本内涵
 14.3  “道”的主要功能

第15章  《易传》与中国哲学
 15.1  《易传》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15.2  《易传》与中国哲学的形上传统
 15.3  《易传》与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
 15.4  《易传》与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