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用一本书记录濒危语言,用一本书保留濒危语言
一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
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30种濒危方言和民族语言
二维码呈现全新阅读体验
蒋颖,湖北宜城人,语言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藏缅语族语言及应用语言学。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985工程”项目1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子课题2项。目前已经出版个人专著2部、合著1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国濒危语言志》总主编为是著名方言学家曹志耘教授,一套丛书30册,以中国各地濒危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统一的调查材料,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是继《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后,近年来学术界重新关注语言文化的又一个重要项目。
《云南兰坪普米语》以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普米语为研究对象,对普米语做了较系统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书分为导论、语音、词汇、分类词表、语法、语料等六章,对普米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语音、词汇系统进行了较细致的描写,对词法和句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供了大量新的语料。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调查点概况 2
一 普米族的分布 2
二 普米族的历史源流 2
三 兰坪县普米族的风俗习惯 3
第二节 普米语的系属 6
一 普米语的系属问题的相关研究 6
二 普米语的方言土语划分 7
第三节 普米语的濒危状况 8
一 大羊村概述 8
二 大羊村普米语使用情况 10
第四节 普米语的研究概况 14
第五节 调查说明 16
一 本次调查大致过程 16
二 发音人简况 16
第二章 语音 17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19
一 声母 19
二 韵母 23
三 声调 26
四 音节结构 27
第二节 音变 28
一 声母的语流音变 28
二 韵母的语流音变 29
三 声调的语流音变 30
第三节 拼写符号 33
一 声母 33
二 韵母 34
三 声调 35
四 音节结构 35
第三章 词汇 37
第一节 词汇特点 38
一 音节特点 38
二 借词特点 38
第二节 构词法 41
一 单纯词 41
二 合成词 42
三 四音格词 44
第三节 词汇的构成 45
第四节 民俗文化词 46
一 房子 46
二 日常用具 48
三 服装 50
四 饮食 50
五 劳动 51
六 节日 52
七 婚丧嫁娶 53
八 礼仪 55
九 宗教信仰 56
第四章 分类词表 57
第一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民族语言(藏缅语族)》通用词 59
一 天文地理 59
二 时间方位 60
三 植物 61
四 动物 62
五 房舍器具 63
六 服饰饮食 64
七 身体医疗 65
八 婚丧信仰 66
九 人品称谓 67
十 农工商文 68
十一 动作行为 69
十二 性质状态 72
十三 数量 74
十四 代副介连词 75
第二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
民族语言(藏缅语族)》
扩展词 77
一 天文地理 77
二 时间方位 79
三 植物 80
四 动物 81
五 房舍器具 84
六 服饰饮食 86
七 身体医疗 88
八 婚丧信仰 90
九 人品称谓 91
十 农工商文 92
十一 动作行为 94
十二 性质状态 98
十三 数量 99
十四 代副介连词 100
第三节 其他词 101
一 天文地理 101
二 时间方位 102
三 植物 102
四 动物 103
五 房舍器具 104
六 服饰饮食 105
七 身体医疗 105
八 婚丧信仰 106
九 人品称谓 106
十 农工商文 107
十一 动作行为 108
十二 性质状态 109
十三 数量 110
十四 代副介连词 111
第五章 语法 113
第一节 词类 114
一 名词 114
二 代词 116
三 数词 121
四 量词 122
五 动词 125
六 形容词 137
七 副词 139
八 助词 141
九 叹词 150
十 连词 150
第二节 短语 153
一 并列短语 153
二 主谓短语 154
三 宾动短语 155
四 偏正短语 157
五 中补短语 159
六 连动短语 161
七 兼语短语 163
八 同位短语 163
九 方位短语 164
十 量词短语 165
第三节 句子 167
一 句法成分 167
二 句型 177
三 句类 179
四 句式 185
五 复句 195
第六章 语料 201
第一节 语法例句 202
第二节 话语材料 214
一 歌谣 214
二 故事 219
三 对话 248
参考文献 277
调查手记 279
后 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