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考试思想史

分享到:

定价:¥22.00

  •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页数:388页
  • ISBN:7-100-04120-1
  • 主题词:中国考试思想史
  • 人气:280

显示全部序言

               刘 海 峰

  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自汉代开始采用笔试来选拔人才以后,尤其是隋代建立科举制度以后,考试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考试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教育、文学、文化,甚至军事、习俗、心理等方方面面。现代中国社会相当倚重考试是与过去的传统分不开的,要了解现代的考试社会,就必须了解中国考试制度的来龙去脉。

  中国考试史历来以科举史为重心,由于科举考试地位重要且影响广泛,科举研究具有独特性、重要性、广博性和现实性,因此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十分重视研究科举考试,不仅研究历史悠久、研究人员众多,而且研究成果丰硕,论著层出不穷,以至“科举学”已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不过,以往的中国科举史或中国考试史研究多偏重制度史方面,所出著作也以制度史居多。考试作为一种制度,制度方面的考释当然是重要的,但过于偏重制度史研究,对其他方面如科举活动和思想等就相对注意得不够。

  全面的考试史研究应当包括制度、活动和思想史三个方面。考试活动史是制度实际运作的历史,而思想史则与考试制度的产生演变和改革密切相关,这三方面是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思想转化为制度、制度得到实施的过程,是抽象变具体、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逐步缩短的过程。因此,很值得对中国考试思想和活动史进行专题研究。为了填补科举活动和思想这两方面的空白,我在多年前开始撰写的《中国科举史》(也将于今年面世)便是以考试事件和活动为主要线索进行论述。早在1992年,我也曾想撰写一本《中国考试思想史》并拟好初步的纲目,但由于总是不断有更急切的各种任务,始终无暇着手。1998年,田建荣考为我的博士生,根据他的学识基础,我建议他将此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他也知难而上,终于在2001年完成了这篇《中国考试思想史》。在论文审阅和答辩中,该论文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该文在2003年还被评为厦门大学和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在,该文经过修改即将出版,真是可喜可贺。

  科举制是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命运息息相关的重要制度,从隋唐至明清,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经历过科举生涯,大部分著名人物都谈论过科举。甚至可以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与科举有关。表面上看,孔夫子、孙中山与科举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事。科举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即使上溯至广义的科举——贡举或察举,也只能从西汉开始算起。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孙中山生活在清末民初,自小便出洋,也从未参加过科举,都不属于科举时代的人物。然而,就是这两位与科举没有直接关系的伟人,却与科举考试的产生与流变有绝大的关系。朱熹曾说:“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朱子语类•力行》)当然,孔子与科举的关系并不是他真的应举,而是因为孔子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的贤能治国论是科举制建立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孙中山则对科举制的流变或转型起了关键的作用。孙中山对考试制度的肯定,他对科举和考试选官方法作出了最高的评价,其考试观对民国考试制度建立起了理论奠基作用。民国考试制度实际上是对科举制的传承,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是科举制的复活。

  孔子和孙中山都不生活在科举时代,但作为从中国古代到近代一头一尾的两个大人物,为科举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举制的流变和“再生”作了观念铺垫。他们与科举制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对科举制的来龙去脉起了思想先导的作用,与科举制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都有绝大的关系。至于生活在科举时代的其他著名人士,对科举和考试问题就有着更多直接间接的关系了。且不说许多名义上掌管制科考试和殿试的皇帝曾谈论过许多关于科举和人才选拔的观点,仅就北宋的大臣来说,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这一类文化巨人,不仅自身都是进士出身,而且掌管过科举考试,对科举改革曾发表过大量的言论,甚至进行过激烈的争辩。过去一般读书人对科举往往是孜孜以求,梦牵魂绕。围绕着科场这一中国古代人文活动中心,一千多年间不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由于中举及第是知识分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落第而归则是一生中痛苦而深刻的记忆,因此隋唐以后多数史志、文集、笔记、小说等都曾言及科举,也留下许多相关的言论,从中便可以看出中国考试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历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宋代以后关于考试存废利弊的争论、分区取人与凭才取人的争论等等,与现代中国高考改革中一些两难问题的争论十分相似。考试思想史上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资料,对当代人进行考试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十年灯下苦,殿试中状元。田建荣博士经过艰苦的努力,写出了这部《中国考试思想史》,对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考试思想的主要内容作梳理和论述,自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中国有关科举考试的文献几乎可以说是广阔无边的,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穷尽所有与科举相关的文献。在有限的时间内写考试思想史,也很难将所有关于考试思想的问题包罗殆尽,因此还留有进一步研究的巨大空间。希望田建荣博士和其他学者,能够在“科举学”这片广阔的研究领域中继续开拓,我也坚信“科举学”将会成为21世纪的显学,在此专学中耕耘必定会有新的收获。因此是所至盼,乐以为序。

 

                             

                             2004年2月4日




显示全部后记

  如果说撰写博士论文是我所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考试”,那么要将其修改成书出版,则是更为严格的一次端门“复试”,此后,还要交由读者进行长期的评判,这种无限期的煎熬,有的刚刚过去,但新的又将开始,平心而论,这也是属于“必需的罪恶”。而今总算就要脱稿了,回顾这将近五年来的写作历程,我深知这一成果的取得,绝不只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它凝结着老师、编辑和同学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本书的写作开始于我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潘懋元先生和刘海峰教授对该研究的最终完成倾注了心血与智慧,王伟廉教授、邬大光教授以及高教所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巨大的帮助。而今回想起在厦大的那段学习经历,那真是“鸟随鸾风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三年里,置身于高教所,耳濡目染,无形陶冶,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深切地感到,那里是生活的福地、学术的殿堂、精神的家园,在此所度过的每一天,所接触的每一位师生,至今仍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

  特别是导师刘海峰教授,他不仅从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方面具体加以指导,还就资料查阅、提纲编制、材料运用、写作技巧、格式体例等方面多方加以指点,使我通过这本书的撰写,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学术训练,终身受用无穷。不仅如此,刘老师关于“科举学”的专著和系列论文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在行文困难之时,研读刘老师的论文都会从中得到启发,它用无声的语言帮助我继续前行。在拙著即将出版之际,刘老师又拨冗赐序,给予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杨广云老师、郑若玲老师以及宋毅老师、范孝平老师、文新兰老师和谢永平先生的关心和帮助;师兄张亚群及吴玫、林莉同学也给予了莫大支持。尤其要提到的是我的“同年”唐德海、柯佑祥、张彤以及史秋衡教授、韩延叫教授、卢晓中教授,我们平时既已相互切磋,撰写论文期间更不忘及时鼓励,大家彼此关怀,无私帮助,才使我们愉快而圆满地度过了这三年艰苦的学习生活。

  论文的修改还得到了历史学专家黄留珠先生、教育史专家郭齐家先生、考试学专家廖平胜先生、高等教育学专家谢安邦先生以及李明德先生等的资料支持和多方面指点。同时,文中还参考了其他学者大量的相关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在此难以一一列出,敬请谅解,特致谢忱!

  我还要向本书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朱绛先生对书稿的精心审阅和校改。同时,找还要对在促成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巨大帮助的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校长、刘新科教授以及校科研处、校出版基金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陕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怀。最后,更要感谢我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家人对我的一贯支持、理解和关心。

  由于个人学力有限,加之时间紧迫,而有关考试思想史的系统研究也才刚刚开始,本书一定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恳请学者、专家不吝赐教。




                             田建荣

                            2003年9月8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田建荣 1964年12月生,陕西彬县人。1986年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学位,1991年在职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陕西省教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考试的理论与实践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与他人合著《中国考试发展史》、《中国回族教育史》等专著5部,并曾在《孔子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以及相关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30多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对从先秦到民国早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学派、不同人物关于国家考试制度、考试政策、选拔人才机制的思想、理论、方针和政策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这些思想、政策形成的社会前景及其对当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社会心理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国考试思想发展、演变的规律。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言                       刘海峰

绪 论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尚贤思想

  一、“选贤与能”观念由来已久

  二、管仲、子产的任贤择能思想

  三、孔子“举贤才”的人才选拔观

  四、墨子的尚贤理论

  五、孟子、荀子的祟贤思想

  六、道家、法家的“反尚贤”思想及其对“贤能”的新解释

  七、《吕氏春秋》中的察贤思想

第二章 汉代任贤思想的发展变化

  一、汉初明贤思想的新发展

  二、董仲舒的任贤考绩思想

  三、东汉任贤观念的变化

  四、王符的“考功试能”思想

  五、左雄改制与考试制度的确立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考试观念的确立

  一、汉魏之际重才思潮的兴起

  二、陈群的“九品官人法”与刘毅的《九品八损疏》

  三、王昶、傅玄、葛洪论考试作用

  四、刘劭《人物志》及其人物品鉴学说

第四章 隋唐的考试政策与考试思想

  一、隋唐考试制度的建立

  二、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三、唐代部分大臣的取士观

  四、沈既济、赵匡的考试改革思想

  五、韩愈的人才选拔思想

第五章 宋元时期有关改革科举考试的争论

  一、科举考试存废之争

  二、武举考试存废之争

  三、学校取士与科举取士之争

  四、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之争

  五、逐路取人与凭才取人之争

  六、朱熹的贡举政策私议

第六章 明清时期考试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一、朱元璋考试政策的调整

  二、张居正的选政改革

  三、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八股科举的批判

  四、康熙、雍正帝的选才方策

  五、明清小说中的考试思想

第七章 中国近代考试思想

  一、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的考试观

  二、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平等思想与考试制度

  三、维新派变通科举考试的主张

  四、实力派革废科举考试的基本思路

  五、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结语:考试属于“必需的罪恶”

  一、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采行考试是历史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