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平装

分享到:

定价:¥48.00

  • 著者:141502 
  •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本印时间:2018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99页
  • 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5581-6
  • 读者对象:高校文史方向师生,高中及以上读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国学爱好者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史中国秦汉时代
  • 人气:15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领略诗人哲人时代的精彩绝伦,秦汉三国人物的敦大笃实

 

1、 本书是先秦秦汉三国政治史的一部精彩大作。富有学术性,文学性极强。

2、 作者功底深厚,本书时隔二十多年再版,广受读者期盼。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朱宝昌(1909—1991),字进之,号希曼,江苏泰兴黄桥镇人。1923年就读于上海复旦中学,1929年考入私立之江大学,后转读私立东吴大学国文系。1933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修西方哲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七七”事变后,赴云南大学任教,一年后由母校召回,到燕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下任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1948年任四川北碚湘辉学院教授,1949年后历任川东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学院教授,1955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56年秋起在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任副教授。曾讲授中国通史、现代哲学、历代散文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形式逻辑等课程。著作有《论体》、《分析批判罗素哲学的纯客观主义态度》、《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朱宝昌诗文选集》等;主要论文有《唯识新解》、《怀特海的多元实在论》、《略述“法相”“唯识”义并论熊十力:〈佛学名词释要〉》、《论自然主义与超自然主义》等。此外,还曾以笔名白旭在《再生》周刊发表论文、杂文近百篇。
朱宝昌先生一生潜心学术研究,主治哲学,兼及文史,学风严谨,成果斐然。先生治学,规模宏大,贯及中西古今,继承发扬我国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又学习西方学术研究中缜密的思维方法,惟在经世致用。先生的文章深入浅出,灵动通脱,逻辑精密,理趣兼备。其著述虽未能有等身之富,然篇篇精粹,均不乏真知灼见。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朱宝昌先生的代表作,收有朱先生论文11篇。朱先生国学根底深厚,一向认为在中国文、史、哲不分家,没有哪个哲学与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而不懂历史的。改革开放后著成的这部《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一书,荟萃了朱先生研究先秦两汉学术史和政治史的精华。其中最能表现先生史学观点的当属《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一文。 《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一文虽称为史论,实则亦是一篇政治哲学论文,其要旨在阐释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出现清明的“文景之治”,是因为从汉文帝开始采取了黄老“为无为”的治国大略,明智而巧妙地适应了汉朝肇建后“与民休息”的社会状况。里面所收的其他文章,如“《庄子·齐物论》疏解” 在疏解《齐物论》时,虽然重点放在哲学上,但庄子的文章在艺术、美学上的价值,完全堪媲美《离骚》。“《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笔者以诸葛村夫为中心,以关羽在荆州的失败这一事件为契机,将三国时代三方面的重要人物都浓缩在村夫的周围,写出了他们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识见敏锐,学术性和文学性极强,十分精彩耐读。

 

显示全部目 录

先秦文学、政治、人物、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 ...... 3
孔子——从作《春秋》说起 ...... 14
《庄子•齐物论》疏解 ...... 25
《离骚》简释 ...... 69
论《离骚》三次求女及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 ...... 99
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兼论道家、儒家和法家 ...... 116
两汉文学、政治、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 ...... 127
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 ...... 141
《史记•外戚世家》的简略分析 ...... 177
《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 187
从主和派的人物张子布说起 ...... 194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正葛》是太炎少年时写的一篇文章。 其主要内容说东吴乘关羽出兵从曹仁手中夺取襄樊之际袭取了荆州,生擒关羽,斩首送给孟德。对这件事,诸葛村夫是有预见的。 他存心不发一兵一卒救关羽,也不向刘备说当时荆州和关羽处境的危险。 如此立论乍听之下,令人吃惊。 仔细想来又觉很有道理。 太炎提出村夫是法家。 法家的治国一定要使“一国之柄无出于二孔,出于二孔,其所举虽是,而宰相因以不能齐人心,一法令,则国已分裂矣。 虽杀之(即关羽),疆场侵削,终不以易内讧”。 这便是村夫要借手于东吴而消灭关羽的策略。 这段议论出于一个年青人手笔,这个年青人非一般人而是太炎,所以才能达到这样深刻、锐利的境地。 读后令人不寒而栗。 诸葛村夫竟是这样可怕的一个人物。 为了除掉关羽,不惜赔上一个荆州。 从此,村夫可以牢牢掌握西蜀大权,一直到他死。 但从此,蜀国也只能龟缩在三峡里,不能跨出大江一步,村夫的《隆中对》对刘备所预计的西蜀立国的规模及战略部署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向秦川。”这也全成了空话。 外结好孙权的目的,当然达到。
  人们都知道赤壁之战的重要意义,这一战挫败了孟德,初步奠定了三方并帝的规模。 这一战所以能挫败孟德则由于孙、刘结成联盟,江北江南同心协力。 孙、刘所以能结成联盟,则由于刘备身边有一个诸葛村夫,而江东孙权手下有一个鲁肃。 这二人都是有卓越见识的第一流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他们清楚地看到,孙、刘如不结成同盟,只有被孟德各个击破,先后同归于尽。《隆中对》村
夫对刘备说:“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天下,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氏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鲁肃经周郎介绍给孙权,第一次和碧眼小儿密谈天下形势时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两位政治家对形势的估计,如出于一人之口。 至于鲁肃估计汉室不可复兴,村夫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只是由于刘备非打兴复汉室的大旗不可,这句话只能和刘备心照不宣,未便出之于口而已。

  村夫和鲁肃是一对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他们这样想、这样做是为了孙、刘两家的利益。 孙、刘一定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只有这条路,直到消灭了曹孟德为止。 所可惜者,懂得这种深刻道理的人在江东只有一个鲁肃,在西蜀也只有一个村夫。 周郎是鲁肃的好朋友,是江东的军事领袖,他临终时上表给孙权便说:“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犹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这说明在他的认识上曹、刘都同样是可怕的敌人,刘备现盘据在荆州是寄寓,荆州理当为东吴所有。 至于团结刘备抵抗曹操也不过一时权宜之计。碧眼小儿内心里本来瞧不起刘备,赤壁之战后,虽然“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先主传》),但内心里也是时时刻刻想独吞荆州,把刘备撵走。 暂时让刘备占有荆州,还是受了鲁肃的劝告,北方曹公的威力太大,单江东招架不住,暂且让刘备占有荆州有必要。 这便是所谓“借荆州”的说法。 孙权和周郎的思想完全一样,这说明像孙权和周郎这样的杰出人物,并不真正理解诸葛亮和鲁肃思想上所谓结成孙、刘联盟的深刻含义。

  以下再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上来。 诸葛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及矛盾比之于鲁肃和周郎之间的关系更大有不同。 而诸葛和关羽二人在刘备内心的位置也是一个微妙复杂的问题。
  首先,可以这样说,诸葛肯定是很不喜欢关羽的,对诸葛的“东和孙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关羽是从没有放在心上的。 他是个老子天下第一,狂傲凶狠,类似先秦智伯一流的人物。 尽管刘备说他得到诸葛如鱼得水,但是对关羽,诸葛在刘备面前是不能加任何褒贬的,希望关羽虚心体会这样一位智慧之神化身的军师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当刘备以荆州为基础,又向西发展拿下了四川,这时东吴已经两眼发红,心里有火,认为这时荆州该归还给它了。 它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它什么也未捞到,白白替刘备出了力。 其实这笔账根本是无法算的,当然,江东君臣有这样看法,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以在刘备得了四川后,以四川为根据地,把关羽这样一位将军放在荆州这样一个敏感的地区挂帅是极不合适的。 可以说把荆州交给西蜀任何一个偏将、末将都比关羽合适些。 这时守荆州的该是一位有政治头脑、手腕灵活的军事家才能胜任。 但刘备非把荆州交给关羽不可,这对于他是一件应无庸议之事。 刘备就是那样一位主子,那样个脾气。 以诸葛村夫之精严深细,会认识到荆州交给此人,或迟或早必出问题,这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关羽不可能搞好吴、蜀二国的关系,这也是肯定的。 关羽在荆州一系列的荒谬悖乱的对东吴的态度,以及出兵襄樊后在用人行政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失当,村夫是能揣想得到,也肯定会得到一些正确信息的,否则村夫岂但不是个智慧之神的化身的军师,简直成了个糊涂虫大笨蛋,这和他不能在刘备面前谈关羽有关于荆州的任何事情,这是两码子事。 这时鲁肃已死,东吴掌权的是吕蒙,也是东吴的贪功激进派。 吕蒙身边还有个不露面,不声不响的幕后人物——陆逊,这又是一位出色的很了不起的军事家。 这时关羽即使小心谨慎地执行村夫的外交政策,还不保东吴对荆州不生异心。
  因当初“借荆州”给刘备已是勉勉强强。 孙权和周郎都大不快意。 至于对“借荆州”这问题该怎样看,本是一笔算不清的账,东吴的看法是一面之见,刘备和关羽的看法也只能是一面之见。 刘备到四川去大得意,东吴已很不快意。 此刻关羽又在襄阳得手,威振华夏,东吴当然更不高兴。 这时吕蒙已在磨刀,许昌已在向江东开条件。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能逃过村夫的那一双慧眼么?这一切的一切因为牵扯到的人物是关羽,诸葛村夫在主子面前怎样说也不合适,不管这件事的后果发展下去有多么严重,但是对于绝对不能说的话,只有不说。 说了不会使很坏的事变得稍好一些,所以只有不说,听其自然发展。 这是真正智人的态度,真正智人立身行己的原则。
  关羽也应该说是历史上一个巨人。 他不但是刘备的一个宝贝疙瘩。 曹公同样欣赏他。 他曾投降过曹公,曹公欣赏他雄壮威猛。 但终于发现他内心不靠拢,想立功后报答了曹公厚待之意,便要去找故主。 不久,关羽和张辽在白马斩了颜良、文丑之后,便奔先主于袁绍军中。 曹公制止左右去追捕,很赞赏他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后世史家裴松之特别赞美曹公确有王霸的宏伟气度。曹公能欣赏碧眼小儿,同时也能欣赏关羽,但关羽却很瞧不起碧眼小儿。 当许昌派人去游说碧眼小儿,叫他发兵袭取荆州,从背后捅关羽一刀,事成之后荆州就归东吴所有时,孙权同意了。 紧接着,吕蒙的水军便打扮成商人模样向空虚的荆州进军了,荆州一失,关羽在前线的军队便全崩溃了。
  在这以前,还有一项重要事件补叙于此。 尽管关羽在荆州和东吴已搞得很不愉快,但碧眼小儿徘徊于曹、刘之间还经过了好几个回合。 曹公不是好相识,他是深知的。 鲁肃和诸葛村夫结成的孙、刘联盟对江东的贡献的巨大,他也是深有体会的。 鲁肃身后,碧眼小儿的哀痛心情,如同哀痛周郎一样。 村夫在成都也以他个人的名义为鲁肃发丧告哀,其意分明是要吴蜀双方都知道这个孙刘联盟的重大意义,决不止于是他失去了一个知心同调的问题。 故在荆、吴间关系恶化,濒于破裂边缘的前夕,碧眼小儿又打发使者去见关羽重申旧好,希望在吴侯、关将军间结成婚姻,求关羽将女儿配给他的儿子,永结盟好,共图大事。 这分明又是当年他向刘备“进妹固好”一样的手段。 岂料关将军大发雷霆,把使者大骂了一通,把碧眼小儿大大侮辱了一番。 以后便是许昌的使者在建业活动开了。
  这样重大的事件,村夫能从荆州得不到一点信息么!
  这样重大的事件说明了碧眼小儿能忍辱负重,不愧为浙江人,大有越王勾践之风。 所以后来他终成大业虽然暂时投降了曹公,为他一生英雄事业的白璧微瑕,受到两当轩词人黄仲则的讽刺,说他“只几封降表落中原,生平耻”,但这是受关二将军逼的。 这位关二将军为此付出了丧失脑袋的代价。 因为他一贯看不起而且侮辱一个不应当被看不起,而且受到侮辱的大英雄。荆州此次的惨败,诸葛村夫是有预见的,但是说诸葛村夫假手于东吴而消灭关羽,这一推论则完全不能成立。 当时村夫完全使不上一点气力,所谓鱼水君臣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这位刘皇叔是一条两栖的鱼。 这条鱼有时要蹦到岸上去,则水也就没有办法了。
  太炎的这篇少作《正葛》最后一句是:“少时所论云尔。”先生也已认识到少作持论太过火,欠正确。 假如诸葛村夫真如《正葛》所云,还成个什么大政治家呢?先生在其他处也承认他青年时写文章,为了一鸣惊人,有时爱持一种非常奇特的论点,使我们这些低能读者惊得呆了。 例如老子西出函谷关,适秦。 先生说适秦是怕孔子及“之徒”要杀害他。 鲁迅翁已说过,他年青时在东京亲身听到先生讲课时这样讲,心里并不相信真有其事。 那篇文章《章氏丛书》未收。《正葛》论点也够奇妙的,《丛书》收了,作《思葛》订正了。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人,伟大的学人,又是一位妙趣横生的人,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