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分享到:

定价:¥65.00

  • 出版时间:2000年03月
  • 页数:303页
  • ISBN:7-100-03024-2
  • 主题词: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 人气:124

显示全部前言

                一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我们的长期愿望,我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正式发行之前,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签发将题为“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的简要报告报送到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指示将报告增发中央有关部门。简要报告得到了中央许多部门的好评,同时提出了许多意见。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对我们的很大鼓舞。

  1997~1999年间,国际上出现经济和政治的动荡,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但同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结构性问题乃至结构性危机困扰着一些地区的发展。大规模自然灾害暴露出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面对这些复杂的重大问题,按照既定的目标编制《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难度是很大的。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宗旨是连续跟踪全国及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和态势,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期望能够满足国家和地区政府决策部门的需要。在我们长期与政府决策部门的交往中,共同感觉到:90年代以来,政府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决策的重要性和难度是愈来愈大了。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变为市场导向和需求制约,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发展,科技革命加快了步伐,产业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加快调整,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必须充分了解国家和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希望在这方面起到自己的作用。

  针对1997~1999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述主导倾向,《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区域持续发展。根据这个主题,《报告》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区域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今后可持续性进行了跟踪、评价,对一些重要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战略保障、环境与生态稳定性和可支持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作出了区域性的判断和评价。


                二


  《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在强调“九五”前3年(主要是1997~1998年)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形势下,重点从区域角度阐述了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出现的严重结构性问题和为这种增长付出的巨大代价。具体形成了以下基本要点:


  (一)


  •在各地区经济普遍快速增长中,地带间、地区间人均GDP和经济实力的差距继续扩大。

  •在国家宏观政策作用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长期高速增长的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多数中西部省区市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区域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缓。区域经济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下各地区进行结构调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营造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活力的关键。结构调整使多数地区经济结构水平有所提高。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正在形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也从速度差距开始转向结构层次的差距(包括地带性差异)。

  •各地区投资大幅度增长,但投资规模相差悬殊。各地区投资取向多样化,反映地区发展方向各有侧重。

  •各地区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在一些省市有长足的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控制,部分第三产业部门发展较快,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朝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农村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更大。其差异程度决定着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


  (二)


  •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些主要指标在世界排序接近中等水平。少数沿海地区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大部分社会发展指标地区相对差距正在缩小。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于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部分地区没有将社会发展放在与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加速发展阶段。新城市贫困问题突出。

  •我国社会保障程度和保障水平在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全国人口流动继续保持较大的总量。人口流向开始呈现多元化,沿海地区一些大城市暂住人口数量在减少,新疆、西藏等一些新兴的开发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增加。


  (三)


  •各地区国有企业活力低于非国有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非国有企业低。

  •东部沿海地区企业重组活跃,兼并扩及中西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企业重组兼并缓慢。

  •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在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发展较快。


  (四)


  •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类型结构的不平衡矛盾突出,地区差距拉大。

  •基础设施提供的区域发展环境,沿海地区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从短缺向适应过渡;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五)


  •1996年起中央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减少的趋势得以遏制。1998年,全国多数地区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我国耕地动态平衡中区际等量不等质。北方所增加的耕地并不能弥补南方耕地减少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力损失。耕地问题的重点在耕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全国城市缺水,北方地区普遍缺水。要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必须重视农村水污染问题。


  (六)


  •十几年来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1996年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和政策有了重大发展。加强了立法及其实施,加大了重大问题的治理力度。力求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和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农业的态势。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大众消费形成的污染同时出现,水体污染由工业污染发展到工业污染加农业污染的复合污染,生态环境问题正在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展到全流域。

  •1997年全国各大流域主要水系水质继续恶化,北方河流水污染重于南方河流,沿海地区水污染加剧。农田污染面积不断扩大。酸雨区面积扩大。

  •大城市垃圾问题形成新的公害。


                三


  课题组在编制《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和《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过程中,逐步对“十五”和至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形成了一些基本考虑。

  第十个五年计划伴随21世纪而来。在今后15年间,要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战略上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和“通盘构想”的要求,按照两个大的空间层次制订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是宏观战略性问题。要求要着手解决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沿海地区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问题,同时南北问题应该受到较大的重视。

  第二个层次是大区域性问题。要求解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流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是区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未来的地区发展战略应该符合地区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先进地区结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发展问题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城乡差距问题也应重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城乡问题。西部发展问题应该区域化(近西部和远西部),远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应该调整。

  今后15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不应该只解决一个大的倾向性问题即地带性差距问题。而要在针对大地带性问题作战略性框架设计同时,要使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对各种不同的“问题区域”都能覆盖。基本的战略目标应该是:

  •缓解东西间地带性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缩小地区社会发展差距。

  •促进各类“问题区域”的发展。

  根据上述三大目标,可以按照三个地带四个类型区制订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

  •沿海地带类型区: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加快国际化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

  •中部地带和近西部地带类型区: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江大河的综合整治,资源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的环境污染的治理。

  •远西部地带类型区: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产业化,富民和稳定边疆。江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

  •(北方)老工业基地类型区: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改组和创新,发展新的接续产业。


                 四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和陈宜瑜副院长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嘱咐我们课题组要将区域发展的研究和报告的编制工作做好,并坚持下去。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国土与遥感处对报告的主题思想提出了重要意见,并指导了组织协调工作。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连续支持项目。中心的主任孙鸿烈院士非常关心和支持此项工作。他重视地学的研究要与国家和地区发展和重大的开发与整治任务相结合,在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我们聘请他作为此项工作的首席顾问。他热心和认真地参加每一本《报告》提纲、工作计划和《报告》讨论稿的讨论,对《报告》的要求和重要观点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重要的意见。我们非常荣幸的是,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李泊溪教授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孙枢、陈述彭、叶大年、章申,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等应允作我们这项工作的顾问。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作了许多的指导和咨询。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得到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孙小系司长和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经济研究所杜平所长的支持,他们除了在指导思想和编写要求等方面给我们指导以外,还有几位同志直接参与我们的工作。对于保证我们报告的质量、符合政府决策和社会的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在1996年春天得到当时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甘师俊司长的批准资助而启动的。近年来,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与农村经济司司长刘燕华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王伟中都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给予很多的指导和资金的支持,并指导了组织协调工作。《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主办。

  在这里,我们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向支持帮助我们开展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工作的机构、领导同志和科学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


  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虑到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特殊性,加上数据和资料来源的困难,本报告暂未包括台湾省。在本报告出版之时,澳门已经回归祖国。由于本报告跟踪描述的主要是1997~1998年间的中国区域发展状态,主要调研和编写工作在1999年12月以前完成。因此,本报告没有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部分。

                           陆  大  道

                          1999年8月15日


显示全部后记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特点很不一样。掌握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并对这种态势作出有说服力的、有褒有贬的评价,分析其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政府决策的原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对各地区的自然背景、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重大国土开发和建设项目现状以及结构的演变等有深刻的了解。需要有地理科学、区域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自50年代,地理学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地理考察。而后,几百名学者参与进行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以及上百名学者进行的“中华地理志”编纂工作。这是对我国及各地区的“家底”全面深入了解的阶段。60~80年代,是地理学家参与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区划阶段。70年代,地理学家开始参与工矿基地和大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80年代至90年代初,地理学家参与组织进行全国和各地区的“国土综合规划”以及广泛的地区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发展战略研究。在这些重大的实践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大量的理论和方法著作。正是有这些工作基础,在5年前我们才能提出长期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并将目标定位在“对状态系统跟踪”、“对决策有褒有贬评价”和“对发展做预测和建议”上面。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中,对区域的研究主要是地理学家的事。我的德国朋友、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之一的莱茵—威斯特伐伦经济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和环境经济学家鲍尔•克莱默(Paul Klemmer)在1987年曾对我说,说他与中国经济学家有较多的接触,但是他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位、空间关系和区域发展问题不感兴趣。实际上,他的话只是80年代以前的事。80年代以前的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由于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再加上精神枷锁的束缚,没有生气,且公式化倾向明显。不多的关于我国区域发展(区域开发)问题的著作、论文也基本上局限于对领导人提出的宏观方针的论述,超出这个范围则就讳莫如深。80年代中期以后,意识形态上的开放,导致国家经济管理权限的逐步下放,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很快。与此同时,地区间贫富差异成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特别关心的严重问题。这对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个很大的推动。近年来,有几十部关于区域经济、国土开发和生产力布局问题的主要著作问世。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有:陈栋生的《经济布局的理论与实践》(1989年)、《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1999年),周起业、刘再生等的《区域经济学》(1989年),周叔莲等的《中国地区产业结构》(1991年),胡兆量等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1997年),杨开忠的《中国区域发展研究》(1989年),胡鞍钢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5年),胡序威的《区域与城市研究》(1998年),陆玉麒的《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1998年)等。这些著作都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制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区域发展政策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这些著作都是偏重于理论性的、比较静态的总结。

  90年代初以来,原国家计委国土与地区司和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曾组织全国计划部门的力量,主持编制了年度性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编制该报告的目的是帮助各级政府和领导“及时了解和把握地区经济活动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问题,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各地区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预测下一年度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为加强对地区经济的宏观调控,引导各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依据。”计委的年度报告在各地区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计委领导和学者们的工作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考虑到我们研究机构的性质和我们的特点,《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目标定位与计委的报告有所不同。我们工作的目标定位是跟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并进行有褒有贬的评价。同时,也以适当的方式提出我们的建议。当然,我们还要强调的是,《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呈送给政府和社会的一份报告,不是专著、论文。

  随着区域发展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研究区域发展问题的学者愈来愈多。但是,区域发展问题和区域发展战略确实是一门内涵很深的学问。阐述和评价一些重要的区域发展问题,需要有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多方面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积累和知识。但近年来,表面文章实在不少。我们课题组决心抱着老老实实做学问、搞工作的态度,长期坚持学习和调查研究,通过《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在以后的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和方法总结中做出成绩。

          *      *      *

  《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和《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编制出版了。为了一本《报告》,在两年的周期里,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工作量和遵循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呢?

  首先是课题的设计,要在长期的积累和广泛的思考基础上,经过多次的讨论,以确定主题,并对主题作充分的阐述。

  阐述在本《报告》覆盖的时间尺度内国内和有关的国外重大事件及其与本《报告》的关系,即国家及区域发展的重大背景,明确本《报告》阐述该问题的基调。

  编制详细的工作提纲和编写提纲,并组织顾问和专家论证。

  自1996年正式着手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我们就对全国各省区市及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循环式的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研究的访谈录都作了整理。

  我们不定期地对国家及区域的发展态势进行讨论,并与国家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大学等机构交换意见。与此同时,我们也愈来愈重视网上资料的获取和整理。

  在编制每一本《报告》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多次的集中讨论,直到一系列主要观点形成。每一本《报告》,我们都集中在招待所进行“封闭式”编写。

  在初稿编制完成后,我们都召开顾问和专家会议进行审定。在此基础上,修改定稿。

         *      *      *

  调查研究是我们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除了长期调查研究所得的科学积累以外,还要经常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其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获得国家发展政策及其背景的认识,要到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各省区市的主要调查对象有(不完全统计):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深圳市;

  浙江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宁波市和温州市;    

  辽宁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大连市;

  天津市: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市委研究室;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长春市;

  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哈尔滨市;

  山西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太原市;

  陕西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金昌市、白银市;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呼和浩特市;

  云南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贵州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宜昌市;

  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江苏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南京市,苏州市;

  青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西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青岛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等;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及有关厅局。

          *      *      *

  研究我国的区域问题,是我们地学科学工作者的长期任务。这件事业我们是可持续的。在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以青年科学家为主的可持续的科研队伍。课题组的成员具备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所需要的学科。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课题组由固定人员和特聘人员组成。目前,课题组正在争取以一个单元进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基地。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总体构思,包括目标、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等,以及《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总体设计和组织由陆大道承担,课题组副组长刘毅、樊杰参与了总体设计和组织工作。陆大道、刘毅、樊杰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最后由陆大道定稿。在对稿件进行计算机编辑、制图及在联系出版和修改的过程中,金凤君作了大量的工作。课题组成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杨朝光副司长提供了许多的观点、资料,参与了报告工作提纲和初稿的讨论。在《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初期立项过程中,赵令勋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王志辉协助做了部分计算和分析工作。

  《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各章的分工如下:

  前 言                  陆大道

  第一章 总论               陆大道 于秀波

  第二章 经济持续发展态势及其活力     樊 杰

  第三章 国有企业体制创新         李小建

  第四章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金凤君    

  第五章 社会发展与城市问题        刘 慧 陈 田

  第六章 建设投资规模与方向        金凤君

  第七章 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及其治理     李雅芹 于秀波 傅伯杰

  第八章 主要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谷树忠 刘 毅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       刘 毅 任东明

  第十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          薛凤旋

  附 件 关于“十五”和至2015年我国区   陆大道

      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初步设想

  附 录                  金凤君

  后 记                  陆大道

                           陆  大  道

                          1999年8月29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第二本,共10章。主要是针对1997~1999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倾向,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重大事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区域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跟踪、评价,对一些重要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战略保障、环境与生态的稳定性和可支持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做出了区域性的判断和评价。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普遍高速增长中的地区发展差异

  第二节 为高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第三节 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及体制转型中的结构性问题

  第四节 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第五节 评价与结论


第二章 经济持续发展态势及其活力

  第一节 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地区反响

  第二节 省区市经济发展战略取向

  第三节 地区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

  第四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第五节 评价与结论


第三章 国有企业体制创新

  第一节 国有企业地位变化与企业活力的区域审视

  第二节 区域企业重组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区域分析

  第四节 评价与结论


第四章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与发展成就

  第二节 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第三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省级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评价与结论


第五章 社会发展与城市问题

  第一节 我国社会发展综合状态

  第二节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贫困与社会保障

  第四节 评价与结论


第六章 建设投资规模与方向

  第一节 九十年代投资的区域变化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与行业取向

  第三节 评价与结论


第七章 高速经济增长下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全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黄河断流及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及生态恢复重建

  第四节 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及其效果

  第五节 评价与结论


第八章 主要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能源供需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评价与结论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背景

  第二节 省区市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状态综合评价及类型

  第四节 评价与结论


第十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一节 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都市经济区的形成

  第三节 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

  第四节 重整香港经济——以都会区为起点


附件 关于“十五”和至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初步设想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