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平装现代性研究译丛

分享到:

定价:¥35.00

  • 著者:4928 译者:
  •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版次:1印次:3页数:407页
  • 开本:32
  • ISBN:978-7-100-04039-6
  • 主题词:后现代地理学
  • 人气:267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现代性研究译丛》出版说明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观察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商务印书馆特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著述中,精选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现代性研究译丛”。

显示全部序言

                         《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曰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曰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摇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现代性始遭遇中国。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朝向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现代化既是一种激励人建构的想像,又是一个迂回反复漫长的过程。无疑,在中国,现代性仍是一个问题。
  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作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兰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兰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现代性问题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国思考现代性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方面是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研究的著述中,遴选一些重要篇什,编辑成系列丛书,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所选书目,大多涉及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尤以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学者和论著为主,同时兼顾到西方学术界传统的欧陆和英美的地域性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现代性起于何时或终于(如果有的话)何时,以及现代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更由于后现代问题的出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便不可避免地缠结在一起,显得尤为复杂。有人力主后现代是现代的初始阶段,有人坚信现代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规划,还有人凸显现代与后现代的历史分期差异。然而,无论是主张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终结,还是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种形态,它都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个关节点。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过程。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形成。诚然,现代性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的冲突非常尖锐。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似乎总是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这也就是许多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现代性的矛盾及其危机。启蒙运动以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文化运动似乎一直在扮演某种“反叛角色”。个中三昧,很是值得玩味。
  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现代性不仅是再现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巨变,而且也是无数“必须绝对地现代”的男男女女对这一巨变的特定体验。这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可能性与危难的体验。恰如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化把人变成为现代化的主体的同时,也在把他们变成现代化的对象。换言之,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是为序。
                             周 宪 许 钧
                            1999年9月26日于南京

显示全部前言

              前言和后记
  前言与后记一起写,这对介绍(和结束)一本关于后现代地理学的论文集,似乎是一种非常适宜的办法。这说明从一开始就有这样一种意图:随意摆弄人们熟知的各种时间特征、打破线性文本的正常流动,使其他诸种更为“侧面”的联系成为可能。以序列方式展开的叙事所反映出的固定格式,易使读者以历史的方式思维,如此这般,若要将文本看作一幅地图——通过空间逻辑而不是时间逻辑扭结在一起的具有诸种同存性(simultaneity)关系和同存性意义的地理,那是十分困难的。我在此的目的,是将历史叙事空间化,赋予持续的时间以一种经久不衰的批判人文地理学的视野。
  本书的每一篇论文,均是对同一中心主题的不同阐发:以当代的社会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申批判性空间的视角。至少在以往的一百年中,时间和历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社会科学的实践意识和理论意识中,已占据了宠儿的地位。理解历史形成的方式,已成为解放性深刻思想和实用政治意识的主要源泉。这一源泉能极其灵活多变地包容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批判性解读。然而在今天,遮挡我们视线以致辨识不清诸种结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表现最能发人深思而诡谲多变的理论世界的,是“地理学的创造”,而不是“历史的创造”。这就是后现代地理学反复强调的前提和承诺。
  当然,收集于此的诸篇论文,可以按次序加以阅读,它们犹如一个具有实质性历史思辨的文本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每一篇论文的核心,就是试图解构和重构刻板的历史叙事,从时间的语言牢房里解脱出来,摆脱传统批判理论类乎于监狱式的历史决定论的羁绊,借此给阐释性人文地理学的深刻思想(一种空间阐释学)留下空间。因而,序列性流动常常被撇在一边,以便对诸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和侧面图绘作偶然性的描述,这样,才有可能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叙事而又不失却总体目标这一主线:建立更具批判性的能说明问题的方式,观察时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时段与区域、序列与同存性等的结合体。将前言与后记,即序和跋,包纳在一起,只是这种有意图的重新平衡行为第一个嬉戏式的标志。
  既然以一种扭结时序的方式开始,那么如果说,后现代地理学的最佳介绍应该安排于最后一章,这看来是贴切的。本书的最后一章是一篇探讨洛杉矶的信马由缰的论文,论述了洛杉矶既整合又分解其先前事物的诸种情况。“拆解洛杉矶”这一题目本身,就是对无疑是后现代景观的一种查究式解读,是对能说明问题的“其他空间”和诸种隐匿性的地理文本的探索。这篇论文感悟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对“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卓越观察和选址。“交叉小径的花园”是世界上惟一一处无异于任何地方的地方,是一个充满同存性和悖论的无限空间,惟有借用超凡的语言才能加以描述。博尔赫斯的观察使后现代地理学阐释所面对的某些两难处境具体化:
  然后我看见了那个交叉小径的花园。……作为一名作家,我的绝望就肇始于此。所有的语言是一组符号,这些符号在操这一语言的人中的应用,假定有一个共同的过去。那么我怎样才能把这一毫无边际的交叉小径的花园转变为言语呢?我怅惘迷失的思维对它几乎难以掌握。……说真的,我心里试图想要言表的,却均无法言表,因为若要对一个无休止的连接理出一个头绪,这一头绪也注定是一个无限小的头绪。在这一个单一而又庞大的瞬间,我看到了数不清的行为,既令人愉悦,又让人厌恶;令我惊愕的倒不是其中的某一行为,而是所有这些行为均在空间上占据着同一个点,既不重叠又不透明。映入我眼帘的,均是同存性的事物,可现在流于我笔端的,却是依次性的,因为语言是依次连接的。但不论怎样,我试图尽我所能追忆自己的所见。
  在批判地理学的描述中,在借用词语解译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化的社会生活空间性中,每一种雄心勃勃的举措都将会引发类似的语言绝望。人们在察看地理时所见到的,无一不具有同存性,但语言肯定是一种顺序性的连接,句子陈述的线性流动,由最具空间性的有限约束加以衔接,两个客体(或两个词)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据同一个位置(譬如在一个页面上)。对于词语,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作重新的收集和创造性地加以并置的工作,尝试性地对空间进行诸种肯定和插入,这与现行的时间观念格格不入。到头来,后现代地理学的阐释,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刚刚起步。

(略)

显示全部后记

  我们生活于今天,从纵向上看,是与人类走过的所有历程相联结的。我们分享着祖先给我们创造和留下的一切文明果实,同时我们又是人类文明创造历程这一伟业的延续和发展:后瞻是过往历史,前瞻是未来历史。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继续生存,这一条历史之线是永远不会终结的。我们生活于今天,从横向上看,是处于由各种关系编织而成的空间之中。如果说,国家相对于世界这一关系大网而言是一个大结点,那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城市、我们所工作的单位、村落,乃至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庭,都是大结点中的结点之结点之结点,而这些结点均无不与空间相联系的。结点不可能虚无缥缈,无所依托,惟有依附于特定的空间,结点才具有意义。而人类文明就是在这种历时是历史、共时是空间的纵线与横线交织而成的语景中得到不断的创造、演进和维系的。
  在批判社会理论领域,现在模糊我们视线的,不是时间,而是空间。况且,消除空间性的各种神秘色彩并揭示其披着面纱的工具性,这是从政治的实践和理论角度认清当今时代的关键之所在,因为任何的社会构建,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社会的存在在地理和历史中才能成为具体。由此可见,研究当今的社会空间实属必要。空间的组织是一种社会产物,充盈着政治与意识形态、矛盾与斗争,是与历史的创造相仿佛的。
  然而,在批判社会理论中,人们在过去往往偏重于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沉湎于历史的想像,希望在此中考察人类的本质、社会的诸种关系、权力的交替、体制的运作和人民的生活,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地理,即空间的漠视。诚然,空间是自然的空间,是大自然的无边无际,是原始赐予的语境。殊不知,我们现在生活于其中的空间,即人类的空间,已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真空”空间,早已失去了其天真无邪的内容和面貌。它是一种人化的空间,是社会组织、社会演化、社会转型、社会经验、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有目的的劳动应用,是一种被人类具体化和工具化了的自然语境,是充满各种场址、场所、场景、处所、所在地等各种地点的空间,是包蕴着各种社会关系和具有异质性的空间,也就是福柯所言的“异位”空间,它与时间和社会存在三位一体,构成了人类生存的一切具体方面——一幅波澜壮阔的现实画面。由此可知,在驰骋历史想像的同时,究问人类空间的真实性和本质性,这是现实的呼唤,是批判社会理论发展的必然。我们无需执拗于时间拜物教,也无需偏执于空间拜物教,惟有借助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我们才能独具“慧眼”,审视当下的一切社会构形和芸芸众生。
  在批判社会理论中,我们今天所欠缺的,不是历史想像,而是地理想像或空间想像。目前发生于世界各地的民族战争、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国家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殖民地的开拓、疆域和地域的扩张、种族的倾轧、城市的扩展、农村的城市化、地方的区域化、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分离和集中,无不反映出它们与地理或空间具有某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掉换一下语序,我们不妨说,争夺或关怀地理或空间,是所有这些战争、矛盾、发展、侵略、开拓、扩张、倾轧、城市化、区域化、分离和集中的根源,或者至少可以说它们具有不同程度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在一切社会构建、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经济秩序的表象下面,均隐匿着对地理或空间的永恒关注,潜藏着对地理或空间的一种工具理性的划分和归属。“占地为王”和“无地不成王”虽是强盗的逻辑和行为,但从另一个方面却折射出“地”之重要。“地”显然就是指地理或空间。人类的文明历史到底有多久?其精确的时间恐怕难以查考,但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肯定是脚踏实“地”的。离开特定的地理或空间,就不可能有人类的任何作为。因而,对人类地理或空间的探究,其意义和价值自然是十分了然的。
  正因为此,在当代社会科学里,各有所侧重的地理学便应运而生,如“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国际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就业地理学”、“情感地理学”、“权力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商业地理学”、“资本地理学”、“生态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也产生了许多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地理经济学”、“地理政治学”、“地理战略学”、“地理生物学”等等,足见地理学之兴盛。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这一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为一门显学。
  爱德华•W.苏贾是美国当代的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都市规划系教授,是代表都市研究的后现代取向的洛杉矶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所著的这一本《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虽名为“后现代地理学”,实际上是探讨后现代空间关系学,究问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文化群落与文化群落、人与人等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对空间的组织、开发、占有、构建、需要以及对周围空间的感觉,融人文地理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于一体,对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表述和剖析,对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作了言之有据的辩护和深切的呐喊。其思路之清晰,立意之新颖,分擘之有序,例证之丰富,笔锋之犀利,视角之前沿,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还时时让人感觉到具有振聋发聩效应的铿锵之声。但是,书中存在着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特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鉴别的。再者,该书明显表现出哲学社会理论的思辨性,同时又不乏“后现代”社会学科的学术论析方式,因而在书中许多地方语言流于晦涩难懂,读来难免费神。
  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我不时发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以及语言的贫乏,对有些概念和表达的传译有力不从心之感。此书已经译完,并将诚惶诚恐地邮寄出版社。一旦付梓出版,对译文中存在的所有错误,我将极为乐意地听到或看到一切方式的批评,因为这对我又将是一次很好的吸纳知识和提高翻译技能的机会。然而,就我自己而言,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一译作,我的确是尽了自己的努力的。

                            王文斌
                          2004年3月6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爱德华•W.苏贾(Edward W.Soja),美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都市规划系教授,是代表都市研究的后现代取向的洛杉矶学派的领军人物。其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第三空间》和《后大都市》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在批判社会理论中,人们过去往往偏重于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沉湎于历史的想像;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地理、空间的漠视。本书对这种倾向提出质疑。作者严厉批判“历史决定论”及其对地理学想像的限制作用。在论述福科、伯杰、吉登斯、贝尔曼、杰姆逊,特别是亨利•勒菲弗等“后现代地理学先驱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主一种历史的和地理的唯物主义,即对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作根本性的再思考。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和后记
第一章 历史:地理:现代性
第二章 空间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批判社会理论
第三章 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四章 城市与区域之辩:第一回合
第五章 重申之言:试论空间化的本体论
第六章 空间化:对吉登斯观点的评论
第七章 城市和区域重构的历史地理学
第八章 一切都汇聚于洛杉矶
第九章 拆解洛杉矶:试论后现代地理学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