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怀念•人物
卫广益
2014.10.22浏览人次:55

◎卫广益:新华社离休干部


    我认识翰伯同志是在西柏坡的时候,说新华社来了一个大知识分子,他没到就已经传出去了,说这个人是周总理推荐的,传得很快,当时我并没有直接跟他接触。

    跟陈翰伯接触是进京以后,在香山饭店,上边就是毛主席的双清别墅。我们新华社搞业务的同志都跟着,当时胡乔木同志兼任新华社领导,陈翰伯同志也在那。我们 当时非常忙,捷报频传,大家精神振奋,加班加点。我们正好跟陈翰伯是隔壁邻居,所以看到翰伯同志我就很注意,他非常平易近人。他是新闻大家,青春办报,包 括通讯社,包括报纸。

    当时新华社是卫民(音)同志在主持,有一次他到山上来,到双清别墅的下面,后来我就问他,“陈翰伯同志是不是总理推荐的?”他说“那还能有假啊?”我说翰 伯同志非常好,一见面都是笑眯眯的,很热情。跟我们打交道的时候很随和,我一接触就感到不一样。为什么?当时我们有几个知识分子,但是学养、修养和风度就 跟翰伯同志就有差距或者差得很多。

    卫民(音)说“总理为什么要举荐陈翰伯同志到新华社来?据我知道,有两个任务:第一,由于当时新华社主要业务领导都不是正规的新闻学科班出身,所以第一个 任务就是要他亲自言传身教,带一带大家。因为我们要成立新中国了,我们的共产党要了解基本的新闻原理,特别是他十多年新闻报道的经验很丰富,自己有一些体会。第二,让翰伯同志赶快培养一批新中国急需的新闻骨干业务人才。哪里找?好的大学生。因为新华社是咱们党最早的新闻机关,而且在毛泽东解放战争期间, “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一直把新华社带在身边。当时的新华社有一批老同志,还有从革命党区撤出来的好多知识分子都到新华社,还有很有名的翻译家,可 以说是人才济济。

    刚才讲到办学校,这个办学校可不是简单的事,培养了好多新闻出版人才,而且是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第一批是51个学员,第二批是200多,还有第三 批。我现在心里很难受,也很受震动,翰伯同志前期办报这段历史,我们新华社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给它收集起来,可以再找几个同志把它补充一下,最好能够把 陈翰伯同志他当年写的、说的、讲的内容找出一部分来,为什么?我觉得现在咱们这些年,不是年轻人不好,但是后来评选了很多新闻领域的这个家那个家,我这个 人是不太服气的,为什么?有些人是随风倒,跟翰伯同志简直不能比。陈翰伯同志让我非常感动,到现在为止,我们党的老一代领导人和新闻界老一代领导同志长期 就是像他这么做的,翰伯同志如果生在现在的话,他的这些东西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我有一个建议,要让这些品质很好地发挥作用,传递下去。

    翰伯同志好多东西在我们新闻战线这方面挖取得不够,现在有点难度,了解他的都大都不在了。我们新华社这次来,首先要学习翰伯同志,另外,希望能够征求得到翰伯同志的资料。今天出版界的同志齐聚一堂开这个座谈会,我们非常高兴,也代表我们社里表示感谢


卫广益   
2014年10月16日