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 精装张祥龙文集

分享到:

定价:¥198.00

  • 著者:1302 
  •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本印时间:2022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61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676-1
  • 读者对象:中国哲学、比较哲学、现象学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者或爱好者
  • 主题词: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 人气:34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全新视角解读儒家哲学思想史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祥龙,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和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获得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世界哲学》《哲学们》《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海德格尔、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西方哲学笔记》《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儒家心学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作者将儒家心学的源头推至古代印度,将古代印度的心学思想与宋明心学对照讲解,细解心学概念的源头及含义。宋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高峰,作者在现象学的视域下,为读者重现了心学的起源、发展、顶峰。本书的创造性阐释,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先秦儒学,感受中国古典哲学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开篇辞  
第一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一):古代印度的正统心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吠陀》和《奥义书》中的心学  
第三节 《瑜伽经》:修心之法  
第二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二):印度佛教心学  
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唯心证悟  
第二节 唯识学的基本主张和来源  
第三节 阿赖耶识的原时间性和转识成智  
第三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三):禅宗和本心意识的当代理解(威廉詹姆士)  
第一节 禅宗  
第二节 什么是本心?如何识本心?—詹姆士的解说:显潜意识的边缘交汇  
第四讲 华夏心学:《周易》和道家心学  
第一节 《周易》提供的心学土壤  
第二节 老庄心学  
第五讲 北宋心学  
第一节 周敦颐  
第二节 程颢  
第三节 谢良佐  
第六讲 南剑三先生和陈白沙  
第一节 杨时  
第二节 罗从彦
第三节 李侗   
第四节 陈白沙
第七讲 王阳明的人生与开悟经验  
第一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一):出生至贬谪贵阳  
第二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二):复起、平叛和晚年学说的确立  
第八讲 王阳明生平特点分析  
第一节 王阳明的家庭和亲人  
第二节 王阳明的个性和身体  
第三节 王阳明为学行教的阶段  
第四节 王阳明悟道的特点  
第九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一)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义:吾性自足,吾心即理  
第二节 知行合一于心体诚现时  
第十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二):现象学阐释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害:对象与价值的共生  
第二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一):胡塞尔的视野  
第三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二):舍勒的新解  
第四节 对象/ 价值、知/ 行的合与分  
第五节 《五经臆说》残篇如何佐证龙场之悟和“知行合一”?  
第十一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一):“致良知”的含义及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第一节 “致良知”之义  
第二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第十二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二)  
第一节 新视野中的“致良知”之义:回到生命情境时晕中的原发意向构造  
第二节 致良知之法的得与失  
第三节 致良知与禅宗的悟得心体的比较  
第十三讲 “四句教”和阳明学中的弱普遍主义倾向  
第一节 王阳明的哲理新贡献  
第二节 “四句教”的出现  
第三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一)
第四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二)
第五节 王阳明学说中的普遍主义向度  
第十四讲 阳明后学的分流  
第一节 “四无”与“四有”:钱德洪致良知的工夫论  
第二节 王龙溪的“良知见在”说  
第三节 对王龙溪良知见在说的批评  
第十五讲 罗近溪以赤子之心致良知:宋明心学的又一高峰  
第一节 王心斋的安身立本、日用是道学说  
第二节 罗近溪的生平和悟道  
第三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一):孝悌慈的人生依据与《周易》解证  
第四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二):赤子之心  
第五节 对罗近溪学说的总评  
结语  
主要引用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儒家心学是宋明道学的一翼,另一翼是理学。心学与程朱理学有共同的动机,即应对佛教的挑战,更透澈地说明儒家学说,更自觉地实践儒家道统——从尧舜到孔孟一系——的高明之境。当然“理学”“心学”这个区分比较粗糙,因为还有气学等其他学派。我们现在关注的就是所谓“心学”。大家一般用“宋明理学”来称呼整个宋明儒家哲学的主流,但是我认为还是叫“宋明道学”比较好,因为宋明儒家哲学除去“理学”外还有“心学”等其他形态。这就是宋代、明代出现的一种“新儒学”,它和先秦儒家以及汉唐儒家都不一样,是儒家的一种新形态。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理”(“理学”和“心学”都讲“理”,只是方式不一样),而这个“理”的背景就是佛教甚至某些道教的东西,比如《太极图》。先秦儒家是由孔子创立(当然在孔子之前已经有广义的儒家,比如周公等),孔子创建的儒家的特点是讲“仁”,而他的教育手段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通过“六艺”来造就君子,在君子的基础上希望再塑造仁人,仁人里面最突出的、有事功的就是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原本儒家的特点。但到了宋明,由于受佛家和道家影响,他们有了新的信心:比如通过《周易》化的华严宗和《太极图》,居然就能够直接领会世界的原本的意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时间去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去学六艺等等呢?尤其是心学,它要更直截简易地实现这学说和人生境界,也就是将“格物致知”之“物”首先看作这正在格物之人的心及其表现(事),不再兜圈子(通过六艺),而是说只要我一下子能抓住里面的道或理,我就能直接地成为君子、成仁,甚至成为圣人——当然这是里面比较激进的说法。而这时候为什么他们的信心会大增,也就是为什么能引发出宋明道学,就跟佛教入华及其中华化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