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1988—2003)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8.00

  • 著者:119226,119227 
  •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本印时间:2018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1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6232-6
  •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主题词:散文集中国当代
  • 人气:15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以中国文化基底,细述两岸交流发展;持禅者观照之心,梳理民众复杂心绪。

  本书是较早以台湾学者的眼光看待大陆社会及两岸文化交流的图书。林谷芳先生也是《东方之子》栏目较早采访的台湾人士之一。本书通过访谈形式对1988年两岸开放以来林谷芳先生的大陆行做了回顾,谈话涉及文化主体认同、改革大潮中的乡村、民族融合、城市现代化、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宗教等诸多话题,厘清两岸因发展历程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差异,对两岸人民交流时产生的心理误区做了澄清,希冀以中国文化为基底,以文化互通、民众互信为途径,建立两岸共同发展的未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见书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有省,遂习禅。同时间,亦因一段因缘入中国音乐。四十年间,于音乐,始终观照道艺一体;在修行,则“出入禅、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无可救药的禅子”,遂对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剑刃上事砥砺学人,标举宗门不共,所作恰可治时人“以禅为生命妆点”之病。在禅与艺术外,1988年后又以海峡开放恰可印证生命所学真实与虚妄,频仍来往两岸,从事文化观察与评论。
  孙小宁,资深媒体人。读书,旅行,阅人,阅世。出版电影随笔集《看得见风景 望不见爱情》(2013)、《印心》(2016)。散文《滇西笔记》获第六届(2014)在场主义散文奖。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为资深媒体人孙小宁对禅者、文化评论人林谷芳的访谈录,对1988年两岸开放以来至2003年之间林谷芳的大陆行做了回顾。一个充满生命质感与东方文化情怀的台湾文化人,印证生命所学的真实与虚妄。有利于民心沟通的两岸观察,早在《十年去来》中已经进行。他当年所谈到的许多方面——诸如传统文化、汉字的繁简之别,对大历史书写中的史诗性作品的希冀,以及两岸民心的解读,等等,到最近几年才真正被这边的有识之士讨论并引发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

显示全部目 录

被遮蔽的存在——我所认识的林谷芳先生/孙小宁   I
就让它在那里——关于《十年去来》之再版/孙小宁   XVII
从“变”,观照到那“不变”的/林谷芳   XXI
第一章 十年去来
——缘起   1
第二章 心不得安
——社会急剧变化的震撼与忧心   24
第三章 香格里拉之思
——自然人文的希望与落差   48
第四章 眼球经济
——信息化时代的媒体困惑   73
第五章 何以谦卑?
——正信的宗教能带来什么   100
第六章 尊重先于融合
——多民族的相处之道   116
第七章 传统何在?
——文化的断层与迷失   146
第八章 苍茫不见
——繁简之间的文化失落   165
第九章 文化主权   180
第十章 去特质化
——城市更新中的风格遗失   198
第十一章 资源互补或生态恶化
——以文化交流为例   215
第十二章 是遗忘还是调适?
——期待当代的史诗   237
第十三章 一元多元并举
——两岸社会的良性循环   253
第十四章 好人碰好人,坏人碰坏人   269
第十五章 大小之间
——两岸之间的症结与心结   287
附录 我从蒙古音乐听到的   305
   谛观有情——生命因缘中的偶然与必然   308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一、两岸大格局的作品还没有产生

孙:听您谈了这么多两岸文化的思考,但还没有具体落实到对两岸艺术作品的看法上。您经常说,希望有人能写出大的作品,面向整个华人世界的。但我似乎有一个直觉,两岸目前还没有什么作品达到您的期许。

林:两岸文化交流在增多,也互相知晓对方的大家,但确实,堪称大的历史作品却仍然没有产生。

孙:这个您指的是……

林:就是两岸文化人还没有跳脱出自己的格局,因而就没有一种大格局的当代史诗产生。比如没有人写一个家族40年分隔两岸的变迁,碰触到中国人共有的文化基底、生命的本质处境……

孙:都没有吗?两岸可都不缺有功力的作家啊。不过说到写史诗,我是发现,大陆作家喜欢写古代题材,觉得自由度大一些。当代史诗,普遍觉得不太好写。而且,一说史诗,总有人觉得这样的题材沉重。现在整个社会已不是80年代的文学社会了,都说进入世俗的狂欢,写那么长,那么厚重,到底有多少人看。估计写作者都有这样的暗自发问。

林:史诗谈的是时空中的人性,不一定就负载沉重,也不一定直指崇高。我只是觉得这是个该产生史诗的时代,没有史诗多少有些荒谬。试想有哪一时代如我们这样,中国被分隔?又有哪个时代,有这么多的政治移民?同文同种的文化,被分隔开来,形成自己的轨迹?没有,所以总该有人记录!这个时代最特殊的境遇竟然就这么空白着,那知识分子起着什么作用?!写史诗就沉重吗?我个人倒以为,笔力雄健且有历史观瞻者,可以把它写得牵动人心,同时纾解真正的沉重。

孙:纾解?

林:举“9·11”的例子,灾难发生之后,美国人心灵受到了重创,他们就让那些亲历者一直诉说“9·11”,最终大家反因之得以摆脱此事的阴影。还有台湾“9·21”大地震,两千多人丧生,最先,大家不希望他们再去谈这些伤心事,免得碰触伤痕,许多人却因此得了忧郁症。后来大家鼓励当事者诉说,他们才由此获得救赎。卢梭写《忏悔录》就是告解嘛!而我们这时代的救赎在哪里?

孙:我们时代的救赎与诉说者都变成了那些美女作家,呵呵……大家都力图避免沉重,以免不合时宜。而且,从客观环境来说,能从这么深的层面去写历史小说,对两岸作家来说,都是难点。大陆当然不乏有历史感的作家,但毕竟有地域时代之限,涉及海峡两岸,经验不允许。台湾早期的作家白先勇倒是两个地方都生活过的,但他生活的阶层又始终有些特殊……

林:是,他毕竟是世家,且因为个人的生命气质,写出的东西美则美矣,要作为历史小说来看,总还少些大气。只能体现那个时代那样一些人的生活。而我们所要求的作品的“大”,是不仅要求作家的生活体验,更要富于同情心。人有同情心才会大。什么叫同情?那就是将大家放在最基底的生命处境中同其情缘,对生命有一种深切的关怀和深刻的触动,这样才能大。在两岸之间,找到一个感人的故事并不难,40年的分隔,中间有多少流离失所?故事不知精彩多少,何况台湾大陆,始终还藕断丝连。

孙:但您说的当代史诗就一定是关于两岸的吗?

林:不全然。看你将“当代”一词如何定义。两岸所以分隔,往前延伸还有抗战、民国时期的种种原因,而这段历史,在大陆,更可以上溯到鸦片战争的屈辱,在台湾,甲午战争则是个关键。但即便不说得那么远,就从抗战或民国写起,生命在那大时代的转折取舍,无论是个人、家族、党派,其可以予人深思喟叹者正多矣!而写,也不一定须在两岸间穿梭,即便就只写大陆或台湾,也仍然可以映照出大时代,也仍然可以让我们更清晰、更同理心地看待大时代下的生命。

没有历史的回溯,人都活得太现实、太当下,失去了参考坐标。你就会觉得前一代人的牺牲是应该的,后一代人的享福也是应该的。生命一旦什么都是应该的时候,就缺乏反省性、深刻性。

孙:不只局限于文学吧?影视算不算?

林:当然,准确说,有叙述就可以书写当代史诗。

孙:说到影视,我想到了台湾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与《好男好女》。写到了“2·28”,还写到了台湾历史的变迁,也应该算当代的史诗了吧?

林:《好男好女》触及台湾人的认同问题,代表了一定时代的情绪!看《悲情城市》我也感动,尤其他用印刷体打出××年××月时,很白描的方式,冷冷的,我很喜欢。但后来他的作品毕竟太个人化,例如那么喜欢长镜头……

孙:大家觉得那就是他的风格。大师都是自有风格。

林:是大师,但形式风格太强,有时也就凌越了内容的呈现,不过,这话题复杂。回到他拍的内容,他诉说“2·28”,但比这更大的呢?

孙:是说他的格局还不够大?

林:《悲情城市》是很好,它可能更牵动台湾人的心,而作品的确也与创作者的生命经验息息相关,但我更想问,牵动两岸人心的作品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