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修订第2版)

分享到:

定价:¥37.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846页
  • ISBN:7-100-03370-5
  • 主题词: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修订
  • 人气:241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修订第二版序言</STRONG></FONT>

  第二次修订版《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终于在李正栓教授和贾国素副教授的努力下于21世纪初面世了。这是一件可庆可贺之事,对我国广大的英语学子是如此,对该词典最早的诞生地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即现在的北京大学英语系)更是如此。
  1958年对所有经过大跃进的人都是难忘的一年。那是个溢满热情、气吞山河的年代。虽然今天当我们回顾和反思时,不能否认当时的生产跃进指标缺乏科学态度,并造成了浮夸和虚假的错误,但是中国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建设祖国的巨大干劲、移山倒海的气魄以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胆略,却是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参加了许多学术研究和教材编撰工作。他们著书立说,发明创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就是在这种携手攻克科学尖端项目的跃进氛围中产生的,它是当时西语系英语专业的集体成果,60年代又经专家定稿把关,因此在科学性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外语界的好评,销路也很好,为习读英语的学子们提供了质量高又便于使用的一部工具书。
  由于五六十年代提倡大公无私,吴兴华、齐声乔和温德三位定稿权威连名字都没有署上。为了向现在的读者介绍这部词典的学术可靠性,也为了追念北京大学优秀的前辈学者,笔者要在《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修订第二版问世的今天讲一讲这三位教授,追悼他们的功绩,并寄托我们对故人的哀思。
  吴兴华先生是燕京大学的佼佼者。他锋芒毕露,才华横溢,英文之优秀早已成为燕京大学的神话。据说,当时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最最偏爱和器重他。已故的知名美国文学教授、翻译家赵萝蕤先生曾不止一次对笔者提到在燕京大学校友中她最佩服吴兴华的英文和学识,并深深哀念他的早逝。吴兴华为人耿直,不悟政治之道,因此难逃划为右派的劫难。摘掉帽子后他于60年代初回到北京大学英语专业执教,与温德和齐声乔修订了这部词典,笔者也有幸在高年级上过他开的写作课,受益匪浅。然而不谙政治的他难免又有些“错误言论”,因此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刮起后他被揪出来,戴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就在那年初夏他在监改劳动中喝了用浆糊碗盛的冷水,患了中毒性痢疾,不治身亡。从发病到去世据说只有两三个小时。我们从此就失去了如此难得的一个英语人才,此遗憾直到今天还无法消解,特别是当我们找不到那么优秀的高年级写作教师时,英语系的同仁们就会再次提到英年早逝的吴兴华先生。
  罗伯特•温德(Robert Winter)教授是应闻一多先生邀请,于30年代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来中国任教的专家,他同20世纪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家和新批评文学评论家理查兹(I.A.Richards)和燕卜孙(William Empson)是亲密好友,可谓学界的三剑客。只不过温德来到中国后再也没有回美国去,抗战时期他在西南联大执教,培养了王佐良、李赋宁这一代优秀的英语前辈学者。解放后,他落在北大西语系,从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之前,他为我国外语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温德精通英诗,他讲的英诗格律和莎士比亚等文学课是有口皆碑的。他还是活字典和语言史等各种知识的百科全书,不少北大、清华的中青年教师及慕名而来的学子几乎踏平了他的门槛。他在北大校园里活到百岁而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佳话。
  参加编写定稿并于1980年第一次修订了《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齐声乔教授也曾是笔者的老师,他教过我们高年级的阅读课。记得当时他选用了里顿•斯特拉奇(Lytton Strachey)的《维多利亚女王》作教材,这部优秀的传记把我们引入了奇妙的英文散文世界。齐声乔先生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之后身体欠佳,但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对这部词典做了修订。正如他在本书“再版序”中所说,1958年到1980年的20年中我国的生产建设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间风云变幻更是今非昔比,所以他补充了用法,改写了例句,共达一千几百处之多。
  1997年底,我受商务印书馆的委托,要找一位合适的人选对这部词典进行第二次修订,让它能继续发挥作用。我推荐了李正栓教授。他是我们英语系毕业的博士,专攻英国玄学诗歌,又有多年执教的经验,是个品学兼优的后起之秀。李正栓教授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中抽出了时间,毅然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做学问认真,与贾国素副教授合作,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修订工作。这就是《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简单成书史,它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知识分子含辛茹苦、爱国敬业的铭证。
  《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编写原则在1958年的“说明”,1980年的“再版序”和这次的“修订第二版前言”中都有详尽的介绍了,不必在此赘述。众所周知,在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后正确把握英语词汇的用法乃英语学习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部得心应手、准确清晰的常用词词典不但会方便学习者,它也会为从事英语翻译和需要借助英语从事科学研究和商贸活动的各类人群提供比通常词典更细微、更有效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这样一部好词典还可以引导英语学习者上路,培养辨析的好习惯,并从反复推敲词义和研读例句中获得英语的语感。在本书修订第二版问世之际,让我们衷心希望英语学子及广大读者能喜欢它,希望它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她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意青
                        2001年秋于北京大学



              <STRONG><FONT size=3>修  订  版  序
</FONT></STRONG>
  这本词典问世以来已经20年了。它的内容不仅广泛涉及我国的生产建设和文化生活,而且还广泛涉及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和相互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引人注目;但“情随事迁”,有识之士都会有“觉今是而昨非”之感。这就是说,词书不同于报刊,不应是时事的晴雨表,词书应力求稳定,所举例句力求能说明用法而又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在这次修订中,补充的用法和改写的例句有一千几百处,都是以这一主导思想为依据的。
  这本词典原来的定稿人是吴兴华、我和温德。但后来所有的改动都是出于我一人之手。这样就得作一声明:原来对的是大家之功,修改错的是我一人之责。望读者多提意见。

                             齐声乔
                           1980年7月19日

显示全部前言

             <FONT size=3><STRONG>修订第二版前言
</STRONG></FONT>
  《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一书自1958年问世以来,已被连续多次重印,也曾于1980年进行修订。实践证明,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词典,但又不同于任何其他词典;不追求全面,也不讲什么系统性。它注重的是最常用词的实际用法以及同义词词义的比较。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这本词典中受益匪浅。
  然而,正如齐声乔教授所说,“情随事迁”。自第一次修订后,又过了20年。在这20年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取得了辉煌成绩。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均成绩斐然。这样一来,《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在词的选讲与内容比较方面均显落后。因此,对它进行修订十分有必要。
  受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有关专家教授的委托,我们制定了第二次修订的意见:1.尊重原审定者、修订者成果。参考有关词典及书籍,对原书加以补充,使之完善,反映当今英语教学成就。2.体例不变,框架不变。保证例句的相对稳定性,对政治色彩较浓的例句做个别调整,使例句体现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3.着重解决重点、难点,较详尽地辨析中国人学英语时易混淆的词(同义词、近似词和近音词)。指出注意事项和考试要点。
  第二次修订正是在遵循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替换了一些例句,去掉了一些例句,修订了个别词语,补充了新的词条,增加了大量的辨析。此次修订,增加的内容较多,因为这些内容正是中国人学英语时最容易混淆的东西。在这次修订中,补充的用法和改写的例句超过原书的三分之一,近2800处。新修订与增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目前英语教学的要求,兼顾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个教学大纲。因此,这本词典经第二次修订后,方便了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方便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对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词语用法,对提高学生写作和翻译这种产出技能大有裨益。
  这本词典第一版的定稿人是北京大学的吴兴华、齐声乔和温德几位教授。第一次修订者是齐声乔教授。此次修订得到了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刘树森副教授、商务印书馆黄家宁、赵景纯和胡龙彪几位同志的热情帮助。刘意青教授还在百忙之中为本次修订版作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李正栓
                          2001年10月1日

               <FONT size=3><STRONG>前    言
</STRONG></FONT>
  许久以来,我们深深感到已经掌握了基本语法和相当数量词汇的学生应该有一本密切结合我国目前建设和生产斗争的实际,使查阅的人能把汉语概念正确地译成英语的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
  为了满足这一需要,1958年我们编了这部词典。我们在编纂之初发动了许多同学提供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他们每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常犯的错误。通过这一作法,我们不仅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同学在学习运用英语时的症结所在,而且也借此摸索了一下解决这类症结的有效途径。
  但是应该声明一下:这部词典是为了补充一般词典的不足,而不是取而代之;要解决的问题,大体说来都是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和青年英语工作者所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重点在于运用。举几个例子就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拿apply这个词来说吧。学者要掌握这个词大约得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他得搞清楚这个词的意义。一般英汉词典会告诉他这个词表示“适用”或“应用”;第二,在实际阅读中他得在脑子里作些调整、扩大,并修正这个定义,使之适合各种情况不同的上下文。到复用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就更多了。他可能弄不清楚后面应该用什么前置词,也可能弄不清楚为什么后面用同一前置词而意义竟会有所不同。这本词典就用许多例句从各个角度来说明各词的用法。
  又例如:“主观”这个词说明了另一问题。学者可能不知道这个词应如何译成英语,也可能长期停留在认为汉语的“主观”就是英语的subjective这个阶段上。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这种特有的问题当然不能乞灵于任何其他国家所编纂的词典。读者在subjective条下可以找到许多不同说法来表达“主观”这一概念的例句。此外,有些地方还特别注意提醒读者重视某些常见的错误。
  同义词的比较在本词典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处理同义词时也是以面对中国学习英语者为原则,作法和一般同义词词典有所不同。第一,我们对许多普通不认为是同义词的词,如believe和rely,know和recognize等也作了比较,因为前二者都近于汉语的“信任”,后二者都可译作“认识”,对中国同学来说,有混淆的可能;第二,我们在词的用法和连用语的交代中也做得比普通同义词词典不同,如hurt和wounded,除了概念上的区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hurt很少用作定语。但一般同义词词典对这点却只字不提,而这正是学习英语者所迫切需要知道的。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本词典所遵循的原则。这样的原则不可避免地会缺乏“系统性”。在按照字母次序排列的各条里,读者会发现有些是解释个别单词的意义,有些是比较同义词或近似词,有些是对比英汉用法的不同,有些是处理某一语法或修辞问题。此外,有些地方有重复,更多的地方有遗漏。对这一切,我们希望“针对我国实际”这个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说,表面上的缺乏“系统性”事实上是代表一种新的系统性的尝试。
  本词典包括了约1600个单词和短语,所附例句将近5000条。这些例句除了极少数的格言和引文外,全部都是特别为了本词典新编写的。这些例句不仅在用法和结构方面企图解决读者的困难,而且在内容方面广泛地涉及我国的生产建设、阶级斗争和文化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各条开头的词是读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在例句里他仍然可能发现一些他很想知道的说法。但正如前面所已经提到的,本词典是和其他工具书相辅而行的,不是取而代之。凡是可以在别处求得解决的问题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由于编纂时间仓促,本词典中错误和不妥的地方一定很多。在编写阶段中,我们常常发现还有些问题应收进去的而遗漏掉了。尽管最后大量补充了一批材料,但仍旧不可能做到十分充实。因此我们想向读者提出一个请求:如果你们发现了什么错误或不同意的地方,或认为有些材料还应该补进去的,请写信给“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教研室”,我们将十分感激。

                      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教研室
                         1958年除夕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第2次修订替换了一些例句,去掉了一些例句,修订个别词语,补充了新的词条,增加了大量的辨析。增加的内容较多是因为这些内容正是中国人学英语时最容易混淆的东西。此次修订本,补充的用法和改写的例句超过原书的三分之一,近2800处。新修订与增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目前英语教学的要求,兼顾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个教学大纲。既方便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又方便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对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词语用法,对提高学生写作和翻译这种产出技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