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孤独的大师 平装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3097 
  •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本印时间:2020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63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6036-0
  • 读者对象:艺术爱好者、在校大学生和大众读者
  • 主题词: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 人气:9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是孤独者,借大师的孤独为酒,浇胸中孤独之块垒。


1. 本书记载了“孤独”的十三种写法: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罗丹、梵高、拉斐尔、伦勃朗、卡拉瓦乔、雷诺阿、高更、丢勒、透纳、康斯太勃尔、西斯莱。
2. 艺术赏析、人物逸闻、走进大师、品味孤独、感悟人生。
3. 一部独处时看的西方艺术心灵史,一份澄澈内心、治愈自己的良方。
4. 内文排版精美,采用进口特种纸,百幅经典杰作,全彩印刷,还原本真。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侯军,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前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代表作品包括:散文集《青鸟赋》《收藏记忆》,评论集《东方既白》《读画随笔》《文化目光•点线面》,非虚构文学《那些小人物》《问道集》。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当你凝视聚光灯下的名画,可曾意识到,画作背后的阴影里栖着一只孤独的灵魂?艺术杰作何以成就?何以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或许世间只有一种艺术:变着法儿书孤独。
我们的孤独由来已久,是时候投入杰作背后的阴影,与孤独的大师来一场“同病者”之间的晤谈了。

显示全部目 录

一、失败的英雄——达•芬奇的荣耀与悲哀   001
  二、“犹豫的手艺人”——丢勒   025
  三、“我的快乐是悲哀”——米开朗基罗的苦难人生   045
  四、中天陨落——拉斐尔的悲剧人生   083
  五、一个罪犯与圣徒——卡拉瓦乔   109
  六、一身荣辱系斯楼——伦勃朗   137
  七、透视透纳   151
  八、淡淡哀愁中的田园——探访康斯太勃尔   163
  九、走近罗丹   175
  十、选择快乐——雷诺阿的痛苦与抗争   191
  十一、被遗忘的“四季诗人”——西斯莱   207
  十二、“野蛮人”——高更   229
  十三、孤独的恒星——梵高   247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少年时期的达·芬奇简直就像一个从云端下凡的天使,金黄色的头发,漂亮的脸蛋儿,聪明伶俐,招人喜爱。据说,他很小的时候就会用琉特琴为自己伴奏,即兴作词作曲,引吭高歌,令父亲的客人们赞叹不已。
老芬奇希望小芬奇长大了继承自己的事业,去当一名律师。可是,小芬奇的兴趣却越来越倾向于艺术。有一回,小芬奇提出想到一位画家那里去学画画,立即遭到父亲的反对。在当时,画家、雕塑家等,是被视为低人一等的,和工匠差不多,都属于“手工劳动者”。我相信,当年的达·芬奇一定是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否则,他后来就不会如此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改变艺术家的“卑下”地位了。
小芬奇说服父亲的方式很有戏剧性:他背着父亲偷偷地在一块木板上画了一个漆黑的山洞,洞里正跳出一条凶神恶煞般的怪龙,张着血盆大口,喷着火焰和毒气。这是一个天才般的孩子凭着丰富想象力营造出来的一个可怕的画面。画好之后,他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预先挡住自己房间的半面窗子,让屋子里暗下来,只留下一条光线正好对准画架上的恶龙。这时他把父亲请进屋来。老芬奇一迈进房间,猛然见到一只凶狠的怪龙正要扑过来,吓得大叫一声,拔腿就跑。小芬奇忙上前拉住他,调皮地笑道:“不要怕,爸爸,这是我画的一张画。”惊魂未定的老芬奇回过头来仔细一看,才知道被儿子戏弄了。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儿子确实画得不错。或许,这孩子真是一个绘画的材料?老芬奇思考了一阵,终于决定把小芬奇送到佛罗伦萨最有名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韦罗基奥那里去拜师学艺。
韦罗基奥是文艺复兴初期很有影响的艺术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为威尼斯城雕刻的科莱奥尼像,这件作品完好地保存至今。韦罗基奥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创作于1475 年前后的《基督受洗》。然而,这幅画的出名却多少是沾了他的学生的光——据说,这幅画左下方的那个浪漫得如在梦中的小天使,是出自达·芬奇之手。艺术天分的高下从来不以年龄和辈分划分,尽管达·芬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初试身手,却已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感悟力和想象力。正是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把他旁边那个出自老师手笔的小天使,比得暗淡无光了。更有传说讲,韦罗基奥对这个学生画的小天使极为惊讶,自叹弗如,并从此永远放下了画笔,专心从事雕塑而不再画画了。
不过,达·芬奇在韦罗基奥那里也得到了两点非常重要的启示:一是韦罗基奥认为,一切艺术都必须以一种几何图形为依据,无论绘画还是雕塑,都必须精确而科学;二是韦罗基奥非常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意识到并且提出透视观念的意大利艺术家之一。这两个重要的艺术观念使达·芬奇受用终身。
达·芬奇现存最早的独立完成的画作,是一幅表现佛罗伦萨郊区景色的风景画,在画面的角落上有达·芬奇所特有的反写的题字:“写于1473 年8 月5 日,圣玛丽亚·斯涅日娜复活节。”离开韦罗基奥的画室后,达·芬奇画了几幅圣母像,这是当时最流行的画题,如1478 年绘制的《拈花圣母》;1480 年开始绘制,但后来才完成的《丽达圣母》;等。年轻的画家摈弃了以往把圣母的形象永远描绘成威严的、感伤的或者沉思的传统模式,而是大胆地把她塑造成平和的、快乐的、充满了尘世美感的少妇形象。这种把神仙、上帝从神坛上引入民间的做法,恰恰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1481 年夏,29 岁的达·芬奇得到了一份重要的订单,圣道纳多修道院的修士们让达·芬奇为他们的教堂绘制一幅名为《三博士朝圣》的大型油画。达·芬奇对这幅作品非常认真,他先是画了大量的草图,动笔之后又反复修改。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精益求精反倒害了他——他没能按时交出这幅作品,因为他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想画得更好一点。可是修士们却并不理会达·芬奇的创作态度,更无耐心听他讲什么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他们眼里,画家只不过是个干活儿的工匠,花了钱让画家来做一件东西,没有如期交货,合同就得撤销。我不知道这幅画是不是达·芬奇平生创作的第一件“遗憾的半成品”,但我相信这至少是他最早的半成品之一。如今,这幅永远无法完成的作品依然陈列在意大利著名的乌菲齐美术馆里,每一个从它面前走过的参观者,都会发出轻轻的叹惜。
 达·芬奇出道之时,恰值绘画大师波提切利完全控制佛罗伦萨画坛的时期。在当时的统治者洛伦佐大公的宫廷里,达·芬奇几乎找不到任何用武之地,尽管洛伦佐本人对达·芬奇的艺术才华也很欣赏。
1482 年,就在达·芬奇的《三博士朝圣》被退货不久,他带着一封由洛伦佐写给米兰统治者卢多维柯公爵的推荐信,离开了故乡,来到了米兰。值得注意的是,他投奔米兰的首选目标并不是做一个宫廷画师,而是要当一个军事指挥家,他要以自己的文韬武略来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去做一个建筑师或者工程师,为城市建设留下永恒的丰碑。这种志向,在他到达米兰之后写给卢多维柯公爵的自荐信中体现得十分清楚。这是一篇被三百年后的德国幽默作家理西特戏称为“只有天才或者傻瓜才写得出来”的奇文。他在信中以一种冷静的、一本正经的口吻,写下了一些在当时许多人看来肯定是“痴人说梦”的奇思妙想。他告诉公爵,他能制造可以移动的桥梁,用于追击敌人实在太方便了;他对破坏敌人的桥梁也很在行,还能抽干河里的水;他掌握了一种秘密方法,足以摧毁任何不是以石料做地基的碉堡;他能建造一种新型的、威力巨大的大炮;他发现了一种修建河底隧道的无声法;他还知道如何建造进攻时使用的有掩蔽的坦克;他还拥有制造攻守两用的潜水武器的图纸……除此之外,他在建筑方面的才能也堪与任何人相媲美。至于绘画,他只是在不经意间写道:他“能和任何人并驾齐驱,不论那个人是谁”。最后,他说他还可以为公爵杰出的父亲大人塑造一座骑马的雕像,那将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塑。
卢多维柯公爵对这位年轻人的“妄语”只是宽容地付之一笑。他早就听说过达·芬奇的鼎鼎大名,如今,一见到这个仪表堂堂的美男子就心生好感,他甚至从达·芬奇这些有趣的文字中看出了幽默感。于是,他委任达·芬奇担任官方的工程师兼非官方的娱乐总管,由他来安排宫廷内的文娱活动,如作曲唱歌啦,绘制布景啦,设计服装啦,在过年过节的宫廷庆典中担任主角啦,等。
就这样,达·芬奇成了米兰宫廷中各种狂乱生活最活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年轻潇洒,风度翩翩,举止文雅,谈吐不凡,信手就能写出漂亮的十四行诗。这使他很快就成了米兰上流社会众多夫人小姐推崇的偶像。而这时的达·芬奇也很留意自己的仪表和风度,这个心比天高却出身低贱的私生子,必须在世人面前摆出一副高贵博学的面孔,以博取权贵们的好感和欢心。为此,他不得不节省自己的伙食费,而把大部分金钱用在置装和打扮上面。他必须花费心思去迎合鄙俗的时尚,必须想方设法赢得王公大人们的垂青,必须学会甜言蜜语、阿谀奉承,必须强迫自己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装扮成一个左右逢源、名实相符的弄臣!
没有什么能比这种自我作践更令人痛苦了——达·芬奇每天都得伺候那帮无所事事、俗不可耐的男男女女,虽然他从心底里蔑视他们,可是却又不得不对他们强颜欢笑,装巧卖乖。他讨厌这种宫廷弄臣的生活,可是他又十分清楚: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离开宫廷是无法有所作为的。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他只能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小丑。他时常为自己的自甘堕落而感到羞耻,为整日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虚度年华而感到愧疚,因此,他也开始蔑视自己。
渐渐地,达·芬奇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他把自己分割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空
间里:在公开场合,他是个开朗幽默的绅士,博学多才的学者,激情四射的诗人和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而在私人空间里,他却是一个自闭性极强的孤独者。曾有专家分析,达·芬奇之所以把所有笔记都写成反字,其实只是因为他总在疑心别人会偷看;也有人猜测,达·芬奇一生写作了那么多文字,却从来不肯拿出去发表,同样是基于某种自我封闭的特殊心理;更有人据此推断,达·芬奇是不是具有同性恋甚至自恋倾向……
这种种推测,或言之有据,或似是而非,或捕风捉影,或空穴来风,如今均已很难定论。但是,达·芬奇内心的痛苦和愤懑却分明被记录在他那些反写的文字里。他不仅记下了对自己的蔑视,而且把这种蔑视扩展为对全人类的蔑视,并偷偷地把这种蔑视写进了一系列文学寓言里。在他所创造的想象空间里,人被塑造成天底下最无耻、最可怜的动物。“人,只不过是食物的通道、垃圾箱、粪便桶罢了,”他在笔记本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通过人而实现,人是没有任何美德的。……毫无疑问,自然界肯定想把人类当作废物一样地消灭掉。”他愤怒地发问:“人啊,你对你的同类有何看法?对于自己的愚蠢,你难道不感到羞耻?”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比这更激烈的诅咒人类的文字,它们竟然出自一位以专门表现人的美好形象著称的画家之手,尤其令人惊讶。我宁愿将其视为在长期压抑中的达·芬奇,当苦闷达到忍无可忍的程度时,独自宣泄其内心愤怒的一种方法——我们的画家原本是何等地热爱人生?何等地热爱生活?何等地热爱艺术?他本是人类的骄子,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杰出代表,然而,世道竟然如此不公,竟让达·芬奇这样的旷世奇才,整日里混迹于欢情场上,委身于泥淖丛中,忍辱含垢,卑躬屈膝。请试想一下,这是怎样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