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程序的法理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

分享到:

定价:¥17.00

  •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 页数:293页
  • ISBN:7-100-04312-3
  • 主题词:程序法理
  • 人气:166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总序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开明人士的共识。杭州知府林启(1839―1900)会同浙江巡抚和地方士绅,积极筹备开设一所以西方科学体系为主要课程的新型学堂。经清廷批复,求是书院于1897年3月在杭州设立(1901年改为浙江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所新型高等学府之一。
   求是书院几经变迁,到1928年,成为国立浙江大学。1936年,杰出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890―1974)出任校长,广揽英才,锐意改革,很快使浙江大学实力大增,名满东南。抗日战争期间,全校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艰苦跋涉,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一时名师云集,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1928年,浙大正式设立文理学院,开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哲学、心理、史学与政治等学科。1934年增设史地学系,193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1945年成立法学院,后又陆续增加哲学系、人类学系,经济学系等系科和——批文科类研究所。 与求是书院同年创建的杭州育英书院,1914年成为之江大学。陈独秀、蔡元培、陈望道、胡适、蒋梦麟、马叙伦、马一浮、郁达夫、夏衍、吴晗、胡乔木、施蛰存、郭绍虞、林汉达、经亨颐、汤用彤、谭其骧、劳乃宣、邵裴子、宋恕、蒋方震、许寿裳、沈尹默、邵飘萍、梅光迪、钱穆、马寅初、张荫麟、张其昀、贺昌群、钱基博、张相、夏承焘、姜亮夫、朱生豪、王季思、严群、许国璋、王佐良、薄冰、方重、裘克安、戚叔含、李浩培、孟宪承、郑晓沧等著名学者曾在这两所学校学习或任教。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一度变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它的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与之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后演变为杭州大学。它的农学院和医学院则分别发展为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9月,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新浙大是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之一。
   新浙江大学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浙江大学拥有文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一级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方面,浙江大学更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有力推动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世纪之初,学校确立了“强所、精品、名师”的文科发展战略,从机构、成果、队伍三方面加强建设,齐头并进。《浙大学术精品文丛》就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与未来,社会与人生,中国与世界,旧学与新知,继承与创新……,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趋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正日益凸现,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必将以独立的思考,来回应社会、时代提出的问题。编辑这套《浙大学术精晶文丛》,正是为了记录探索的轨迹,采撷思想的花朵。
  浙江素称文化之邦,人文荟萃,学脉绵长。自东汉以来,先后出现过王充、王羲之、沈括、陈亮、叶适、王守仁、黄宗羲、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南宋后更形成了“浙江学派”,具有富于批判精神、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鲜明学术传统。浙江大学得地灵人杰之利,在百年发展史上集聚和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也形成了自己“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浙江大学学术精品文库》将以探索真理、关注社会历史人生为宗旨,继承优良传统,倡导开拓创新的精神,力求新知趋邃密,旧学转深沉。既推崇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之作,也欢迎沉潜精严的专题研究著作,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同生共存,融会交叉,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是一套开放式的丛书,主要收纳浙江大学学者独立或为主撰写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著作。为了反映浙大优良的学术传统,做好学术积累,本丛书出版之初将适当收入一些早年出版、在学界已有定评的优秀著作,但更多的位置将留给研究新著。为保证学术质量,凡收入本丛书者,都经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精品”是我们倡导的方针和努力的目标,是否名实相符,真诚期待学界的检阅和评判。
   同样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向以文化积累和学术建设为己任,盛期曾步入世界出版业的前列,而今仍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出版重镇。浙江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4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国立浙江大学丛书》。值得一提的是,浙大历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曾在商务印书馆任职。一是高梦旦(1870―1936),他1901年任刚刚更名的浙江大学堂总教习,次年以留学监督身份率留学生赴日本考察学习。1903年冬他应张元济之邀到商务,与商务共命运达三十余年,曾任编译所国文部部长、编译所所长,主持编写《最新教科书》,倡议成立辞典部,创意编纂《新词典》和《辞源》,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老校长竺可桢,他1925―1926年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主持工作,参加了百科词典的编写。在浙江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百年浙大和百年商务二度携手,再续前缘,合作出版《浙大学术精品文丛》,集中展示浙大学人的研究成果。薪火相继,学林重光,愿这套文丛伴随新世纪的脚步,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显示全部序言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开明人士的共识。杭州知府林启(1839―1900)会同浙江巡抚和地方士绅,积极筹备开设一所以西方科学体系为主要课程的新型学堂。经清廷批复,求是书院于1897年3月在杭州设立(1901年改为浙江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所新型高等学府之一。
  求是书院几经变迁,到1928年,成为国立浙江大学。1936年,杰出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890―1974)出任校长,广揽英才,锐意改革,很快使浙江大学实力大增,名满东南。抗日战争期间,全校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艰苦跋涉,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一时名师云集,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1928年,浙大正式设立文理学院,开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哲学、心理、史学与政治等学科。1934年增设史地学系,193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1945年成立法学院,后又陆续增加哲学系、人类学系,经济学系等系科和——批文科类研究所。 与求是书院同年创建的杭州育英书院,1914年成为之江大学。陈独秀、蔡元培、陈望道、胡适、蒋梦麟、马叙伦、马一浮、郁达夫、夏衍、吴晗、胡乔木、施蛰存、郭绍虞、林汉达、经亨颐、汤用彤、谭其骧、劳乃宣、邵裴子、宋恕、蒋方震、许寿裳、沈尹默、邵飘萍、梅光迪、钱穆、马寅初、张荫麟、张其昀、贺昌群、钱基博、张相、夏承焘、姜亮夫、朱生豪、王季思、严群、许国璋、王佐良、薄冰、方重、裘克安、戚叔含、李浩培、孟宪承、郑晓沧等著名学者曾在这两所学校学习或任教。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一度变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它的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与之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后演变为杭州大学。它的农学院和医学院则分别发展为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9月,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新浙大是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之一。
  新浙江大学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浙江大学拥有文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一级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方面,浙江大学更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有力推动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世纪之初,学校确立了“强所、精品、名师”的文科发展战略,从机构、成果、队伍三方面加强建设,齐头并进。《浙大学术精品文丛》就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与未来,社会与人生,中国与世界,旧学与新知,继承与创新……,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趋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正日益凸现,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必将以独立的思考,来回应社会、时代提出的问题。编辑这套《浙大学术精晶文丛》,正是为了记录探索的轨迹,采撷思想的花朵。
  浙江素称文化之邦,人文荟萃,学脉绵长。自东汉以来,先后出现过王充、王羲之、沈括、陈亮、叶适、王守仁、黄宗羲、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南宋后更形成了“浙江学派”,具有富于批判精神、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鲜明学术传统。浙江大学得地灵人杰之利,在百年发展史上集聚和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也形成了自己“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浙江大学学术精品文库》将以探索真理、关注社会历史人生为宗旨,继承优良传统,倡导开拓创新的精神,力求新知趋邃密,旧学转深沉。既推崇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之作,也欢迎沉潜精严的专题研究著作,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同生共存,融会交叉,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是一套开放式的丛书,主要收纳浙江大学学者独立或为主撰写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著作。为了反映浙大优良的学术传统,做好学术积累,本丛书出版之初将适当收入一些早年出版、在学界已有定评的优秀著作,但更多的位置将留给研究新著。为保证学术质量,凡收入本丛书者,都经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精品”是我们倡导的方针和努力的目标,是否名实相符,真诚期待学界的检阅和评判。
  同样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向以文化积累和学术建设为己任,盛期曾步入世界出版业的前列,而今仍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出版重镇。浙江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4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国立浙江大学丛书》。值得一提的是,浙大历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曾在商务印书馆任职。一是高梦旦(1870―1936),他1901年任刚刚更名的浙江大学堂总教习,次年以留学监督身份率留学生赴日本考察学习。1903年冬他应张元济之邀到商务,与商务共命运达三十余年,曾任编译所国文部部长、编译所所长,主持编写《最新教科书》,倡议成立辞典部,创意编纂《新词典》和《辞源》,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老校长竺可桢,他1925―1926年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主持工作,参加了百科词典的编写。在浙江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百年浙大和百年商务二度携手,再续前缘,合作出版《浙大学术精品文丛》,集中展示浙大学人的研究成果。薪火相继,学林重光,愿这套文丛伴随新世纪的脚步,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显示全部后记

    程序的法理问题是我断断续续思考了十多年的一个问题。1990年前后我写过一些关于程序法理的论文,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当时情况下,这几篇肤浅的论文居然在后来成为诉讼法学界被经常引注的文献资料。从这些幼稚的文章开始,其实一直没有自己满意的关于程序理论的成果。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已有比我的思考出色得多的论著问世,它不仅令我钦佩而且影响了我的写作自信心(季卫东教授的《法律程序的意义》就是其一);二是因为我深感这个问题的透彻分析不是我的水平所能胜任的,我既没有诉讼法学的研究基础,又没有充分的国外资料的积累。可是我实在太钟爱“法律程序”这一课题了,以至于经常幻想着自己如同一个“巧妇”做“无米之炊”一般地去完成这个课题的研究。说真的,这是一种无比自由、极其愉悦的幻想过程和自我满足过程。1998年当我获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时,我在当时的表格“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一栏上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法律程序的法理研究”。但是,卫东君的同类论文已是相当精深,我能超越吗?借助于”获准攻博”这个喜讯带来的一股强烈的动力,我给这个课题作了定位:着眼于程序的法理分析而不是程序的法社会学研究,力图从中国法治的本土特点出发,发掘程序法理论在中国语境下对应的实际问题,拓宽这个标题下所履盖的研究范围。现在呈现在此书中的十余个专题中有近半数问题,是对法律程序的探索性研究。
    论文写作提纲经过导师李步云教授和韩延龙教授的指点和修改,就确定下来了。两年来李老师和韩老师对我的课程学习进程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和教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两位导师更是悉心指导。李老师对论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阅和修改,不仅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而且逐字逐句地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作一一推敲,很有启发,也令我感动不已。还有许多教授在答辩会或在论文评审阶段,对我的论文进行了严格评审,他们在给予溢美好评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2000年5月学位论文获得通过以后,我还是想把它放在身边沉淀、冷却一下。
    2001年,浙江大学开始组织《浙大学术精品文丛》出版计划,在校内同事极力鼓动下,我放弃了在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念头,同意挤进“文丛”的严格的学术遴選程序,最后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2002年底被确定为第二批出版的著作,2003年初被交到出版社,显然这在校内成为一种颇高的荣誉。可是我当年作品上保存着的思想的体温与尼古丁味,早已在时间之中散尽,它在法理学领域中失去了时间上的先进性——因为它至少被推迟两年之久。好在我的学术观点历来并不赶浪潮,也不追时尚。现虽经多次的细小修改,明显的硬伤相对减少,但它总体上仍然没有突破2000年当时的文章格局,因此从另一方面讲,它也存在许多的遗憾。只好留待日后修订时弥补了。
    在这个世界上,与你思考着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人们给你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回想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当时周围的社会气候与校园氛围,至今令我感到不堪回首,埋头于法理学的确不时感受到孤独和寂寞。正是同行朋友在友情与学术上的交流、神会、鼓励和依赖,才使我在法理学上走到了今天,所以要感谢法理学的这些同行朋友。
    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各位同事,在我离开学校赴北京读书期间,保证了我的学习与研究时间;法学院的许多同学如我的博士生陈林林、李学尧以及当时的硕士生张薇薇、翁开心等等,都给予了我这篇论文许多帮助;浙江大学人文社科部副部长楼含松博士也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因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还很有必要提到我的夫人黄琪。在1999年家里发生电器爆炸重大事故后,我因赶赴北京学习并作论文而扔下一个受灾事故现场。当我经过三个月学习后回到杭州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崭新而温馨的家——她总是确保我不必为生活操心。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两位敬业的退休教师,他们对儿子的爱使他们恨不得每天给我打电话,然而,出于教师职业的深切理解,他们甚至连电话里通上几句话都担心会“打扰”我工作,即使在他们最需要我这个长子的时候。
                            孙笑侠
                          2000年5月初稿
                          2003年4月定稿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法律形式化的理念而展开,着眼于程序的法理分析,力图从中国法治的本土特点出发,发掘程序法理论在中国语境下对应的实际问题,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法学著作。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中国法的“形式化”与现代化

上  篇

1.程序的特征与要素
 1.1法律程序的概念
 1.2程序的正当性
 1.3现代程序的特征
 1.4现代程序的要素
2.法律的程序形式
 2.1程序的形式性
 2.2宁要“有正当程序的恶法”
 2.3程序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2.4程序形式是现代法的基本特征
 2.5程序形式是制度化的两大基石之一
3.法律程序的内在矛盾
 3.1程序的矛盾规律
 3.2程序目标(产出)与程序手段(成本)
 3.3大众生活逻辑与职业专门逻辑
 3.4职权主义与当事者主义
 3.5实体倾向与形式倾向
4.程序正义
 4.1法律与正义
 4.2形式正义的三种形态
 4.3“看得见的正义”及其对当事人的意义
 4.4程序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
 4.5程序内在价值的基本要素

中  篇

5.司法与程序
 5.1司法是精神活动,司法权是判断权
 5.2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区别
 5.3司法独立于行政的理由
 5.4司法程序与司法权
6.程序中的法官
 6.1法治中的人的因素
 6.2专业法官的产生
 6.3专业法官的权威来自何处
 6.4程序中的思维特征
7.法律家的程序伦理
 7.1程序中的伦理述要
 7.2德才兼备:程序伦理与技术理性之间
 7.3程序伦理可能被列举穷尽吗

下  篇

8.程序化的宪法
 8.1宪法实效与宪法程序
 8.2宪法的正当程序原则
 8.3宪法中的权力程序
 8.4合宪性监督程序
9.程序与人权
 9.1权利与程序性权利
 9.2程序性权利的特点
 9.3法律程序中涉及人权的几对矛盾
 9.4程序与人权价值
10.程序与行政
 10.1控制行政权的两种模式
 10.2两种模式适应近代社会自由倾向的支点
 10.3严格规则模式的危机与行政程序的崛起
 10.4现代行政法的有效功能——程序抗辩
 10.5小结
11.行政程序的设计
 11.1行政法的结构
 11.2什么叫行政程序的“正当性”
 11.3行政程序基本制度的设计
 11.4中国行政程序的观念问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