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 平装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学术专著系列

分享到:

定价:¥30.00

  • 著者:187750 译者:
  • 出版时间:2005年04月本印时间:2005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660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03223-0
  • 主题词: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政策
  • 人气:520

显示全部序言

  过去25年来,有关自然资源危机的论调甚多,已引起公众和政治界、学术界的关注。所涉及的问题看来多种多样,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的下降、对全球生命支持系统可能是不可修复的损伤、旱灾和荒漠化引起的灾难、矿产储备自然耗竭的迫近、政治分歧所引起的对自然资源贸易的经济威胁和安全威胁,以及若不能在南北之间建立一套新的、较平等的贸易关系,则世界经济体系将有崩溃的可能。然而,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于不同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的基点是自然资源以及从中获得的财富和福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方式。
  分配这个论题是本书的中心,围绕它来解释资源生产和福利分配的运作过程,评价其后果,分析谁有权力决定分配模式,并评估公共政策措施在引起分配体制显著变化方面的作用和功效。
  当然,任何简单化的解释都不能说明问题,对此类问题仅仅从单一的意识形态或学科角度都显然不能作有效的探究。因此,要力图考察广泛的解释并把各学科的材料综合起来。但是分析中又不可避免反映出我自己的学科训练和个人偏好。自然资源显然是一个庞大的集合,其范围从各种矿物材料到全球生物化学循环所提供的多样服务。大多数分析家都倾向于把矿产资源和环境质量资源当作两种很不相同的研究对象分别对待。虽然这两种资源部门运作的方式有明显的重要差别,我还是认为在本书中对两者都加以考察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储存性矿产的开发决策已对环境财货和服务的供给和质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某种分配的观点来看,两种资源所涉及的原则和问题是显著相似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使矿产消费和从中得到的财富产生空间不平等,它们的作用又影响到环境质量和其他可更新资源流的时空可得性。在发展和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方面所涉及的深层问题对于两类资源都是共同的,而且两者的研究都需要同样的一套概念工具和见解。然而,既然决定覆盖如此宽广的范围,那么仅仅是为了说明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就有必要选择性地使用专项资源或特定国家的详细信息。
  我力图从广泛的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材料,这些学科对目前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都卓有贡献。但是,还没有一本权威著作可以说得上是跨学科的,因为它们都不能以同等的深度和权威性来对待所有的观点。本作者的学科专业倾向不可避免会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本书的基本学科指向是地理学和应用经济学。虽然经济学概念会贯穿全书,但只是在有助于我们认识提供本书中心论点的分配问题时,或在对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作用时,才用到它们。因此本书并非资源经济学教科书,它设想读者并非都经过经济学训练。本书主要适合于规划、地理学、环境研究或专项资源管理计划领域里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但也希望对公共行政、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应用经济学的学者同样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本书酝酿良久,其中的材料和思想多为我在伦敦经济学院15年以上的资源管理和环境规划科研和教学中积累起来的。不言而喻,我在此期间大大受惠于很多学界同仁的智慧;也得益于好几届学生,他们是本书教学的实验对象,他们也不断对我的有关思想提岀挑战。
  (以下致谢从略)

显示全部前言

  朱迪•丽丝的《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一部专著,1985年出版后,很快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遂于1990年又出版第二版,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关于自然资源的权威著作。以下是国际学术界对该书的部分评价:“一部极其重要的参考书……对我们关于多维环境问题的理解补益良多,对所有关注资源分析的人都是一本基本教科书”;“对当代世界资源管理的所有方面几乎无一遗漏地作了根本性的透视”;“以明晰的权威性风格作了明晰的论述,论证丰富而连贯,综合地涉及了有关范围但并不专断……对所有的环境研究者都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一本极其有趣、极其有价值的书……所附的重要参考文献及其观点都与国际资源学术氛围的变化保持同步……本书将为相关大学课程奠定极好的基础”。
  作者在本书初版时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地理系高级讲师(英制大学每系只设一名教授);后曾相继作过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地理系(国际地理学的一个创新中心)教授和伦敦经济与政治科学院教授;现为英国赫尔大学的地理学教授,国际权威的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学报Geoforum主编。她长于资源管理和环境规划,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专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本书是她的代表作。
  自然资源紧缺对人口众多的我国实为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我国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水平尚处初级阶段。因此,急需加快自然资源学,尤其是资源政策的研究,以用于解决迫切的实际问题。然而,迄今所见的有关著作基本上只限于自然资源评价和经济学原理,更进一步阐述资源政策的专著尚附阕如。本书全面论述了涉及自然资源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自然资源问题及其对策作了客观而深入的分析。本书对我国自然资源学、环境管理学、政策科学和地理学等学科,尤其对实际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把它翻译成中文,以期推进我国资源政策的研究,促进我国有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本书根据1990年第二版(英文)译出,翻译过程中还参考对照了第一版(Methuen,London and New York,1985)。其中的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由蔡运龙翻译;第三章由蔡运龙、秦建新、袁浩、王廷辉翻译;第四章由蔡运龙、龙晓华、陈晔、徐正榕翻译;第六章由蔡运龙、秦建新翻译;第七章由蔡运龙、袁浩、韩荡、冯若梅、夏星辉翻译;第八章由蔡运龙、袁浩、徐正榕翻译;第九章由蔡运龙、杨友孝、徐正榕、龙晓华、陈晔翻译;第十章由王滔、蔡运龙翻译;第十一章由权晓红、蔡运龙翻译;索引由杨友孝整理,图由蒙吉军、龙花楼清绘;张建林、仵宗卿、张志斌、刘波、刘松、祁黄雄、陈忠晓、张茵参加了部分译稿的整理工作。全书由蔡运龙统校定稿。译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潮中,商务印书馆并非唯经济效益是瞻,积极出版这样一部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学术著作,可歌可赞。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地理编辑室的李平主任,正是他对国内外地理和资源科学进展的深切把握,才使得本书中文版的出版选题列入计划。
                              蔡 运 龙
                    1998年7月15日 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学科方法,关注全球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问题。这是一本涉猎广泛的权威性著作,其中强调的两大关键问题是:谁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掌握有真正的决策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过程对谁有利?   作者考察了资源可得性的空间分布,资源开发与消费,以及自然资源所创造之财富和福利的分配。指出了问题的复杂性,分析了经济势力、行政结构和政治体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认为可按照对人类福利几个关键目标(即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分配公平、持续的资源保障、维护环境质量标准)的贡献,来评价现行资源管理体制的表现。公共政策措施常常被用来改变资源配置,本书将政策看作是一种动态的权衡过程,更多地出自管理决策(和不决策)及其实施,而不是外在的立法意向。本书还论及了可持续发展及其可操作化这个重要的热门论题。书中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来说明理论和观点,所附参考文献中还收录了丰富的有关自然资源的重要论著。   这本结构严谨的著作是在作者本人科研和教学积累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从事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以及经济学、政策学、区域发展等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大学生都是一本重要的阅读材料。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关注的起源
   资源关注的性质
   本书的目标
   本书的组织
   第二版导言

第二章 自然资源:性质与稀缺
   资源的界定
   资源的类型
   资源可得性的度量:储存性资源
   资源可得性的度量:可更新资源
   两极端的稀缺之争
   对乐观派的挑战
   流动性资源的稀缺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矿资源:分布、生产与经济学
   引言
 寻找有价值的矿藏
   勘探活动的空间偏斜
   矿产勘查的类型
   找矿过程中的行动者
 采矿、矿产消费和世界贸易
   空间分布
   私有部门的生产决策
   政府作用的导入
   注释

第四章 矿业生产过程的表现
   引言:评价标准
 经济效率目标
   效率概念
   实践中的技术效率
   实践中的产品选择效率
   实践中的配置效率
   效率幻觉
 分配公平与经济发展
   公平的定义
   国际矿产经济中的公平与发展
   公平和欠发达国家内的矿业开发
   发达经济中的公平问题
 国家保障目标
   保障关注的历史
   贸易中断和恰当的响应
   保障问题和1973年石油危机
   保障威胁的现实性
   石油保障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公共干预矿产部门
   当代干预的历史渊源
   公共干预与公众利益
   公共政策的性质
   干预的措施
   政府所有权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可更新资源:视角的多样性
   可更新性的概念
   流动性资源问题的实质
   可更新资源问题的原因
   公共财产问题
   外部性问题
   环境管理目标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可更新资源流的分配:经济透视和经济机制
   经济透视的必要
   污染控制实例:确定最佳利用水平
   时间上的相互依赖及自然资源供给的可得性
   可得资源供给的分配:污染案例
   其他公共财产资源管理中的定阶:一个简要讨论
   小结
   注释

第八章 对资源保护及流增加决策的评价
   引言
   产出最大化目标:一个批判
   成本—收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广泛参与的环境协商:进步之路吗?
   注释

第九章 可再生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
   非理性的政策过程:引言
   正式政策的实施
   作为实践的政策
   工业大气污染
   决策行为
   公众的权利、影响和作用
   隐含的决策议程
   小结
   注释

第十章 通过社会变革摆脱困境还是生态灾难?
   某些假象
   真正的问题
   注释

第十一章 结束语:寻求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概念的操作化
   成本分担的难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版参考文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人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