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平装广外学术文库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6285 
  •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本印时间:2022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7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878-8
  • 读者对象:语言学专业教师、学生,语言学、中国方言爱好者
  • 主题词:晋语构词法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汉语(晋语)事实,为汉语构词过程和音系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将理论与具体语例相结合,通过分析晋语构词与音系之间的互动模式,提出参数化的理论模型,以提醒学界关注汉语中复杂的构词-音系交互现象,能够为词库音系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晓培,女,河南新乡人,南开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系学和形态学理论,尤为关注汉语方言中形态与音系的交互现象,以及声调语言中非串联式构词法的类型学意义。博士论文《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分层模式:来自晋语区方言的证据》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语文》《方言》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和班图语非串联式构词的对比研究》。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晋语区方言构词手段丰富,在不同的构词过程生成的词在语义、音系上呈现出系统差异,这使得该区方言的词库内部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晋语方言区平遥话、盘上话和神木话构词过程中的音系现象,采用非线性音系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并参考语义、音系和能产性三项标准,从方言的多样性中寻求有规律的共性,在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中讨论晋语方言构词和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提出适用于晋语的词基驱动的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汉语构词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晋语之于构词-音系接口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形态与音系交互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生成语言学之词库研究
第二节 标准词库音系学框架内的汉语词库研究
第三节 形态与音系互动的两种分析方法
一、词库音系学:层面排序假设
二、关注结构表达的分析方法
三、语段理论
四、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从SPE到词内语段理论
第四节 词基驱动的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一、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假设和词内语段理论
二、修正后的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模式
三、语段的循环拼出与模块化的PIC理论
四、音系模块的再调整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晋语区方言构词特点
第一节 词库内词汇的分类
第二节 词库内构词操作的分类
一、词基的形态范畴
二、语义的组合性和音系变化的可预测性
第三节 双重表现的词缀
第四节 构词操作之间的馈给关系
第五节 重叠构词的实质
一、重叠作为特殊的加缀法
二、重叠作为特殊的复合法
三、晋语中的重叠构词
第六节 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与音系形式
第四章 辉县盘上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盘上话音系和变调过程
一、盘上话音系
二、入声的舒化
三、上上连读变调
第二节 盘上话的构词操作和构词音系
一、加缀构词
二、变韵变调构词
三、复合构词
四、重叠构词
第三节 盘上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上上变调规则的(非) 循环性
三、双音节复合词的轻声
四、圆唇同化过程与两类圪头词
第四节 构词层面之间规则的动态移动
一、分属两个构词层面的词缀
二、上声变调规则的形态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平遥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平遥话的构词操作
一、加缀构词
二、重叠构词
三、复合构词
第二节 平遥话构词过程中的声调变化
一、平遥话单字声调系统和底层声调系统
二、双音节词中的三类变调模式
三、AB子式、ABB式三音节名词的变调模式
第三节 平遥话重叠构词的实质
一、名词AA式、ABB式重叠
二、动词AA式重叠
第四节 平遥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词根层面构词与B类变调
三、词层面构词与A类变调
四、复合词的两类变调模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神木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神木话的声调系统和变调过程
一、阴平和上声的关系
二、入声变调
三、声调制约条件:*LL
四、神木话的轻音调和轻声调
第二节 神木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词根层面的构词操作和音系过程
三、词层面的构词操作和音系过程
四、分属两个层面的构词操作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译名对照表
图表目录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李  兵

王晓培博士的著作《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著作是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作为她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我很乐意为该书作序。
先说一下“形态”这个术语,英文是morphology。根据一般的理解,“形态”包括“屈折”(inflection) 和“构词”(word-formation)。已知的语言都有构词,但在不同语言里,屈折的丰富和复杂程度不同。有些语言的屈折手段多样,屈折现象比较复杂,例如德语和阿拉伯语;而有些语言使用的屈折手段则非常有限,例如汉语。在涉及汉语屈折时,有人常把“形态”狭义化,称“汉语形态贫乏”。严格地说,汉语的屈折现象相对贫乏,但汉语的构词方式和手段并不贫乏;相反,汉语的构词方式和手段在各个方言里都是多样的。进一步看,“屈折”和“构词”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表现为一个连续统;在具体语言里呈现某种倾向,或者更多具有“屈折”的特点,或者更多表现为“构词”。因此,形态研究必须兼顾“屈折”和“构词”。简言之,汉语的屈折现象不丰富,但构词现象并不贫乏,所以说“汉语形态贫乏”不是一种合适的表述。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在词库音系理论的背景下描写并分析晋语一些方言里的形态和音系交互现象。词库音系理论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是一种以生成语言学词库论为背景的描写形态-音系交互作用的理论和一套方法。自问世以来,词库音系理论一直受到音系学界和形态学界的共同关注。研究者多从不同语言的具体事实出发,不断地检验、证明、质疑乃至修改假设,提出新的方法。这些研究推进了词库音系理论发展,同时也拓宽了观察形态构词与音系交互作用现象的视野,加深了对形态与音系之间关系和交互作用的认识。
根据词库音系理论,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词库,那么汉语自然也有词库。词库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点研究课题,相应地也应在汉语的语言事实中加以检验和探讨,如词库层面的理据和音系规则的应用方式等。
王晓培从研究生时起就对形态与音系的交互作用现象以及词库音系理论产生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更加深入研读和分析他人的研究成果,密切关注汉语方言中丰富的形态与音系交互现象。她意识到,已有的研究大多以屈折比较丰富的语言为基础,汉语作为屈折形态不丰富的语言类型,如果采用他人提出的假设和方法,对汉语词库结构和层面的界定难免失去可靠的基础。
因此,王晓培选择了她的方言母语——晋语作为研究对象。晋语构词手段多样,与构词过程有关的音系过程涉及音段、声调和音节结构,构词过程和音系过程交织在一起,语素变体呈现复杂的交替。这些事实在书里都有翔实的描述,是检验词库音系假设和方法最好的语言材料。
作者指出已有研究依靠词缀定义汉语词库结构的方法不能充分描写汉语(方言)里构词-音系交互作用的事实。在已有研究的启发下,根据晋语里构词-音系交互作用引发的复杂现象,作者综合考虑音系、语义、能产性等多项条件,提出了晋语词库根据词基的属性区分两个基本层面的假设,即词根层面构词和词层面构词。不同构词过程触发的音系过程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构词的词基(是一个词根或一个完整的词),不同的构词词基衍生出来的形态结构会接受不同的音系拼读方式,于是有了词基驱动的形态与音系交互模式。这一交互模式不仅可以对晋语中形态与音系的互动做出解释和描写,如平遥话不同的连读变调模式、晋语有些方言中圪头词的双重读法等,还有望对晋语之外其他汉语方言中形态与音系的交互模式的研究提供借鉴。
这部著作基于汉语(晋语) 的事实,在符合语法构建原则的前提下,就汉语词库结构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假设,描述了汉语词库结构的特点,为汉语里的构词过程和音系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做出有意义的尝试,为其他汉语方言构词-音系交互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汉语有着复杂的由构词-音系交互作用引发的现象。对这一类现象广泛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构词和音系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构词和音系两个模块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够为词库音系理论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是为序。

2019年11月30日于南开大学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