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 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

分享到:

定价:¥32.00

  • 著者:3612,3613 
  •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本印时间:2007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61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5232-7/C•149
  • 读者对象:  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人员以及对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主题词:互联网使用社会影响
  • 人气:204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电子社会,均是大家名著,目前已出四种。该书探讨了互联网的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显示全部前言

       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第一次全国随机调查研究
  小小鼠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百万的人拥有了个人计算机并与互联网相连,他们的生活因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彻底变化。但生活到底怎样变化还不甚明了,事实上,这一点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论。本书从人际沟通的三个领域探讨互联网的影响,这三个领域是接触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参与群体和社区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互动和表达。
  我们认为我们拥有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最早的可用来比较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我们的美国人使用(和不使用)互联网的全国性代表定量数据揭示了重要问题。自1995年以来,我们就已经对美国人的互联网使用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结果已经被很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所采用。
  我们最初的报(Katz&Aspden,1997a,1997c)发现,互联网不但不会加深社会孤立,反而是市民组织性参与和新的个人友谊产生的源泉。随后,一项在匹兹堡进行的关于用户的研究回应了我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引起抑郁和孤立(Kraut,Lundmark,Patteson,Kiesler,Mukophadhyay & Scherlis,1998)。克劳特等人对我们的研究结果持强烈的保留态度。围绕这些有争议的观点所进行的媒体论战有助于突显并使人们注意到我们的早期工作,但是,到底哪种观点正确这样的尖锐问题仍会随之而来。尼(2000)也认为,互联网损害了社会凝聚和互动,因而它的前景越来越暗淡。然而,200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UCLA)(Cole,1999)和Pew互联网和美国生活研究计划(Howard,Rainie & Jones,2001)似乎也证实了我们1995年的结果。当2001年位于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e-MeHon)的研究者们未能进一步证明所谓的互联网悖论(即导致人们孤独的社会技术)时,我们最初的结论得以维持(Kraut et al,待发表)。虽然科学和知识总是要接受挑战和变化,但我们的全国性研究看起来已经在最严厉的批评中得以立足。
  我们还发现了那些被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群体(解释双关),他们就是互联网中辍者(我们为曾经上网但现在不上网的人们所起的名字)。当我们首次揭示这一真实群体时,我们的研究受到了质疑。批评者认为,这个群体的数量微乎其微。起初,我们对这个群体的数量也感到惊讶,但我们随后的研究以及Pew互联网和美国生活研究计划都证实,互联网中辍者并不在少数。
  这本书还详细阐述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首先分析了在1990年代中期收集的数据,随后分析了在21世纪所做的研究。我们主要基于定量数据来严谨地展示我们的观点,但也用研究文献和具体的定性案例来探索有细微差别但丰富多彩的事件。
       ……

显示全部后记

  小小鼠标,只要轻轻点击,就把我们带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网络世界包罗万象,从上古到未来,从社区到宇宙;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浏览新闻,还可以修改或发布信息;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创建社区、建立联系、进行娱乐,甚至表达自己;在互联网上,人们还可以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交易、购物、鹊桥乃至性生活;互联网上的政治活动也成为人们追求民主的活动途径之一……总之,互联网实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从事的很多事情,它甚至还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在互联网上,人们既可以扬善,又可以宣恶。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更便利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它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孳生犯罪、助长成瘾等。然而,就犹如在物理世界中一样,如果你承认物理世界中存在善与恶、美与丑,那么你也不应该否认在虚拟世界中同样存在着善与恶、美与丑。但关键的是,应该怎么去认识互联网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远见卓识的作者,詹姆斯•E.凯茨(James E.Katz)和罗纳德•E.莱斯(Ronald E.Rice)博士,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互联网问题。他们以1995年至2000年的全国抽样电话调查结果为基础,与美国国内其他机构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并收集大量定性资料进行分析,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发现关键问题,验证相关结论。作者既不赞同将使用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过于乐观化,也不赞同将使用互联网的影响过于悲观化,他们发展了一种称为“双面”(Syntopi皿)的观点。换言之,互联网既不是乌托邦,即将人们解放出来建立一个全球平等的社区,也不是一个反乌托邦,即产生了没有实体的、孤独的独立大军。如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沟通方式一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合计14章。作者首先介绍了美国互联网的现状以及本书要讨论的三个问题,即登录上网和接触互联网技术(数量差异),参与互联网的群体和社区(社会资本),互联网用于社会互动和表达(身份)。而后,他们运用定量的数据分析以及网站的案例分析来支持他们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他们有很多重要的、有影响的发现。例如,他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但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的数字鸿沟,比如意识到互联网的用户和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等。他们还发现了其他研究者所忽视的但有很重要价值的互联网中辍者。他们证实,尽管互联网并不像某些技术一样可以导致任何一种社会变革,但它却可以促进了社会变革。总之,人们在互联网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互联网上,人们能够满足他们的个人需要并培养新的兴趣,通过个人使用和社会互动,人们又能创造出集体社会资本。
  本书既有实证的数据分析,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行文不拘于枯燥的学术论调,也摆脱凡世的通俗,MIT出版社曾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因本书风格上的独特性,如同作者所建议的,我们也建议读者依据对问题关注的层面不同而有选择地阅读全书,在涉及数据的章节中,请结合各章节中的图表来阅读,因为统计中所包含的很多变量和因素多是简略格式的,在图表中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变量和因素的含义和归属。
  郝芳翻译了前言、第2—7章和索引,刘长江翻译了第1、8—14章、附录A和B。我们很荣幸能在中国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互联网问题的时刻来翻译这本著作。自从受命于翻译此书,我们凭借对互联网的些许了解,查阅文献,了解互联网动态,并根据书中的信息进行查阅和验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互相讨论,互相激发对文句和全文的理解,在清楚阐释原书的含义的同时尽量保留原书的风格。尽管如此,译者水平所限;难免有难以理解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在整个翻译和校对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傅小兰博士的指导,即使身难由己,她依然认真审校我们翻译的初稿,并安排时间耐心而细致地给我们讲解。感谢严正博士,协调译著丛书的总体进度,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一些有关文化和有难度的词的翻译。两位老师的甘愿奉献和敬业精神令我们感动,我们也感到合作相当愉快!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王雪女士,是她的聪明睿智和辛勤努力使我们的译稿更加精彩和充满灵气;傅小兰博士课题组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也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此外,李恒庆同学为本书的校对工作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感谢商务印书馆的程秋珍老师给予我们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还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衷心的谢意。

郝芳 刘长江
2006年5月31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介绍了美国互联网的现状,并从三个领域探讨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分别是接触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参与群体和社区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互动和表达。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第一次全国随机调查研究
  鼠标发挥了什么作用?
  双面计划(Syntopia project)
  致谢
1 美国与互联网:登录上网、参与和社会互动
  理解互联网
  互联网的三个核心社会问题:登录上网、市民和社区
  参与、社会互动和表达
  反乌托邦的主要主张
  乌托邦观的主要主张
  双面(Syntopian)现实
2 登录上网:基本问题和前期证据
  登录上网的概念和影响
  反乌托邦观点
  乌托邦观点
  结论
3 登录上网和数字鸿沟:结果
  互联网意识和使用的影响因素
  不同调查年份的非用户和用户
  一个持续存在但呈下降趋势的数字鸿沟
  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不同群体(Cohort)和不同调查年份的使用差异
  意识
  对互联网使用和意识的综合影响
  互联网使用的动机:非用户和用户,新近用户和长期用户,1995年和2000年
  Pew互联网和美国生活研究计划2000年3月的调查结果
  结论
4 退出互联网:互联网中辍者
  结果
  讨论
  结论
5 上网和数字鸿沟的实例
  关于数字鸿沟的观点
  登录上网:一项重要的人权
  克服群体或个人孤立的上网程序
  登录上网以寻求自我身份和拓展个人兴趣
  减少获取文化信息的障碍
  由于缺乏可觉察到的用途而限制了上网的兴趣
  伴随尝试克服数字鸿沟所出现的循环问题
  是文化障碍和社会障碍,而非技术障碍
  结论
6 市民和社区参与:基本问题和以往证据
  市民与政治参与
  社区参与
  更广义的“影响”
  结论
7 政治参与:调查结果
  离线政治活动和在线政治活动
  Pew互联网2000年调查的相关结果
  结论
8 社区参与:调查结果
  参与宗教组织、休闲组织和社区组织
  结论
9 参与实例:“无形鼠标”的证据
  社会支撑网络
  家庭
  人际交流社会网络:维持、重建和确认
  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参与:记忆永存
  性作为参与互联网的一种动机
  社区建设:政治参与
  社区建设:种族、文化和历史方面的隶属关系和努力
  社区建设:社会性和娱乐性
  利他主义行为提升参与感
  某些参与形式的负面影响
  结论
10 社会互动和社会表达:基本问题和前期证据
  反乌托邦观
  乌托邦观
  潜在的变革
  结论
11 社会互动:调查结果
  用户和非用户的离线互动
  附加的1995年离线分析
  附加的2000年离线分析
  在线互动
  附加的1995年在线分析
  附加的2000年在线分析
  Pew互联网2000年3月的调查结果
  结论
12 互动和表达:自我、身份和个人主页
  什么是自我?
  后现代主义论点的反例
  个人网页是整合自我的表征
  结论
13 互动和表达的案例
  互动以建立社会联结和关系
  自我表达:互联网被低估的一面
  自我表达导致与他人互动
  政治表达
  自我表达,自我身份,人类记忆
  结论
14 互联网中的登录上网、参与、互动和社会资本:
  数字鸿沟与数字桥梁
  基本问题和调查结果总结
  互联网:登录上网、参与、互动和社会资本
  结论
附录A 方法学
  覆盖全国的电话调查
  统计分析
  用户访谈和网站取样
附录B 调查中的描述统计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