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2.00

  • 出版时间:2001年11月
  • 页数:244页
  • ISBN:7-100-03232-6
  • 主题词:亨利
  • 人气:351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1613年写的英国历史剧。莎氏一生创作了十部英国历史剧,分别描述六个英国君王的生平。按他们在位的年代论,亨利八世是最后一个;按写作年代论,《亨利八世》也是最后一个。在写作这部作品时,莎士比亚已基本上结束了他的舞台艺术生涯,退隐在斯特拉特福镇老家安度晚年了。
    《亨利八世》和莎士比亚的其他英国历史剧有两点重要差异。首先,在写以前的几个英国君王时,虽不都是从登基开始,但都写到统治结束为止;唯独对亨利八世他只写了他在位时期的一个片断。当然,那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英国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发生于此时。从那以后,英国政教统一,英王不但在政治上是最高统治者,在教会中也是首脑。剧中虽没有国会通过《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确立国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国教圣公会(Church of England)的首脑的场景,但从亨利委任克兰默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噶登纳为温彻斯特主教一事中不难推断,亨利八世那时已是英国教会的首脑,而英国教会也已脱离罗马教廷而独立。其次,剧中没有在其他几个英国历史剧中屡见不鲜的两军对垒、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而是一片和平景象。不过,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斗争还是不断的。本剧描绘的就是在宫廷内外进行着的错综复杂的斗争,这中间有君臣之间的斗争,有大臣之间争宠的斗争,有王室与罗马教廷之间的斗争,有新、旧教派之间的斗争,至于亨利八世一方面因为凯瑟琳的贤淑无辜而不忍遗弃,另一方面又因求嗣心切并迷恋于安•波琳的美色而急于和凯瑟琳离婚而产生的内心矛盾,则可算是灵与肉的斗争。
    历史上的亨利八世聪慧而乖戾,善于运用权术。剧中的亨利八世也表现得机智沉着,颇有心计;对他想做的事,既处心积虑,志在必得;又不急于求成,草率从事。而是不动声色,伺机以待。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不顾一切,果断处置。勃金汉公爵一家,翁婿三人,身踞要位,权势显赫,对王室构成威胁,早就遭亨利猜忌;当伍尔习凭着他从被勃金汉斥退的家臣那里用威逼利诱取得的口供构陷勃金汉时,亨利便顺水推舟,促成其事,一方面遂了伍尔习的心愿,好为他出力办成和凯瑟琳离婚的事;另一方面也除去自己的一块心病。在和凯瑟琳离婚一事上,亨利做得有理、有礼、有节。他一方面就这婚姻是否合法多次向国内的主教们征求意见,另一方面特地派遣克兰默赴欧洲大陆向教会中学识丰富的人士广泛咨询,最后还请罗马教廷派代表来主持审判。这样大造舆论,使理在自己方面,也使人们相信他实在是因为害怕婚姻不合法会遭到天谴而这样做的。与此同时,他虽已疏远了凯瑟琳,但当着人面还对她表现得十分温存体贴;当凯瑟琳告知他六一税遭到人民普遍反对,并已在国内引起骚乱时,他矢口否认曾预闻此事,当场决定蠲除此税,并颁令对抗税者加以赦免,这样既表示了他对凯瑟琳的尊重,也树立了他从善如流、爱民如子的贤明君主形象。他爱上了安•波琳,但并不仓猝向她表示心意,而是先把她晋封为彭布洛克女侯爵,外加年禄一千镑,一则试探一下对方是否愿意,再则使二人的身份不致过于悬殊,遭人非议。对伍尔习他一贯宠信纵容,明知他富埒王侯,却从不深究他财富的来历;但一旦发现他怀有二心,就毫不留情地革除他一切公职,没收他全部财产,如此赏罚严明,不但使伍尔习追悔莫及,也使其他大臣从而知所警戒。在伍尔习被免职后,他起用了新教的代表人物克兰默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旧教的坚定信徒噶登纳为温彻斯特主教。当时宫廷中信旧教的人较多,而民间则信新教的人占上峰,同时委任两个不同宗派的人担任教会中的要职,显得不偏不倚,也使两派力量均衡,自己可以凌驾其上,从中斡旋,主宰一切。克兰默和噶登纳二人的人品情操,迥然不同。前者仁慈宽恕,忠贞不渝,是个忠厚长者;后者巧言令色,奸佞善变,是个阴险小人。亨利八世对此,自然有所觉察,故对二人的态度也截然有异。他器重前者,不但屡次委以重任,且在人前人后对他推崇备至;他鄙薄后者,非但对他颐指气使,甚至在大臣面前对他露骨的阿谀奉承加以奚落。不过像对一切臣民一样,对他们两人也总是恩威并施的。他一面同意将克兰默收监审讯,另一方面又秘密召他前来,赐予象征王权的戒指,授意他以此自卫。这样,使克兰默在受到枢密会议同仁们的凌辱以后更能感激亨利八世对他庇佑的恩情,从而对他格外忠诚。对噶登纳他虽不尊重,但在安•波琳加冕典礼上,还委他为加冕的二主教之一。对此,爱虚荣的噶登纳一定会感恩戴德,并对亨利八世分外敬畏。
    多数研究者认为,《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和青年剧作家约翰•弗莱彻合作写成的。剧中各场景间关系不甚严密,属于当时流行的华丽行列剧(pageant)一类。请看下面这些盛大的场面:
    一、伍尔习家的宴会和舞会(一幕四场),
    二、对凯瑟琳进行审讯的队伍和宗教法庭(二幕四场),
    三、安•波琳作为王后的加冕礼游行队伍(四幕一场),
    四、枢密院会议(五幕三场),
    五、伊丽莎白受洗礼仪式行列(五幕五场)。
    这一连串的华丽和隆重场面,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仔细品味一下,本剧实际上也有一个中心主题,那就是亨利八世的一切从英国国家和教会利益出发的做事原则和他惯用权术的统治手法。从剧中我们看到众大臣对他诚惶诚恐,唯命是从,深怕触怒了他,招来杀身横祸,以及那些对他不忠或于他不利的人的悲惨下场,就不难想象他是个独断专行、残暴无情的人;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在重大问题上从不随心所欲、鲁莽从事,而是审时度势,伺机行事。他和凯瑟琳离婚、和安•波琳结婚一事,背后隐藏着从天主教到新教转变的宗教、政治背景;他除去伍尔习和起用克兰默也是为了实行这个转变。而这两个转变都不是简单易行的事。
    本剧各场间关系确实不甚紧密,但总的效果,犹如一幅马赛克画面,把亨利八世英明果断的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出来,这是本剧突出优点之一。最后一景以预言歌颂伊丽莎白女王结束,当然也颂扬了新王詹姆斯一世。虽然此剧初演时伊丽莎白女王已经去世,詹姆斯一世已经在位十年,但亨利和伊丽莎白父女的长期统治[亨利在位三十八年(1509—1557),伊丽莎白在位四十五年(1558—1603)]使英国稳定和平,休养生息,脱离罗马教廷控制,战胜西班牙入侵威胁,争得国际上独立地位,对这段历史英国人民记忆犹新,心存感激,所以对此剧很喜欢。以后也不断演出,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关于本剧还有一段故事。它于1613年6月29日在环球剧场作第三、四次演出,当演到亨利八世带着随从化装成外国人来参加红衣主教伍尔习举行的晚宴时,主人用放炮来欢迎贵宾,不慎道具火炮里放出的火弹落到剧场的茅草房顶上,燃烧了起来,当时全场观众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台上的演出,竟无一人觉察,以致延烧成灾,将剧场全部焚毁。次年剧场重修,莎士比亚却已完全隐退还乡,不再是环球剧场的主人了。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最后完成并据说是和青年剧作家弗莱彻合作写成的英国历史剧。全剧共五幕十七场。本剧叙述了勃金汉公爵被诛,凯瑟琳王后被废,大主教伍尔习被黜,安•波琳加冕,和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而单独成立由英国国王直接领导的英国国教等主要情节。通过这些情节,亨利八世英明果断的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出来。临了受洗一场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未来统治进行了预言性的颂扬。对于英国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父女俩长久而英明的统治下国势得以大振至今尚念念不忘的英国人民,本剧有很大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