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晚清政治新论 平装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

分享到:

定价:¥21.00

  • 著者:330 
  •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本印时间:2006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72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4887-7/K•913
  • 主题词:晚清政治新论
  • 人气:96

显示全部序言

    拙稿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要求作者写一前言或自序之类的文字。大学毕业,半是自觉,半是懵懂,半为事业,半为生活地走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后,虽也曾不揣愚浅地写过一些论文、小册子,甚至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地写过数十万字的所谓学术专著,但却未曾写过序言之类,特别是自序。总觉得这样做似乎有点卖弄滑稽。既然学界、出版界有此规矩,一介草民自然不可逆势而为,更何况自己也是一个俗人呢?只好于诚惶诚恐之下,勉为其难,循规蹈矩为之,以期能成方圆耳。
    写些什么呢?实在有些犯难。
    还是先从我所从事或者说稍稍熟悉些的政治史来谈起吧。大学读的是历史学专业,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之时,因此,所学几乎皆是政治斗争史的内容,其他诸如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宗教等,只能说略知皮毛。毕业后,从“学生”突变成了“人师”。为了不误人子弟,同时也是为了别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只得老老实实地从研读史料入手,做起“学问”来。当自己初尝从事历史研究的苦辣酸甜之时,却发现很多人已经开始、甚至完成了“学术转向”,从政治史领域转向了文化、社会等热门学科。我则仍固守着政治史这一“鸡肋”不放。其原因,简单说来有二。一是我始终坚信,无论如何,政治史都是历史学科的主干,咬定岩石不放松,必也同样可以有所“斩获”;二是个人转向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不够,兼之生性愚笨疏懒,因畏难而苟安了。缘此,自毕业至今近三十年矣,始终在政治史领域中寻觅思索着。
    “天道酬勤”是指别人。对于我来说,难说“勤”字,有的只是“苦”。“天道酬苦”对于我似更妥切些。也正因如此,自己对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些问题,总算有了一点点的“感悟”,故此才杜撰出拙稿《晚清政治新论》。
    其次,需对拙稿书名略作疏解。近十年来,史学界多以晚清政治史称谓中国近代史,以此区分清代前期历史与其后的民国史。故此,史学界所谓晚清政治史之“晚清”,是就时间概念而言的,即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清帝退位70余年的历史。所谓晚清政治史之“政治”,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是大政治,既包括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切政治事件、人物、过程等,也包括与此有关的其他方面。而拙稿所谓晚清政治,与史学界的理解略有不同。首先,拙稿之“晚清”,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即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清帝退位这段时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即主要是研究论述晚清以来清政府、清王朝、清统治阶级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采取的各种政策上的应对,不再具体涉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再次,须特别谈一谈拙稿的所谓“新论”。
    “道德文章”,“学品如人品”。要做文章,首先做人;要想做好文章,首先要做好人。笔者一向以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警自励。我的做人、作文原则是,不做媚时文章,不做应时文章,不强做文章。拙稿所谓“新”者,系个人用“笨功夫”,于习读史料后,确有所感,确有所悟后而发,决不敢亦不愿刻意标新而立异,炫玉而贾石。
    新或可谓新矣!然“新”毕竟不等于“实”。只有为史者占有大量翔实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经过全面、客观地慎思强辨后,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新”才可谓新。拙稿之“新”,主要是就某个具体问题或形式而言,其内容之新,特别是整体的内容之新,笔者实不敢自承。
    拙稿中对于史学界中流行、或曾经流行过的一些学术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于此亦需作几点说明:
    第一,笔者对于一些学术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决无丝毫对其原作者的不敬。我深知,我是在前人筚路蓝缕、创榛辟莽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新观点”,没有他们以前的“旧”,根本不可能有自己今日的“新”。
    第二,每一个人的时间与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精,事事通。就某一个人而言,无论其如何博闻强记,思精虑深,都会有其知识的弱项或盲点。如果说本拙稿中还确有一些可称之为“新”的地方,只能说自己在这一个点上有所得,自己的知识盲点可能比别人更多,只是还未曾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而已。
    第三,笔者学术上的“新”,无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千虑一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所当然地应比前人看得远些。这只是一种逻辑的必然,却未必是历史的必然,对于笔者这样的“不才”,尤其是这样。站得高,看得远,首先要知道何处才是真正的学术制高点,而不至于站在次高点或者低矮处,却仍在盲目地沾沾自喜。其次,要有不畏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才有可能切切实实地站在了高处。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眼力,有科学的方法,否则难免“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之讥。
    “观点新”与“基础实”的统一,是笔者以前、现在习史治学的“目标”,更是自己将来追求的“鹄的”。但愿天不负我,别让我离这一目标太远。
    “抛砖引玉”是每个学者的自谦与期待。吾之期待则更甚于自谦,所期、所待者,师长同仁之批评,尤其指正是也。谨以此序敬告读者,亦以此序自励。

                            王开玺
                         2005年12月6日
                       草于北师大丽泽斗室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开玺 1949年10月生,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1977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毕业,1989年7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尤致力于晚清政治史的研究。出版有《南国风烟》、《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清通鉴•道光卷》(合著)等著作。发表论文6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浓缩了作者多年来对晚清宫廷和社会政治潮流的研究思考。包括五章,分别是“晚清政治与政局”“清廷的对外态度及外交”“清廷的预备立宪与政局”“中外礼仪之争与跪拜礼仪的废除”“清廷的洋务运动与财政”。作者王开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该书读者主要是历史专业师生和对晚清政治感兴趣的人。

显示全部目 录

自 序
第一章 晚清政治与政局
 第一节 黄爵滋禁烟奏疏平议
  一 困惑
  二 探微
  三 刍议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的错位
  一 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的三次错位
  二 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错位的原因
 第三节 辛酉政变与正统皇权思想
  一 传统观点的缺憾
  二 代子钤印 无异垂帘
  三 正统皇权思想不可低估
  四 余论
 第四节 晚清论驳上谕风潮
  一 劝善规过 未逾雷池
  二 阶级之争 初露端倪
  三 风潮缘因变局起
  四 偶然与必然
 第五节 帝党、后党及战和问题
  一 甲午战争期间是否已经形成帝后两党
  二 帝党主战、后党主和辨析
  三 结论
 第六节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探因
  一 总理衙门的弊端
  二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的原因
 第七节 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
  一 “革命军不足畏,惟暗杀实可怕”
  二 “朝廷怵于俄国之内讧,复谋改革自救”
第二章 清廷的对外态度及外交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中外关系的认识与对外交涉
  一 清政府对中外关系及战后局势的认识
  二 对外交涉的指导思想及应付局势的最初措施
  三 清政府对外交涉的实践
 第二节 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一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与初始内容
  二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高与升华
  三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历史与现实动因
  四 余论
 第三节 英军退还舟山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一 是谁最先提出在华势力范围的要求
  二 英军退还舟山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第四节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
  一 扑朔迷离 众说纷纭
  二 侵略者的自供最真实
  三 是借口还是原因
  四 结论
 第五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交涉四题
  一 关于清帝谕旨问题
  二 关于外国使馆馆址问题
  三 关于与“夷人”交接问题
  四 关于呈递国书问题
 第六节 《苏报》案中外交涉再探讨
  一 《苏报》案的中外交涉过程
  二 《苏报》案与列强侵夺中国司法主权
  三 《苏报》案中列强态度的分析
  四 余论
第三章 清廷的预备立宪与政局
 第一节 清统治集团君主立宪论
  一 无奈的抉择
  二 是否仿行君主立宪政体的问题
  三 是否实行责任内阁的问题
  四 仿行君宪政体是否需要预备及其迟速问题
  五 君主立宪政体的分歧与权力之争
  六 是改革自救 还是骗局
 第二节 清统治集团的君主立宪论与晚清政局
  一 不同的君宪论对政局的不同影响
  二 晚清政局愈加混乱
  三 余论
 第三节 清廷缩改预备立宪时间正误
 第四节 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中的立宪派
  一 立宪派初登历史舞台
  二 “资政院为上下议院之基础”
  三 “议员是各种社会的代表”
  四 立宪派的策略与妥协
  五 历史的局限
  六 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 中外礼仪之争与跪拜礼仪的废除
 第一节 天朝中心论与跪拜礼仪
  一 中国社会内部历史因素的综合凝结
  二 国际层面的原因
  三 “以尻著踵”的安坐与跪拜礼仪
 第二节 同治朝觐见礼仪的解决及现实思考
  一 漫长等待和交涉后的短暂觐见
  二 谁是外交礼仪之争的胜利者?
  三 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
 第三节 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的改革
  一 传统礼制冰山的消解
  二 传统观念与现实要求
  三 与世界外交礼仪接轨的大胆尝试
  四 余论
 第四节 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一 外部的楔子
  二 内部的反思
  三 政权的力量
第五章 清廷的洋务运动与财政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清廷传统军政矿厂政策
  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
  二 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
  三 洋务运动中的官商关系
  四 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争论
  五 余论
 第二节 清廷财政的三次危机
 第三节 武昌起义与清廷财政的崩溃
  一 武昌起义引发金融恐慌
  二 清廷应付财政危机的开源与节流
 第四节 辛亥年清廷财政崩溃的原因
  一 晚清财政的半殖民地性质
  二 地方督抚把持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