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8.00

  • 著者:141434 
  •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本印时间:2019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8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014-7
  • 读者对象:初中以上师生,中文系师生
  • 主题词:中国文学军事文学古典文学研究
  • 人气:22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生动可感的解读作品,稀缺可贵的空白之作。
编辑推荐:按照时间和体裁进行精心编排,为读者勾勒出中国古代战争文学发展流变的大致轮廓,从诗经、唐诗、宋词直到明清小说,本书对每个历史阶段代表性文学体裁中的经典军旅题材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彩评述;史论结合,将中国古代战争文学的逻辑线条清晰描述出来,给人以史论引导和思想启迪。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曦,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著有《〈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合著《史记笺证》、《读诗入境》等,主编《史记论丛》第九集至第十四集。2008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七套的《周末开讲》栏目主讲《屈原与端午节》(共四集)。2014年7月至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栏目主讲中国古代军旅战斗诗词与革命先辈战斗诗词。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以专题论文的方式,系统探究了自先秦至晚清的一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诗经》、《孙子兵法》、《老子》、《左传》、《六韬》、《史记》、《汉书》、《三国志》、三曹诗文、边塞诗、《三国演义》、《水浒传》、《孽海花》等,阐释其中军事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
作者试图走进每一位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心灵深处,体会他们的人生体验、文化心态、价值理念、艺术创造等,以富有创见的思想成果,推进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研究。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1
先秦编第一
《诗经》颂战诗及其遭遇误读的分析................................................................ 16
以英雄豪杰望女界
  ——管窥《诗经•卫风•伯兮》等女性题材作品的英雄书写 ............. 29
《孙子》譬喻的历史文化阐释............................................................................ 34
基于“譬喻”视角的《孙》《老》比较............................................................ 47
《孙子兵法》十三篇题解.................................................................................... 54
汉魏编第二
游走于“崇儒”与“爱奇”之间
  ——《史记》战争叙述探索...................................................................... 75
试论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对外战争.................................................................. 94
司马迁笔下项羽精神探索................................................................................ 107
倚剑对风尘 慨然思卫霍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探微.................................................... 119
窦婴之死与汉武帝尊儒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探微.................................................... 127
戾太子“私问《穀梁》而善之”发覆............................................................ 135
“马班异同”视野下的《汉书》战争叙述探索.............................................. 146
“两面人”曹操及其《蒿里行》........................................................................ 161
曹操曹植父子英雄书写比较论析.................................................................... 167
唐宋编第三
“少年”岑参及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5
“人民诗人”杜甫及其《石壕吏》.................................................................... 193
盛唐边塞诗若干问题论析................................................................................ 203
两宋军旅诗词十首赏析.................................................................................... 223
明清编第四
“倔强书生”刘基及其《题陆放翁〈晚兴〉诗后》........................................ 239
《三国志演义》官渡之战叙述探索.................................................................. 246
《三国志演义》赤壁之战叙述探索.................................................................. 259
《三国志演义》夷陵之战叙述探索.................................................................. 275
大儒郑玄与枭雄刘备关系探微
 ——《三国志》《三国志演义》读书札记一则...................................... 290
《水浒传》前七十一回武装斗争性质探索...................................................... 296
书生切莫空议论 头颅掷处血斑斑
  ——试论曾朴《孽海花》中的“中日战争时代” ................................. 317
附录编第五
“武经七书”之《吴子》述略.......................................................................... 331
“武经七书”之《司马法》述略...................................................................... 339
“武经七书”之《六韬》述略.......................................................................... 347
高山仰止追司马 壮心不已谱新篇
  ——读韩兆琦先生新著《〈史记〉与传记文学二十讲》 ...................... 356
假如没有司马迁
 ——再读韩兆琦先生《〈史记〉与传记文学二十讲》 .......................... 360
“《史记》与人文精神”学术论坛(节录)..................................................... 364
兼具“集成”与“开先”之功的项羽研究成果
 ——读张大可先生新著《论项羽》 ......................................................... 370
参考书目............................................................................................................ 376
后记.................................................................................................................... 381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题 评
拙作《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即将出版之际,多年来求学探索的历程一幕幕浮现眼前。
1983 年9 月至1990 年7 月,在河南大学这所触目皆为民国建筑的典雅古朴的校园里,我待了整整七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几次选择,记得都是在这所校园做出的。比如专业方向。1986 年5 月某日中午,我与一群同学课后走出河大十号楼(该楼又称飞机楼。从高空俯视,该楼的平面造型呈飞机状,故称),向大学西门的方向走去。当时我正为选择研究生专业的事而举棋不定,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河南大学中文、历史两大学科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几乎每一个专业方向都有硕士点,每一个硕士点都有很好的导师。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拿不定主意该选什么专业。那天我往学校西门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有一个声音在心头响起—“中国古代文学,就它了!”那一刻,时空仿佛静止,我停下脚步,呆呆地望着简陋的西门,心里有一点小激动,当时就意识到那应该是自己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做出这种选择,主要是受了李泽厚、庞朴等人论著的影响。从那时开始,我便踏上了这条研读古代典籍的“美的历程”,迄今算起来已有三十余载。
在这条“美的历程”上,数不胜数的古代先贤在我眼前“复活”了。他们有哪些独特的思想、艺术创造?他们能够给今人的文化心理建设提供什么样的有益借鉴?我试图一一地去了解。怎样去了解?我采取了看似最笨拙但却自认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原典,努力还原古人生活的特定历史文化情境,努力一步步走进古人的内心。2007 年7 月我在中华书局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在该书的“后记”中,我提到了自己采用的所谓“文学诗学”的研究方法,认为“不能孤立地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而应多方面地把握司马迁的价值理念、人生体验、文化心态等,构建司马迁撰述《史记》的文化语境”。这种研究“路数”,很自然地延续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一书的撰述上。
中国古代军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中国古代文学辉煌成就的重要表现领域。2000 年7 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后,我任教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史论教研室,那时就计划撰写本书。后来我担任教研室主任,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更意识到写作此书的必要。我试图在本书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的系统性,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同时期的军事文学代表作家、作品,以此揭示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主要特征。二是研究的纵深性,综合运用文艺学、军事学、历史学、哲学、美学、文化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主要采取专题论文的方式深入研究古代军事文学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份书稿,距离这个目标自然有很大距离,但如果出于自我勉励的需要,还是可以不“谦虚”地说:在古代军事文学研究领域,至少迄今还未在国内见到与拙著选题相同的著作。人们可以读到研究边塞诗的专著,可以读到研究古代战争小说的专著,也可以读到古代军事文学简史,但却很难找到一本兼顾多个历史时期、多种文学体裁的论著。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为了能让每一篇论文有新意,自己往往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阅读大量材料。这是获得些微发现的必要前提。如此“用功”写出的论文,我希望是有意义的,我希望能揭示古人在军事文学领域创造出的文化价值。我会好奇于司马迁何以青睐一代“战神”项羽,试图写出司马迁寄寓在项羽身上的文化思考;我会基于对三国时期各种文献的阅读,从曹操的《蒿里行》入手,揭示曹操的基本人格特征;我会基于对卷帙浩繁的杜诗研究成果的阅读,从杜甫的《石壕吏》入手,说明杜甫何以会荣膺“人民诗人”的桂冠;我会基于对《三国志》《三国志演义》的对读,揭示罗贯中的战争文化思考;等等。
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常常因此信心不足,是身边师友亲朋的关怀和鼓励,支撑着我顺利地写出了一篇篇文字。感谢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恩师—韩兆琦先生、张大可先生。韩先生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长期担任中国史记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张先生是中国史记研究会现任会长,我曾任该学会的副秘书长。
二十多年来,我参与了两位先生主持的多项学术工程,如《史记笺证》《史记疏证》等。多年来他们示范给我的,不仅仅是理论造诣、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生活态度,是那种热爱学术、勤勉探索、永不停歇的生活态度。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像他们那样活着,哪怕进入人生的暮年,也绝不停止专业努力。感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朱向前先生。朱先生是当代军旅文学研究的一面大旗,是这个领域学术成就最高者。在我担任《军艺学报》主编期间,朱先生多次慷慨赐稿,指点教诲。如今又为拙作赐序,让我感激不已。感谢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刘庆先生、任力先生、钟少异先生。2009 年下半年,出于军艺教学评建工作的需要,我在军科战略部第四室进修了半年,追随几位先生研读《孙子兵法》和中国古代军事史。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中华书局的编审周旻女士。2011 年10 月,译注《孙子兵法》出版,迄今该书已累计销售超过二十万册。2016 年9 月,译注《六韬》出版;2018年1 月,译注《吴子·司马法》出版。上述拙作的责编均为周旻女士。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我深深懂得了何谓敬业精神。感谢李琳女士、纪梦楠女士。从2014 年7 月开始,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栏目讲解中国古代、现当代军旅诗词,每周一期,延续至今。
她们是这个节目的编辑,工作非常认真,督促着我一篇篇地细读军旅诗词,一点点深化在这个领域的探索。
感谢我的大学同班同学郭素琴女士。多年来她对我的无私帮助、诚恳支持,让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最善的心灵。坐冷板凳读书写作至今,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的鼓励。
感谢商务印书馆丁波先生、贺茹女士,南开大学的郭玉春先生,他们为拙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拙作得以出版,首先应归功于他们的慧眼提携和认真校改!

 

精彩内文选读
辛弃疾的《摸鱼儿》作于淳熙六年(1179)三月。前一年,他刚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湖北转运副使,如今又改任湖南转运副使。从官职的频繁调动中,可以看出朝廷对他已不甚信任。词人无法亲临疆场以实现抗金大志,宝贵的光阴被白白消耗掉,心情郁闷无比。赴任前,同官王正之设宴为他饯行,辛弃疾感慨万端,挥毫写下此词。概括而言,这首词有两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与一般的政治抒情词不同,未将词人的满腔忧愤直接道出,而是上片写伤春,下片写宫怨,两片似乎在内容上并无必然的关联,颇费人思索。南宋罗大经说此词若出现于汉唐之时,“宁不买种豆种桃之祸?然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终不加于罪,可谓盛德”(《鹤林玉露》)。这段记载说明此词确有寓意。作者遥承了《离骚》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巧妙地将伤春、宫怨两类不同的情怀贯穿在一起,暗含了无穷的政治怨恨。具体说来,上片通过描述对春光零落的惋惜,寄托了对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南宋朝廷的忧虑;下片则通过运用陈皇后、杨玉环、赵飞燕等一系列宫廷典故,抒写了英雄见弃于朝廷的慨叹,对权奸小人做了愤怒的诅咒。除了借助比兴寄托绾联上下片外,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也费了一番苦心。表现在开头的残春景象与结尾的烟柳斜阳是遥相呼应的,使得全篇首尾圆合,意脉似断实连。
其次,此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也就是说,作者宏大的气魄、愤慨的情绪能时时从沉郁柔婉的意境中透示出来,使全词呈现出刚柔相济的风貌。如上片在写惜春、怨春、留春的缠绵意绪时,笔法与一般的婉约词人有所不同,常出现一些极具力度的笔墨,像首句“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利用控诉无情风雨来表现惜春之情的。陈廷焯评论道:“起句‘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百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白雨斋词话》)又如下片在写完陈皇后的哀怨后,突然出现了口吻与前面完全不同的声色俱厉之语: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以受宠一时的玉环、飞燕皆化为尘土,诅咒嫉贤妒能的小人绝不会有好下场,向投降派发出了严正的警告。陈廷焯之所以说此词“沉郁顿宕,笔势飞舞,千古所无”(同上),其道理正在于此。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爱人。他们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本书的题签就是父亲陈文基写的。
想起一路走来师友亲朋们给予的恩德,我深感无以回报。感谢你们!为了你们,我一定会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