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经济行为与制度

分享到:

定价:¥20.00

购买电子书:
  •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 页数:355页
  • ISBN:7-100-04079-5
  • 主题词:经济行为制度
  • 人气:17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FONT size=4>           再版说明
</FONT>
  《经济行为与制度》的英文版于199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曾对该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作者埃格特森在综合整理既往的政治、经济文献的过程中,对社会科学的这个新萌生的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的扩展和贡献”。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该书会在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六次重印,行销不衰,受到西方学术界重视的原因。
  我馆于1996年出版该书,第一版的译名为《新制度经济学》。该书出版后,在我国经济学界也引起了许多关注。鉴于该书在综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内容方面的独到贡献,我们将它收入了我馆的《制度经济学译丛》,并征得译者同意,对该书的译文做了重新校订,对全书体例做了统一,恢复了原书译名,现将它作为该书的第二版奉献给读者。特此说明。
                        商务印书馆译作室
                         责任编辑 侯玲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            中文版序言</FONT>

  矛盾无处不在,理性的个人追逐自身利益的强大冲动力,既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主要源泉。无论这种结果是好是坏,均依赖于人为的社会制度结构,这种制度结构指限制人类行为并将他们的努力导入特定渠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包括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及其实施效果。个人并非像鲁宾逊那样孤立存在,经济成果和社会结果依赖人们的相互作用,微观的行为常常引出不尽人意的宏观结果。以看足球赛为例,当视线部分受到阻碍后,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便会站起来观看,他们的这种行为会将成本强加给坐在身后的观众,因为后者被迫也要站起来。可以设想,最终的结果是,所有观众都站立起来观看,但所看的总体效果比坐着欣赏非但没有改善,而且会变差。
  上述困境的出现是由于,首先站起来的人们对于强加在别人身上的成本不承担责任,而且他们很有可能相信,如果他们不站起来,别人也会站起来。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术语解释,困境的产生是因为协商和实施禁止站立会遇到交易成本,所以当前述成本不太高或小于交易成本时,人们对协定有一种投机倾向。由此可见,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构成的制度,既能减少也能增大这类成本。
  在本世纪,为了协调微观行为和宏观结果,曾经采用过中央计划经济和分权市场经济这两种极端的解决方法,使用更多的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办法。不过,无论是市场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还是中央计划理论,都忽视能控制交易成本的制度的作用。因此,它们均隐含地假定,现存的制度是理想和合适的制度,集中精力研究这种理想世界中的协调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中央计划管理的经济无法控制主要代理人,受到代理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激励问题的折磨;与此同时,企图使用市场体制的许多国家也并未取得好的成就,相对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危害。比如,微观代理人不愿考虑他们行动的所有成本和利得而引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20世纪最后10年,人们对改革和改变经济制度的兴趣日益高涨,但是以新古典为首的传统经济理论束手无策,默认现存制度为理想制度的理论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低素质的经济见解上:国际社会应当给予东欧国家和前苏联援助,以便使它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本书的素材取自经济和社会各种边缘学科对经济行为和制度的探索性理论研究成果,作者试图将这些零碎的精华综合成一种首尾一贯的制度经济学。考虑到不能中断与基本经济研究纲领的纽带联系,我将所取素材限定在研究人们行为的基础之上,对那些描述人们受到限制的行为优化理论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最精辟的理论研究方法。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里,到处可以看到制度、交易成本和经济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罗纳德•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举世无双的理论巨匠和创始人,而道格拉斯•诺斯则开拓性地使用新制度经济研究方法解释了经济制度的演变过程。在本书中文译本出版之际,介绍一位在新制度经济学早期形成过程中做出许多最重要和最基础贡献的华人经济学家是适宜的,他就是现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张五常教授。
  本书所陈述的新制度经济学并不会开出医治经济弊病的灵丹妙药,但是能提供分析经济行为和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思考方法和研究工具。经济制度涉及正式或非正式规则的建立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因为这些规则的建立和实施是政治和社会进程的结果,所以研究制度的变化显然必须打破法律和经济史以及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尽管必须承认,我们对制度变化的理解还很不够,但是上述学术领域近年来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直得到赞誉和肯定,并且已经提出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见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交易成本看作在自愿和非自愿交易中保持控制有价资产的成本。当这类成本很高时,意味着资源遭到浪费,由于它们未能被转入最有价值的用途,或者因为对控制它们的争夺战纯属一种非生产性的行动。在分权市场体制内,控制资产的不确定性将会阻碍人们进行生产财富的投资活动。虽然对资产的控制离不开有关个体的参与,但是由于建立和执行规则有十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果,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最优的制度安排需要一种协调政府和个体作用的精巧平衡机制。进一步讲,无论从哪个时点看,这种平衡机制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因为规则和契约条款的实施依赖特定社会的伦理规范,依赖在这种伦理规范基础之上建立的商业道德。虽然我们对于伦理规范和商业道德的形成、保持和衰落至今所知甚少,但是可以肯定地讲,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我不是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但在1992年秋季到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院访问期间,获得了一些有关中国情况的知识,并对中国文化十分喜爱。中国最近的经济成功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我非常感谢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吴经邦副教授及其同仁将我的这本著作翻译成中文,并衷心希望中国学者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发现这种研究方法是有用的,相信他们会从自己国家引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增强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做出贡献。
                        思拉恩•埃格特森
                     1993年6月于美国圣路易斯城

显示全部前言

  我对于各种组织形式、制度安排及它们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着很大兴趣,这引发了我写这本书。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在其传统形式中,对待组织和制度如同物理学中的重力定律一样:这些因素被认定是存在的,但在模型里却既不是自变量也不是因变量。模型中的这种经济可以是非常合理的,但这种方法使我们隔绝于各种重要的关系,并且在分析中使数学工具的使用简单化了。然而,与重力定律不同,组织和制度不是不变的,它们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随政治安排和产权结构而改变,随所用技术的状况而改变,随交换中的资源、物品、服务的物理质量不同而改变。事实上,生产不仅仅涉及到把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物质性转换,而且也涉及到资源、物品、劳动力等所有者之间产权的转移。在权利转移中,不管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市场上,行为者总是在各种组织制度的约束下使他们的目标函数最大化。
  一旦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了不同的组织和制度,不管它们是作为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变量,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就显得不适用了。我们的传统工具不太适于研究企业的性质、产业组织中的差异、经济史中的制度变革、在正式市场和非市场领域内的交换组织,或者各类比较经济体制。我们看到,近年来各个主要大学的经济系开始逐渐重视一些研究组织和制度的领域——如经济史、比较经济研究、增长和发展经济学,以及各式各样的经济政策领域。这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这种重视的苗头也反映在各种主要经济学期刊上。我们可以认为,经济系统本身的结构及系统的各部分已不再是一个探询的中心问题。
  在1984年,我着手考察我对制度分析的需求是否已产生了它自己的供给,那些不考察制度的经济学论文是否已造就了它们的对立面了。我的工作原则是把研究限于不改变经济学方法的那些文献,尤其是理性选择模型,并且去寻找一个新古典和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新制度经济学便是我用于这一综合的术语。
  科学的学科,其修正往往不是发端于其中心,并且我在各种边缘经济学分支中已经找到了我要寻找的目标。一些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思想在经济史的子领域中得到发展和讨论,在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中;在法和经济学的新领域中;也被应用理性选择模型的政治学家们所发展。这些文献无一例外地把交易成本引入分析之中。对交易成本概念的现代应用起源于罗纳德•科斯的两篇文章,《企业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回过头来看这些经典文献,科斯(1988)总结了他所做的贡献:
  在某种情况下交易成本被用来显示,如果它们不被用于分析之中,企业则毫无意义;而另一方面我来表明,正如我所想的那样,如果交易成本没有包含在分析之中,对于所考虑的各种问题,法律是没有意义的。
  经济学方法表明,在不存在交易成本情况下,社会各成员总会被其自身利益引导来订约以建立政治结构和产权体系,从而使财富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体系的学生鲜有兴趣去研究政治过程。然而,如果我们在分析政治交换中引入交易成本,这个概括就不一定对了。现在,理性选择模型也与未能实现国民财富最大化、甚至导致经济衰退的产权结构有关联,因为我们可以认为是交易成本导致了组织失效。
  正如我所见到的,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好几个层次的分析,这主要取决于哪些变量被看作是内生的。在第一层次,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被明确模型化,但被看作是外生性的,而且主要强调他们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在第二层次,组织交换的活动被内生化,但是产权的基本结构仍是外生的。企业内部的交换,通过正式市场的交换,以及非市场情况下的交换等等,都是通过能约束经济各方的契约组织进行的。比如,企业被定义为契约的网络。在第三层次,人们试图通过引进交易成本概念而把社会、政治规则以及政治制度结构内生化。
  我的书就是以这三个分析层次来组织的。本书想做的是把不同领域学者的不同类工作放在一起,来揭示研究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图景、新方法。同时,这一新方法基本上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化或扩展。我们所讨论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新的。直到198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才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项目逐渐形成。我已看到新的方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我希望本书能让读者意识到,这种巨大潜力总有一天会被整个经济学界所认识。
  新制度分析的一些主要人物通常只专注于我所说的三个分析层次的某一层次,只有道格拉斯•诺斯除外。诺斯认为,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产权概念的经济学方法,是各个层次社会研究的通用工具。这个观点启发了本书的写作。事实上,我思考的转折点便是我有一次偶然发现了他的一篇文章。诺斯迅速而慷慨地回答了我的去信并邀请我参加为期一个学期的政治经济学小组讨论,这个小组设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这次访问变成了三学期,最终持续了四学期。诺斯不断的支持使我有可能完成本书。我对华盛顿大学感激不尽。我曾在经济系作访问教授,在研究中心作政治经济学访问学者,还在美国商业研究中心作助理研究员。在华盛顿大学众多的朋友中,我特别要感谢威海姆•尼芬德,缪雷•魏登鲍姆,以及我的朋友和捐助人李及亚力山大•本哈姆,他们对我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给我巨大鼓励,并帮助我与众多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接触,包括与科斯在芝加哥难忘的会见。
  本书所引用到的许多学者都向我提供了未发表的文章和手稿,并阅读了与之有关的章节。我尤其想提及阿尔奇安、巴泽尔、贝茨、德阿莱西、登造、费诺阿尔泰亚、费尔德、菲吕博腾以及赫什雷夫,他们都在美国;还有加拿大的斯科特,瑞士的弗雷。我感谢诺威金经济和商业管理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办公室。汉纳森阅读了我的好几章手稿。我也感谢在乌普萨的居斯塔夫松,他评论了我的手稿;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缪曼阅读了我的手稿,并用于他的一门课程。在冰岛大学我得到盖法松和马特希阿松的建议,他们在我扩充手稿时阅读了它们。奥拉发森帮我整理了索引。冰岛大学的经济学同事们给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但我的错误与他们无关。
  我感谢冰岛大学的经济支持,包括来自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感谢三位不知名的出版界朋友,还有在美国的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优秀工作人员,尤其是科林•戴,他从一开始就支持我的出版计划。
                          于雷克雅未克
                           1989年6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各个学科中的学者都在采用制度的研究方法,强调制度在形成人的社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时至今日,在经济学中尚未形成广泛适用的制度框架。   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埃格特森教授认为,经济学在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方面,由于缺乏可用的理论结构,总体上已经落后于其他学科。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埃格特森教授对经济学各个分支中正在进行的制度研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建议,为这种建立在新古典模型上的强调共同依存的研究找到一种统一的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将这样一些论题集中到一起,如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工作组织理论、计量历史学和法律经济学。

显示全部目 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STRONG>第一篇 理论介绍</STRONG>
 第一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化:新的工具与概念
  1.1 新古典经济学和生产与交换理论
  1.2 新古典经济学和理性选择模型
  1.3 财富极大化和实证经济学:寻求标准
  1.4 交易成本与资源配置
  1.5 交易成本与效率
  1.6 商品的质量维度与度量成本
  1.7 交易成本与均衡结果
 第二章 产权、代理和经济组织
  2.1 产权及产权的维度
  2.2 产权的弱化和分割
  2.3 代理理论和它的应用
  2.4 产权和订立契约
  2.5 竞争和替代经济组织的成本
  2.6 竞争过滤器
 第三章 解释法规
  3.1 政府的实证理论
  3.2 信息成本和政治程序
  3.3 集体行动的逻辑和“搭便车”问题
  3.4 均衡政治制度的概念
  3.5 意识形态与合理选择模型
  3.6 我们能解释法规吗?
             <STRONG>第二篇 产权与经济结果</STRONG>
 第四章 排他性权利经济学
  4.1 概述
  4.2 公共财产
  4.3 制造产权的成本
  4.4 资源的冲突使用和交易成本
  4.5 对订约权利的限制和非排他性收益的耗散
 第五章 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与经济成果
  5.1 概述
  5.2 权利、激励因素和生产函数
  5.3 公开招股公司和代理成本
  5.4 经营组织的各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合伙制企业、业主制企业、金融互助社和非营利组织
  5.5 受管制的企业和经济结果
  5.6 政治性企业
             <STRONG>第三篇 解释经济组织</STRONG>
 第六章 企业的契约性质
  6.1 概述
  6.2 企业是什么
  6.3 资源所有者的联合
  6.4 企业家职能和度量成本
  6.5 联合的一些方面:专用投资、可分割的准租金、特有资源和相互依赖性
  6.6 在自由放任市场里的企业结构:竞争性组织类型
  6.7 关于组织形式选择的图解模型
 第七章 经济组织的逻辑
  7.1 概述
  7.2 市场习惯做法、度量和产品的质量变化
  7.3 度量成本和劳动力市场组织:强制性劳动力
  7.4 农业中的交易成本和契约安排
  7.5 交换体系中的货币
             <STRONG>第四篇 解释产权</STRONG>
 第八章 产权的起源
  8.1 概述
  8.2 原始模型
  8.3 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
  8.4 扩展原始模型:有关产权的利益集团理论
  8.5 关于寻租理论
 第九章 无国家社会的产权
  9.1 概述
  9.2 合作的起源与无国家社会的制度经济学
  9.3 关于国际产权
 第十章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
  10.1 概述
  10.2 国家理论:模型
  10.3 国家理论:应用
  10.4 代议制政府制度和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