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斗争与和谐: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的阐释 平装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分享到:

定价:¥42.00

  • 著者:120221 
  •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本印时间:2016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42页
  • 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2480-5
  • 读者对象:哲学系学生,哲学研究者、爱好者和普通读者
  • 主题词:海德格尔(Heidegger,Martin1889-1976)哲学思想研究
  • 人气:197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堪称汉语世界关于“海德格尔与早期希腊思想”这一课题的最深入研究。

 

  海德格尔对前苏格拉底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但汉语专著仍较为罕见,本书正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关评论:

  本书堪称汉语世界关于“海德格尔与早期希腊思想”这一课题的最深入研究。思想之事最难说开端,此书值得推荐——孙周兴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振华,1982年9月生,上海南汇人。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访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译著: [德]特拉夫尼著,《海德格尔导论》(第一译者),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发表论文: 1.“从古典希腊哲学到早期希腊思想——再论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载于《现代哲学》,2012年第1期。 2.“试论黑格尔《安提戈涅》解释”,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同时收于《德意志思想评论》第5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海德格尔对前苏格拉底思想家,即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的解释的总体研究。海德格尔对前苏思想的解释依时间顺序可分为五个阶段:前史(1919年至《存在与时间》)、摸索性起步(30年代初)、决定性开端(1935年)、高峰(40年代前期)和晚期(二战以后)。 本书的考察集中于后三个阶段,它们真正表现出海德格尔基于自己思想雄心的、对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本质阐释。本书以1935年的《形而上学导论》为出发点和参照系,围绕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两股力量,即polemos和logos进行展开,追踪了海德格尔思想从强调斗争到强调和谐的转变过程。在这条考察线索上,海德格尔对前苏格拉底思想的解释,以及海德格尔本人的思想特点,都得到了进一步揭示。本书还从总体上评价了海德格尔返回前苏格拉底的意图与可能性,指出这条道路的启发行及其限度;并试图在海德格尔之后,借助更多思想家、学者的视角,来摆正前苏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关系,思考西方哲学的未来走向。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 1
第一节 主题 / 1
    一 主题 / 1
二  本书思路 / 9
三  几点原则 / 14
第二节 名称 / 16
一  名称 / 16
二  三个开端性的思想家 / 19
第三节 文本 / 23
第一章 海德格尔回到早期希腊的过程 / 33
第一节 早期希腊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出现 / 34
一  自然与φύσις的涌现:《形而上学的基础概念:世界—  
  有限性—孤独》 / 36
二  早期希腊的地位 / 44
第二节 古典希腊与早期希腊的区分 / 48
第二章 为什么要回到早期希腊? / 53
第一节 20 世纪初的德国古典语文学 / 53
第二节 柏拉图 / 65
一  《泰阿泰德》中的遮蔽问题 / 66
二  相论 / 77
三  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 / 81
第三节 技术、退步、等待 / 83
第三章 阐释早期希腊的基本原则 / 105
第一节 敬畏 / 106
第二节 悬搁 / 116
第三节 对话 / 120
第四节 翻译 / 128
第四章 人与存在的斗争:从πόλεμος[战争]出发   / 133
第一节 《 形而上学导论》之前的πόλεμος [战争]解释 / 138
一  第一次解释:海德格尔与施米特 / 138
二  第二次解释: πόλεμος [战争]与   ἁρμονία[和谐] / 150
第二节 《 形而上学导论》与πόλεμος [战争] / 159
一  赫拉克利特的πόλεμος[战争]   / 159
二  巴门尼德与πόλεμος[战争]   / 174
三  悲剧与早期希腊思想 / 181
第五章 从斗争转向和谐:阐释的高峰 / 193
第一节 早期希腊思想在存在历史中的位置 / 193
第二节 阿那克西曼德: 现身在场与僵持性 / 202
第三节 巴门尼德 / 220
一  πόλεμος[战争]地位的下降   / 221
二  λήθη[遮蔽]地位的提高 / 226
三  对敞开性、自由域的阐发 / 236
第四节 赫拉克利特 / 241
一  φιλεῖ[爱] / 242
二  ὁμολογεῖν[协调一致]     / 271
第六章 存在与人的和谐:晚期阐释 / 285
第一节 需用 ( χρὴ) / 290
第二节 本有 ( Ereignis) / 301
第三节 疏朗 ( Lichtung) / 307
评论 / 317
第一节 贯通性总结 / 317
一  希腊的,更希腊的,不再是希腊的 / 317
二  原初统一 / 326
三  从赫拉克利特到巴门尼德 / 333
第二节 思想简别 / 343
一  文本基础 / 345
二  巴门尼德解释 / 348
三  游戏:海德格尔未予重视的残篇 / 350
四  柏拉图 / 353
五  原初统一:存在与存在者 / 363
第三节 斗争与和谐 / 367
一  斗争与和谐:Innigkeit / 367
二  早期希腊与古典希腊 / 374
参考文献 / 385
一  海德格尔文本 / 385
二  海德格尔研究文献 / 389
三  其他文献 / 393
附录 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家残篇的翻译对照表 / 397
一  阿那克西曼德 / 398
二  巴门尼德 / 400
三  赫拉克利特  / 408
索引 / 429
后记 / 439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海德格尔认为, 事情的关键是在柏拉图那里去理解真理从无蔽转变为正确性的这个过渡本身。 “过渡”的意思非常重要,它指向的是历史的发生事件而非某种固定的状态。柏拉图代表一个历史的身位,希腊的早期时代和古典时代在柏拉图那里得到划分。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强调,我们不是要首先了解在其原初性中的作为ἀλήθεια 的真理,也不是要了解作为正确性的真理,而是要理解两者之间的真正“ 缠绕”(Verstrickung),要看到这两种真理理解是如何在柏拉图那里互相混淆起来的。在柏拉图那里发生的并不是ἀλήθεια 的非黑即白式的突然断裂,而是两种意义含混不清的重叠。 ἀλήθεια 的原初含义和后世的坍塌含义在柏拉图那里交织在一起。 正是这种交织与含混, 在后世演变为ἀλήθεια经验的彻底丧失。 正如 《 哲学论稿 ( 从本有而来)》所说:“ 柏拉图(参照洞穴比喻解释)实际上是这样一位思想家:在他那里,在向陈述之真理的过渡中,还清晰可辨ἀλήθεια 的最后一次闪耀。”在海德格尔眼中,柏拉图宛如一个黄昏:在此之前是明亮的白昼;在此之后则是一片长夜—弥漫了西方历史两千年之久的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