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分享到:

定价:¥19.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345页
  • ISBN:7-100-04207-0
  • 主题词:企业组织经济学分析
  • 人气:125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舍弃企业契约论

      正确认识企业组织的本质关系(代序)


</STRONG></FONT>  一百多年来,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都缺乏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理论分析。亚当•斯密虽然科学地提出了分工理论,接近了企业组织分工的职能问题,可是他由于过于强调市场对分工的制约,将注意力过多地转向市场,未能通过分工进而研究企业组织问题。马歇尔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论述过分工、专业化和组织对实现规模经济的作用。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他曾明确指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但是,马歇尔基本上把组织看做为一种协调分工的功能,而没有将它当做一种社会实体,不研究它的性质、结构和关系问题,并且把主要的力量集中于供求与价格决定的研究上。在他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更是突出地将资源配置当成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集中关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及其运行,由此发展了日益完整的市场价格理论。在他们眼中,厂商(企业)被归结为可用生产函数去描述的进行物质转换的技术性关系,其任务只是如何适应市场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迎合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相应边际条件,达到产值和利润的最大化。研究中心的转移,把市场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置于视野之外,于是,有关企业性质、界限及其内部制度结构的问题便完全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消失了。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罗纳德•科斯明确指出研究企业性质问题的必要性,并以交易费用为基本工具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创见,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建立的、以权威服从关系替代市场交易的组织。他指出“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代替,企业家指挥生产。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当资源的导向依赖于企业家时,由一些关系系统构成的企业就开始出现了”(《企业的性质》)。“能够解释企业存在的,正是对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费用的回避,在企业内部要素的配置是行政决策的结果”(《生产的制度结构》)。可见,比起新古典经济学,科斯的企业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于区分了市场和企业的不同机制,说明了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这里暂不论这种替代逻辑与其市场先验主义理论假设前提和实践的矛盾)。但是,由于科斯在“交易”、“交易费用”、“契约”的概念及其使用上的含糊,他有时又谈论起企业内部的交易和交易费用并将之与市场交易费用等同对待、互比数量的大小,从而同他区分市场与企业的原先观点相矛盾。这种分析以及他后来为此问题而进行的“自我批评”,就为在他之后继续打着交易费用企业理论旗号的经济学家留下一条歧路。

  科斯的后继者多数接受渊源于康芒斯的泛化的“交易”概念,加上科斯含糊概念的影响,纷纷将企业内部关系和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等同起来,都说成是交易关系和契约关系,企业就变成了市场性契约的集合,“一组个人间契约关系的一个联结”(M.詹森和W.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是各个生产要素产权主体让渡各自使用权而组成的另一种市场。于是,企业就不是科斯所说的那个不同于市场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它与市场的差别只是“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即以要素市场代替产品市场。这种分析方法使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又回到科斯以前的新古典世界,科斯为探索企业性质撬开的小门又被关闭了。难怪张五常毫不汗颜地称道:“这种方法所具有的最富意义的地方是,我们对于企业的规模无法说得更多,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企业究竟是什么”(《企业的契约性质》)。在这种不知企业为何物的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即使不被锁进黑匣子,至少也成为一个空匣子了。

  组织管理科学虽然研究了企业组织,也提出许多不同的企业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它们大多局限于经验层面的总结,只注意考察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运行的管理,缺少应有的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上述缺陷以及组织管理学与经济学分析相脱节等造成的空隙,不利于正确认识企业这一重要组织的经济关系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影响了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正是鉴于经济学理论上的这个空隙以及弄清企业组织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对改革实践的应用价值,林金忠同志决定以“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为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论文经过专家审阅,评价很好,还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在通过论文答辩以后,他又搜集了大量资料,认真地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本专著首先回顾有关企业组织的一些主要理论,明确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分工理论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确定从分工和协调的视角探讨企业组织的经济关系。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认识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关系不是什么市场交易关系,企业组织内部所发生的成本或费用不属于交易费用;在企业组织内部,除了生产成本外,还有组织成本(包括协调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其中生产成本是由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而组织成本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作者探讨了企业的真正起源,论证了企业的性质,随后分别从企业与外部社会分工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调关系这两大线索,展开主要部分的理论论证,系统探讨了一些有关企业组织的主要理论问题,诸如,企业组织的“适应性”、“市场筛选机制”、企业组织的分化和整合、企业内部分工和协调、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形态的多样化、企业组织的大型化、“官僚层级结构”的特征、适应性和局限性等。

  专著广泛引述了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述,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篇章结构严密,概念明确而严谨,阐述比较细致,论据比较充分,引证非常规范。特别是许多见解颇有创新而且言之成理,如研究视角的选择、以唯物史观说明企业组织的性质、提出“最小技术单位规模”的概念并以之阐明技术条件对企业起源的重要意义、对“包买商”历史作用的重新认识及其在今日的应用价值的分析、对新型的“团队”组织的独特作用的分析、对大型企业和规模经济多种形态的阐述、关于层级组织结构的客观完整的评价,等等。

  当今,在我国经济学界,交易费用学派将企业当成市场性契约的集束的理论备受推崇,俨然成为企业理论的主流,广泛流传,到处被引用。林金忠博士不畏强势,本着科学良知,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和论证,对“主流理论”提出有力的挑战,有理有据,发人深省,实为理论界的一股清风。喜而写此书序,但愿这不会成为现代版的堂吉诃德故事。


                           吴宣恭

                      2004年1月于厦门大学敬贤楼

显示全部前言

<FONT size=3><STRONG>           导 言

</STRONG></FONT>

  写这个题目的最初起因是有感于理论经济学与组织管理理论彼此隔绝现象。一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中,企业理论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因而可谓由来已久,但企业的组织理论却鲜少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从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抽象为生产函数,到R.科斯之后的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契约网络,都未把企业当做一个社会实体组织来看待。另一方面,在组织管理理论领域中,学者向来就把企业看做一个社会实体即组织,可是仅仅局限于在经验层面上研究这个组织的内部构造、运行过程以及人如何进行操纵(管理)等问题。于是,在企业问题上,经济学与组织管理理论是彼此分隔的,似乎“井水不犯河水”。经济学家从未在意企业内部的组织构造,更不想去探讨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而组织管理学者也并不研究什么生产函数或契约结构问题,所谓管理理论多半只是经验的累积。有感于此,我的基本想法是:若能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将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这种综合的切入点正是企业组织,也就是说,通过对企业组织的研究可以将经济学与组织管理理论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想就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结构,简要地谈一些想法。本书既不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视角,也不从科斯及其后继者的交易费用以及契约关系的视角,而是从社会分工这个视角,去探讨企业组织的经济理论问题。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全面研究以及深入理解和正确阐明分工协调理论,对研究经济组织的本质关系,依旧具有解释力,而它却被A.马歇尔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摈弃了。

  自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上将研究视野局限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边际均衡分析方面,亦即所谓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生产活动则被抽象为纯技术性质的投入产出关系,并被概括为生产函数;如此,分工在其研究视野里消失了,生产的组织方面也就随之消失了,于是企业被锁进了一个“黑匣子”。科斯及其后继者们试图打开这个“黑匣子”,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新途径。然而,他们对分工理论似乎也不感兴趣,只是注重从契约这个角度去看待企业。有关文献显示,在那些彻底的“契约主义”者那里,企业本身也并不被视为一个作为社会实体的组织,而视之为所谓“契约关系的网络”;企业因彻底的“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他们推出的结论颇为令人费解,有的人竟然仍旧“不知企业为何物”。如果说科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黑匣子”上掀开了一道缝隙,那么,作为他的后继者的企业契约论却又重新把企业锁进了一个更黑的“黑匣子”。关于这些理论,本书第1章作了较为详尽的评述。

  由于摈弃了分工理论,已有经济学文献关于企业的理论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未在性质上把企业视为一个组织,一个作为社会实体的组织。因此,它们既不能阐明企业的性质问题,也未能解释企业的起源问题。所谓企业是为节省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对市场的替代,这个判断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逻辑。本书认为,要解释企业的起源问题,首先要在性质上把企业当做一个组织。企业的组织性质之要义,在于它为实现经济活动的分工与协调提供了一个社会载体。分工与协调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构成了企业组织的基本功能;一旦摈弃了分工理论,也就不可能在性质上将企业视为一个组织。为此,本书第2章阐述了企业的组织性质和企业起源的历史过程。

  若将企业视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实体,那么,其内部分工和外部社会分工系统则分别可作为分析企业组织的两个角度。这种分析,比起从管理经验的角度,比起从契约的角度,都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说服力。这一思路最初得自于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启发。在分工理论的发展史上,马克思首次正确区分了分工的不同形态,其中社会分工可归结为企业内部分工与企业外部分工。这一观点,成为构思本书总体结构的一个指导思想。本书除第1章文献评述和第2章提出企业的组织性质并探讨企业起源问题之外,余下4章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展开的;其中,第3、4两章侧重于研究企业组织与外部社会分工系统之间的关系,第5、6两章则侧重于研究企业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调。

  从企业组织与外部社会分工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本书第3章提出了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分工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基本命题,并由此引出企业组织的基本问题——适应性问题,阐述了与此相关联的竞争行为和企业组织的市场筛选机制。这些观点,为分析社会分工系统中企业组织的行为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本书第4章探讨了两个重要问题,即:企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以及包买商制度。从企业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调这个角度,本书第5章分析了企业组织内部的活动分工与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内涵和形态划分。这种研究,不论是在研究视角上,还是在方法上、观点上,都不同于组织管理理论的现有文献,虽然说诸如企业内部协调、组织结构等向来都是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读者可以从本书的具体观点中看出这一点,如对企业组织内部协调的实质的把握,对作为一种协调方式的制度的理解,以及对团队组织结构问题的经济理论探讨等。

  鉴于大型企业组织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本书专设第6章,探讨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形态——官僚层级结构。这种探讨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分析企业组织是如何大型化的,提出了企业规模扩大的多种形式和多种规模经济形态的见解;二是评述了作为官僚层级结构之思想原型的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阐释了这种结构形态的本质特征;三是分析了官僚层级结构的经济效率问题,以此作为评价那些流行的对官僚组织的批评意见之理论依据。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某些新材料和新思考改写而成的。此间得到我的导师吴宣恭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不用说,书中肯定存在着各种缺陷以及作者未曾觉察到的各种失误,这些当然应由我本人单独负责。


                          林金忠

                      2003年6月于厦门大学海滨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言

第1章 企业组织的经济理论评述

  1.1 传统经济学对企业组织问题的忽视

    1.1-1 亚当•斯密

    1.1-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1-3 新古典经济学

  1.2 现代企业理论

    1.2-1 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解释

    1.2-2 企业契约论

  1.3 企业产权理论

    1.3-1 团队生产理论

    1.3-2 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理论

    1.3-3 所有权配置结构理论

第2章 企业的组织性质和起源问题研究

  2.1 企业的组织性质

    2.1-1 组织管理理论对组织概念的一般理解

    2.1-2 本书对组织概念的一般定义

    2.1-3 唯物史观与企业的组织性质

  2.2 企业起源问题研究(上)

    2.2-1 组织管理理论的观点

    2.2-2 传统经济学的观点

    2.2-3 企业起源的“交易费用说”

    2.2-4 团队生产理论的解释

  2.3 企业起源问题研究(下)

    2.3-1 从家庭组织到企业组织

    2.3-2 企业组织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2.3-3 企业组织产生的技术条件

第3章 社会分工系统中的企业组织(上)

  3.1 分工理论概述

    3.1-1 分工理论的发展

    3.1-2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生产组织的思想

  3.2 社会分工系统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3.2-1 交换与社会分工的历史互动

    3.2-2 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

    3.2-3 交换经济的常态情形

    3.2-4 组织与组织系统的区分——质疑张五常教授

  3.3 社会分工系统中企业组织的基本问题

    3.3-1 适应性问题及其不同的经济理论解释

    3.3-2 竞争与企业组织的市场筛选机制

第4章 社会分工系统中的企业组织(下)

  4.1 企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生产的技术特性与专业化分工理论

    4.1-3 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经营理论

    4.1-4 复合组织的概念及其结构

  4.2 重新认识包买商制度

    4.2-1 关于包买商制度的有关论述

    4.2-2 包买商制度的普适性及其现代变形

    4.2-3 包买商制度的现代应用价值:弹性生产系统

    4.2-4 所谓“虚拟组织”

第5章 企业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结构

  5.1 企业组织的内部分工

    5.1-1 企业内部的活动分工

    5.1-2 斯密分工理论的正确阐释

  5.2 企业组织内部分工的协调

    5.2-1 协调的实质

    5.2-2 协调形式与层级制

    5.2-3 企业内的制度协调

  5.3 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及其形态划分

    5.3-1 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5.3-2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态划分

    5.3-3 新型组织结构——关于团队组织结构

第6章 企业组织的大型化与官僚层级结构研究

  6.1 企业组织的大型化

    6.1-1 企业规模的扩大:历史概述

    6.1-2 企业规模扩大的传统经济学解释

    6.1-3 企业规模扩大的多种方式和多种形态的规模经济

  6.2 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思想原型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6.2-1 官僚组织作为一种统治类型

    6.2-2 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6.2-3 对官僚组织理论的评价

  6.3 官僚层级结构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6.3-1 对官僚组织的批评

    6.3-2 官僚层级结构的效率分析

    6.3-3 官僚层级结构的效率分析(续)

    6.3-4 官僚层级结构的可拓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