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民生•公益
为文化民生而生
浏览人次:220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新华字典》印行4 亿余册,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国家辞书奖特别奖,并且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 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这本小字典创造的奇迹。

 

    1. 帮助几亿人民扫盲识字

 

     《新华字典》自1953 年出版以来,成为亿万群众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为我国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用现代汉语编 写的新型字典、词典奇缺,《新华字典》几乎是将现代语文工具书的重任担当于一肩的唯一一部辞书。从高级知识分子,到初学识 字的儿童,工、农、兵、学、商,各界群众都借助这部字典学习语文知识。

   

    2011 年4 月25 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印发〈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扫盲教育依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十分重要的工作。”《基本 课程扫盲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三大内容之一的《生活中的读与写》分为五大模块:高频字和词,阅读理解,常见应用文写作,汉语拼音初步,字典的使用。其 中,不仅明确提出“字典的使用”,“可以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扩展练习,基本能使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找常用字或词”,并且在高频字和汉语拼音初步等 其他几部分,都离不开字典的使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华字典》仍将在扫盲教育中继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周恩来总理“情系民生”,多次关心《新华字典》修订

 

   

    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关心《新华字典》的修订出版工作,为它的出版时间心急如焚。总理曾亲订《新华字典》的修订原则,甚至亲笔订正字典的词条,关心《新华字典》的定价问题,两次接见《新华字典》修订小组的代表;尤其是1970年11 月在人民大会堂听汇报,亲自与大家一起研究修改条目,前后竟达3个多小时。经过总理“情系民生”的各种努力,把极左思潮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保证了《新华字典》1971 年修订重排本的尽快出版。
 

 

    3. 引领规范,遵守规范

    早在1955 年中央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三大任务前,《新华字典》就已经有汉语规范化的目的和意识,并且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观念早已在《新华字典》有明确的说明;《新华字典》重视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 ,早年曾为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为汉字的部首、笔顺、字序等规范的制定,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国家发布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后,《新华字典》又及时跟进,维护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严肃性,同时也保持了《新华字典》的规范性。

 

已制定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明细表(部分)
(资料来源:中国语言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