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明月出天山:新疆天山走廊的考古与历史 精装丝瓷之路博览

分享到:

定价:¥58.00

购买电子书:
  • 著者:119666 
  • 出版时间:2018年02月本印时间:2018年0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64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3047-9
  • 读者对象:历史、中外关系研究相关专业读者及对历史文化感兴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考古研究天山历史古代
  • 人气:767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世界文明交汇之地——新疆天山的历史与文化,图片精美,异彩纷呈

  汤因比对池田大作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我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

  本书作者以图文并举的形式,在考古成果和典籍文献为基础上,生动叙述了以天山为中心的历史和文化,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显示全部前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一样的天山。
  在班固心中,天山与华夏龙脉昆仑山是一对孪生兄弟,皆发源于万山之源的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所以天山被称为“北山”,昆仑山被称为“南山”。
  在玄奘心中,天山是世界的中心,站在此地举目四望,分别是南方“象主之国”、西方“宝主之国”、北方“马主之国”和东方“人主之国”,代表着以宗教思想见长的印度文明、商业文化发达的西方文明、盛行于欧亚草原的游牧文明和礼仪之邦的华夏文明。
  在吴承恩心中,天山是各路神仙与妖魔鬼怪角逐的场所,光怪陆离,却妙趣横生,构成了《西游记》中最色彩瑰丽、引人入胜的篇章。
  在乾隆皇帝心中,天山与五岳齐名,是清代国家祭祀的圣山,是护佑社稷、永镇西陲的精神象征。
  在徐松心中,天山是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梦中景色奇异,一派异域风情。这个梦指引着他领袖群伦,完成一部部西域史地的巨著,实现了清代乾嘉学派经世致用的历史性转变。
  在松田寿男心中,天山是欧亚大陆的核心,是突起于中亚荒漠中的巨型半岛,它将散落的绿洲文明像珍珠一样串起,构成了世界文明与财富的交汇之地和流通之所。
  在金庸心中,天山是天下武林高手齐聚的圣地,是灵鹫宫中的千年寒冰,是虚无缥缈峰上的不老容颜。
  而在我心中,天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静静守护着每一个天山儿女。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弛,新疆乌鲁木齐人,1984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中德“瀚海霓裳——西域古代服饰研究考察项目”工作组成员,参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新疆区工作,整理并撰写“黄文弼诞辰120周年纪念展”等多部展览大纲,已发表文章:《尼雅95MNIM8出土弓矢研究——兼论东汉丧葬礼仪对古代尼雅的影响》(《西域研究》2014.3);《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木鸭流源——兼论南京西善桥南朝墓所出“竹林七贤"砖画中的鸭形器》(《吐鲁番学研究》2013.2);《大漠•古道•西风——纪念黄文弼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众考古》2013.3);《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调查记》(《大众考古》2013.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天山-阿尔泰山历史文化多样性调查与研究”(项目号:13AZD059)。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新疆天山地带历史文化积蕴丰厚,是古代西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绵延千里的天山走廊是连接中国内陆与中亚的重要通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本书拟通过新疆天山沿线的历史遗迹和遗物,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新疆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的成果,阐述天山在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天山立传。天山走廊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孕育出独特的文明形态,使其成为历史上诸多古代民族活动的舞台。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神奇的天山 / 1
第二章
文明的曙光 / 15
第三章
史前岁月 / 27
第一节 小河往事 / 28
第二节 神秘的史前宗教 / 41
第三节 天山的图腾 / 54
第四节 关于塞种 / 66
第四章
草原长歌 / 79
第一节 大月氏之谜 / 80
第二节 匈奴迷踪 / 90
第三节 寻找赤谷城 / 102
第五章
丝路新篇 / 113
第一节 张骞之路 / 114
第二节 边疆家园 / 125
第三节 铁与血的疏勒城 / 133
第六章
大漠西风 / 145
第一节 龟兹梵境 / 146
第二节 乱世净土 / 159
第七章
西域唐韵 / 173
第一节 唐代诗人笔下的天山 / 174
第二节 唐西州居民的诗意生活 / 185
第三节 文书中的世界 / 209
第八章
古道记忆 / 223
第一节 远去的西辽 / 224
第二节 苹果之城 / 238
第三节 别失八里的纳石失 / 252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神奇的天山

  乾隆年间,发配新疆的纪晓岚曾记录过一件关于天山的轶事:一个风雨夜,乌鲁木齐马场的战马走失在天山深处,寻之数日不得。八天后,驻哈密的清军突然发现营中马匹增多,在检查火印后发现,多出的军马来自乌鲁木齐马场,于是便派人向上级禀告,一查正是几日前走失的军马。乌鲁木齐与哈密相距500 多公里,各处天山南北,有高山大漠阻隔,这些军马是如何穿行两地的呢?故事的结尾,纪晓岚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世人皆云天山腹地有幽径相通”。

 

文明的曙光

  天山脚下从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这是古今学者都试图弄清的一个疑问。在清代新疆第一部官修通志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曾记载过一个离奇的故事:“乌鲁木齐附近深山中,每当红柳发生时,有名红柳孩者,长仅一二尺许,结柳叶为冠,赤身跳踯山谷间,捉获之,则不食以死,盖亦猩猿之属,特不常见耳。”此后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屡屡提及“红柳娃”的传说。很久以来,“红柳孩”一直被视为怪力乱神而为世人忽视。近年来,古人类学家在俄罗斯阿尔泰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在印尼弗洛勒斯岛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小矮人”化石,它们的体貌特征均与“红柳孩”的记载非常相似。尽管迷雾重重,但在考古学家眼中,新疆的石器时代比“红柳孩”还要神秘,甚至直到今天,有关新疆石器时代的年代划分依旧是考古学界无法直面的世界性难题。

 

小河往事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毛毡因其柔软、隔潮、保暖的特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甚至作为装饰品挂在毡房中。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普遍,所以花毡的种类很多,如绣花毡、补花毡、擀花毡、印花毡、彩绘花毡等。制毡工艺非常特别,先将剪下的羊毛放进锅中煮毛着色。着色剂通常使用新疆地区出产的天然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如西茜草、骆驼刺、绿矾、白矾等,品种达几十种之多。染色完成后,制毡人就用弯成弓形器的树枝弹打羊毛,整个过程都会发出响亮而有节奏的“砰砰”声。过去在新疆许多地方的古代墓葬中,曾出土过类似的木质弓形器,很可能就是弹打羊毛的工具。羊毛弹成絮状后,将其放在芨芨草编成的垫子上,拼接成各种图案,再将开水均匀地倒在上面,毛絮在腾起的水汽中迅速平整。制毡人立刻将草垫带毛絮卷成卷儿,用羊毛绳绑紧,之后便用脚踩踏垫子,使其来回滚动。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算得上是强体力劳动。几个小时后,毡坯就基本完成。制毡人打开芨芨草垫,羊毛图案已跃然其上。此时,需要在毛毡上再次浇倒热水,然后反复揉搓。直到毛毡足够牢固后,才能将其平摊晾晒。根据民族志材料记载,在不借助现代工具的情况下,两个熟练制毡人,一天能制成一条15 公斤重的羊毛花毡。由此推算,毛毡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应该是古代游牧民最实用的无纺毛织物了。

 

奇异的开颅术

  众所周知,开颅手术,亦称穿颅术,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手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遥远的史前社会晚期,远古先民已能够进行开颅手术。在小河五号墓地,曾发现过一具古尸的颅骨接受过环钻手术。墓主人是一位40—45岁的女性,头部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钻孔,钻孔断面光滑整齐,并有明显的愈合痕迹。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鉴定后认为,这位女性在接受完颅骨钻孔手术后,至少存活了一个月。可以想见,在3500年前,在那个没有麻醉药和钢制手术刀的年代,这样一场开颅手术将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