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

分享到:

定价:¥38.00

  •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 页数:294页
  • ISBN:978-1-100-05670-0
  • 主题词:人类环境系统及其持续性
  • 人气:152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             </STRONG>

<STRONG><FONT size=4>         “和谐中华文库”序</FONT></STRONG>

<STRONG><FONT size=4>
</FONT></STRONG>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前进脚步,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编辑的“和谐中华文库”大型系列丛书于今梓行,不惟当今国盛之标志,更合吾国同胞之意愿,是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百花园中绽放出的又一朵绚丽奇葩,对此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和谐社会,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为此夙愿,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卧薪尝胆,卓越奋斗,乃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然最终不以“空想社会主义”而失败,就以“世外桃源”而幻灭,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找到走向光明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提出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想,赋予和谐社会全新内涵,并为之开辟了更宽广的途径。尽管任重道远,然一个以人为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蓝图正日渐清晰地展现。
  抚今追昔,盛世文兴。而今和谐社会之构建,必得和谐文化相辅相成。“和谐中华文库”大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丛书正是应时代要求,肩负此历史重任而面世。
  “和谐中华文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于改革稳定发展之大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之方向,继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支持及文化知识支持。
必须指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这套丛书以总结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经验为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个在中国土地上蓬勃发展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专门研究总结本国历史与经验的丛书。
  “和谐中华文库”内容丰富,堪称中华和谐文化宝藏之所。她从中国和谐文化出发,尽可能多地涵盖从靠天的农耕文明、斗天的工业文明到现代的生态文明,以及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等诸多领域形成的和谐文化成果。“文库”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
本要求,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三个系列编辑出版。“人与自然”系列重点探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人与经济”系列重点探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系列重点探讨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安定有序、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和共享发展成果之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
  “和谐中华文库”每个系列都力求纵涉古今、承接历史积淀的和谐文化之文明,吸取各方和谐文化探究之新论,以穷“有边无边”之理,收“有尽无尽”之效。民读之以修身,可提高文化之素养,兼收贡献和谐社会与取之和谐社会之康乐;官阅之,可探讨事业成败之因,兴衰之由,反思工作决策得失,方略优劣,由此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除弊兴利,革旧布新,不断成就和谐社会建设之伟业;为师者可从中得育人之道;研究者能获参考收藏之益。
  “和谐中华文库”开宗明义、主旨和谐。尽管著述独立成卷、观点容或有异,但贯穿其中立意之根本,行文之神韵,问题之角度,思考之理性,进而形成的文化纽带即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谐相处、同生共长”。览中国传统和文化史,述和谐文化之笔墨,论和谐文化之典籍,数不胜数。然专从“和谐”之角度,取精华,博众采,发其新意,古为今用,辑以成书者尚不多见。现以此教人成长之道,资以治世之箴言,共塑华夏之文明,诚为创举乎?
  “和谐中华文库”的文章和著述,或实际工作者之经验总结,或专家学者之理论思考,概立足实际,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论述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现状,反映现存之问题和矛盾,提出建议和对策。字里行间,均见作者对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之极大关注和热切期盼,更显作者深入实际、凋查研究之辛劳,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之果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之坚毅。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现实生活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永远大于各种教条。作者秉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秀传统,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定会对和谐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积极影响。承载研究成果之“和谐中华文库”的编辑出版,也定会在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史上留下浓重之笔。
  建设和谐文化是长期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现实课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艰巨任务还有待我们去完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更加深入,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二战之前当罗斯福总统步入白宫时,有人祝贺说,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挑战,是政治家的完美猎物,是一个伟大社会的新起点。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更是如此,所有挑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起点。而所有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产生伟大思想的宝库与摇篮。
  语云,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先机也。党的十七大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有利之机遇和土壤,愿一切有识之士抓住当今“天时”、“地利”、“人和”之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奋力为我国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和谐中华文库”之编纂出版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无他例可学,无前辙可鉴,难免有瑕疵,难免有不尽妥当之处。借“和谐中华文库”梓行之际,谨向著作者、编辑出版者以及所有关心帮助这一工作的同志们深表感谢!
                       

                       陈 寿 朋
                       2007年10月






显示全部前言

  目前,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一个阴影正在这个转折点上徘徊。这就是近年来困扰着人们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虽然我们已经能把人送上月球,航天飞机也可来回穿梭于地球和宇宙之间,但是人类对保护我们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的重要性似乎才刚刚有所认识。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未来的一切对每一个人都是美好的。而资源保护主义者和环境主义者却警告人们,地球上的生命维持系统正在被毁坏,并处于迅速退化之中。
  人类正面临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口剧增。从1950年到1989年,世界人口整整增长了1倍(1950年为25亿,1989年为52亿)。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到2lO0年世界人口将再增加1倍,达到104亿,甚至可能达到140亿。这将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地球生命维持系统以更大的压力。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太快、方式不当,致使世界森林、草地和湿地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逐年消失;沙漠面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逐年增加;表层土壤遭受严重侵蚀;河流泥沙淤积;地下水被过量开采;石油被大量用于交通、取暖、生产食物和产品,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被耗尽;工厂和家庭排出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地积累于土壤中,危害着土壤和水体;农药越来越严重地污染地下水和食物。
  再有,随着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温室气体被大量排入大气圈,有可能使低层大气圈逐渐变暖。地球气候的这种变化有可能使某些地区变旱、某些地区变湿,从而干扰食物的生产。升高的温度可能会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有可能淹没沿海低地的城市和农田。科学家们警告人们,上述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如果全球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协调一致地采取紧急行动,仍有可能减缓上述进程。
  大气圈上层薄薄的臭氧层,保护着地表人类和生物免遭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但是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化合物却进入上层大气,与臭氧反应后,致使臭氧的消耗速度大于其产生速度,形成臭氧洞,并逐渐扩大,使地球失去保护。
  人类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包括了人们的无知和贪婪。人们忘记了人类的生存及人类已经拥有和将要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太阳和地球。穷人们为维持生存,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使资源消耗的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富有者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为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大量地耗费地球资源。从保护地球的角度看,目前人们正在从事的几乎全都是“坏事”。但值得庆幸的“好事”是,人们正在逐步认识到保护自然和以可持续性方式使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向读者较全面地介绍关于“人类—环境系统”、“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及“环境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不同岗位上的读者在从事自己的事业和处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时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维持系统;二是与同行学者们进行交流,以便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与此相关的学科的发展。为此目的,我们在写作本书时尽量广泛查阅最新文献,反映各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在此领域内的近期研究成果。
  本书首先论述了现代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人类—环境系统”和“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关系,论述了这些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它们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交叉域(第一章)。接着,从生态学和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论述了“人类—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及状态、过程与控制因素等(第二章)。
  自然资源是“人类—环境系统”中人类赖以生存和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本书用较大篇幅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对自

……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人类一环境系统”的当代学科
 一、永恒的主题与新的困难
 二、现代地理科学与“人类一环境系统”研究
 三、环境科学与“人类—环境系统”研究
 四、人类生态学与“人类—环境系统”研究
 五、地球系统科学与“人类—环境系统”研究
 六、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
 七、有关学科研究的共同性和特色
第二章 “人类—环境系统”的生态学和地球系统科学辨析
 一、“人类—环境系统”的中心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界定
 二、“人类—环境系统”——生态圈的结构和功能
 三、生态圈的运行机制
 四、人类在生态圈中的地位和属性
 五、人工生态系统与人为演替顶极
 六、“人类—环境系统”的地球系统科学辨析
第三章  作为“人类—环境系统”物质基础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第四章  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关系分析
 一、“人类—环境系统”中的资源配置
 二、“人类—环境系统”中资源供给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三、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副需求及影响
第五章  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
 一、人类社会的进化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发展
 二、当代社会的资源、环境问题
 三、自然资源限制下的人类社会未来展望
第六章  人类活动在“人类—环境系统”变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人类一环境系统”变化的第三驱动力
 二、人类对“人类—环境系统”的改造及其地理后果
 三、历史上人类活动不适当地作用于“人类—环境系统”所引起的环境后果及教训
第七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退化
 一、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二、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资源和土壤环境问题
 三、人类活动引起的水资源破坏和水环境问题
 四、人类活动引起的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问题
第八章 “人类—环境系统”的全球性变化及对策
 一、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三、大气中甲炕及其他微量气体浓度增加与气候变暖的 关系
 四、平流层臭氧耗损问题
 五、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国际社会及各国的对策
第九章 “人类—环境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调控
 一、“人类  环境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问题
  二、“人类—环境系统”的调控
第十章 “人类—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两极端之争
 二、经济学、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四、走向可持续的“人类一环境系统”
 五、新的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操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