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回忆苏格拉底 平装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分享到:

定价:¥20.00

购买电子书:
  • 著者:4575 译者: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本印时间:2016年07月
  • 版次:1印次:13页数:204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02386-3
  • 主题词:回忆苏格拉底
  • 人气:676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
2003年10月

显示全部后记

  译后记
  本书的翻译是从1963年开始的,1965年上半年译完,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趁机阴谋篡党夺权,出版部门人员下放、事业停顿,十年动乱,几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若不是林彪、四人帮被粉碎、党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国家一切活动重又走上正确轨道,这个小小译本很可能永远没有和读者见面的机会。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除对照希腊原文外,还参考了Johannes Irmscher 的德译本《Xenophon:Erinnerungen an Sokrates》以及Sarah Fielding,E.C.Marchant等人的英译本。这些译本中相关部分常常出现差异,显然这与这几位译者对于原文理解的出入有关,也有是由于他们所依据的原文版本不同而产生的歧异,对此,我在如何取舍上,都择要在脚注中加以说明。我这样做的意思是要向读者交代,原书有过不止一种的版本,或者虽是同一版本,原文有过这样那样的不同译法,借以开阔眼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书中专名译音,凡约定俗成的,例如:“柏拉图”,希腊原文为Πλάτωυ,字尾有n音,英文一般译为Plato,但也有译为Platon的,我采用的中译名即作柏拉图,又如“苏格拉底”,希腊原文为∑ωnράτης ,英文为Socrates,保留了字尾的s音,中译名通为“苏格拉底”则把字尾的s音略去了,因这些中译名沿用已久,已成习惯,即不再更动。其它的译名,一律根据希腊原名,尽可能使其接近原音,连名字最后的s或n音一般也予以保留,其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力求接近原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中译名反求希腊原名时可以提供一条线索。译者既无意标新立异,也不反对用稍为简略译法以免过于冗长,只要能行得开,为大家所接受就好。
  按本书希腊文原名为“ ΘΕΝΟΦΩΝΤΟΣ ΑΠΟΜΝΗΜΟΝΕΥΜΑΤΑ”译成中文就是“色诺芬的回忆录”,并未讲回忆的是什么事或什么人。因苏格拉底这个名字在希腊已家喻户晓,就象中国《论语》一书,虽然没有提到孔子的名字,但一般人都知道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我国一般称此书为《苏格拉底回忆录》,这个书名易误为是苏格拉底本人的回忆,所以,我现改译书名为“回忆苏格拉底”。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因此,也有把它译为《师门回忆录》的。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希腊雅典人,据说父为雕刻师,母为助产士。有人说他是古希腊哲学家阿基老(Archelaus)的弟子,是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的再传弟子。早年对自然科学颇感兴趣,精通当时的量地学(即几何学)和天文学,后因立志研究人类道德改造问题,乃毅然放弃与人类行为没有直接关系的几何学及天文学,专以探索人生目的何在(何为善)以教导雅典青年为职志。他自己没有留下什么著述,我们所知道关于他的事迹都是得自他的学生们的著作,主要是色诺芬和柏拉图二人。色诺芬是个军人,柏拉图是个思想家,虽然两人都出身贵族奴隶主家庭,但他们的秉赋不同,爱好各异,而苏格拉底是个多方面的天才,因而两个人笔下所描绘的苏格拉底也颇不相同,其实不过是两个人继承并强调了老师教诲的不同方面而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号称希腊三杰,三杰之中以苏格拉底为首,其思想对西方世界文明影响极大。就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不能不说有一部分应归功于苏格拉底。他教导人要“认识自己”,又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甘愿以身殉道(原则、信念),而不愿苟且偷生,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他的伟大处。但是,苏格拉底作为生活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中的个人是有其局限性的,他的天文学知识距近代相差甚远,他过分强调了知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意志的作用(这一点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曾试图加以纠正)以及他的多神论思想都是他受历史条件局限的证明。我们研究苏格拉底,贵在批判地继承,撷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许有人会说,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有什么好继承的呢?对于这种见解,笔者不敢赞同。黑格尔是人所共知的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加以革命的改造,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这一点谁又能否认呢?研究一点苏格拉底的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我想肯定也会有一定好处的。
  大卫•施特劳斯认为,“我们对于耶稣历史的知识是不完全的,也是不确定的”,而“苏格拉底的形象则要清晰明确得多,尽管他比耶稣还要早四百年”(《耶稣传》德文原著382—383页)。但是,和他的意见正相反,以为苏格拉底的事迹充满神话传说的也大有人在,例如,美国圣母大学法学教授安登-赫尔曼•克鲁斯特(Anton-Hermann Chroust)就写过一本叫做《苏格拉底,人和神话》(Socrates,Man and Myth)的书,提出了不少他认为是神话而非史实的问题。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对于离我们时代久远,由于文献不足或互相矛盾而弄不大清楚的历史人物,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领域。
  本书中的章节分段以及每章前的提纲都非原著所有,而是后人所加,一并译出是为了读者的方便。
  由于译者学识浅陋,对苏格拉底很少研究,译文舛谬之处在所不免,敬祈读者指正。
                          译 者
   1981.11.12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贵族奴隶主思想家,他精力充沛、慷慨大方、幽默异常。毕生从事口头宣传,语言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哲理。与人谈论时,常从别人的谬误或矛盾着手,把别人思想引到他要阐述的问题方面来,但他没有留下著作。因此本书的问世为深入研究苏格拉底提供了可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