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 精装东大哲学典藏•萧焜焘文丛

分享到:

定价:¥96.00

购买电子书:
  • 主编:  
  •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本印时间:2018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5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6686-7
  • 读者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者,哲学爱好者
  • 主题词:自然辩证法研究
  • 人气:33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本不可多得的自然辩证法教材。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萧焜焘(1922-1999),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哲学教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理事长,著有《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等著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由“导论”、“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和“科学技术论”构成,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一般特征,以及辩证法是宇宙自然、科学思维和科学技术这三个领域中事物和人类活动的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认为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和科学技术论的辩证统一体。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4
一、古代自然哲学... 4
二、近代自然哲学... 9
三、现代自然哲学... 15
第二节 旧自然哲学的扬弃和新自然哲学的复归... 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自然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22
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3
二、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3
三、自然运动和历史运动的统一... 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科学技术论的辩证统一体... 27
第一节 宇宙自然论... 27
一、宇宙自然论的本质... 27
二、人和自然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28
三、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特征... 29
第二节 科学思维论... 33
一、人是科学思维的主体... 33
二、社会实践是科学思维的源泉... 35
三、科学思维的辩证过程... 36
四、科学思维的本质... 44
第三节 科学技术论... 47
一、科学技术论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 47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目的性... 52
三、科学技术目的性的展开过程... 5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归宿,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强大力量... 5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之一... 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只有落脚到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强大力量... 6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为基础,促进哲学与科学的同步发展... 70
第一篇 宇宙自然论
第四章 作为物质世界的自然界... 7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 79
一、物质的客观存在... 79
二、物质的实体与属性... 81
三、客观存在的辩证性... 85
第二节 物质形态的层次结构性... 87
一、物质层次结构的划分... 88
二、物质层次结构的特点... 92
三、物质层次结构的辩证法... 95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过程性... 97
一、实体与过程的统一... 98
二、层次结构在过程中展开... 100
三、宇宙自然的整体过程... 102
第五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105
第一节 自然界的历史性... 105
一、从存在到演化... 105
二、宇宙、天体、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109
三、物质生命的异化... 114
第二节 客观演化过程... 117
一、运动不灭原理... 117
二、热力学的演化观... 119
三、进化论的演化观... 122
第三节 进化与自组织... 125
一、自组织及其形成条件... 125
二、自组织的目的性... 129
三、自然目的性与社会目的性... 133
第六章 人和自然... 136
第一节 人类的产生... 136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136
二、人类产生的根本机制... 138
三、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140
第二节 人类世界... 142
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客观基础... 142
二、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及其产物构成人类世界... 143
三、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145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分合关系... 147
一、顺应自然与变革自然的矛盾... 147
二、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 149
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性... 150
第二篇 科学思维论
第七章 感性直观... 155
第一节 观察... 155
一、观察的实质... 155
二、观察的原则... 158
三、观察与问题... 161
第二节 实验... 164
一、实验的特点... 164
二、实验与仪器... 169
三、实验与理论... 170
第三节 直观... 172
一、直观的特点... 172
二、直观的抉择性... 173
三、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173
第八章 知性分析... 175
第一节 一般科学方法的灵魂... 175
一、知性是科学方法的本质... 175
二、近代方法的核心与现代方法的基础... 178
三、知性是感性通达理性的桥梁... 178
第二节 逻辑方法... 179
一、逻辑方法是知性思维的典型形式... 179
二、逻辑方法的内在结构及其规律... 182
三、逻辑方法的进化与趋势... 189
第三节 数学方法... 194
一、数学方法的知性特征... 194
二、数学方法中质与量的互补共进性... 199
三、数学方法中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转化... 202
第九章 理性综合... 212
第一节 理性是知性的归宿... 212
一、知性思维的局限性与实证性... 212
二、知性抽象思维和理性具体思维... 215
三、理性综合是知性分析的根据与归宿... 218
第二节 从科学假说到科学理论... 220
一、假说构成的原始综合性... 221
二、假说实现的实证性... 222
三、假说向理论转化的辩证综合性... 224
第三节 现代系统思维的整体性... 232
一、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的辩证发展... 232
二、系统思维的基本原则... 239
三、协同与自组织方法... 245
第三篇 科学技术论
第十章 科学技术形态论... 25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知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52
一、知识的常识形态... 253
二、知识的科学形态... 254
三、知识的哲学形态... 25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基本形态... 259
一、科学技术的经验形态... 260
二、科学技术的实验形态... 264
三、科学技术的综合形态... 271
第三节 科学技术基本形态的哲学性... 279
一、科学技术的实践性... 280
二、科学技术的辩证性... 283
三、科学技术的具体性... 285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发展论... 289
第一节 技术— 科学— 技术... 289
一、从技术到科学... 290
二、从科学到技术... 293
三、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295
第二节 综合—分化—综合... 298
一、原始综合... 299
二、科学分化... 302
三、辩证综合... 304
第三节 手工技艺—基础理论—工程技术... 308
一、手工技艺... 308
二、基础理论... 311
三、工程技术... 316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价值论... 322
第一节 经济价值... 322
一、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 323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326
三、科学技术与天人合一... 329
第二节 文化价值... 332
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332
二、科学技术与思想感情... 335
三、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 337
第三节 人生价值... 341
一、科学技术与人生态度... 342
二、科学技术和人类进程... 344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理想... 347
结束语... 350
第一版编后记... 353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随着实证科学的兴起,人们力图回避“自然哲学。这一概念,往往把它同旧的自然哲学相提并论。其实,恩格斯从来没有一概否定过自然哲学,他反对的只是那种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自然哲学,即那种“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的自然哲学;对于在科学发展中形成的自然哲学,恩格斯非但未予排斥,恰恰正是他所追求的目的。他那部尚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辩证法》,正是企图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体系的准备,并为这一体系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认为近代唯物主义是18世纪实证科学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是18世纪科学的最高峰,是第一个自然哲学体系。然而,这个体系的机械力学的特征,导致了它的僵死性、偏执性,未能全面地、动态地刻画宇宙自然的真实的整体图景。恩格斯依据19世纪科学发展的辩证综合趋势,在哲学上作了辩证综合的最初尝试,着手创立一个新的自然哲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体系。由于马克思逝世后给他;特来的繁重任务,使他中断了这一研究。但他留下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为我们建立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科学体系,勾画了轮廓,指明了方向。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内容正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将如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一样,成为本世纪以后科学的最高峰。

纵观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已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综合—抽象分析—辩证综合的过程;与之相适应的是,自然哲学也经历了一个由古代自然哲学—近代自然哲学—现代自然哲学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