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圣经后典 宗教文化丛书

分享到:

定价:¥23.60

  • 出版时间:1999年11月
  • 页数:561页
  • ISBN:7-100-02683-0
  • 主题词:圣经
  • 人气:724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4>译 者 序</FONT>

  《圣经后典》原是基督教《圣经》的组成部分,中世纪以后,新教徒们将这部分作品排除在正典之外,称为后典。
  后典包括人物传记,宗教故事,智训,书信和祈祷词等,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然而形式又格外的生动活泼。且看女英雄尤迪,在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勇敢深入敌营,施展美人计,智取敌酋之首,从而挽救了民族的危亡。青年但以理,在法庭上挺身而出,伸张正义,终使无辜者幸免于难。所罗门等人的智训,实在是富有人情味的哲理诗,演说如何择偶,如何赴宴,以及在亲人去世时如何忍痛节哀……。波澜壮阔的马加比起义,更将往昔人间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
  比文学成就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提供了纪元前数世纪里犹太人的历史、生活、思想、礼拜和宗教习惯等极有价值的资料。循着这条途径,人们才有可能对于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早在六年前,当时任宗教所副所长的赵复三先生就曾建议我翻译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方才脱稿。我妻黄渤为本书誊清了部分译稿,并且改正了一些错字。由于译者水平所限,难免有些误译,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1985年9月

显示全部前言

             <FONT size=4>再版前言</FONT>

  本书出版已经8年了,如今修订再版。再版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改正某些词语和译名,使之进一步规范化。还有就是更换全部插图。当选图来自美国出版的圣经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久宣 1995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显示全部后记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古希伯来人就出现在亚洲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他们支帐篷,放羊群,过着野营式的游牧生活。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这些人离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辗转迁徙到迦南地(巴勒斯坦)定居。迦南地多山,缺少水源,遇上天旱无雨,人们往往要逃荒到尼罗河三角洲去。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这些希伯来人逃荒到埃及,一住四百余年。开始时大受欢迎,后来就沦为奴隶了,被迫做苦工。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希伯来人逃出埃及,跨红海,越西奈沙漠,长途跋涉,历数十年,终于抵达约旦河畔,重返迦南地。希伯来人进入了士师秉政的时代,与迦南人展开了连年不断的争战。公元前1030年,以色列建国。扫罗王,大卫王,不管本身有什么缺点、错误甚至罪行,都以对外用兵而名垂史册。这种战乱局面直至所罗门时代方才平息。智慧之王所罗门化干戈为玉帛,把以色列国推向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成南北二国,南边的叫犹大国,北边的叫以色列国。后来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灭,犹大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沦陷,犹大国人被掳到巴比伦去。他们在流放之地过着屈辱的生活,但是多数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时刻怀念故都耶路撒冷。巴比伦被波斯推翻以后,犹太人遇到特赦,得以重返家园。大约在公元前333年,波斯被希腊征服,亚历山大大帝把希腊政权扩展到巴勒斯坦地区。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四个将军各霸一方,其中多利梅将军建立的埃及马其顿王朝和西流古将军建立的叙利亚王朝,先后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这些希腊统治者的共同特点便是倡导“希腊文明”,推行“希腊化运动”,甚至公开拍卖大司祭职位,不断激起犹太人的反抗,终于酿成了波澜壮阔的马加比起义。时值公元前二世纪,起义者不仅在犹太地区赢得了独立,而且继续向北推进,先后拿下撒玛利亚和北加利利。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其版图扩展到几乎与大卫时期相等。
  在动荡的年代里,法利赛人党,艾赛尼教团,撒都该人党,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在马加比起义支持者的后裔们中间,逐渐形成主张与异教徒隔离的两股虔诚者派别。一派称为法利赛人,积极干预世俗生活,他们强调一种繁琐的口头法,使人无所措手足,成为谨小慎微的君子。另一派称为艾赛尼教团,他们隐居在死海岸边的关兰修道院里,地处旷野,几乎与世隔绝。他们在全国各地还有一批同情者,也都不问世事,洁身自好。这两派都想进天国,所不同的是,前者积极进取,后者则准备坐享其成。法利赛人颇有一些新思想,其中之一便是相信死人复活,这是与撒都该人绝然不同的。撒都该人身居耶路撒冷,乃是一伙司祭贵族集团。作为司祭,他们讨厌法利赛人那种越俎代庖的作法——自作聪明地解释律法,干预司祭职。然而撒都该人本身对于宗教问题又毫无兴趣,这些人只承认摩西五经为权威著作。保守的神学观念与灵活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致使他们成为“希腊化运动”的积极拥护者。
  公元前63年,罗马人乘机攫取了巴勒斯坦,把它划归叙利亚省,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公元前37年,以土买族的希律登上巴勒斯坦的宝座,他就是大希律王。大希律王对上奉迎罗马皇帝,对下讨好犹太人。尽管如此,犹太人仍然恨他,因为他毕竟是个外国人。
  公元66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遭到残酷镇压,直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再度沦陷。犹太战俘被拍卖到地中海沿岸各地。
  犹太人、以色列人和希伯来人,大体上指的是同一种民族,这里既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叫法,也存在着彼此间的细微差异。关于希伯来人,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是亚伯拉罕的祖宗“希伯”;另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是“来自河那边的人”(河指幼发拉底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是“流浪汉和出卖苦力的人”。至于以色列人,那是在希伯来人征服迦南地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的称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至1020年之际。希伯来人的第三代祖先雅各又名以色列,后来便以此为民族的名称了。《旧约》中与以色列人对应称谓的犹大人,先是指犹大支派的人,后来则专指犹大国人。犹太人的称谓出现最晚。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沦陷,犹大国民成为巴比伦之囚,在流放的过程中,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感情因为受压迫而愈益强烈,生活习惯与当地人迥然有别,开始被称为犹太人。直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再度沦陷以后,犹太人的称谓才普遍流行起来。
  希伯来人说希伯来语,那么,希伯来语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令人扑朔迷离达数百年之久。在中世纪,西方普遍认为希伯来语是全人类的母语,在开天辟地时就已存在。上帝说:“要有光!”用的就是希伯来语。犹太学者们甚至断定,阿拉伯语和亚兰语是从希伯来语演变来的。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他们说,希伯来语是从阿拉伯语或者亚兰语演变而来的。直到现在,比较语言学家们方才得出大体一致的看法:希伯来语乃是古代闪米特人的一种方言,流行于迦南地,被那些迁居此地的希伯来人采用了。希伯来语在历史上分成三个时期:1.圣经希伯来语,流行于公元三世纪以前,《旧约》中的大部分篇章都是用这种希伯来语写成的;2.教法希伯来语,这是在公元200年编成的犹太教法集里所使用的书面语言,从未在口头上使用过;3.现代希伯来语,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希伯来语在犹太人中间复活,成为以色列的国语。
  希伯来人给世界留下一套逾越千年的古典丛书,这就是圣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圣经各个篇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地位,旧约中以“摩西五经”为最高,其次是“先知书”,再次是“圣录”。另外还有一部分经卷,由于年代、作者、内容、文字等种种原因,引起了一些争议。人们习惯把圣经中没有争议的经卷称为“正典”,而把存有争议的经卷称为“后典”。天主教认为“正典”和“后典”都是圣经,只是在审定时间上有先有后。新教只承认“正典”为圣经,不承认“后典”为圣经。因此可以大体上这样说,天主教圣经比新教圣经多出的部分经卷就是“后典”。
  《后典》的写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之间(其中“以斯拉下”可能出现的还要晚些),共有十四卷(实际上是十五篇,“巴录书”和“耶利米书信”两篇合一卷),前几卷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余则用希腊文。流传至今的只有希腊文本,希伯来原文已经失传。这些经卷的作者往往不露真名,例如“所罗门智训”,讲了许多希腊哲学术语,大概不会是所罗门的作品,很可能是后人假托前人的名义写成的,那么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这些隐姓埋名的作者往往由于注重说教而忽略史实,例如“尤迪传”中的某些人名和地名,从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来考证,都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尼布甲尼撒没有当过亚述王,他的大军也不会在犹太境内这样受挫。伯夙利亚的地理位置也令人捉摸不定,像这样一座英雄之城,进入犹太腹地的咽喉要冲,在《旧约》和《新约》里竟然没有提到,实在有些奇怪。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影响了这些经卷的正典地位。
  大约在公元90年,巴勒斯坦当局在亚美尼亚会议上宣布,以传统的三十九卷书(希伯来古本把某些先知书归在一起,因此只有二十四卷)为“希伯来经典”。这里不包括“后典”,究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似乎还应该强调两点:第一、这些经卷在当时还算近期著作,不如“律法书”和“先知书”那样受重视;第二、这些经卷大多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自然不好列入“希伯来经典”。
  相传公元前二世纪中叶,马其顿王朝为了满足操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召集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翻译《圣经》,直至接近公元前100年方才告竣。这些犹太学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工润色,甚至随意增删和修改,结果是希腊文译本比希伯来经典多出一部分经卷,这些多出的经卷就是前面提到的“后典”。这部包括“后典”在内的希腊文译本又称“七十子译本”,在通行希腊语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中间传播很广。
  公元五世纪出了一位著名的圣经学者,名叫耶柔米(一译哲罗姆),他根据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译本并参照已有的拉丁文译本,进行翻译和校订,把《后典》从《旧约》中单列出来,排在一起,整理出一部包括《旧约》、《后典》和《新约》在内的“拉丁文通俗译本”。
  这部“拉丁文通俗译本”在公元1546年的特兰托会议上被天主教定为权威圣经。这次会议还正式宣布,《后典》是“神圣的经典”,应该受到“相应的信仰与尊重”。
  在宗教改革的年代里,几度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的马丁•路德博士不承认《后典》是“神圣的经典”,而只把它看成是“有益的读物”。因此在他所翻译的德文圣经里,依照耶柔米的惯例,将这部分经卷置于《旧约》和《新约》之间,并且标明是《后典》。这个惯例被新教徒们普遍地继承下来,见之于圣经的各种文字译本,诸如瑞典文、挪威文、丹麦文、斯拉夫文、法文、西班牙文和英文(詹姆斯王钦定本)。
  在中文译本中,新教圣经称为《新旧约全书》,不包括《后典》。天主教圣经包括《后典》,其中有①“多比传”、②“尤迪传”、③“以斯帖补篇”(见“艾斯德尔传”补录甲乙丙丁戊己)、④“所罗门智训”、⑤“便西拉智训”、⑥“巴录书”和“耶利米书信”(二篇均见“巴路克”)、⑦“三童歌”(见“达尼尔”第三章)、⑧“苏姗娜传”(见“达尼尔”第十三章)、⑨“彼勒与大龙”(见“达尼尔”第十四章)、⑩“马加比传”(上下),以上诸篇皆散见于《旧约》里。这里不包括“以斯拉”(上下)和“玛拿西祷词”。该译本中的“厄斯德拉”(上下)指的是《旧约》中的“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并非《后典》中的“以斯拉”(上下)。“以斯拉”(上下)和“玛拿西祷词”在《后典》中的地位如同《后典》在《圣经》中的地位一样,也是存在争议的。一般说来,天主教不承认它们是《后典》,而许多新教徒(尤其是英国国教徒和新教圣公会会员)则坚持这也是后典的组成部分。原来在纪元初期,基督教徒所使用的旧约希腊文《七十子译本》中,就包括有“以斯拉上”和“玛拿西祷词”,至于“以斯拉下”这部作品,则可能直至公元二世纪末尚未最后定型。
  《后典》在思想上与《旧约》一脉相承,主张血洗仇敌,以暴力反抗压迫者,这是与《新约》的博爱思想大不相同的。在另一方面,《后典》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便西拉智训”不难列入希腊哲学名著之林,同时又与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在交友待客之道上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后典》,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然而对于其历史文学的重要价值,则是举世公认的。

显示全部目 录

译者序
再版前言
<FONT face=楷体_GB2312>多比传(比)
尤迪传(迪)
以斯帖补篇(斯补)
所罗门智训(智)
便西拉智训(便)
巴录书(巴)
耶利米书信(耶信)
三童歌(童)
苏姗娜传(苏)
彼勒与大龙(龙)
马加比传上(马上)
马加比传下(马下)
以斯拉上(拉上)
以斯拉下(拉下)
玛拿西祷词(祷)
</FONT>附录 圣经篇目略语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