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2.00

  •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 页数:260页
  • ISBN:7-100-00366-0
  • 主题词:亨利
  • 人气:467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写1414—20年英军以寡敌众战胜法军的故事。它的爱国主义内容在莎士比亚当时英国对抗西班牙的斗争中,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反法西斯的斗争中,都起过鼓舞士气的作用,深受英国人民喜爱。
    用历史事实写成剧本,通过演出,使人形象地看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值得褒扬,哪些应予贬斥,并从中接受经验教训,是教育人们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伊丽莎白朝的英国,这种教育尤其有它的特殊意义。英国从扫帚草王朝(旧译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1327—77年在位)起,到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即位时为止,一百多年中烽烟遍地,战祸连年,断断续续的英法百年战争和持续三十年之久的玫瑰战争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只有到了都铎王朝,国内才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在女王伊丽莎白时代又击败了西班牙舰队,解除了外来的威胁,从此国势日强,民心振奋。从这些历史事实中人们取得的惨痛教训就是要使国家强盛,人民安宁,首先要有一个权力集中,足以摄服诸侯的王室,其次要有一个英明能干,励精图治的君主。为了普及历史知识,使那些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看不懂历史书的人们也能记取这些教训,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舞台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历史剧。这些历史剧使人们懂得以往灾难的根源所在,知道今后要追求怎样的理想。在这方面莎士比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从开始写剧本时对《亨利六世》加以改写起,到他三十五岁时为止(包括据说是和约翰•弗莱切合作写成的《亨利八世》在内),一共写了十个以英王名号为题的剧本,对从理查二世到亨利八世九个英王几乎都已触及。通过这样系列的介绍,人们对国家兴衰,社会治乱的来龙去脉可以一目了然。
    十个英国历史剧中写得尤其出色的当推《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这三个剧本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前两个剧本中亨利五世还是年轻的哈尔王子,最终在他的父亲去世后即位为国王,占了较大的篇幅,简直可以说前二个剧本写的就是他的前半生。不过在《亨利四世》上下篇中莎士比亚为了增添风趣,安插了一个喜剧式的人物福斯泰夫。这个角色的长相滑稽可笑,行为卑鄙无耻,酗酒好色,谎话连篇。要在现实生活中定是个令人望而生厌的家伙;但在舞台上却由于他的插科打诨、幽默风趣,充沛的生活乐趣以及包含真理的老实话,而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连伊丽莎白女王看了也赞不绝口,觉得还不过瘾,希望剧作者继续写下去,使莎士比亚简直欲罢不能。他只好在《亨利四世》下篇的谢幕词中许愿:“让约翰爵士(即福斯泰夫)继续登场,还要贡献你们一位有趣的角色,法国的美貌的凯瑟琳公主。”
    但在《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亚没有实现他的诺言的上一半,而是一开始就通过快嘴桂嫂的口述让福斯泰夫在病榻上死去了。这是因为《亨利五世》是一阕赞扬亨利五世的丰功伟绩的英雄史诗,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剧本中,安排几个俯首事敌,卖国求荣的叛徒和几个贪鄙无耻,唯利是图的小人,来和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会起到使主题更鲜明的作用;但要穿插进一个象福斯泰夫那样的笑匠却是不相宜的,那样做会冲淡戏剧的庄严气氛,和剧作者的主要意图格格不入。
    根据历史记载,亨利五世在位只有九年。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和法国的战争。在和勃艮第公爵取得默契的情况下,亨利五世于1415年8月率兵一万五千人入侵法国,9月攻下哈弗娄,10月25日被迫与兵力数倍于己的法军决战,取得了阿金考尔战役的大捷。但由于所带兵力有限,不得已撤师回国。当时法军之所以不堪一击,主要是由于内部不团结。法王查理六世患精神病,昏庸无能,由太子掌握政权。和太子争权的还有以阿玛涅克公爵为首和以勃艮第公爵为首的两派。统治阶级内部如此分崩离析,抵御外侮自然软弱无力。亨利五世利用敌人内部纷争的大好时机,于1417年再度出征法国,历时三年,至1419年底占领了整个诺曼底,迫使法国投降,签订了特洛华和约,承认亨利五世为法国王位继承人,并以法王之女凯瑟琳公主嫁给亨利五世,希冀因王室联姻而永结盟好。
    历史剧《亨利五世》的主要情节和霍林谢德史书所载大致不离。不过为了加强戏剧性,莎士比亚往往把时间压缩,加快情节发展。剧中除了一些配角如弗鲁爱林等,历史上没有记载,还有第一幕中法国太子派使者捎来网球对亨利进行嘲弄和讥讽,第三幕中法公主向侍女学英语,以及最终一幕的亨利求婚等场面,可能出自剧作家的巧思虚构以外,其余的人与事大多真实有据。当然,这个剧本主要写的是亨利五世和英法交战,其他人物和事件只能起到陪衬、烘托和对照的作用。剧本对亨利五世的高大形象通过多种表达形式予以充分展示。一开始就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和伊里主教的交谈对亨利五世即位以后的政绩予以肯定,并把他描绘为一个既有文才武略,又有道德修养,治国有方,深孚众望的圣明君主。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各种美德也逐渐更充分地显露出来。如在讨论出师法国时他表现得既能深思熟虑,统筹全局,又能敞开思想,博采众议。又如他在几次接见法国使者时,都能待之以礼,有时还犒以重金。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从不失态,充分显示了一国之君应有的豁达大度,饶有政治家风度。在出师之前,先剪除内奸,事先搜集了充分和确凿的证据,但又不露声色,直到适当时机,突然行动,使对方猝不及防,无法狡赖,真是做得干净利索,称得上是胸有成竹,明快果断。他统率军队,纪律严明,对违法乱纪者,一律处以军法,即对巴道尔夫、尼姆之流,和他曾有交往,也毫不徇情,堪称刚正不阿。在强敌当前,身处险境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毫无怯懦之色,阿金考尔一役之能够取得全胜,多半应归功于他的表率作用。决战前夕,微服出巡,既了解军情,又鼓舞士气。在出巡时他有一段很长的独白,我们可以从中对他的高超的思想境界略窥一二。他身居王位,但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一心孜孜不倦为国事操劳。更难能可贵的是毫无骄矜之气,始终保持冷静。在阿金考尔大捷之后,他能考虑到兵力单薄,孤军深入,必遭不测,因此并不乘胜追击,而是毅然决然按原定计划班师回国。就是他向法公主求婚的方式,也别具一格。既不矫揉造作,又不死板生硬,而是动之以情,喻之以理,在温文尔雅中不失刚毅之气,充分表现了好男儿的英雄气概。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他是个智勇双全,道德高尚,既能高瞻远矚,又能洞察一切,有忧国忧民之志,又有任劳任怨之德的贤明君主。他具备了一个理想君主应有的一切品德。无怪人们把他看做英明君主的典型,而把《亨利五世》视为爱国主义的范本。
    《亨利五世》中的亨利王和《亨利四世》中的哈尔王子,前后判若二人。从一个玩世不恭,放荡无羁,出没于酒家客店之间,与市井小人为伍,声名狼藉的浪荡王孙公子到一个品格高尚,举止庄重,能文善武,精明强干为众望所归的圣明贤君,中间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哈尔王子是怎样逾越这一巨大差距,完成他那奇迹般的转变的?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经过仔细揣摩,我们不难觉察到在他身上具有许多连他的浪荡生活也淹没不了的时而放出异彩的美质。他聪明机智,英勇善战,心地善良,性格开朗,豪爽跌宕,平易近人。他厌恶那些谄媚求宠,阿谀奉承,捏造谣言,搬弄是非的“笑脸的佞人”,因此不愿长期在宫廷里。他痛恨虚伪。他的父王一再现身说法告诫他不要经常在公众场所抛头露面,使人由于不常见到他而对他产生敬畏。他父亲的说教对他非但不起作用,相反地可能还会引起反感。从他即位之后就把理查二世的尸体迁葬威斯敏寺,在决战前夕祈祷上苍不要在这时候记起他父亲的罪过等事看来,他很可能对父王的作为是深感不满的;只是慑于威势,不敢说出罢了。另一方面他年轻时也不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在《亨利四世》上篇第一幕第二场的结尾,哈尔王子有一段独白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我完全知道你们(指福斯泰夫之流),现在虽然和你们一起无聊鬼混,可是我正在效法太阳,它容忍污浊的浮云遮蔽它的庄严的宝相,然而当它一旦穿破丑恶的雾障,大放光明的时候,人们因为仰望已久,将要格外地惊奇赞叹。”由于他胸怀大志,又具有这些美德,所以他在登基之后,能改弦易辙,一反以往之所为,这是不足为奇的。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独力完成的最后一个历史剧,它的首次上演可以确定在1599年4月至6月之间。在写作方法上这个剧本有许多特点。首先,亨利五世二次出征法国,前后共达六年之久;但莎士比亚却只着重地写了阿金考尔战役,对其他有些情节则是通过每一幕前的开场白加以连缀和补充,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全面,使人既有前后连贯、完整无缺的感觉,又不因平铺直叙、反复重演类似的场面而感到厌倦。而阿金考尔一役也确实富有戏剧性。两军对阵,实力悬殊。英军的精疲力竭和法军的兵强马壮形成了鲜明对比。作战前夕,在英军方面从上到下人人感到岌岌可危,决心殊死一战,而法军方面却是人欢马跃,骄傲轻敌,准备大量抓获俘虏。然而战争结果,却恰恰相反:拥有优势兵力的法军被杀得尸横遍野,一蹶不振,而处于绝对劣势的英军却以微不足道的伤亡换来了全胜。这种戏剧性的大反复会给英国观众带来多大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最后,在胜败已成定局之后,亨利五世从法国使者蒙乔的嘴里打听到战场附近的城堡叫阿金考尔,就把那次战役命名为“阿金考尔之役”,这真是道道地地的“画龙点睛”。这些手法都说明了莎士比亚的写作技巧正在日臻完善。在人物塑造方面,莎士比亚也能做到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几乎所有的角色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法国人讲话中很多是法语;快嘴桂嫂喜欢用听人说过但还未弄清涵义的长字眼,弗鲁爱林、麦克摩里斯等不是出生于英格兰本土的人说的英语带有乡土口音,语法错误百出;粗识之无而又好卖弄的毕斯托尔一会儿说上一言半句似通非通的拉丁语,一会儿用上个把西班牙词语,一会儿又七不搭八地把法语当作英语来理解;尼姆则是三句不离口头禅,并且一个劲儿地乱用当时流行的字眼;艾丽斯说的英语带有法语腔调;倒是侍童既通英语,又通法语,能替毕斯托尔当翻译,这是由于他原来是由哈尔王子送给福斯泰夫,可能服侍过哈尔王子,受到过一些贵族社会的熏陶和训练。其次从剧中人的说白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为人。真是闻其声如见其人。譬如桂嫂的心地善良,软弱无能,没有主见;毕斯托尔的卑怯、贪婪,装腔作势,欺软怕硬,一副无赖相;弗鲁爱林的迂腐、固执和民族偏见;以及法国皇太子的轻率浮夸,色厉内荏都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尤其是凯瑟琳公主的形象天真烂漫,伶俐活泼,逗人喜爱。在最末这一点上莎士比亚确实实现了他在《亨利四世》谢幕词中所作出的诺言。

                            支 荩 忠
                         1985年4月于扬州师院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描写1414—1420年英军以寡敌众战胜法军的故事。剧中人与事大多真实有据。作者把亨利五世描写成一个既有文才武略,又有道德修养,治国有方,深孚众望的圣明君主。由于作者的精雕细刻,剧中的君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完全是一个英明君主的典型,而历史剧《亨利五世》则成为英国爱国主义的范本,深受英国人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