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第二版)

分享到:

定价:¥43.00

  • 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 页数:514页
  • ISBN:7-100-04429-4
  • 主题词:词典编纂艺术技巧第二
  • 人气:101

显示全部前言

<FONT size=3><STRONG>          第二版前言

</STRONG></FONT>

  修订自己的著作是一件尴尬的工作,因为要以局外人的眼光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判;其实,在时隔近20年后的今天来看原作真可以算是一位局外人了。就我所知,平均每9年,人体的每个细胞就要更新一次;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更新,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更新了。也许更重要的变化是人们的世界观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我已经不是1981—1982年期间撰写本书时的那个我了。虽然我完全可以用扫描设备将第一版扫描到计算机中去,但我仍选择将全文重新输入一遍,因为这样做将迫使我去审订每个字。我对自己的这一决定毫不后悔。

  就像人们进行自我评价一样,诚实地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常常会发现自己过去认为非常重要的观点有时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人们对有些事情的激愤之情——就像人们竞赛爬楼梯可以一次跨两个台阶一样——在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就不可思议地钝化了。在修订过程中,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批评言论之激烈感到奇怪,这些事情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因此我痛痛快快地把这类批评文字完全删去,或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但是,我仍然坚信我这种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以及为了成功表达这些观点所采用的创作风格,是本书第一版受到词典界同仁和广大辞书爱好者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决定不改变本书的风格或特点,而事实上我也没做任何改变。

  有些评论家认为本书第一版有其长处,但条理不够清楚,结构缺乏系统性,叙述的逻辑性也不强。他们的批评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用完全冷静和合乎逻辑的方式来分解词典的结构,如果我用一连串没完没了的数字来给各个章节编号,3.1.5.6,接着是3.1.5.7,再接着是3.1.5.8,等等,一个被动语态句子紧接着另一个;那么,书的系统性可能会有所改进,但是这本书就会变得不那么值得读了,更糟糕的是无人去读。写作是一项苦差,我从不想去写一本没人愿读的书,即使它能赢得评论家的喝彩。我们得有创作的激情,而不是为了谋生才去著书立说。尽管如此,从本质上来说我并不反对文章要有条理性,也不认为杂乱无章的结构是维持读者兴趣的要素。我在本书的第一版中确实发现了一些结构上的多余之物,出乎意料的重复之处和奇怪的过渡之笔。我已经尽力修正了这些问题,或明智地予以删除;或从一章调整到另一章或在一章内进行了调整;或重写。我希望这没有影响到本书的基本魅力。我以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具有丰富的词典编纂经验:他多年来一直从事各种词典的编纂,他愿意实事求是地来阐述词典该如何编纂以及哪些方面可能会出错;他敢于对哪些是好的、哪些需要改进,以及哪些应受到谴责直抒己见。在提出批评意见的同时,我总是尽量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总的来说,我在这一版中提出的批评性意见要少一些,我也没发现任何需要严词责备的事情了。过去我所受到的所有伤害或失意都早被时间消耗掉了,虽然它们仍然存在,并毫无疑问地左右我对词典的看法(还有许多其他方面!),但它们不再是严词批评的“催化剂”了。它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或许会更深远、更长久,但不是立竿见影的。

  像此书的初版一样,我在此要再次感谢多年前我在芬克和瓦格纳公司的导师Sam Davis的耐心指导;Albert H.Marckwardt这位杰出专家的慷慨和睿智的帮助,以及Randolph Quirk的热情鼓励和关心。当时我仅是一名词典学新手,这些帮助对我影响很大。此外,我还要感谢Robert L.Chapman,他给了我在芬克和瓦格纳公司时的第一份词典编纂工作,促使我掌握了一名优秀词典编纂者应有的技能,并对我的职业生涯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给予了许多帮助。初版的致谢遗漏他的名字,我对这种疏忽一直深感遗憾。有些读者对第一版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并指出了各种错误或疏漏之处。有些批评意见我已经采纳,有些没有。但是,我感谢所有不辞辛苦给我写信或发电子邮件,提出改进本书意见的人们。我要特别感谢Edward Gates,Tom McArthur,Dusan Gabrovsek以及Wlodzimierz Sobkowiak所提出的批评和修改意见。一些十分繁忙的词典学家拨冗回复我对有关当前词典编纂和市场等实际问题的询问。我对以下学者的慷慨帮助表示感谢:Frank Abate,Michael Agnes,Robert K.Barnhart,David Jost,Erin McKean,Wendalyn Nichols以及Joseph Pickett。我非常感谢Alan Hughes在有关欧盟法律问题上所提供的帮助。我还要感谢Patrick Hanks给我提供了他未公开出版的有关Samuel Johnson的讲稿,以及Edward Gates给我寄来的他的有关论文;没有他们,我是无法得到这些资料的。

  我以前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一些同事——语料库使用、词典编纂或语言研究等某个领域的专家——审读了本版的部分书稿,他们有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有的把我引见给其他能够提供有效建议的专家。为此,我要向Patrick Gillard,Andrew Harley,Paul Heacock,Alan Harvey,Christine Bartels以及Penny Carter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美国英语方言词典》(Dictionary of American Regional English)的主编Joan Houston Hall,他审读了我对《美国英语方言词典》的评述部分,更正了其中的错误,并不厌其烦地回答了我对这部词典提出的所有问题。本书中遗留的任何错误都由我负完全责任。

  第五章从《美国英语方言词典》(主编Frederic G.Cassidy和Joan Houston Hall)中所引用的词目和地图(图表15—19)都经过出版商(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哈佛大学出版社贝克奈普分社/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以及版权所有者哈佛学院院长和董事们的复制许可:第一卷,A-C,<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copy;</SPAN>1985;第二卷,D-H,<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copy;</SPAN>1991;第三卷,I-O,<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copy;</SPAN>1996;以及即将出版的第四和第五卷。

  所有将阅读本书第二版的读者都会意识到语料库对词典编纂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必须获得一流词典语料库的使用权。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许可下,我十分荣幸地获准使用剑桥国际语料库和剑桥语料库的处理工具(一个非常好的软件,它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剑桥国际语料库),我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剑桥国际语料库是一个当代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计算机化数据库,它目前收词3亿多个,包括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和其他英语变体。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了给语言使用提供证据而建设了剑桥国际语料库,它有助于编出更好的语言教学材料。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           译 后 记


</STRONG></FONT>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这部词典学专著,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该书的第一版于1984年分别由美国和英国出版社出版,想必不少辞书爱好者都读过这本书。第二版在2001年出版,笔者于次年看到此书,觉得它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于是,便让博士研究生田兵撰写了此书的概要,于2002年10月把概要交给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先生,并提出翻译出版的意向;商务印书馆很快便立项并谈好了版权。周先生的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吃惊。但由于本人事务繁多,加之其他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11月才着手翻译,这里我们谨向读者和出版社表示歉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词典编纂艺术与技巧》翻译、校对工作,以中文版的形式奉献给广大辞书工作者和爱好者。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第二版是Sydney I.Landau几十年词典编纂实践的总结,他向读者娓娓讲述自己在词典编纂方面的切身体会,大到词典编纂的方法、原则和词典编纂者权益的保障,小到个别语词的处理方式等。正如他自己在“引言”中所言,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位在词典的规划、管理和编纂等方面有着广泛实践经验的辞书工作者的切身体会;本书的写作风格是像两个人的促膝谈心,而不是对围在自己身边的助手或是满屋身着学士服的学生居高临下的说教”。

  对词典出版界出现的一些时弊,他直抒己见,如针对美国和英国词典出版商通过夸大词典收词量来进行不正当竞争这一现象,他专门用一节来谈收词量的计算的问题(参见第三章),这在其他词典学专著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针对那种认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大加快词典编纂的速度,从而决定词典编纂质量的关键是物质条件而不是人的观点,Landau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低估了在词典编纂中人的能动性及其技能所能发挥的作用(参见第七章)。虽然计算机可以使人们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但现在给词典编纂人员的时间减少了,投入到词典编纂项目的人员也减少了;而且因为时间紧,很多有用的资源,如大型语料库却常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当然也就无法提高词典编纂质量了。没有亲身参加词典编纂的人,是难以有这些独到体会的。

  正因为如此,《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第二版一推出便受到了广大词典编纂人员和读者的欢迎,并被列为词典学专业的必读书目。法国词典学家Henri Bejoint在其《现代词典学引论》一书中高度评价该书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无疑会像第一版那样得到从事普通词典学研究的师生及词典编纂者的赞许,同时也会得到专科词典编纂者的认可——在这方面恐怕还没有哪一部词典学著作能与之媲美。我们也为能有机会翻译这本专著感到荣幸。

  鉴于该书的独特风格和作者的学术魅力,我们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其原有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尽量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意图。但为了行文方便,对个别地方做了适当的“加工处理”。为了使读者索引方便,对书中引述的作者姓名我们都基本上保留原文;而对于原作所引证的英语词汇和句子,除保留原文外,我们还增加了汉语译文,目的是为了方便广大非英语专业的读者阅读。但如果是摘自英语词典的样条,我们则没有进行翻译。

  对于脱离上下文的孤立语词,严格地讲是没有固定意义的,或者说它们有很多意义,我们不可能为每个语词提供其各个语境中的意义,只能取其基本义或常用义来翻译。如原文在解释“内词条”时列举了“hopefully”等词为例,我们只能给出一个常用义,“hopefully/抱希望地”。我们认为,这对不懂英文的读者是有帮助的。另外,一般书籍是用括号来处理翻译对等词,如hopefully(抱希望地),我们认为这样占用太多空间,所以用斜线“/”来代替括号。

  本书提到了许多词典,为了节省空间,原文使用了大量的缩写;即使没有用缩写的地方,也多采用简写形式,如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Fourth Edition在原文中一般只用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而没有用全称,但在原文前的词典名称“缩写表”和书后的“参考书目索引”中都给出了全称。在翻译中,为了全书的统一,我们全部采用全称叫法,即《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第4版》(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Fourth Edition)。

  为了节省版面,书中第一次提到某本词典时,我们一般给出它的中文全称以及英文的全称和缩写,以后再提及时一般只用英文缩写,如《剑桥美国英语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CDAE)。但是,对于一些在书中提得特别多的词典,如《韦氏新国际词典第3版》(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NID3/韦氏3版)和《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OED2/牛津2版),我们还提供其中文缩写,在以后的行文就用这个汉语缩写名称,以利于读者的阅读和记忆。

  本书的翻译还得到一些在读研究生的支持,01级和02级词典学研究生曾用本书的部分章节做过翻译练习,我们正式在翻译中参考了陈勇利、沈静和周新知等同学所译的部分段落;在读博士研究生王仁强对第七章的译文做了部分校对工作;商务印书馆的责任编辑和外语工具书室的有关同志对译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们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对原文的某些地方可能没能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对由此可能造成的错误,敬请读者原谅并提出意见,我们在这里先表示感谢。


                              译 者

                            2004年12月

                        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显示全部目 录

图表

第二版前言

缩写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词典

第二章 英语词典编纂简史

第三章 词典及其他语言类工具书的要素

第四章 释义

第五章 用法

第六章 语料库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第七章 词典的编纂与出版

第八章 词典编纂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注释

参考书目:书中提到的从Johnson(1755)至今的词典

非词典类主要参考书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