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 精装未来艺术丛书

分享到:

定价:¥0.00

  • 著者:186837 
  •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本印时间:2023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0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984-6
  • 读者对象:艺术哲学研究者、鲍德里亚哲学研究者、普通艺术与哲学爱好者
  • 主题词:鲍德里亚艺术哲学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全方位呈现鲍德里的艺术哲学,鲍德里亚思想世界的上佳导引

鲍德里亚无疑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其艺术哲学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是一座蕴藏丰富、亟待深挖的宝库。
作者在厘清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与他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鲍德里亚艺术哲学和空间美学的内涵,及其艺术批评的独特风格。书中主要呈现了鲍德里亚如何受诺斯替主义和摩尼教影响,以“过剩”概念为核心建构自己的艺术哲学理论,从审美形式的角度恢复艺术的本相,在铲除一切现存的艺术理论(与过剩现状)的前提下,恢复艺术固有的本真性、原始性、象征性(仪式感)和诱惑力(秘密与挑战)。
本书聚焦于鲍德里亚思想的几个主要面向(生产模式和消费社会理论、当代艺术美学症候诊断、当代空间哲学理论、当代艺术批评),结合其思想体系和时代背景,全面展述了鲍德里亚富有开创性的思想贡献,是带领读者进入鲍德里亚的思想世界的极佳指南。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万书元,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文化阐释》(澳门文星出版社,2005年)、《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十多部,译著有《讽刺论》(吉尔伯特•哈特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等。主要论文有《艺术的命运》(《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空间的衰朽》(《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易性症与异装癖》(《同济大学学报》2014年)、《论文学中的恶原型》(《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等近百篇。主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研究”等。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一等奖空缺)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多项。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让•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其著作《消费社会》《物体系》等都曾在国内风靡一时。然而,虽然其作品大多已经被译介到国内,国内研究者也发表和出版了不少鲍德里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但这些研究往往只停留于孤立而表面的考察,“缺乏深层的开掘”,对鲍德里亚其人其思缺乏一种综观式的全面认识。
本书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鲍德里亚研究的这一空白(包括对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空间哲学、荒诞玄学等的研究),“勾勒出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之间内在的脉络”。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第一节  鲍德里亚生平
第二节  生产模式理论
第三节  消费社会理论与符号理论
第四节  鲍德里亚的局限
第一章  当代艺术美学
第一节  易性症与异装癖:当代艺术的身份危机
第二节  艺术的命运
第三节  诱惑的诗学
第二章  当代空间哲学
第一节  空间的衰朽:鲍德里亚对当代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批判
第二节  鲍德里亚:建筑美学关键词(一)
第三节  鲍德里亚:建筑美学关键词(二)
第三章  当代艺术批评
第一节  沃霍尔:庸常的戏剧
第二节  克鲁格:图像与凝视的对决
第三节  鲍伊:畸怪的神话
第四章  鲍德里亚艺术哲学的逻辑
第一节  过  剩
第二节  匮  乏
第三节  不可逆性
第四节  秘密、幻觉与诱惑
结语
关于注释的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必须指出,鲍德里亚将男性诱惑者与女性诱惑者之间的诱惑游戏或性别对决抽象化为人工性与自然性(席勒的未被污染的自然——素朴)的对决以及美学与伦理学的对决,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也容易陷入自相矛盾之中。如果对善于施展化妆术和消失术的女性诱惑者一味强调其素朴性或自然性(非人工性),而对一开始就被女性诱惑者的“自然威力所融化”的男性诱惑者一味强调其人工性(非自然性),不免过于牵强(按照这样的逻辑推导,在注定会产生爱情傻子的性诱惑游戏中,变成傻子的永远都是女性)。更何况,鲍德里亚曾指出,男性诱惑者在诱惑过程中调动的核心资源是美、意义和实体(substance)。言下之意,女性诱惑者的核心资源就是非美、无意义和非实体或另外一套“武器装备”。但鲍德里亚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论述。事实上,鲍德里亚在不同的语境中已经阐明,男女诱惑者都是各有其美学的。只不过,男性诱惑者的美学是“反讽的和恶魔式的”美学;女性诱惑者的美学是自然美学与社会美学(人工美学)的混合,其表征是动物性的装饰策略和礼仪的美、被神化和明星化的魅惑之美、因玩弄符号和躲闪游戏而显现出来的阴柔与狡黠之美。因此,在这场被鲍德里亚称为可逆性的游戏的对决中,作为应战者的女性诱惑者完全应该也能够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用她的美学而非伦理学来回应甚至挑战男性诱惑者的诡计和美学。
鲍德里亚曾经宣称,女性诱惑者(柯德莉亚)是具有“至高的主权”又“不能自诩为清白者”的受害者,这意味着她的伦理学本质变得可疑;男性诱惑者则是“不能自诩为任何色情策略的英雄”,“仅仅是一个远远超过他自身的过程的献祭仪式的操作员”,这又意味着他仅仅是一个毫无自由可言的功能主义者,其美学本质也变得可疑。更有甚者,鲍德里亚还在男性诱惑者和女性诱惑者之间以及伦理学和美学之间撒下烟幕。他明确宣告,在男性诱惑者和女性诱惑者之间发生的“这场决斗中,一切都是由从伦理到美学、从天真的激情到反思的激情的过渡控制着的”。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伦理学与美学之间的分野已经不复存在了。就此而论,鲍德里亚对两性诱惑的对决的抽象化诠释多多少少已经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话语困境之中。
或许,我们可以将男性诱惑者和女性诱惑者之间的诱惑本质的区别再行约简:男性的诱惑偏于辣,女性的诱惑偏于甜;男性想要催眠,女性则想装睡;男性想要导演一切、掌控一切、征服一切;女性装作想被诱导、被掌控、被征服,通常却扮演着实际的掌控者和征服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