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

分享到:

定价:¥21.00

  •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 页数:393页
  • ISBN:7-100-04276-3
  • 主题词:经典释文类目研究
  • 人气:243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序  一

</STRONG></FONT>

  万献初的博士论文《<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在商务印书馆获得语言学出版基金,即将出版。他在从宗福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曾在北师大我们学科点上作过一年访问学者,之后在北师大获得硕士学位。我推荐他从师宗福邦先生,又是他博士论文答辩的主席。北师大和武汉大学的学术渊源一脉相传,都是章黄学术的嫡传地段。如此众多的原因,使我觉得应该在这本书前说一点该说的话。不过,商务出版基金规定,申请出版基金者,需要附上推荐人的意见,以示推荐者的责任。现在,我把2002年5月29日对这部书的推荐信原封不动地放在下面,然后再说我想说的话。


               <FONT face=黑体><STRONG>推荐信</STRONG></FONT>


  <FONT face=楷体_GB2312>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一文,在大量搜集和分析了此前关于《经典释文》研究的成果后,明确提出了以前对《经典释文》的“基础研究不足”的结论。作者对《经典释文》全书的材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在精确量化的基础上作出若干判断,在此基础上,从清理术语、贯通条例入手,把全书的类目分成音、反切、如字、某某之某、读、假借和协韵几大类,逐一分析它们的内涵,用理论规律和音韵训诂原则对同一类目下不同的语言、文字现象加以分析综合,道出了这些现象的实质。这是一种十分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经典释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论文的创新之处非常明显:第一,全面、准确地清理了《经典释文》的术语,促进了实用音韵学与训诂学的科学化;第二,对先秦至魏晋汉语典籍的明音、用字习惯与规律作了基本符合事实的总结;第三,在追溯了单音音变构词诸多事实的基础上,分清了以音明义与音变构词这两种不同的现象,澄清了许多比较模糊或走入误区的问题。

  以上三点,以第三点最有价值,下面对这一点再加申述:对《经典释文》一书反映的音义现象,有人只认识到是以音明义,也有人笼统地认为存在音变构词现象,但从来没有全面分析和将诸多现象系统厘清过。在这一问题讨论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个关于去声的问题,涉及到去声是否后出和以去声别义的词义是否全部晚出的问题。后一个声调问题,更有许多模糊认识。万献初此文清理了给字注音与以音明义这两个层次,又清理了以音明义与音变构词这两个层次,把单音造词即将结束时期产生的现象划分得十分清晰。关于去声是否晚出与如何别义的问题,本文虽未作出十分明了的答复,但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材料,其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深得《经典释文》一书之要领,优点甚多,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论文。

</FONT>  万献初到我这里作访问学者的第一天,我曾对他说:“你是否愿意永远献身于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如果你愿意,我会按这个路子为你安排学习;如果不愿意,我不会勉强你,也会按照另一个路子为你安排学习。”他的回答是:“我不用考虑,要是不学传统语言学,我不会到您这儿来。”他跟我听了一段课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整理章太炎的日本讲《说文》的笔记,后来他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章太炎的<说文>学》。我要他系统探讨太炎先生的《说文》学,是希望他能领略中国传统语言学在20世纪初期悲壮的历程,然后参加到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新的发展历程中来。100年了,我们这一代在深深的爱国心驱使下理解了中国本土学问精华的人又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比起我们的前辈,我们的条件受到了太多的限制,所做的实在太少太少,惟一的希望是还要有下一代人。万献初的弱点是出手快而不细致,这对传统语言学是相当不利的。我建议他到细心而严格的宗福邦先生那里去磨炼,我从他的这个选题和完成选题的方法中看到了这种磨炼,是宗福邦先生造就了他。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遭遇到太多的挫折。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化和西化都直接对它否定,在“批判地继承”口号盛行的时候,似乎不批判,就没法继承。其实,许多人把真正的工夫都花在了“批判”上,在并没有弄懂前人的意思的时候,已经在曲解中批判了他,或者在批判中曲解了他。21世纪初是个西化占上风的时代,人们了解中国传统学问的机会本来就少,固有的偏见还相当地深,很多前人的精辟见解一直不被接受,改变一种看法实在是难上加难。我们跟从传统“小学”的老师所受的教育是:“先弄懂它,有选择地继承。”这就使我们的治学历程悲而不壮,充满了不被理解的遗憾和苦恼。这种内心的经历使我们越发不愿再去误解别人,不愿再去挫伤别人的自信。很多分歧不再引起争论,常常是我们这种心态促成的。

  对万献初论文的方法,我是持肯定态度的。《经典释文》是一部保留不同年代、不同地域音义资料的训诂书,它的资料具有泛时的特点,所以,研究这部书不能用绝对描写的方法,对书中大量的音义材料,需要一点一点地确定它们的实质,梳理它们的脉络。在因果关系上,以音正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以义正音有更重要的意义,是一般人了解不多的。万献初在处理大量的材料时,用的是文献学和语言学相互参照的方法,看起来烦琐,实则对《经典释文》必须如此。认为语言学与文献学必须严格划清界限的人也许对这种方法还有不同的意见,不过,这一番清查与梳理的工夫,恐怕没有受过严格传统语言文字学训练的人也是难以达到的。既然他的这部书已经得到了出版的机会,就待出版后慢慢讨论吧!

  我的推荐是负责的,后面的话是我作的一点补充。


                               王宁

                         2004年9月北师大


              <STRONG><FONT size=3>序  二</FONT></STRONG>


  这些年来,献初和我一道从事《古音汇纂》的编纂工作,他是《汇纂》第一个数据库——《经典释文》语料库的主要筹划人。四年前,他提出了以《释文》音切类目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构想。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界有关《释文》研究的热点大都集中在《释文》音系的构建、个别音类的讨论和《释文》所引诸家音系的研究等问题上,献初却绕开热点,选择了音切类目研究这样一个冷僻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在我看来,他的选题是有眼力的。

  《经典释文》集汉魏南北朝音义书之大成,是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资料宝库。其海量的音切资料累积了先秦至南北朝一千多年间不同历史层面、不同地域范围的复杂的语言文字信息,它好比一座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矿藏,开采不易。人们采矿,总得先了解有关的地质构造,了解矿体的深浅、层次与走向,开采起来才不会走弯路。同样,只有在真正理解音义书的性质、弄懂《释文》的条例以及各类音切术语的含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它的海量音切资料一一置于本来的时空层面之上。这样,在进行音切系联、类聚与比较时,才不至于鱼龙混杂、张冠李戴。献初在书中强调:“不整体地系统地研究《释文》的音切术语、体例,弄清准确的含义,要想作更深一层的语言本体方面的研究,无异于沙上造塔,根基不稳。”这是从前人研究的成败得失、正反经验中感悟出来的认识,值得我们重视。

  在过去,面对《释文》数以万计的音切资料,靠手抄笔录,有很多事情我们想做而无法去做。今天,此书的作者借助新的研究手段,凭借电脑强大的数据检索与信息处理功能,使海量的音切资料终于得以进行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这无疑是该研究领域的新的突破。透过对《释文》复杂多样的音切术语的性质内容所作的深入分析,作者探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如:“首音”并非都是“标准音”;“要正确区分真值注音音切和假性注音音切”;《释文》在反切大行之后还并用多种注音方式是为了适应析音义辨字形的多重需要;《释文》音切是叠合了多个语音层面的文献语言读书音,等等。这些观点反映了《释文》基础性研究的新进展。

  重视音、义之间的关联,是此书的一个特点。有的学者认为,《释文》实以注音为主,释音详而释义略。他们看重《释文》在音韵研究上的价值,而忽略或轻视它在语义研究领域中的作用。其实,《释文》为先秦十四部经典的经文与注文作音注,解释字的读音和意义,目的是为了释义通经。正如沈兼士先生所言,其“注音之字,往往示义,而释义之文,亦往往示音”,注音往往是释义的手段。所以,《释文》海量音切资料蕴含着同样是海量的语义信息,这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透过各个音切类目的语音资料,深入辨析和探讨汉语音变构词、同源通假以及古今字的复杂情况与演变轨迹,这是贯串此书的一条主线。作者与此相关的论述,充分展示了《释文》在汉语语义、语法研究领域中的巨大价值。可以预期此书将会推动《释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即将出版,我期待作者更多的新著问世。


                                宗福邦

                             2004年9月1日

显示全部前言

  《经典释文》是为先秦的《周易》等十四部经典著作注音释义的一部音义书,唐陆德明(约550—630)撰。它按经文及其旧注的顺序,摘出需要解释的文字来注音,注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或辨析被注字在该句语境中的读音和意义,帮助人们读懂经文及其注文。

  《释文》对它以前的经籍传注是一个总结,对此前的文字、声韵、训诂之学也具有总结性意义。它的注音释义被分附在各经传注之后,是阅读这些经典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后人研究汉语的语音、词义和文字提供了极为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有很高的文献学和语言本体研究价值。

  《释文》成书1400多年来,对它的研究很多,但缺乏对它本身的基础研究:它的体例,所用术语的含义,所注音切的内容、类别和特点,它本身和它所注音切的性质等等。由于基础研究不足,运用《释文》音切材料所作的其他研究就如沙上建塔,根基不稳,材料相同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往往差别很大。

  本书对《释文》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分析它的体例和所用术语,以术语为纲,对所有注音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类,从而作系统的体例、内容和性质特点上的研究。

  本书框定《释文》所有的音切材料,进行的是封闭式穷尽性的语音材料研究,是大规模真实文本研究,主要采用以语料库为基础的着眼于语料应用的研究方法,属于语言学方法研究、理论研究、材料研究这三大门类中的材料研究范畴。对《释文》音切作穷尽性数据分类统计,从材料的类聚中总结规律和探索理论,通过定量来定性。个别语料的特例、变例或处理不当,不会影响从海量数据中得出通用结论的可靠性。

  我们将《释文》音注条目按字头切成卡片,查出并补齐被注字所在原文的句子,再录入电脑做成音切资料数据库,也就是建立专用语料库,利用电脑作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排列表格、显示频率、寻找和归纳内在规律,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定性、定义,然后探求相关理论。

  分类数据显示,《释文》全书给7371个字头标注了70803次音切,主要用“音”、反切、“如字”、“某某之某”和“读”等术语来统领,这些音切有四大内容:直接标音显义的占52.3%;辨析音变构词的占44.2%;辨明假借字的占2.3%;辨析字形同异正讹的占1.2%。各个术语各种内容的数据类聚,显示了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透露出很多的语言信息。

  全书四章,每章先分析、限定主要术语及其二级术语的含义,再按内容分类讨论各种数据,统计用量,显示频率,排列例证,分析其内容及作用,从中归纳出规律和特点来。

  第一章“音”,“音”是《释文》除了反切之外的第二大音切术语,是用一个同音字来给被注字注音释义,标注的是整个音节。全书共注“音”18671次:直接标音显义的11184次;辨析音变构词的6204次;明假借的873次;析字形的410次。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简易而直观,显示或暗含着注音字与被注字之间形、音、义的多种联系,或词同形异,或词义同源,或字形分化,有很好的文字学、语言学研究价值。该类中有由音变、形变构词形成的1576组“古今字”,显示了汉语的词汇发展、构词方式与字形演变之间的关系,很值得注意。

  第二章“反切”,反切是《释文》的第一大音切术语,是用两个汉字拼合成一个音节来给被注字注音释义,能标注比音节小的语音要素。全书共注反切48238次:标音显义的25745次;辨析音变构词的21889次;明假借的509次;析字形的95次。与“音”相比,反切与被注字没有字形上的联系,析字形和明假借的用例很少,也不构成古今字;反切能够记录更小的语音要素,标音的符号性更强,准确度更高,可给不能用“音”作注的繁难生僻字注音,故用于直接标音显义的最多;反切便于用来分析语音要素,故用于辨析音变构词的就很多。《释文》反切的用量是“音”的2.5倍多,说明反切在陆德明时代已经很成熟了。一些字头下标注反切的不整齐状况,是《释文》如实保存了前人反切的多样性;大量反切使用状况的整齐和统一,说明陆德明编撰《释文》是有系统意识的,对前人的注音材料有整理之功。巨量反切的类聚数据显示出很多语音信息,对汉语语音发展史研究很有价值。

  第三章“如字”,“如字”是《释文》的第三大音切术语,是一个描述性的音切术语。全书共注“如字”3035次:标音显义的74次;辨析音变构词的2515次;明假借的108次;析字形的338次。“如字”与“破读”相对,一个字有两个以上区别意义的读音,合乎当时习惯中最常用的那个读音和意义的就是“如字”,即“像这个字本身那样读”,破读就是分化出来的新音新义。“如字”与字形有关,析字形和明假借的有一些,而直接标音的就极少。82.9%的“如字”是用来辨析音变构词的,跟它对应的破读多是由“音”、反切和“某某之某”来充当的,两方配合就显示了音变构词的全貌,因此在这一章集中讨论汉语音变构词的状况、特点和一些理论问题。

  第四章“某某之某、读、假借和协韵”,该章讨论剩下的小用量音切术语。“某某之某”是一个语境限定式的音切术语,是用短语形式来描述被注字的音义,《释文》在36个字头下注“某某之某”621次,97%是辨析音变构词的。“读”是此前注家常用的注释术语,多用于辨明假借字,也有其他用法,《释文》在284个字头下引录了前人“读”的音切用例。除了各章讨论过的明假借音切数据外,《释文》中还有直接标明“假借”的少量用例,几个小术语中也还有少量的这类音切,本节讨论这些音切和有关“假借”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协韵”是为了诗文押韵而临时改变字的读音,是很特殊的一种语用音变现象,《释文》有这类音切37次,多是引用前人的用例,是很珍贵的音变资料,它们的被引用说明陆德明已具有朦胧的古今音变意识,不过他选引的协韵音切多是与音变构词相关的,因而仍然有因音辨义的作用。

  通过对上列材料和问题的全面研究,我们对使用《释文》音切必然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1.《释文》与韵书的性质不同,它是一部因音辨义的训诂书。韵书要给所有的通用字标注反切,要整理出一个规范性的读音系统来;《释文》是随文句来注音释义的音义书,着眼点在应用,需要注释或辨析音义的字才作注,如“二、口、门、雪、我、多、买”等许多音义易晓又无别义破读的常用字就没有注音切,另外还有2003条不注音的纯义训条目。这说明释义是《释文》的主要任务,注音主要是释义的手段,《释文》是对传统传注的继承和发展。

  2.《释文》音切不属于口语读音系统,而属于书面文献语言的读书音,叠合了多种层面的文献读书音。《释文》录存了230多家前人的音切,又是给经籍文献中的字注音释义的,这决定了它所注音切的性质。

  3.《释文》音切有一批是纯粹辨析字形的,对文字学研究有价值;《释文》音切主要是释义或辨义的,对语义研究有重要价值;《释文》的巨量音切更是语音学研究的资料宝库,对前人各家读音系统的研究、语音个案、各语音层面和语音发展史的研究、中古读书音系统的研究等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4.《释文》有近一半的音切是辨析音变构词的,它们对汉语词汇发展史和构词法的研究有更为突出的价值,还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上古汉语的形态构成。其中,数量巨大的去声变换构词和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现象特别突出,透出去声后出等多种语言信息,值得深入研究。

  5.使用《释文》音切要正确区分真值注音音切和假性注音音切。数据库显示,《释文》有多种多样的假性注音音切,虽然形式上是列在被注字之下,但实际上不是给被注字注音而有其他的作用,若把它们误当作被注字的读音,就会张冠李戴,导致研究结论的错误。

  6.要正确认识列在被注字之后第一位的“首音”和排列在首音之后作参考的“又音”,弄清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首音是合乎被注字在语境中意义的一读,是从意义出发的,有人认为首音是陆德明选定的“标准音”,那纯粹是误解,首音不等于标准音。

  7.要正确认识“如字”的作用,理清“如字”与破读的关系。“如字”不论作首音还是作又音,标示的都是当时习用的读书音。“如字”与破读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立,义变引起音变,但不等于破读音就一定不是习用音,有时两者都是习用的读书音。“如字”与破读在一定的历史时段可能相互转化,前代的破读在后代可能更通用而上升为新的“如字”。

  最后,本书列出利用《释文》音切来探究其时的读书音系统所要遵循的取舍尺度和可行的处理方法。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成,学位论文在本师宗福邦先生悉

心指导下写成。

   师祖黄焯耀先先生1980年有《经典释文 校》问世,后与中华书局

郑仁甲先生合作整理影印通志堂本《经典释文》及编印《经典释文索

引》,另有研究《释文》单篇文章及未竟稿存世。本师宗福邦先生于编撰

《汉语大字典》、《故训汇纂》中审订音读时反复比照、使用《释文》音切,

心得良多,未及阐发,是为本题研究之师承基础。

   黄侃先生曾谓“搞训诂不懂《经典释文》,始终是门外汉”,足见《释

文》在传统语言学中地位重要。初时以自身学力微薄,几经退缩,未敢

入此重题,幸得本师宗先生反复鼓励,亦得以先生深厚而严谨的学识为

依靠,方敢动手。本书从资料建库、定题、构架、资料查找至撰写、修改

全过程,贯穿着先生的指导与操劳,凝聚着先生的心血,难俱细述,仅初

稿通审就前后耗费先生月余实读时间,至回广州老家过春节亦带书稿

细审,凡音义定位错讹或可疑处,先生必亲行查核,或指出致误原因,或

提供参考信息,本书例证甚多,须查核定位之音、义、字形逾千数,如无

先生教正,错误必远多于定稿,今定稿仍难免余错,乃为本人复核未精

之责。

   本书所用材料来自《释文》音切资料数据库,为武汉大学古籍整理

研究所承担、本师主持的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古音汇

纂》之子课题,在项目内得以建立语料库。为数据库作电脑程序设计及

指导应用的是师兄弟于亭和好友胡惮。为语料库查写回原文卡片、校

对、录入电脑及提供资料信息的,有龙孝先、李秀巍、刘天华三位老先

生,有骆瑞鹤、熊桂芬、汪波、向红阳、邓海霞、周赛华、李清桓、司马朝

军、周文等同学和同事。

   香港中文大学黄坤尧先生无偿寄来三种四册其所撰《释文》研究论

著。无偿而热心赐书、寄资料和提供信息者还有:商务印书馆好友史建

桥先生、中华书局郑仁甲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虞万里先生、厦门大学

李如龙先生、华中师范大学李思维先生、湖北大学孙玉文先生、贵州大

学和贵州教育出版社蒋希文、盘晓愚、王邦蜀先生等。华中科技大学尉

迟治平先生为本书写作提供诸多帮助,热情送书、找出自藏资料供复

制、提供资料信息,致函外地代为查询并复制重要专题资料,就语言材

料研究、框架问题等给予诸多指导意见。

   博士论文指导小组及参予评阅、答辩的诸位先生于论文开题报告

及答辩时认真审查、热烈讨论,给予很好的构架与修改方面的意见。其

中陈世铙先生特别细致地通读书稿,大至章节调整建议,小至数据前后

复核,就全书疏误及可商讨处一一予以指正,使书稿生色许多。

   《释文》音切与训诂互为表里,本书训诂方面思考深深受益于本人

硕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王宁师与本师同为传统语言学传人,

交游至厚,对学生教严恩深,惠泽久远。王宁师于论文答辩、书稿评阅

及面教之时,一则以亲切而热情的鼓励,一则以睿智而肯切的指导,令

我视野开阔,思路畅然。

   四川大学赵振铎先生秉《释文》家学渊源,奖掖后学,金针度人,既

 有书札赐教,又有耳提面命,使我受益良多。先生不止热心提供资料信

 息,又于论文评阅与书稿推荐时细读拙文,于肯定中校正疏误,于鼓励

 中引发深思,实乃良师风范。

   初学音韵学时,社科院语言所邵荣芬先生曾教我上古音,今先生又

 作我书稿评审人,实乃两幸。然拙稿所论有不与先生相合者,有批评先

生致误者,先生充分肯定当肯定者,详细指出当改正者,直面学术,磊落

胸怀,令人感佩。今遵前辈务实学风,吸收评审人及诸评委意见,将疏

误处一一改正,以报师辈真切关怀与教诲。

   在此,谨对所有指导我、帮助我的先生们致以深深的诚挚的敬意和

谢意!

   感谢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史建桥二位先生和责任编辑王玉女士为

本书出版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

   还要深深地感谢真情关注我,给我经费、时间、特别是心理支持的

我的亲友们,使我能一次次从沉重现实与苦闷心态中解脱,有稳定心

境、饱满热情和整段时间来完成本书紧迫而又大量的查考、统计、撰写、

修改工作,有的为此做出了真正的牺牲!

   至此,我不禁惶恐:本书承载如此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非我一己

之劳,应当写得很好才是。而其难度显而易见,须有很好的文字、声韵、

训诂功力和语言学理论知识方能做深做好。然我学养浅缺,写作中常

觉力不从心,完稿后觉心中多年积蓄全然掏空。《释文》音变构词呈现

海量音切数据,实难绕过不论,亦难于本书讨论透彻,幸多年有所涉猎,

已成《汉语构词论》一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聊可与本书相参证。

本书率尔成篇,疏漏必多,恐难报师辈厚望,故乞谅解,诚望批评指正,

他日努力改进!

   是为记。

   万献初

 2004年6月28日于珞珈山东山头寓所

显示全部目 录

序一                      王 宁

序二                      宗福邦

前 言

绪 论

   一、《释文》研究的概况

   二、本书的选题及其意义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构成和体例

第一章 音

 第一节 “音”的扩展术语

   一、“又音”

   二、“或音”、“一音”

   三、“并音”、“同音”、“音近(如)”

 第二节 《释文》“音”的数据分析

   一、“音”在十四经音义中的分布

   二、用“音”的高频次字头的特性

   三、“音”的内容分布数据及一些共性特点

 第三节 标注字音的“音”

   一、一字标注一音的“音”

   二、一字头录存多音的“音”

   三、“音同”

 第四节 显示音变构词、形变构词的“音”

   一、显示古今字的“音”

   二、“音”中未形成古今字的音变构词

 第五节 明假借的“音”

   一、同音借用的“音”

   二、同源通用的“音”

   三、专名用字的异音

 第六节 辨析字形的“音”

   一、辨析异体字的“音”

   二、辨析形讹字的“音”

   三、显示版本异文的“音”

 小 结

第二章 反切

 第一节 反切的扩展术语

   一、“同某某反”、“皆某某反”、“并某某反”

   二、“作某某反”、“音某,某某反”、“作某,某某反”

   三、“三反”、“二反”

 第二节 《释文》反切的数据分析

   一、反切在十四经音义中的分布

   二、注反切的高频次字头的特性

   三、切语的内容分布数据和一些共性问题

 第三节 标注字音的切语

   一、同音切语

   二、异音切语

 第四节 显示音变构词的切语

   一、叠音式音变构词的切语

   二、变声构词的切语

   三、变韵构词的切语

   四、变调构词的切语

 第五节 用于辨字形和明假借的切语

   一、辨析字形的切语

   二、明假借的切语

 小 结

第三章 如字

 第一节 《释文》“如字”的数据分析

   一、“如字”在十四经音义中的分布

   二、注“如字”的高频次字头的特性

   三、“如字”的内容分布数据和一些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 辨字形、明假借及注音的“如字”

   一、辨析字形的“如字”

   二、显示假借的“如字”

   三、直接注音的“如字”

 第三节 与音变构词破读对应的“如字”

   一、与叠音构词对应的“如字”

   二、与变声构词对应的“如字”

   三、与变韵构词对应的“如字”

   四、与变调构词对应的“如字”

 小 结

第四章 某某之某、读、假借和协韵

 第一节 某某之某

   一、“某某之某”的数据分析

   二、显示音变构词的四大“某某之某”

   三、见次在10次以上的“某某之某”

   四、其余的“某某之某”

   五、小结

 第二节 读

   一、前修时贤对“读”的研究与认识

   二、《释文》“读”的一般用例

   三、“读如、读若、读为、读曰、读作、读与某同”的用法

   四、与“读”近似的“云”、“呼”

   五、小结

 第三节 假借

   一、直接标明“假借”的用例

   二、标明“某之(为)言某”的用例

   三、标明“古声某同”的用例

   四、小结

 第四节 协韵

   一、《释文》“协韵”的有关数据

   二、“协韵”数据和内容所包含的信息

   三、《释文》所引录“协韵”的内容分析

   四、小结

结 论

  一、《释文》及其音切的性质

  二、《释文》音切的价值

  三、使用《释文》音切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一、首要的引用、查询及参考文本

  二、《经典释文》研究资料(按著者姓氏音序排列)

  三、其他参考资料

  附录:未及见到的中国港台、日本《经典释文》研究资料存目


本书术语索引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                 邵荣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