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

分享到:

定价:¥28.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523页
  • ISBN:7-100-04101-5
  • 主题词:我们后现代现代
  • 人气:123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STRONG><STRONG>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STRONG>
</FONT>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曰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曰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摇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现代性始遭遇中国。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朝向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现代化既是一种激励人建构的想像,又是一个迂回反复漫长的过程。无疑,在中国,现代性仍是一个问题。
  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作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兰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兰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现代性问题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国思考现代性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方面是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研究的著述中,遴选一些重要篇什,编辑成系列丛书,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所选书目,大多涉及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尤以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学者和论著为主,同时兼顾到西方学术界传统的欧陆和英美的地域性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现代性起于何时或终于(如果有的话)何时,以及现代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更由于后现代问题的出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便不可避免地缠结在一起,显得尤为复杂。有人力主后现代是现代的初始阶段,有人坚信现代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规划,还有人凸显现代与后现代的历史分期差异。然而,无论是主张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终结,还是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种形态,它都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个关节点。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过程。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形成。诚然,现代性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的冲突非常尖锐。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似乎总是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这也就是许多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现代性的矛盾及其危机。启蒙运动以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文化运动似乎一直在扮演某种“反叛角色”。个中三昧,很是值得玩味。
  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现代性不仅是再现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巨变,而且也是无数“必须绝对地现代”的男男女女对这一巨变的特定体验。这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可能性与危难的体验。恰如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化把人变成为现代化的主体的同时,也在把他们变成现代化的对象。换言之,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是为序。
                             周 宪 许 钧
                            1999年9月26日于南京

<FONT size=3><STRONG>        致中国读者——中译本序
</STRONG></FONT>
  很高兴我的《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Unsere Postmoderne Moderne)也被译成中文出版了。此书于1987年第一次用德语发表,在这期间已出版第六版。它在欧洲的语境之内勾画出这样一幅图像:现代在今后应该采取哪一种形态。我衷心地希望,我的这些思考也能够对中国的给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化有所裨益。
  在1999和2002年,我有幸在中国逗留了几周,得以了解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在这期间,我不仅发觉中国人对自己重要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关注,而且注意到中国人以豁达开通的态度看待近代以来的西方的发展。我高兴地看到我的第三本书用中文出版。在此之前,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了《重构美学》(Undoing Aesthetics)的中译本。2004年,吉林出版社将出版我为中国读者汇编的杂文集《美学及以后》(Aesthetics and Beyond)。我希望《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这本书也会受到渴望了解世界的热心的中国读者的欢迎。假如这本书也能有助于中国人民发展自己通向未来的道路,那么这真是太好了。
  我要感谢主编周宪教授和译者洪天富教授,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友好的支持,我的这些思考才能供中国读者使用。

                       柏林,2003年10月31日
                        沃尔夫冈•韦尔施

显示全部前言

             <STRONG><FONT size=3>第 五 版 前 言</FONT>
</STRONG>
  此书在问世十年后经历了它的第五版——“后现代的现代”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令人惊异的是,现在仍有许多人声称,辩论已经结束了,“后现代”在今天已不再是诱人的词,随着转入三千年,人们也许会彻底地忘记这个字眼。但是,正如此书所建议的,有必要将术语和内容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后现代”这个术语虽然可以放弃,但是由它显示的内容是更加重要的。可以这样说,用不着为后现代不安了,因为它的动机在这期间已经获得承认了。
  实际上这似乎是这场辩论的总结:“后现代”这个单词可以被忽视,但是后现代的请求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承认。它们成为当代的可作为榜样的描述模式。连现代的公开宣称的支持者们今天也赋予他们心爱的现代以异乎寻常的后现代的轮廓。这也许是后现代的动机决定今日的文化议事日程的最明显的标志。也许这种情况在转入三千年之后也会保持一些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称之为“后现代”的东西表明新的思想方法和期望的一种课程(Pensum),这个课程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保持它的重要意义。
  惊异来自对这个定理的非西方的接受。它指明这个定理的西方的拥护者们没有想到的一些方向。许多日本人今天对我们说,他们早就赞成后现代,因为日本的文化在其整个的历史中是最好的折中主义的和杂交的文化,这也许还可以理解。但是当他们声称,后现代这个定理反映了占优势地位的西方的模式的结束和向占据主导地位的东亚世界的过渡,这就出人意外了。在伊斯兰世界,这场有关后现代的辩论引起了巨大的兴趣,因为那儿的人把对西方的现代的片面性和畸形现象的批评理解为他们用以反对西方的“弹药”。在南美,后现代的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因为南美和不同的文化传统结交,所以容易理解后现代,也就是说,对于南美来说,后现代早已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后现代的理论不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知识的一种证实。正如后现代的理论家们在不同的领域里维护这个定理那样,人们对它的接受也是多种多样的。
  谁采纳了这种后现代的视野,谁就会比别的人——或比从前的他自己对传统的多样性和假设的差异采取一种本质上更加开放的态度。他会不假思索地指出,内容比编年史更重要。他会毫无顾忌地拒绝现代性和进步的那些预先制作的选择模式。他四下张望,考察着和补充着。这和随意性或判断力差劲——人们常常这样预言——风马牛不相及。感觉的范围变得更宽阔了,抉择具有更多的目测力——这就是一切。谁还会把这一切叫作倒退呢?
  第五版的结尾有一个附加的论文的目录,在这些论文中我对此书初版以来有关现代和后现代的题目说出自己的看法。此外我还要指出1988年出版的《从现代引出的道路》(Wege aus der Moderne),此书的题目除了内容丰富的传记之外还包含有关后现代的讨论的一些关键性的文本,我在第五版里特别引用了这些关键性的文本。

                   马格德堡,1997年3月1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德国耶拿席勒大学理论哲学教授,当代最知名的德国哲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感官性。亚里士多德的感觉论的基本特点和前景》、《理性。同时代的理性批判和横向理性的构想》、《审美思维》、《重构美学》。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阐述后现代问题的代表作。作者用科学眼光考察这个向题,即从基本的历史联系中,从文学、艺术、建筑、哲学等等领域出发,考察后现代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其发展预测了它的未来。作者认为,后现代是现代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本书对于关心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读者,从学理上弄清楚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尤有现实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致中国读者——中译本序
第五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导论
  1.确定界线
  2.本书的主要论点
  3.概述
第一章 “后现代”——这个词语的谱系,这个术语的频带宽度,这个概念的含义
  1.争论不休,咄咄怪事,陈词滥调
  2.“后现代”这一词语的谱系
  3.这个概念在北美文学辩论中形成
  4.后现代跟后历史相比
  5.这个概念被用于建筑学
  6.绘画和雕塑中的后现代倾向
  7.社会学:后工业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8.后现代哲学: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9.多种多样的哲学后现代主义中的其他见解
  10.总结和补充
第二章 现代—后现代的含混的对极
  A.依据哪一种现代?
  1.各种不同的现代的概念
  2.审美的现代
  3.混乱的游戏和澄清的机会
  B.对立的现代诊断——相应的后现代构想
  1.诊断模式:分化困境对完整性困境
  2.治疗模式:完整性对分化
  3.使用情况:哈哈镜中世纪
  4.后现代超越了这种对立:整体只有通过差异才能兑现
第三章 近代—现代—后现代
  1.近代的概念
  2.近代和近代的现代
  3.20世纪的现代
  4.后现代
  5.近代—近代的现代—20世纪的现代—后现代
第四章 为大家的后现代:后现代建筑
  1.后现代和现代:审美现象的带头作用
  2.后现代跟现代相比:建筑的多元化公众功能对建筑的规定的公众功能
  3.现代:打破传统和进行革新
  4.反面:现代的专制主义
  5.划一的产生——功能主义的自相矛盾
  6.技术精神
  7.现代与传统的关系:确实存在—官方否认
  8.具有后现代轮廓的现代
  9.后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10.后现代的概念:处在变化状态中的现代(维尔默和克罗茨对哈贝马斯)
  11.功能和虚构
  12.多样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13.大杂烩
  14.多种语言
  15.相互关系
  16.棘手的整体
  17.预备阶段
  18.开放性的统一
  19.多元性的类型学:翁格斯、斯特林、霍莱因
  20.后-现代——反对哪一种现代?
第五章 哲学后现代立场概观
  1.吉亚尼•瓦提莫或后现代是现代的扭转
  2.米歇尔•福柯或知识的断裂
  3.吉尔•德勒兹或差异与重复(根茎)
  4.雅克•德里达或差异与散播
  5.让-鲍德里亚或冷漠与过分发育——后历史取代后现代
  6.后现代的批评的维度(罗蒂、本哈比卜、胡森、福斯特、詹姆逊)
  7.哈贝马斯和维尔默或现代——最后是一项后现代的事业吗?
  8.再谈哈贝马斯或突然一目了然
  9.罗伯特•斯佩曼或从前现代获得灵感的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
第六章 利奥塔的纲领性著作或后现代的哲学视野
  1.常见的指责综合征
  2.整体的瓦解
  3.黑格尔和某些后果
  4.整体的忧伤和多样性的兴趣
  5.历史的和哲学的合法性
  6.乌托邦——另外一种看法
第七章 20世纪的现代和后现代或从轰动一时的事件到不言而喻的事
  1.后现代和科学的现代
  2.后现代和社会的现代
  3.后现代和艺术的现代
  4.理论中的趋同现象或后现代的现代的轮廓
  5.对后现代的指责源于对现代的认识错误
  6.后现代是从前秘传的现代的公开的日常形式
Ⅰ.幕间插曲 海德格尔或后形而上学对后现代
  1.海德格尔——后现代的一个人物?
  2.海德格尔和利奥塔——一场虚构的争论
  3.四重交织——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
Ⅱ.幕间插曲 后现代对工艺时代
  1.后现代和工艺时代之间的关系——从争论的角度看
  2.后现代对现代和后期现代
  3.后现代哲学对工艺时代
  4.并没有对工艺怀有敌意,只是批判专一性
  5.后现代和工艺的合作模式
第八章 争异或一种后现代的正义构想
  1.语言游戏的情况:竞赛与歧见
  2.说话的不可避免的不公正
  3.这个问题的具体化和模式
  4.利奥塔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感受、表达和证明争异
  5.一种哲学政治的观念
  6.后现代对启蒙运动的解释
  7.语言和事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8.批判有关自律性和异质性的定理
  9.另一种语言状态
第九章 目前关于理性的争论
  1.变得多元的理性
  2.不可通约性
  3.有争议的问题:统一的形式
第十章 合理性类型的多样性——理性的统一,传统的模式
  1.亚里士多德或多样性的不言而喻
  2.帕斯卡尔或多样性的戏剧性和矛盾
  3.康德或没有桥梁的过渡
第十一章 横向理性
  1.关于横向理性的概念
  2.实质性过渡:不言明的和清楚的
  3.理性:这样的过渡的能力和实施
  4.横向理性的其他结构特征
  5.横向理性和利奥塔的构想的关系
  6.横向理性以及现代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之间的争论
  7.横向理性和后现代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后现代的前景
  1.超然于“后现代”这个术语
  2,多元性——集约的和粗放的
  3.多元性的实践
  4.引起刺激,杂交
  5.哲学:合理性与智慧
  6.多元性的基本景象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与后现代题目有关的补充出版物
人名索引
内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