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雕刻岁月:艺术电影与民族经典 平装

分享到:

定价:¥42.00

  • 著者:182569 
  •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本印时间:2019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84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154-0
  •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主题词:电影评论世界
  • 人气:33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著名电影人,知名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王小帅、蔡明亮等人走向国际的主要推手之一,金马奖前任主席——焦雄屏女士的观影记录。
观念与轨迹:从懵懂的电影爱好者到有意识的影评笔耕者。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焦雄屏,著名电影人,集制片、监制 、教育、写作于一身,在国际上赢得“台湾新电影教母”之称。她监制及参与多部电影包括《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听说》《二弟》《绿帽子》《爱你爱我》《侯孝贤画像》《苹果》《观音山》《五月之恋》《阮玲玉》《战‧鼓》《白银帝国》《上海王》《狗狗伤心志》等,获奖无数,至今仍在监制若干电影与网剧,如《再见,少年》《刀手》《配角人生》。
她也是知名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王小帅、蔡明亮等人走向国际的主要推手之一。她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先成功在本土推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之后在国际为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与第六代电影做重要论述与介绍,促使华语电影扬威国际。她著作等身,共出版80本以上著作。
她曾任金马奖主席,在任期间改革评审制度、创立合拍平台,并推动金马奖国际化,引进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和奈帕克亚洲电影推广联盟,使金马奖再现公信力与竞争力。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雕刻岁月:艺术电影与民族经典》集中探讨欧洲(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日本、俄国、拉丁美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影片,如《四百击》《绿光》《莉莉•玛莲》《谁在那儿唱歌?》等,不仅介绍影片的内容和主旨,更进一步评述电影导演的师承和风格,尤其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新浪潮电影运动中以及之后的表现。这些影评倾注了作者对电影极大的热忱,也可以看出其观看、研究电影的观念与轨迹。

显示全部目 录

雕刻岁月 / i
欧洲篇
法 国
1.《我的舅舅》:现代主义的喜剧大师 / 004
2.《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记一个炽热的电影年代 / 008
3.《四百击》:对生命、文学、电影源源不断的爱 / 013
4.《青春、青春》:少女成长的抒情散文 / 017
5.《告诉她我爱她》:《蝴蝶梦》式的恋爱梦魇 / 019
6.《一笼傻鸟》:混乱的性别角色 / 021
7.《绿光》:孤独女子日记 / 024
8.《我们之间》:家庭的解体和女性自觉 / 027
9.《朦胧的欲望》:中产与性 / 030
10. 布努埃尔:谁是超现实大师? / 035
11.《童年再见》:纯真的丧失 / 038
12.《通俗剧》:再现新浪潮风格 / 041
13.《碧海蓝天》:蓝色波纹间的神秘世界 / 045
14. 戈达尔:永恒的叛逆者 / 048
15. 侯麦:传奇陨落 / 051
意大利
16.《甜蜜的生活》:现代荒原罗马 / 058
17.《管弦乐队的彩排》:西方随着C#大调的没落 / 064
18.《船续前行》:纷华神秘的梦幻世界 / 068
19.《舞国》:1980 年代的新大马戏团 / 071
20.《丑陋的罗马人》:新写实主义外一章 / 075
21.《皮囊》:生存何价? / 078
22.《末代皇帝》:个人与历史的抗争 / 081
23.《天堂电影院》:哀惋电影时代的过去式 / 085
英 国
24.《我的左脚》:不是悲惨世界 / 090
25.《亨利五世》:忧伤反战的宿命基调 / 093
26.《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 096
27. 长征电影史:15 小时的巨献 / 099
德 国
28.《赫尔佐格吃他的鞋》:赫尔佐格的电影宣言 / 104
29.《陆上行舟》:由赫尔佐格神话谈起 / 107
30. 赫尔佐格的神话:我就是我的电影 / 111
31.《莉莉•玛莲》:一首歌的回响 / 115
32. 与《莉莉•玛莲》作者对谈:法斯宾德的电影观 / 119
33. 道路三部曲:文德斯的旅程 / 123
34.《 得克萨斯州的巴黎》《点心》:现代文明中的异乡人 / 127
35.《朗读者》:战争沉思录 / 132
欧洲其他地区
36.《 谁在那儿唱歌?》:幽默、严肃并列的东欧喜剧传统 / 138
37.《芭比的盛宴》:以享乐原则对抗禁欲 / 141
38.《黑暗之舞》:婚外情与主妇世界的崩溃 / 143
39.《暗杀》:战争阴影与人道主义 / 146
日本篇
40.《爱之亡灵》:色情抑或艺术? / 150
41.《魔界转生》:深作欣二的邪恶观 / 154
42.《我们的小镇》《楢山节考》:生命的无常及延续 / 157
43.《东京审判》:空前历史浩劫再现 / 161
44.《影子武士》:小贼耍大旗的嘲弄与悲怆 / 164
45.《乱》:黑泽明的世界观 / 169
46.《缅甸的竖琴》:普遍的人类爱,褊狭的同胞情 / 173
47.《台风俱乐部》:成人无法理解的青少年台风 / 177
48.《再见女郎》:挥别60 年代的梦 / 181
49.《怒祭战友魂》:揭发日本军食人肉暴行 / 184
50. 访《怒祭战友魂》导演原一男:我的电影是有“毒”的! / 187
51. 日本新电影文化:告别传统的“现代”精神 / 193
52. 敕使河原宏:从现代走向传统 / 210
53. 哥斯拉怪兽:日本核爆隐喻 / 213
俄国篇
54.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不为祖国谅解的电影诗人 / 220
55.《小薇拉》:代沟问题与心理压抑 / 223
56.《战争与和平》:影史巨作 / 226
57. 苏联时期老演员瑞佐•契海德兹:老当益壮 / 229
58. 俄国风情画 / 232
拉丁美洲篇
59.《露西亚》:第三电影发展模式 / 236
60.《再见巴西》:巴西电影的文艺复兴 / 248
61.《 北方》:偷渡移民血泪史——由殖民地到黄金国 / 253
62.《蜘蛛女之吻》:第三世界与好莱坞的综合 / 258
澳洲篇
63.《 小姐弟荒原历险》:神话、仪式、自然景观 / 262
64.《 我的璀璨生涯》《通往智慧之路》:生气勃勃的
女性 / 266
其 他
65.《遮蔽的天空》:人类心灵的囚禁与解放 / 272
66.《破茧威龙》:男性、蓝领暴力电影 / 275
67.《 又一年》《美错》《人与神》《诗》:戛纳高涨之人文精神 / 277
68. 看见大师1:戛纳的阿莫多瓦与肯•洛奇 / 280
69. 看见大师2:戛纳的南尼•莫莱蒂、努里•比格•锡兰与阿基•考里斯马基 / 282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我的舅舅》:现代主义的喜剧大师

编/导:Jacques Tati
演员:Jacques Tati,Jean-Pierre Zola,Alain Bécourt

如果以结构主义学者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二元对立系统(binary opposition)来看,《我的舅舅》(Mon Oncle)一直就以多种符号、情节,对立出现代科技进化以后的两个世界:一边是工厂厂长阿贝的家、工厂及他们所处的社交社会;另一边则是阿贝内弟于洛先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市场、街道,和他那栋外表看来迂迂回回的公寓。导演雅克·塔蒂(Tati)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一直利用他拿手的场面调度、声音组合,以及视觉的笑料,将两个世界对立得趣味盎然。
阿贝是个典型的现代化商人,他与他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完全处于一种“物性”的关系里。在塔蒂调侃佻达的描述下,阿贝这个世界笼罩在现代科技及效率中。他的房子完全呈几何线条,对称工整的花园草坪,水泥小圆石的路径,抽象线条的大铁门,外太空似的厨房,电动的车房门,大理石的地板,还有那每到客人造访时才急忙打开的喷水池。这个世界的色彩都是以灰色、白色、黑色为主的,因为全是冷性或中性,配上好笑的电动家庭用具(吸尘器、电炉、清洁器),使人也必须讲究效率,慌慌张张地仿佛机械一般。阿贝的妻子早上送阿贝上班,那一连串清脆的高跟鞋着地声,和擦公事包、掸灰、吻别、开车门、抹车尾的动作,都令人强烈感到塔蒂在旁揶揄、嘲讽的笑意。等到这个世界的人做张做致地开了一个花园茶会,又被自在优游的于洛先生骚扰得灾情惨重时,塔蒂的恶作剧及捉狭已经使观众忍俊不禁了。
与阿贝相对的于洛世界,则完全是浪漫富人性的旧法国社会。野狗挖垃圾桶,断垣蔓草的破屋子,嘀嘀嗒嗒的马车,随意招呼的人际关系,恶作剧的小男孩们,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于洛先生,和他那栋热闹非凡的公寓了。于洛先生总穿着过短的风衣,斜衔着烟斗,拐着他的雨伞,一路迈着外八字地迤逦而来,要不就骑着他的脚踏车到处闯祸。然而,这是个生意盎然的社会,色彩光鲜温暖,里面的人都活生生地自顾自在。清道夫找人聊天,菜贩随顾客在桶里丢钱,小孩忙着诱大人撞电线杆,还有于洛先生每天用玻璃窗反射到鸟身上,然后怡然享受鸟儿叽叽喳喳的乐章。
声效与音乐是塔蒂区分这两个世界的有力工具。现代化的世界中,只有金属、塑胶及各种电动/自动的器皿声(尤其电动开门及喷水池的声效,制造了若干笑料),连配乐也是现代爵士风味及敲击乐。相反,塔蒂对旧社会显见有一丝怀旧及伤感之情,随着现代化及科技发展,许多充满生命力的东西都快从地球上消失了。塔蒂精密地录下菜市场的喧哗声,恶作剧的儿童口哨及吵架,公寓上下住客热情的招呼,当然,还有那群随处奔巡的狗声。衬底的爵士乐当然不适合了,塔蒂用手风琴咿呀的香颂曲调代替,轻快中透露出对旧法国社会的依恋。
事实上,除了对立两个世界外,《我的舅舅》并没有显著的剧情。大部分的喜趣,仰赖着场面调度与声音的配合,也更多依仗着塔蒂对身体默剧的精确表演。由于出身默剧,塔蒂与早期默片大师如卓别林、基顿、罗德等相同,都有准确的身体动作及节奏。也因为这样,他们都不喜欢用对白,反而钟情远景(尤其基顿的大远景)。《我的舅舅》在许多地方令人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都是无拘无束的小人物独立对抗现代社会的僵硬、规律及形式化。但是其对环境的描述,尤其是个人在雄伟傲岸环境中的无力感,却是更接近基顿的。
卓别林也罢,基顿也罢,塔蒂的作品在本质上与他们有绝裂性的不同,这使他成为现代主义的英雄,也被电影学者将之与小津安二郎、布列松、沟口健二、戈达尔相提并论。从塔蒂的全部作品来看(他一共只有五部作品),他的特色在观察呈现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却完全舍弃好莱坞古典叙事结构,尤其不重连戏观念。这种不考虑主题性情节的现代文体,使观众在初看之时,会如看小津、布列松或戈达尔般有短暂的迷失。依照俄国形式主义而言,就是现代主义“陌生化”的特性。也就是情节或重点不依古典戏剧般“前景化”(foreground),而倡导一种较自由、较复杂的阅读方式。这种做法,也使塔蒂脱离了较保守的形式,能以进步的现代眼光,嘲谑现代社会过度崇拜机械及效率的荒谬。
然而,塔蒂虽成功记述了现代社会的问题,其态度却显见有别于新写实主义的健将。新写实主义比较倾向马克思社会批判的观点,确信进步是“可能”而且“必要”的。塔蒂却不然。他的观察是充满感情、游戏三昧的。既不会像新写实或卓别林那样企盼另一种改变或革新,也不是捧腹犀利的挞伐。我们的感觉,是塔蒂带着一抹笑意,诙谐地呈现了两个世界。由是,我们看到阿贝太太势利地在水果贩面前关起喷水池,看到邻居小姐穿着时髦的斗篷却被当作卖地毯的,看到工厂女秘书动作像上发条机器般小跑步,看到阿贝的大房车被步伐慢的老头指挥停车,还有主人被关在车房中女佣呼天抢地就是不敢碰现代发明的可笑。这些现代人虽然荒谬却不可恨,塔蒂最后仍旧让阿贝吹起了口哨,拉起儿子的手。塔蒂不是激烈的社会改革家,宁是顺逆一视,欣戚两忘。留给观众的,却是一遍又一遍的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