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0.20

  • 出版时间:1998年11月
  • 页数:242页
  • ISBN:7-100-01350-X
  • 主题词:特洛伊罗斯克瑞西达
  • 人气:529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是一部有争议的戏剧。它创作于17世纪初,莎士比亚戏剧生涯的黄金时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它没有引起评论界或戏剧界的重视。但到了20世纪,它突然成为西方剧坛上久演不衰的剧目之一。主要原因大概是这部在艺术上具有多重性的剧作很适合20世纪西方观众心理上的要求。
    《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是由两个相互穿插着的故事组成的:一是古希腊对特洛伊的战争,二是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恋爱故事。剧情的梗概如下:在希腊围困特洛伊城的第八年,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叛逃到希腊方面的一个教士的女儿克瑞西达。开始时,克瑞西达对特洛伊罗斯的求爱装作很冷淡。特洛伊罗斯不得已只好请求克瑞西达的舅舅潘达勒斯为他说情。由于战争已经延续了八年,双方都在讨论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在特洛伊城,国王的儿子们在不断争论是否将战祸的根源美人海伦归还给希腊人。在希腊军营里,众将领责怪主将阿奇利斯满足于过去的战功,拒绝迎战特洛伊人。希腊将领同意了克瑞西达的父亲用战俘去换来克瑞西达的请求。就在交换战俘的前一天晚上,潘达勒斯成功地安排了两位恋人的幽会。虽然两人在分别时立下山盟海誓,但克瑞西达一到希腊军营却投入新情人戴奥密狄斯的怀抱。当时特洛伊罗斯和他的哥哥正来希腊军营赴宴,在暗中目睹了这一背信和不贞的行为。第二天在战场上,特洛伊罗斯与情敌戴奥密狄斯相遇,血战一场,但双方势均力敌。特洛伊的主将赫克托尔立了大功,但他在卸装休息时,受到阿奇利斯的暗算,他的尸体被阿奇利斯拴在马尾后拖回希腊营地。赫克托尔的死预示着特洛伊城的覆灭即将到来。
    1603年2月,这个剧第一次在伦敦书业公会注册,但当时似乎未出版。1609年重又登记,并以四开本的形式印了两次。第一次印刷时封面上注明“该剧曾由国王供奉剧团在环球剧院演出”;第二次印刷时却只字不提演出的事。这说明此剧起初是为文化程度较高的观众写的,它根本就没有在公共剧场上演过,而只可能在贵族宅院或法学院内部演出。1623年,这个剧收入第一版对开本。剧本创作的确切年代无法查证,但根据书业公会的注册记录,以及对莎士比亚同期作品文笔风格的考证,一般认为这个剧本写于1602年。
    剧中的两个故事,特洛伊战争来源于古希腊文学,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以及后来转写的作品,如英国中世纪作家利德盖特的长诗《特洛伊记》和16世纪凯克斯顿的散文体译作《特洛伊的回顾》。关于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英国14世纪诗人乔叟的同名长诗。乔叟笔下的克瑞西达是一个受人同情的遭受命运愚弄的弱女子,她只身到了希腊军营后,不得不逢场作戏,而她的心里还是爱着她的特洛伊罗斯。但莎士比亚笔下的克瑞西达更接近当时流行的同题材故事中娼妓的形象,而克瑞西达的舅舅潘达勒斯则是一个十足的拉皮条的。
    这些早期作品为莎士比亚的剧作提供了素材,但《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并不是这两个故事的简单的凑合,莎士比亚是在这两个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个艺术上很复杂的剧本。关于这个剧的分类,编辑和学者一直争议很大。1623年的第一版对开本把它列于历史剧和悲剧之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英国出版的新阿登莎士比亚全集中,这个剧被称作悲剧;而在美国出版的河岸版莎士比亚全集中,它被列在喜剧之中。莎士比亚的这个剧并不是单纯的历史剧、喜剧、悲剧或讽刺剧,而是同时兼有这四者的特点。特别是莎士比亚对希腊史诗上英雄人物的嘲弄态度值得注意。这种多重性和反传统的讽嘲增加了这个剧在艺术上的复杂性,同时也更加得到20世纪文学评论界、戏剧界和莎剧爱好者的喜爱。
    对于今天的观众和读者来说,这个剧有许多引人之处。例如,它为我们了解英国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在希腊军营的辩论中(一幕三场),尤利西斯有关degree(等级、秩序、治)的一段演说常被学者和评论家摘引,认为是对起源于中世纪并一直延续到18世纪初的“生命之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s)学说的最简明扼要的阐述。在特洛伊城的那场辩论中(二幕二场),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同代人对“荣誉”的态度。同时,这个剧自始至终贯穿着命运女神决定人生悲欢离合的宿命论思想。
    从莎士比亚对素材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戏剧大师在戏剧创作过程中的兴趣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和爱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两大基本活动。但在剧中,莎士比亚感兴趣的并不是战争和爱情本身或其结局,他浓墨重彩地渲染的是剧中人——特别是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对于战争和爱情的反应。莎士比亚的天才也正是从他对于这些人物的细微的刻画中,对于人性的探讨中展现了出来,这是莎士比亚后期剧作的主要艺术特点。
    每个莎剧各有其意境和“世界”,在《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伊丽莎白一世全盛时期繁荣昌盛的乐园,也不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世外桃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世纪盛行的等级森严的“生命之链”已被打碎;旧时对于荣誉的传统观念也不复存在;全剧是在死亡和混乱中结束,看不到有什么解脱的希望。对于饱尝过两次世界大战之苦,面临核威胁并陷入文化危机和幻灭之中的20世纪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这样的一个“戏剧世界”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符合他们的口味。这大概就是《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在20世纪突然倍受重视的原因。

                            何其莘
                           1992年2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故事发生在特洛伊战争的第8个年头。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克瑞西达,一个已投靠希腊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儿。由她的舅舅帮助牵线,两个情人幽会了。希腊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在特洛伊宫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后主战派占了上风。按照克瑞西达父亲的请求,希腊人提出用她来交换被俘的特洛伊战将。刚刚离开她的情人,克瑞西达马上投入新的希腊情人的怀抱。这一切都被特洛伊罗斯看在眼里。第二天的战事也对特洛伊人不利,他们又损失了一员主将。特洛伊城的末日已经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