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分享到:

定价:¥20.00

  • 出版时间:2001年02月
  • 页数:387页
  • ISBN:7-100-03234-2
  • 主题词:开放地区主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人气:114

显示全部序言

               序 言


  我从1987年开始接触太平洋或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至今已有十余年。1980年成立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PECC),我国到1986年才参加。1988年PECC大阪会议后着手酝酿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正式成立,我国也是在三年后即1991年参加的。前者是政府支持的非官方组织,后者是正式的政府间组织。在这两个组织出现之前,本地区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学术界、工商界人士从60年代中期就着手研究、探讨、筹组太平洋或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他们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准备。我们在80年代后期介入时,应该承认在认识上和理论上是落后于人家的。十多年来,我们也出了不少这方面的论著,大多属于情况介绍性质或囿于具体问题的探讨,具有理论深度的学术著作比较少见。当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宋玉华教授等完成了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著作《开放的地区主义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时,我确实感到高兴,为他们,也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学科。

  我阅读这部书稿,当然对照我在PECC的工作中,在间接卷入APEC的筹建过程中,以及后来在有限地参与APEC的某些活动中所取得的体会和认识。令我惊喜的是,这部著作不仅补充了我的体会和认识的不足,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感到作者们对资料的开挖之广、之深,研究提炼之精细、准确,行文之通达、流畅,都是颇具匠心的。全书以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展开,可说起点较高。我个人觉得APEC以其开放的地区主义而独树一帜,书中把它置于新地区主义理论的框架内来说明其特点和运作方式,是做得好的。上篇的五章从理论到实践的论述分析确实体现了作者们的用力之勤,使我得益匪浅。这样一来,下篇关于APEC的八章就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读起来就没有那种常见的就事论事的缺憾。下篇的第八章“APEC内部贸易投资格局及其利益格局”、第九章“APEC内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关系及相互开放”,都写得充实而有思想性。我对第十二章关于竞争政策的一节尤感兴趣,因为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不足。

  由于我们起步较晚,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要借助其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是不可避免的。我曾想我们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因为现有的理论框架基本上是以亚当•斯密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机制的自由贸易为基础的。二次大战以后,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且不谈冷战时期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以促进“取消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的一体化合作,同经济互助委员会(CMEA)以“通过各成员国力量的联合与协调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合作之间的差异,就从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提出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开始的“南北矛盾”来看,这个问题至今也未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关键一点就是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作用,以及相应的不同合作方式。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之所以不像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如EEC那样成功,我认为主要是贸易自由化和发展的关系问题解决不好。在发展上,单纯指望发达国家的资源和技术转移,显然不是办法,以此为基础的新经济秩序是建立不起来的,必须另辟蹊径。否则,就不能在市场机制带动的贸易自由化主导的一体化理论之外形成另一种理论。

  发达国家认为只要物品、资本和服务能自由流通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也就解决了。事实并非如此。在存在发展水平的差距时,这种自由化不但不能使它的效益得到公平分享,而且往往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危机,例如亚洲金融危机之所示。联合国搞“发展十年”,由于发达国家的不积极,成效甚微。APEC的《茂物宣言》特别突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的经济技术合作为亚太经济合作进程的两个车轮,但这后一个车轮怎么也不能像前一个车轮那样滚动起来,终于使整个进程陷入了困境。我参加了“协调一致的单边主义”作为APEC自由化机制的制定,但经济技术合作的有效机制至今也搞不出来。我觉得如果经济技术合作作为APEC的第二个车轮老是不能像第一个车轮那样动作,第一个车轮迟早也要出问题。如果如此,我们就可能步其他发展中国家搞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后尘。尽管APEC已启动了自由化进程,但我们还不能说APEC所体现的开放的地区主义已经从理论到实践都解决了。

  而且,第一个车轮在所谓“部门提前自愿自由化”问题上实际上已经受到损害。把一些具体部门纳入“快车道”是为了加快自由化进程,经济技术合作原应是“快车道”的组成部分。可是,为求快就更加不顾经济技术合作,并且违背“协调一致的单边主义”这个机制,搞起了与APEC性质不合的贸易谈判,结果在15个部门的关税减免上遭受失败,所以,就是从贸易投资自由化来说,也不能说开放的地区主义已真正站稳脚跟了。我参加了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1992年第9届大会《开放的地区主义宣言》和1995年第11届大会《北京宣言》的起草,当然是开放的地区主义的积极鼓吹者,也认为APEC作为一种地区主义的创新是符合亚太地区的具体情况的,因而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但是,在起草时,如何缩小成员间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发展中经济体关注的问题。今年年底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西雅图会议失败,会外群众示威反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基本上也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家间的矛盾未能解决。所以,APEC要在开放的地区主义轨道上继续前进,它不仅必须维护“协调一致的单边主义”机制,还必须把经济技术合作落到实处。

  就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车轮必须同时并进而言,把APEC归入传统的用自由贸易推动的一体化组织,是值得考虑的。自然,所谓开放的地区主义首先是从市场准入的非歧视性着眼的,但只是减少壁垒和贸易成本是不够的,还得从事成员的能力建设。所以,APEC和WTO可以相辅相成,但不应是WTO的地区分部,否则它存在的价值就成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APEC兼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功能,即力图实现成员经济体的尽可能高的增长率和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它们的生活水平。保持它们的金融稳定。在金融危机中,APEC实际上给边缘化了,就因为把它看作单纯的贸易机构,不让它插手金融,这显然是不利于它的发展的。因此,我认为把财政部长会议转变为APEC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就这一点来说,APEC作为开放的地区主义的组织结构也还是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从战后的发展来看,APEC能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东欧易帜时出现于亚太地区,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有关的经济体都在进行新的调整。以APEC为代表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是调整的产物,眼下它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本书第十三章所指出的那些,也只有在调整中才能解决。把调整引入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和全球经济秩序中去,就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动态的,可以防止用静态的观点看问题带来的局限性。但是,把开放的地区主义同地区和全球的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看,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个新课题可能使我们看到开放的地区的新的活力,也可能向我们提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结合点,从而把我们的认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毫无疑问,这要求我们有突破既定理论框架的创新精神。

  总之,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仍然很多,大有我们的用武之地。APEC的特点在于它的多元性。我们可以说它是多元体制、“南北关系”、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适合它的理论框架似乎应建立在多元互补的基础上,上述的问题也只有在多元互补的机制内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我高兴的是,面前的这本书对这些问题都有所论及,因而对建立我们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是一个杰出贡献。我希望宋玉华教授等的努力能带来更多的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著作,从而在理论上结出我们自己的硕果。


                           陈 鲁 直

显示全部前言

  回顾战后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最引人注目、对世界整体来说最具根本意义的进步和变革,是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关于这类问题的著述汗牛充栋,但认识和理解却分歧众多。而在所有相关的问题中,最令人关注也是争议最多的则莫过于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正是本书的切入点。本书的宗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战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本书应用新地区主义理论和开放的地区主义理论,通过对当代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比较研究,集中考察了当代地区主义的新浪潮——新地区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发展,并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为典型,就其性质、目标、合作模式和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开展了与国际同步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为我国如何适时地制定自己的亚太战略和策略、如何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共享亚太繁荣提出了建议。通过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本书证明了APEC的成功运作已使之成为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典范,证明了开放的地区主义不仅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其逐步贯彻和完善也将在实践上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渡提供新的思路。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界定、二者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地区主义理论和开放的地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当代三大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模式和发展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下篇是对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APEC的系统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APEC主要成员的亚太战略,应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是APEC的最佳选择,并重点研究了APEC的性质、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和合作模式;第二部分讨论了APEC的内部及外部经济关系,包括APEC内部的经贸关系和利益格局、APEC内主要次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开放、APEC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APEC中的战略选择和基本立场;第三部分则着眼于APEC的最新发展,集中研究了APEC的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和竞争政策这两个热点问题,并就新形势下APEC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者衷心感谢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的资深官员和学者陈鲁直先生为本书欣然作序,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APEC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的、前瞻性的分析,为APEC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作者衷心感谢商务印书馆著作室的常绍民同志和责任编辑王涌泉同志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心血。

  书稿虽几经修改,不足和谬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学术界前辈与同行指教。


             《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课题组

显示全部后记

  《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199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于1997年10月以专著形式结题。本书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研究所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由宋玉华负责课题总体设计,组织写作与研讨,并修改定稿。各章的执笔者为,宋玉华:一、二、四、六、七、十二、十三、结束语;沈瑶:五、八、十;张铁军:三、六、十一;郑华:六、九。

  浙江工程学院教授、学术界前辈杨枫,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王怀宁研究员、秘书长陈沙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高成兴教授和雷达教授应邀参加了本项目的鉴定。他们对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对成果的修改出版提出了中肯的、有价值的建议。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孙小英和陈继杰同志为本书后期的修改、编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 者

                     1999年10月15日于求是园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宋玉华,1944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地区协调人、理事,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国际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理论。美国经济与周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APEC政策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出版合著4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欧盟—中国高等教育项目一项、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一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沈瑶,男,1956年5月生,浙江嘉兴人。1997年在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研究。已出版《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独著),《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合著)等;在《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现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铁军,男,1962年4月生,浙江杭州人。1996年在瑞典哥德堡大学获和平与发展研究副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已出版专著《Adjusting to the World Economy》,译著《无政府与秩序》等。现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郑华,男,1968年7月生,河南人。199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和国际经济研究。现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显示全部目 录

               <FONT face=幼圆 size=3><STRONG>上  篇</STRONG></FONT>


第一章 绪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第二节 经济的一体化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并存与融合

  第一节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关系的两种观点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利益关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并存与融合

第三章 新地区主义与开放的地区主义

  第一节 新地区主义理论

  第二节 开放的地区主义

第四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与当代的新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第二节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次浪潮

  第三节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的特点

  第四节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新特点的原因

第五章 当代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类别及其主要差异

  第二节 欧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第四节 APEC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FONT face=幼圆 size=3><STRONG>下  篇</STRONG></FONT>


第六章 APEC主要成员的亚太战略

  第一节 美国的亚太新战略

  第二节 日本的亚太战略

  第三节 东盟的亚太战略

  第四节 俄罗斯的亚太战略

  第五节 中国的亚太战略

第七章 APEC的性质与合作方式的创新

  第一节 APEC的性质定位

  第二节 APEC的旗帜——“开放的地区主义”

  第三节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APEC的最佳选择

  第四节 APEC是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第八章 APEC内部贸易投资格局及其利益格局

  第一节 APEC内部的贸易和投资格局

  第二节 影响APEC内部的经贸利益格局的因素

第九章 APEC内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关系及相互开放

  第一节 APEC内主要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APEC与其次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APEC内次区域经济组织的相互开放

第十章 APEC对外部世界的开放

  第一节 APEC的外部利益

  第二节 APEC的对外关系

第十一章 中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中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亚太经济一体化中作出正确战略选择的重要性

  第二节 亚太经济一体化中中国的基本立场和战略选择

  第三节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第四节 中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第十二章 APEC的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和贸易与竞争政策

  第一节 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问题

  第二节 贸易与竞争政策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中国在贸易与竞争政策问题上应采取的立场

第十三章 新形势下APEC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亚太地区经济、政治的新形势

  第二节 新形势下APEC内部力量对比的显著变化

  第三节 新形势下APEC面临的挑战

结束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