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生物经济与农业未来 平装

分享到:

定价:¥42.00

  • 著者:328,329 
  •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本印时间:2006年12月
  • 版次:1印次:2页数:253页
  • 开本:16
  • ISBN:978-7-100-05187-8/F•638
  • 主题词:生物经济农业未来
  • 人气:301

显示全部序言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至今,生物科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生物科技与农业、医药等诸多产业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引发的新一轮时代浪潮——生物经济表明:人类社会正由“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时代向“认识主体、改造主体”的时代转变。
  “十一五”规划正值开局,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等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生物经济有益于突破这些“瓶颈”,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保证。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重视发展生物经济、将生物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是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我国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与产业结合不够、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等。我国应在未来几年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力争早日成为生物科技强国,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我国拥有一批活跃在海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这是我们在竞争中依靠的优势,是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巨大动力源泉。我们还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农业、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依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贡献。我们不能错失生物经济发展良机,要抓住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
  “三农”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以致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多年来关于“三农”问题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农业范畴。经过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现代农业已成为全球化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农业与诸多产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一变化要求我们考虑问题时要突破传统的对农业的孤立看法,从整个产业链出发,从发展理念与战略层次上去思考。
  中青年学者邓心安、王世杰等积五年时间,潜心钻研,写就《生物经济与农业未来》一书,难能可贵。他们从2l世纪初农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出发,探讨其与生物及生物经济的关系,结合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因应时代的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与生物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农业体系概念框架,以及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一些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在生物经济时代,农业与非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界限趋于模糊。作者换一个视角来审视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用非农思想和方法来解决农业问题”,进而“构建以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体系”,值得学术界和政策理论界关注和思考。
  该书论证比较严密,体系完整;切合现实问题和时代主题;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特点。既有对生物经济的特有理解和前瞻,又有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思考;既包含发展理念及理论上的创新,又包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的对策措施。生物经济的研究前景光明,但任务是艰巨的,创建新理论、构建新体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希望该书成为开拓生物经济宏观战略研究的一部力作,引领更多的学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去探索和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宜珍
                         2006年1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邓心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及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规划处处长。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部分被《新华文摘》、SCI、SSCI等转载、收录或引用。
  王世杰,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在《植物生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优秀工作者、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科普志愿者称号。
  姚庆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任科技处处长、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副区长。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4项。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本书从农业问题入手,探讨农业与生物的关系,构建农与“非农”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概念框架,即与生物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农业体系。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经济的概念、特点及时代特征,生物经济时代农业的拓展,农业易相发展理论,新型农业体系的结构与技术系统,建设新型农业体系的对策。创新点在于: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农业易相发展理论,构建以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体系。贯穿全书的主线是:现代生物技术系统思想和“非农”发展理念。   本书可供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人员、生物科技企业家、农业政策研究人员及对生物经济与农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生物经济与生物经济时代
 第一节 生物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一、生物经济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二、生物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时代的发展阶段与标志
  一、经济时代的演进
  二、经济时代的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志
  三、生物经济时代的关联
 第三节 生物经济的特点及其时代特征
  一、生物经济的特点
  二、生物经济时代的特征
第二章 农业的时代特征与新的使命
 第一节 农业概念的演进
  一、农业的时代特征
  二、农业形态及其“人本化”演进
 第二节 生物经济时代农业新的功能与使命
  一、生物经济时代农业领域的拓展
  二、农与“非农”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
 第一节 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
  二、农业生态理论
  三、农业区域开发与布局理论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易”之含义与事物转化规律
  一、“易”之含义:变易为本
  二、“易相”与现代农业发展观渊源
  三、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四、阴阳与五行:相互对立与联系
 第三节 “易”与农业的渊源关系
  一、中国古代农业“三才”思想
  二、中国古代农业“三宜”思想
  三、气与农业
  四、阴阳与天气
 第四节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及其内涵
  一、农业发展“范式”转变
  二、农业易相发展理论的提出
  三、农业易相发展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第五节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解决农业问题的意涵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意涵
第四章 新型农业体系结构与内容
 第一节 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的交融
  一、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结合:农业生物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二、农业院校演变趋势:农业领域拓展的一个侧面
 第二节 新型农业体系的结构
  一、新型农业体系的结构框架
  二、常规农业系统与新型农业体系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三、新型农业体系其他子系统与“非农”领域相应系统的关系
 第三节 新型农业体系的内容
  一、食品系统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
  二、营养系统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
  三、健康医疗系统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
  四、资源环境系统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
  五、生态系统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
第五章 新型农业体系技术系统
 第一节 新型农业体系的技术系统性
  一、对现代技术的反思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新型农业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三、新型农业体系技术系统的演进与整合
 第二节 通用性技术在新型农业体系中的作用
  一、重塑自然的艺术家:转基因技术
  二、揭示生物信息的快速预言家:生物芯片
  三、生物识别与信号传导的观察员:生物传感器
  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晶:生物信息学
  五、生物超级复印机:克隆技术
 第三节 综合性技术在新型农业体系中的作用
  一、遗传性状的优化大师:基因工程及DNA重组技术
  二、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纳米生物技术
  三、环境健康护理师: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四、基因功能的解码器:基因打靶技术
  五、再生医学新模式:组织工程
 第四节 专项性技术在新型农业体系中的作用
  一、组织与器官的裁剪制作:干细胞技术
  二、蛋白工厂:生物反应器
  三、基因功能的系统解译:农业基因组学?
  四、新药开发的技术平台:蛋白质组学
  五、育种新模式:染色体工程技术
 第五节 新型农业体系的生物技术伦理问题
  一、遗传污染与异种器官移植
  二、人工生命与超常长寿
  三、遗传专利
  四、优生与遗传歧视
  五、转基因动植物及食品
  六、新型农业体系技术系统其他“超常”问题
第六章 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的对策
 第一节 从生物经济时代视角采看农业发展问题的本质
  一、对农业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二、乡村与城镇的差别及融合
  三、农业发展问题的本质
  四、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城乡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非农”
 第二节 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的策略
  一、倡导生物经济时代的发展理念与思维方式
  二、加强新型农业体系与常规农业系统的融合
  三、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化环境建设相结合
 第三节 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的战略措施
  一、与新型农业体系相配套的制度建设
  二、激活城乡就业服务市场
  三、完善“技术—教育—市场”体系
  四、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建立新型农业推广制度
  五、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能源战略转移
  六、抗性生物与优良品种的开发利用
  七、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八、利用生物性能辅助改造城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