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

分享到:

定价:¥17.00

  • 出版时间:2001年11月
  • 页数:296页
  • ISBN:7-100-03321-7
  • 主题词:国际一体化经济学
  • 人气:203

显示全部前言

  这也许是中国第一部《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国际经济一体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不能从理论上给以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揭示和说明,那么在一体化的实际行动和决策中也许就难免会造成国家利益或企业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重大损失,反之,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运行和发展规律有较为准确、透彻的把握,则会为更多地增进国家、企业、个人,乃至世界的福利提供可能。希望这本书能对参与、研究、学习国际经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新视野;能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决策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新的启示,同时在一些国际经济的院校、系所,也许是该考虑开这样的一门课了。

  国际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联合)的状态或过程。我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体系,这一体系是由一体化的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汇率金融货币理论和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四大支柱所组成的,实际上,这一体系的构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符合一体化的内在逻辑的。

  第一篇一体化的贸易理论是由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一体化贸易理论所组成。在完全竞争的一体化贸易理论中,我们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福利分别进行了分析。在这里,对关税同盟的贸易福利分析不是仅局限于局部均衡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分析,而是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种方法对关税同盟的贸易福利进行了解析。但是,就关税同盟对资源配置福利影响的中心问题,即保证关税同盟是以贸易创造而不是以贸易转移为主的条件是什么?这里还只是先从几种特殊情况给与了解答。关税同盟的普遍法则真的不存在吗?我们没有停下来,而是从帕累托改进的关税同盟是否可行,以及如果可行,这个关税同盟怎么设计,作为一种帕累托改进关税同盟的平均关税怎么决定。在这里,我们取得了一种理论上的胜利,并且,我也许是将凯姆普—旺定理给扩展了。

  对于不完全竞争的一体化贸易理论,这里首先是将现在不完全竞争理论中更有“一般性”的寡头理论与关税同盟联系起来,对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市场份额效应、价格效应、利润效应进行了分析,值得指出的是,在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利润效应分析中,可以引申出贸易一体化的“利润创造”和“利润转移”这一对概念,而这也许是揭示了维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以外的另一层根本性的“真”。其次,对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等收益递增条件下的一体化贸易与增长理论的分析,由于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是难以相容的,所以收益递增的一体化理论也属于不完全竞争一体化理论。在这里,有引入内部经济而不同于维纳意义上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有引入思想和知识流动的一体化与增长的分析;有我在扩展的“斯密定理”基础上对一体化的外部经济分析。再次,就不同外生的贸易集团(关税同盟)大小、比较优势度、市场势力、纳什均衡关税与世界福利在贸易集团对称或非对称扩张情况下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当比较优势度不同时,使世界福利最小的贸易集团数目可能是2个、3个或4、5个。最后,是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形成贸易集团的福利与结构分析。分析了贸易集团的形成、扩张对福利和最佳关税的影响;不仅将贸易集团的大小内生化,而且在开放区域主义和一致同意区域主义两个贸易集团形成的原则下,对贸易集团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开放区域主义原则下全球贸易在同时移动博弈中,是唯一(纯战略)纳什均衡解,它也是连续移动博弈中的子博弈完美均衡解;在一致同意区域主义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条件,一致同意区域主义博弈的唯一子博弈完美博弈是最小的、最后形成的贸易集团或次最小的、次最后形成的贸易集团。

  第二篇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由引入外国厂商的关税同盟福利理论、一体化条件下的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一体化条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撤退理论等所组成的。在引入外国厂商的关税同盟福利理论中,指出引入外国厂商后,一国在关税同盟中的总收益和总损失,就不只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决定的,而应该是由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外国利润转移和创造效应共同决定的,一国也许不能总保证从关税同盟形成的出口扩张机会中受益;并且,在垄断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优势,往往是外国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这样外国利润创造或转移效应就可以提高;在成本递增产业、成本不变产业和成本递减产业间,外商的关税同盟福利效应是有差别的。

  在一体化条件下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我指出一体化使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区位优势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跨国公司必须随着一体化优势的新变化,重新发现、强化和改进扩展其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使得它们在一体化的条件下具有与一体化的新区位相对应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才能使其称为面向一体化区域的跨国公司。

  第三篇一体化的金融货币理论是由不完全货币联盟的汇率理论和完全货币联盟的金融货币理论所组成的。在不完全货币联盟的汇率理论中,主要对不完全货币联盟的汇率目标区进行了理论分析,我指出在不完全货币联盟中,成员国的汇率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单个成员国的汇率目标区特征,二是各成员国汇率之间有一种汇率的固定联结成分,即各成员国间的汇率之间,除了允许各自在一定范围中的浮动外,各自的汇率目标区的中间汇率之间又将保持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固定联系。针对特征一,主要对汇率目标区中的汇率动态、目标区变动和政府干预等方面的汇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针对特征二,主要对固定联结中间汇率的可靠性问题和固定联结中间汇率体系的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于完全货币联盟的货币金融理论,我们首先对完全货币联盟的经济合理性,即完全货币联盟(共同货币)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指出完全货币联盟的收益主要包括分担风险、节约储备、减少交易成本,不过,对于分担风险,还要特别注意完全货币联盟的实施使得不确定性减少,由此可能使经济行为的福利提高。对于交易成本的减少,还应注意的是共同货币还可能增加减少成员国市场价格歧视范围的间接收益;另外,货币联盟的收益不仅是静态的,而且从动态来看,一方面货币联盟有助于联盟更好地获得动态规模经济,从而增加联盟的收益,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货币联盟成员的增加,货币联盟的收益将相应地增加。对于完全货币联盟的成本,从短期来看,主要是完全货币联盟实施所引起的宏观调整成本,但引入理性预期或长期来看这种调整成本,特别是基于宏观政策调整引致失业增多的调整成本可能会消失,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完全货币联盟的形成中,由于各成员国原有经济状况或政策的差异,特别是与完全货币联盟所要求的政策差异使得成员国宏观政策可能会有冲突,由此可能形成政策调整转型的成本,各种利益冲突也可能增加完全货币联盟的运作成本,对于这一点在微观上也可能是存在的,因为新的货币的实施要有一个从心理到行为的适应、转化的成本。其次,在对完全货币联盟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后,我们所关注的是完全货币联盟的形成,对此,我们舍象掉与关税同盟形成类似的分析,而转向对完全货币联盟作为一种政府间谈判结果和市场预期相互作用角度的分析,指出政府间关于完全货币联盟的谈判影响市场行为,而且谈判也将被市场行为所影响,这一相互影响意味着存在一个两种形态的持续谈判均衡,包括有效率的持续谈判均衡和无效率的持续谈判均衡,除忍耐和延迟成本外,市场预期是决定完全货币联盟形成的决定因素。最后,在对完全货币联盟的经济合理性与联盟形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转向对完全货币联盟运行的宏观经济分析。以一个产出由需求和供给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完全货币联盟的两国家模型,对完全货币联盟中每个国家的均衡产量及成员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政策影响进行了分析,从中不难发现完全货币联盟的宏观经济运行是有其特殊性的。

  第四篇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中,主要包括对贸易一体化的公共选择的博弈论分析和对货币一体化中权力分配的分析。对于贸易一体化的公共选择博弈论分析,从一个贸易一体化政府间博弈的模型中得出了一个贸易一体化协定作为两个从政治出发的政府间均衡的条件,政府在形成贸易一体化协定时,不但要反映产业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而且要照顾平均选民的情况。如果一个贸易一体化协定,要使成员国间的贸易完全自由化,那么一国政府将在两种情况下签署一个协定,第一种情况是贸易一体化协定将给平均选民带来大量的福利,而对力图阻止协定的利益集团间的协调有不利影响,第二种情况是协定为实际或潜在的出口商创造的利润收益,大于进口竞争部门受到的损失与引起的平均选民福利损失的和。一个贸易一体化协定要由两国政府同意,当成员国间的潜在贸易存在相对平衡与当协定使得大多数部门是减少保护而不是增加保护时,协定的解更可能存在;如果一些敏感部门可以在一个贸易一体化协定中被排除,那么一个协定是否达成的前景会有所改善?每个政府将愿意排除那些包含在协定会有最大政治成本的部门;均衡协定往往反映谈判政府感到的政治压力。

  关于货币一体化中权力分配,在这里,主要是解决货币一体化时,在一个共同中央银行中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利用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的,指出在合作协议中,一国的影响力与该国经济规模大小之间有一定关系,如果一个协定的参加者,不能对共同决策有实质的影响,那么它参加这一协定的实际价值也许不大,实际上,当选择性变量是战略性替代的时候,合作中的弱方将喜欢一个不合作解,即使由它的对手来控制协调的情况下,这是无效率的,这意味着在共同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上,小国要求并且获得相对其规模而言,更大比例的权重。当然,在实际中,不能排除有小国可能被“贿赂”或被威胁而加入联盟,这样小国所得到的权力将比上面的要少。

  这本书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到1997年年初开始写作,历时几年,期间被一些其他研究所担搁,到现在和我最初的想法基本接近。在此,我要感谢著名经济学家杜厚文教授、高成兴教授、薛敬孝教授、熊性美教授、佟家栋教授等对我的培育和引导;感谢对一体化研究的知识前辈们;感谢陈春宝博士和王国青博士;感谢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陈 岩

                    2000年春天于北京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陈岩 1964年11月生于天津宝坻。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曾任大连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副总经理。现在浙江大学、万向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为中国国际名人协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

  在《光明日报》、《世界经济》等报刊上发表《东方经济学宣言》、《两只“看不见的手”理论及其意义》、《个人—集体主义的经济秩序》、《“新经济”及其影响》、 《“新主义”启动中国经济》等文章200多篇。独立或合作著有《东亚再崛起》、《通货紧缩》等10部著作。获各类学术科研奖6次。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联合)的状态或过程。本书作者依照一体化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体系,这一体系是由一体化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金融货币理论和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四大支柱所组成的。其中一体化贸易理论是由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一体化贸易理论所组成;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由引入外国厂商的关税同盟福利理论一体化条件下的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一体化条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撤退理论等所组成;一体化的金融货币理论是由不完全货币联盟的汇率理论和完全货币联盟的金融货币理论所组成的;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贸易一体化的公共选择博弈论分析和对货币一体化中权力分配的分析。本书予综合与创新为一体,对参与、研究、学习国际一体化的人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STRONG>第一篇 一体化的贸易理论

</STRONG>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体化贸易理论

 1.1 维纳的关税同盟模型:一个例子

 1.2 关税同盟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1.2.1 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1.2.2 一般均衡分析:关税同盟的福利

 1.3 帕累托改进的关税同盟和平均关税的选择

   1.3.1 凯姆普-旺定理

   1.3.2 迪克西特-诺曼-伯利斯定理

   1.3.3 中性平均关税的确定

 1.4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福利分析

   1.4.1 从单一国家角度的分析

   1.4.2 从两个国家角度的分析

2.贸易一体化的寡头模型

 2.1 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市场份额效应

 2.2 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价格效应

 2.3 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利润效应

3.收益递增条件下的一体化贸易与增长理论

 3.1 高登的模型:内部经济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

 3.2 一体化、收益递增与内生的经济增长

   3.2.1 模型的说明

   3.2.2 两个模型中的平衡增长均衡和完全一体化

   3.2.3 两个模型中的局部一体化与经济增长

4.区域——产业外部经济与一体化理论的新维度

 4.1 区域——产业外部经济与“斯密定理”的扩展

 4.2 扩展的“斯密定理”与一体化理论的新维度

5.贸易集团大小对均衡关税和福利影响的模型分析

 5.1 贸易集团大小对称扩张的模型

   5.1.1 对称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关税

   5.1.2 对称情况下贸易集团的大小与世界福利

 5.2 贸易集团大小不对称扩张的模型

   5.2.1 不对称情况下的纳什均衡

   5.2.2 不对称情况下集团相对大小与世界福利

6.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形成贸易集团的福利与结构分析

 6.1 贸易集团的内生形成、扩张与最佳关税和福利

   6.1.1 国家的情况和基本假设

   6.1.2 贸易集团的形成、扩张与最佳关税

   6.1.3 贸易集团的形成、扩张与福利

 6.2 贸易集团的结构与福利

 6.3 贸易集团的形成原则与贸易集团结构的稳定性

   6.3.1 贸易集团的形成原则:开放区域主义和一致同意区域主义

   6.3.2 两个形成原则下贸易集团结构的稳定性


           <STRONG>第二篇 —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STRONG>

7.引入外国厂商的关税同盟理论

 7.1 基本假定

 7.2 存在外商的关税同盟效应:竞争情况

   7.2.1 进口替代产业和外国利润转移效应

   7.2.2 出口产业和外国利润创造效应

   7.2.3 一体化收益在东道国集团与外国厂商间的分配

 7.3 存在外商的关税同盟效应:垄断情况

   7.3.1 成本递增产业

   7.3.2 成本不变和递减的产业

8.对外直接投资对一体化的战略反应

 8.1 一体化中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类型

 8.2 一体化条件下的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8.3 一体化条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撤退理论

 8.4 一体化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四组概念


           <STRONG>第三篇 —体化的货币金融理论

</STRONG>

9.不完全货币联盟的汇率目标区模型

 9.1 不完全货币联盟中汇率目标区和汇率动态的简单模型

   9.1.1 基本模型

   9.1.2 目标区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汇率动态

 9.2 不完全货币联盟汇率目标区的扩展模型

   9.2.1 汇率目标区的变动与汇率动态

   9.2.2 汇率目标区内货币当局干预:均值冲击回复模型

   9.2.3 投机冲击、外汇储备与汇率目标区

10.不完全货币联盟中固定联结中间汇率的问题

   10.1 固定联结中间汇率的可靠性问题

   10.2 固定联结中间汇率体系的流动性问题

11.完全货币联盟的经济合理性

   11.1 完全货币联盟的收益

   11.2 货币联盟的成本:高登的分析

   11.3 一个更为全面的说明

12.市场预期与完全货币联盟的谈判

   12.1 一个完全货币联盟的模型

   12.2 持续的谈判均衡

13.完全货币联盟的宏观经济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13.1 完全货币联盟的两国模型

   13.2 两国的联系: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

   13.3 均衡通货膨胀率和产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STRONG>第四篇 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


</STRONG>14.贸易一体化的公共选择博弈论分析

 14.1 分析框架

 14.2 单边位置情况

 14.3 均衡协定

 14.4 对例外产业谈判的分析

15.货币一体化中的权力分配问题

 15.1 模型的准备

 15.2 模型

 15.3 国家货币的情况

 15.4 共同货币的情况

 15.5 对加入货币联盟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