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哲学史讲演录

分享到:

定价:¥32.00

  • 著者:2293 
  • 出版时间:1997年02月本印时间:2014年06月
  • 版次:1印次:10页数:401页
  • 开本:32
  • ISBN:978-7-100-01872-2
  • 主题词:哲学史讲演
  • 人气:32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3年10月

显示全部后记

    这一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亦即米希勒第一版本第十四卷)译出的。这一册译本的内容只到德文本第十八卷第423页亚里士多德为止。德文本第十八卷中所包含的其余部分,归入中文译本的第三册。
    我们译这第二卷时,也还是认真地参考了原书第二版的霍尔丹英译本。我们曾根据英译本作了一些校订和补充的工夫,读者可于本书中译者的小注里看得出来。
    这一卷涉及到希腊哲学的中坚部分,这一部分是充满了辩证法的内容的。关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三家的叙述,黑格尔比西方任何其他资产阶级哲学史家都给以较多的篇幅,较多的注重。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生动有趣、有关实际道德生活的论述,同时也具体地谈到了诡辩与辩证法的差异。关于智者派,黑格尔对普罗泰戈拉有相当同情而肯定的叙述,他强调智者派传播文化的功绩和从各种不同的观点看问题的理智教养,他特别对高尔吉亚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有所揭示。
    书中对苏格拉底的死,曾作了深刻的、辩证法的、历史的分析,指出苏格拉底突出地强调个人内心理智的确信,违反了当时的风俗、伦理或宗教,其被处死实有其必然性。对苏格拉底用来教导道德的辩证法,黑格尔亦有着重的论述。
    黑格尔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阐述,曾用了很长的篇幅,很多的力量。他特别强调评述柏拉图辩证法的消极一面,亦即使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解体的一面。在论述柏拉图的逻辑学时,他集中阐述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辩证法思想;在论述柏拉图的自然哲学时,他特别注重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关于柏拉图的精神哲学,他着重阐述“国家”篇和“菲利布”篇中的思想。他指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缺点固然一方面在于不很现实,但另一方面也在于不够理想,因为真正的理想性是与现实性统一的。关于柏拉图为叙拉古城邦制定宪法一事,黑格尔批评说,宪法是时代的产物,意思是说,凭哲学家空想出来的宪法是不会起现实作用的。
    黑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高于柏拉图。他说:“在他的真正的思辨里面,亚里士多德是和柏拉图一样深刻的,而且比他[指柏拉图]发展得更远、更自觉;对立也获得了更高的明确性。”(第284页)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和辩证法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这与列宁强调亚里土多德的“客观逻辑”,并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笔记”,第333—5页)的话,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黑格尔在论述亚里土多德时,一贯地抹煞他的唯物论方面的特征,尽量把他解释成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从他以亚里士多德的继承者和完成者自许这一点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黑格尔这种企图把哲学史解释成唯心论发展史的手法,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曾作了着重而尖锐的批判。
    在叙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黑格尔特别着重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对亚历山大的影响,以及两人间的师生情谊。这些材料是别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中所没有的。他的目的在于表明思辨哲学对实际政治的影响。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时,他指出柏拉图的理念虽是具体的,但与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形式)比较起来,却缺乏能动性、生命、主观性以及理念各环节的规定。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范畴作了较详的阐述。关于认识问题,他指出亚里士多德是最注重经验的,也是最思辨的,经验与思辨有很好的结合。黑格尔用很长的篇幅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强调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中注重内在运动、“隐得来希”和目的论、必然性。实质上这都是指客观辩证法,是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参考的重要材料。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哲学,黑格尔特别叙述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尤其着重阐述理性灵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最后他才叙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认为形式逻辑没有内容,它的内容是由外面给予的。他一再强调形式逻辑的“认识的方式仅仅有主观的意义;其判断、推论也不是事物本身的判断、推论”,“只是具有理智的主观形式,物自体还是一种与它们不同的东西。”(第376-7页)黑格尔关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论述,可以供研究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时参考。
      *        *        *
    本卷的翻译工作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组织的。智者派哲学部分是王维诚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原本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哲学部分是由黄枬森、王太庆合译的。小苏格拉底学派三家是颜健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原本整理出来的。柏拉图部分是贺麟译的,亚里士多德部分是方书春译的。全书各章均曾经宗白华校阅一遍。贺麟、方书春、王太庆除自己所译的部分以外,并曾校阅了其他同志的全部译稿。专名索引是王太庆指导两位资料员编制的。最后编排整理主要是由王太庆负责。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蒂宾根大学(巴登-符腾堡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的关于哲学史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由他的弟子在其身后根据他的大学讲义编纂而成,煌煌三大卷(中译本分四册),以哲学史的理论问题为导言,然后是远古东方哲学(包括中国和印度哲学);本书的重头是第一部的希腊哲学,依历史顺序,分别评述了伊奥尼亚哲学、毕泰戈拉及其学派、爱利亚学派、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留基波、德谟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苏格拉底及其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新柏拉图学派等;第二部论述中世纪哲学,包括阿拉伯哲学;经院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第三部是近代哲学,依次论述培根到波墨;思维理智时期,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马勒伯朗士、洛克、霍布斯、牛顿、莱布尼茨、巴克莱、休谟、孟德斯鸠、卢梭等等;最后讲述最近的德国哲学,包括了康德、费希特、谢林等。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部 希腊哲学

     第一篇(续)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甲、智者派
  一 普罗泰戈拉
  二 高尔吉亚
 乙、苏格拉底
  一 苏格拉底方法
  二 善的原则
  三 苏格拉底的命运
 丙、苏格拉底派
  一 麦加拉学派
   1.欧凡里德
   2.欧凡里德
   3.斯底尔波
  二 居勒尼学派
   1.阿里斯底波
   2.德奥多罗
   3.赫格西亚
   4.安尼克里
  三 犬儒学派
   1.安底斯泰纳
   2.第欧根尼
   3.晚期犬儒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甲、柏拉图
  一 辩证法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乙、亚里士多德
  一 形而上学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1.心理学
   2.实践哲学
    (1)伦理学
    (2)政治学
  四 逻辑学
     *      *      *
译者后记
专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